日本讓18米的高達動起來了,24處可動機械關節,突破次元壁!

2021-01-09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狂丸科學,ID:kuangwanpla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日本踩著2020的尾巴開始「整活」了。

他們做了一架真實比例的高達機器人,

而且還讓它動起來了!

日本橫濱建了一個全高18米,重25噸的可活動巨型高達,近日還對它進行了啟動測試,走、蹲、抬臂這些動作進行的雖然緩慢,但也算可以成功完成,難道人類開高達的時代真的要來了?

它高18米重25噸,目前在日本橫濱的山下碼頭展出,場地被稱為「高達工廠」。

顏值方面沒得說,感覺就是自己手裡的玩具變得和6層樓那麼高

它全身擁有24個可動關節,包括靈活的手腕手掌

可以做出多個動作,下跪

抬手、擺頭、擺個造型

觀光人員除了在地面仰看這個巨型機器人,還可以到高層觀景臺上,近距離觀賞這駕「戰爭機器」。

儘管它的動作看起來不過是抬手抬腳,但對於巨型機器人來說,還是一個相對新鮮的嘗試。

事實上日本人為了讓高達能在地球上動起來,努力了快有10年的時間。早在2009年,日本就展出過一個靜態巨型高達,當時也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同時也讓建造者們更迫切地想要讓它能動起來。

(2009年的巨型高達)

而在2014年的時候,高達之父等人啟動「高達Global Challenge」計劃,大家開始收集技術建議,準備讓高達「活」來。而直到動漫系列的40周年,也就是2018年的時候,才確定可動巨型高達會在今年登場橫濱。

同時,製作一個18米可動高達的過程像極了拼模型,但難度可就大多了。

製作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部分,首先需要搭建一個屬於高達的「船塢」,它也被叫作,

「Gundam-Dock」

這個船塢是存放機器人的存儲庫,也是一個維修平臺。它高25米,重436噸,一共有6層,而且還要保證和動漫中的形象接近。

同時在其他場地,還有一群工程師在製作

高達的骨架零件。

感覺和我們的玩具零件差不多,只不過每一個都很巨大,一個銷釘就重達70公斤

零件總體大致可以分為上身和下身,先逐步製作散件

然後在一個背景板上固定、拼裝,下身的零件包括腰部、大腿還有小腿等

工作團隊用了4個小時,才裝完一條右腿

而這是拼好的下半身

上半身的拼接原理也差不多

零散的部件會在地面拼好,然後整體組裝到腰部上

為了讓高達動起來,在做骨架的時候就要開始布置與測試了,各種連接線路超過900根

測試還是很成功的,腿部可以彎曲

上身橫縱軸的關節都可以遙控移動

在另一處工廠,還有一個大型零件在製作,它就是

G-Carrier。

這個設備高17米,簡單理解的話,就是高達的基座與移動工具

事實上,這架機器人的邁步更像是在虛空踏步,因為它並沒有真的在走路,「移動」主要還是靠背後的支撐臂、推送

不過G-Carrier很好地「隱藏」了自己,遊覽者在拍攝的時候,基本都可以拍出高達「站起來自動」的感覺。

再然後就是

零件減重和外部零件。

說起來,讓高達動起來的最大問題,是控制重量,這一度讓全體工程師在開局就愁眉不展,甚至光是讓一根手指動起來就很不容易。

下面是手掌骨架,高度有2米,正常來說,預計會重達600千克。

但製作團隊卻要求把手的重量控制在200千克以下。

這樣設計的原因是,如果手掌超重,那麼「抬臂」的時候,手肘處的動力系統就根本帶不動小臂

這種重量限制就像是一個緊箍咒,讓高達工程師不得不時刻考慮減少零件,更換製作材料,例如將手掌的鋼換成鋁。

最終在重量達標的情況下,讓手掌可以靈活運轉

除了手掌,高達的外部零件使用的是纖維增強複合材料,這種材料很堅固,可以保持住形狀,最重要的是足夠輕便。

這些零件的數量超過200個,讓整架機器人減重不少。據介紹,2020可動版本要比2009年的不可動版本輕了10噸。

所有零件就緒,最後,

開始合體。

把G-Carrier開進船塢

放置好軀幹骨架

這時候還有一項工作,那就是對腳踝、膝蓋這些部位加深固定和維護

然後,和拼接模型一樣,把「外裝」零件拼接好,一塊塊安裝上去

拼好的腿部,就和玩具一樣

這張圖讓我想起了家裡的那些半成品模型

這個鏡頭沒有一點穿越感?好像真的有高達工程師在維修一架戰鬥機器人

一切到位後,再接個頭

大功告成

它擁有著RX-78-2的標誌性外觀,但又有所不同。這裡涉及到了一些減重原因,同時製作團隊本身也想嘗試一點新的元素。

為此,他們還設置了對應的情景劇

「數年前,RX-78-2為了愛與正義與敵軍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戰鬥,不幸破損。後來,人類在郊區發現了它的零件殘骸,並進行了修復。而如今它的舊樣貌不復存在,但RX-78F00已經就此成功」...

這中二感,太衝了,上頭了快。

對於這臺機器,網友們褒貶不一,喜愛的自然覺得很酷,讚美聲不絕於耳

而在另一些網友看來,這就是在浪費錢

當然,還有不少日本網友開始展望未來

確實,在眾多工程師合力動手下,它從一個鐵架子,升級成了原本僅存於故事中的機器人,還是「可活動」的,這件事的確挺科幻。

更有趣的是,如果未來人類文明消失,新的文明崛起,然後他們又從土裡挖出了這架高達.......不知道他們的腦子裡,又會腦補出什麼樣的故事。

相關焦點

  • 日本讓18米的高達動起來了,24處可動機械關節,突破次元壁
    它高18米重25噸,目前在日本橫濱的山下碼頭展出,場地被稱為「高達工廠」,原本計劃在今年10月開放,但因為疫情推遲到了最近。個可動關節,包括靈活的手腕手掌:事實上日本人為了讓高達能在地球上動起來,努力了快有
  • 《明日之歌》MV首發,Odyssey組合演繹動次元神曲
    作為國內首支動次元男子偶像組合,Odyssey組合其偶像推理漫畫《花影》於愛奇藝漫畫頻道獨家上線以來,動作頻頻。  據悉,此神曲的作詞作曲家是演唱《數碼寶貝》插曲《brave heart》的著名作曲家、歌手宮崎步先生,攜手東方物語動次元偶像支配人的「日本流行音樂教父」鐮田俊哉先生,合力為"Odyssey組合"打造的出道歌曲。在兩位重量級人物的共同調教下,《明日之歌》曲風充滿奇幻、不可思議及二次元等元素,極具魔性。
  • 精彩機械動圖:人類真是太聰明了-GIF,動圖,機械 ——快科技(驅動之...
    在之前的幾期動圖中,我們欣賞了不少自然界的壯觀景象,而這一次酷炫動圖將把目光轉向人造機械的工作原理。例行警告:圖多殺貓,沒有連上Wi-Fi的手機黨請迅速關閉此頁面!伸出圓手這樣的設計看起來很「自然」,但控制起來卻相當複雜。而上圖中研究者們提供了另外一種更加簡單的解決思路。這個很有哆啦A夢風格的球形機械手看起來高大上,但材料卻很親民——它的握持部件其實就是一個填充了研磨咖啡粉的氣球。
  • 《光環》士官長1/4模型前瞻 可動性強值得期待
    NECA計劃推出18英寸高的士官長人物模型,作為《光環》系列遊戲的靈魂人物,雖然從沒有摘過頭盔露過臉,但是人氣極高。今日,NECA對這款模型的情況進行了更新,發布了一些開發照片。
  • 一款能讓紙片人動起來的AR軟體,被日本網友玩壞了
    2020年的神筆馬良前排提示:本文包含很多動圖,請酌情在Wi-Fi條件下閱讀因為能實現跨次元接觸,手機上的AR應用總是備受人們的期待最近,一款讓紙片人動起來的AR軟體就因此在日本小火了一把。這款軟體名叫《RakugakiAR》(らくがきAR)。其主要概念十分簡單:用戶可用手機攝像頭捕捉2D平面塗鴉,隨後軟體將使用AR技術,將塗鴉轉化成動起來的3D物品。此處的3D物品,指的是一個由塗鴉變成的、略有厚度且四處亂動的瓦楞紙。
  • 把機械人偶當作職業的手工匠人:用木頭機關讓玩偶動起來
    利用各類機械原理,依靠一個個凸輪、連杆,來重塑機械之美。在裝置的舞臺之上,是靈活自如的玩偶;在裝置的舞臺之下,是旋轉不停的齒輪。機關人偶裝置製作——就算在全球也算小眾的行當,其實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機關人偶裝置在歐洲是精密的鐘表,在日本是祭祀的人偶,在中國是指南戰車。
  • 童年的回憶 日本巨型高達機器人亮相 高度18米超震撼
    當地時間2020年11月30日,日本橫濱,巨型高達機器人亮相,這個1:1的高達機器人,高約18米,重約24噸,由200多塊以鋼鐵和碳纖維增強聚合物製成的部件組成,並且還可以做出如跪下、轉頭、動手指等一些動作。
  • 【乾貨】24種非標自動化機械原理和結構經典機械動圖解析
    2020-04-17 20:11:29 來源: 智造家 舉報   很多機械設備我們經常見到
  • 《我的世界》終於突破次元壁的證據
    《我的世界》終於突破次元壁的證據眾所周知,《我的世界》這款遊戲是一個十分講究創造力的遊戲。作為世界範圍內都是十分具有影響力的沙盒遊戲,將破壞與創造兩個詞彙做到了『講究』之極的遊戲,一個玩家的創造力決定了他能夠在遊戲中能夠獲得多少快樂。
  • 奧妙無窮的機械動圖,直觀易懂的機械結構原理!
    原標題:奧妙無窮的機械動圖,直觀易懂的機械結構原理! 質量很高的逼真機械動圖,你不容錯過! ↓↓輪胎↓↓ 輪胎是在各種車輛或機械上裝配的接地滾動的圓環形彈性橡膠製品。
  • 高速動平衡機|高速旋轉機械動平衡測試的重要設備!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旋轉機械日趨大型化、高速化,大型的汽輪發電機組、高速渦輪機等的工作轉速大多接近或超過其轉子的臨界轉速,從而使轉子呈現出撓性轉子的特性。這類轉子在出廠前必須經過高速平衡,而高速平衡機備則是實現高速機械平衡的關鍵、核心裝備。它可為高速旋轉機械奠定可靠、安全地運行提供技術保障。
  • 撕裂次元壁,這部電影的操作絕對是教科書級別!
    1.0版本:P了自己跟TA的合照做屏保;2.0版本:24小時循環播放關於TA的音樂;3.0版本:每個月的工資都用來購買TA的周邊產品;4.0版本:為了TA把所有相親都定位為"耍流氓"!說實話,大家的深情厚誼確實讓小編非常感動。但是,這表達愛意的方式嘛,實在是太含蓄、太內斂了!愛TA,就和TA在一起嘛!
  • 機械動平衡怎麼做?
    機械動平衡怎麼做?機械動平衡可以選擇不同的類型的平衡機進行校正,精密度高且效率快。常用機械中包含著大量的作旋轉運動的零部件,例如各種傳動軸、主軸、電動機和汽輪機的轉子等,統稱為迴轉體。在理想的情況下迴轉體旋轉時與不旋轉時,對軸承產生的壓力是一樣的,這樣的迴轉體是平衡的迴轉體。
  • 直流電機是如何讓機器人動起來的?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各種機器人產品也走進的日常生活,比如掃地機器人通過直流電機驅動小掃把來清潔地面、智能早教機器人陪伴孩子成長、工業機械手臂機器人可以替代人工組裝產品。無論是何種機器人都是要有動力源來驅動,這個動力源就是直流電機了。
  • 又一波機械結構和傳動動圖,工程師也要加油……
    法律顧問:趙建英律師   最新整理了一些移動和轉動相關的機構動圖,挺有意思,很多細節小編都進行了整理,對機械設計和機械運動的展示會對大家有幫助,特別是最後關於機器人頭部動作的設計,真的是選擇多多!
  • 自行車踏板軸的機械進動
    軸承扭矩可以使踏板鬆開,而踏板仍能保持踩踏狀態是因為受到一個更強的作用 —— 機械進動效應影響。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解釋什麼是機械進動,並在涉及接觸分析和多體動力學的自行車模型中演示這種效應。什麼是機械進動?每當螺栓受到圍繞螺栓軸線旋轉的力時,就會發生機械進動。旋轉力將使螺栓以與動力相反的方向旋轉。下面的動畫演示了這一基本原理。
  • 日本巨型高達震撼亮相,為什麼男人總想開一回機甲
    ,打造一款高達18米的1:1「可動」高達RX-78-2。 中國也將有1:1高達 橫濱高達是日本境內第二處全尺寸高達,第一處位於東京臺場,2017年撤走,被一個1:1比例的獨角獸高達取代。
  • 39個機械結構動圖,建議收藏學習!
    有時候機械機構的運動和傳動都不需要用文字來表示,一個動態圖就表達清楚了,一看就明白,今天展示39個機械結構的動態圖,你肯定又學到了!窗簾展開機構12.船槳機構113.船槳機構214.間隔分料機構115.間隔分料機構216.手動剎車機構317.手動剎車機構418
  • 六個機械原理動圖!
    萬向節是實現變角度動力傳遞的機件,用於需要改變傳動軸線方向的位置,它是汽車驅動系統的萬向傳動裝置的 "關節凸輪式間歇運動機構 ▼ 凸輪式間歇運動機構由主動凸輪、從動轉盤和機架組成
  • 31個機械製圖原理動圖,一目了然
    好久沒有分享機械製圖的知識了,今天分享31個原理動圖,一目了然! 17、全剖視圖的畫法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