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天才與瘋子只在一線之間」,很多科學家為了研究實驗,經常會做出一些令常人難以想像的舉動。比如20世紀初期,法醫科學教授尼古拉·米諾維奇為了全面研究絞刑的死亡過程,便親自組裝了一個自我窒息設備,並親自實驗來獲取第一手數據。得虧他身邊有人,否則他就把自己給送走了。而與米諾維奇類似的,還有英國物理學家埃裡克·沃裡斯。
大家都知道,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上,大多數元素都是自然界天生存在的。但隨著科學的進步,一些元素也被科學家人工合成。比如鈽(bù)這種元素,便是由美國著名化學家格倫·西奧多·西博格和埃德溫·馬蒂森·麥克米倫等人於1940年在實驗室合成。而鈽這种放射性元素,不僅是原子能工業中的一種重要原料,而且還可以作為核燃料和核武器的裂變劑。當年美國投放在日本長崎的那顆原子彈,便是用鈽製作了內核部分。
美國當年參加研究核武器的26名工作人員,雖然受到了鈽的感染,但並沒有立即去世,所以社會大眾都對鈽的危害性認識不足。而埃裡克·沃裡斯由於一直致力於核物理研究,所以對鈽的危害性很清楚。
為了有充分的證據來論證自己的觀點,瘋狂的沃裡斯居然以身試毒,與其他十一名志願者一起接受了鈽元素在體內的注入。他打算利用實驗室先進的條件和自己掌握的物理學知識,實時監控鈽在身體內的變化。
儘管沃裡斯對死亡無所畏懼,但他本人還是很有公德心的。他擔心自己體內的鈽洩露會危害社會大眾,所以做了各種保護措施。每當他外出時,他都會帶著一個高級的糞便處理器,專門用來收集自己的排洩物。即使去參加學術會議,他也不會忘記攜帶。
在最初幾年,沃裡斯的身體似乎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他清楚的感覺到身體狀況的惡化。2004年,沃裡斯注入鈽元素7年後,他最終還是離開了人世。他留下的筆記成為後世科學家研究鈽元素毒性和放射性的重要資料。
由於沃裡斯身體內含有大量的鈽元素,所以他的遺體擁有很強的放射性。即使將其火化,仍然會影響當地的生態環境。最終,科學家們想了一個辦法,為沃裡斯特製了一口半米厚的鉛棺,並將其深埋。沃裡斯為科學獻身的精神,令人感動。
而在今天,關於鈽的毒性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有人說一片藥片大小的鈽,足以毒死2億人,鈽的毒性比砒霜大4.86億倍。但這只是謠言而已,並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