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金屬結合劑CBN砂輪孔隙結構對磨料層胎體力學性能的影響

2021-01-09 磨搜

轉載自金剛石與磨料磨具工程

周 易, 丁文鋒, 趙 彪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機電學院, 南京 210016)

摘要 為解決多孔金屬結合劑CBN砂輪在高孔隙率下的強度下降問題,採用球形尿素顆粒為造孔劑,製作孔徑、孔形和孔隙可控的多孔金屬結合劑砂輪磨料層胎體,研究不同載荷情況下的孔隙率和孔隙排布等孔隙結構因素,對多孔金屬結合劑磨料層胎體力學性能的影響規律。結果表明:孔隙有序排布時的胎體彈性模量要小於孔隙無序排布的;胎體材料的屈服強度隨孔隙率增大而下降;在相同孔隙率下,孔隙有序排布的胎體,在縱向受壓、孔隙正向排布的情況下屈服強度更高。

關鍵詞 多孔CBN砂輪; 多孔金屬結合劑; 有序孔隙

在超硬磨料工具中,金屬結合劑砂輪由於具備較好的力學與熱學性能而被廣泛應用[1],特別是用在加工鎳基高溫合金、鈦合金等難加工材料上[2-7]。然而,金屬結合劑組織緻密且孔隙率較低,磨削加工時磨屑易堵塞氣孔,或是黏附在磨粒和基體表面,導致磨削力增大,磨削溫度升高,降低工件的表面質量。相較於傳統的金屬結合劑材料,通過造孔劑製成的金屬結合劑多孔材料,憑藉其可控的孔隙率、孔形、孔徑及孔的排布方式等,具備了更優、更可控的材料性能[8-10]。孔隙的存在可提高磨具容屑排屑的能力,避免磨屑堵塞磨具表面;並且,開放的孔隙可以為冷卻液提供通道,降低磨削區的溫度,避免工件產生燒傷等現象。

陳珍珍等[11]採用氧化鋁中空顆粒為造孔劑,以Cu-Sn-Ti複合釺料製作多孔複合結合劑砂輪,發現多孔金屬結合劑CBN砂輪在磨削高溫合金時,相較於白剛玉砂輪,其磨削力和磨削溫度均有所降低。由於Cu-Sn-Ti合金具有高的耐磨性和出色的切削性能,因此常用於金剛石和立方氮化硼(CBN)金屬磨削工具中[12-15]。

然而,用氧化鋁陶瓷空心球製備的孔隙為閉孔結構,其容屑空間有限,不利於進一步降低砂輪磨削弧區的溫度。ZHAO等[16]採用球形尿素(CO(NH2)2)顆粒為造孔劑,製作多孔Cu-Sn-Ti複合材料砂輪,發現在保證金屬複合結合劑砂輪強度的同時,有效地提高了砂輪的容屑空間,並降低了磨削弧區的溫度。

與緻密金屬材料相比,多孔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主要受孔隙性質的影響,包括孔隙率、孔形、孔徑以及孔的排布等。由於使用了造孔劑的多孔材料的孔徑、孔形和孔隙排布都是變化的,其彈性模量等力學性能與孔隙率的關係用常用的經驗公式已無法準確估算。因此,有必要在孔徑、孔形和孔隙排布可控情況下,研究孔隙結構對此類多孔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

1 試驗方法與材料製備

1.1 多孔Cu-Sn-Ti複合材料節塊製備

試驗中使用的試樣是尺寸30 mm×8 mm×6 mm的長方體節塊,通過水溶法和真空液相燒結工藝製備而成[9-10]。原材料包括CBN磨粒(80/100)、Cu-Sn-Ti釺料合金粉末(Cu-18%Sn-10%Ti)、MoS2粉末和球形尿素顆粒(φ0.8~1.0 mm)。在Cu-Sn-Ti釺料中添加質量分數10%的MoS2粉末為骨架增強相製作Cu-Sn-Ti複合材料,以避免多孔節塊在高溫燒結過程中發生坍塌。通過控制節塊中球形尿素顆粒的含量,保證節塊的孔隙率在20%~60%變化。

圖1為有序排布多孔節塊的製作工藝流程。首先,使用混料機將Cu-Sn-Ti複合材料和CBN磨粒混合3 h,使各組元混合均勻;通過特製的模具將尿素顆粒有序排布在壓制前的節塊中來實現孔隙的有序排布;再使用DY-20型電動粉末壓片機,在20 MPa壓力下維持30 s,將混合材料和尿素顆粒壓製成型;其次,將壓製成的節塊放入蒸餾水中,在室溫下水溶4 h,利用蒸餾水溶解節塊中的球形尿素顆粒,從而在成型塊中形成有序的多孔結構;再次,將水溶後的成型塊置於恆溫箱中於70 ℃下烘乾,而後在VAF-20真空爐中進行燒結,燒結溫度880 ℃,保溫30 min;最後,將燒結後的節塊在真空爐中冷卻至室溫,從而獲得多孔結構的節塊。燒結期間的加熱和冷卻速率控制在10 ℃/min,壓力約為10-2 Pa。由於節塊中殘留的尿素成分也在燒結過程中被分解去除,最後的節塊形成了多孔結構。

圖1 有序排布多孔節塊的製作工藝流程

Fig. 1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orderly arrangement of porous blocks

無序排布多孔節塊的製作工藝流程與圖1大致相同,區別只在於不包含通過模具排布尿素顆粒的環節,而是將造孔劑與複合材料、CBN磨粒混合併攪拌均勻,其餘工序完全相同。孔隙有序排布節塊與無序排布節塊的相關參數,分別如表1、表2所示。

表1 孔隙有序排布節塊的相關參數

Tab. 1 Relevant parameters of blocks with ordered arrangement of pores

表2 孔隙無序排布節塊的相關參數

Tab. 2 Relevant parameters of blocks with disordered arrangement of pores

節塊的壓縮試驗方法如圖2所示。試驗中通過控制尿素的體積分數來控制節塊的孔隙率,節塊的尿素體積分數範圍為20%~60%,其孔隙率範圍也為20%~60%。此外,節塊內的孔隙排布方式也有所區別。在30 mm×8 mm的橫截面上,節塊的孔隙排布方式分為無序排布和有序排布2種,而有序排布又按排布方向分為正向排布和斜向排布。孔隙正向排布即孔隙排布方向與節塊長邊垂直排布,斜向排布為孔隙排布方向與節塊長邊呈一定角度,分別如圖3、圖4所示,圖4的排布角度為45°。且在30 mm×6 mm的橫截面上,孔隙都採用交錯堆疊,以提高節塊的孔隙率。

圖2 壓縮試驗方法

Fig. 2 Compression test method

圖3 孔隙正向排布

Fig. 3 Positive arrangement of pores

圖4 孔隙斜向排布

Fig. 4 Oblique arrangement of pores

1.2 節塊力學性能及形貌結構表徵

採用SANS萬能材料試驗機測試節塊的力學性能,試驗標準為GB/T7314-2005《金屬材料室溫壓縮試驗方法》。在此,將與節塊30 mm×8 mm的面垂直的方向稱為正向,將與節塊30 mm×6 mm的面垂直的方向稱為縱向,將試驗機施壓的方向稱為軸向。壓縮試驗採用2種方式:(1)壓縮力作用在節塊的正向,壓縮的初始長度為節塊的高度;(2)壓縮力作用在節塊的縱向,壓縮的初始長度為節塊的寬度。試驗中,試驗機壓頭在加載速率1 mm/min的定速率模式下軸向壓縮節塊試樣,試樣受到的壓縮力沿軸向遞增,連續檢測節塊的應力和應變值。

用Hitachi S-3400掃描電鏡(SEM)分析壓縮前和壓縮後的節塊微觀結構。採用SEM三維掃描方式,對受壓過程中的節塊微觀結構進行掃描,分析節塊在受壓過程中的變形,尤其是節塊內部孔隙的變形、裂縫的產生和延展情況。

2 試驗結果及分析

2.1 節塊變形的微觀結構與性質

圖5顯示了表2中的第6組無序排布節塊壓縮後的微觀結構。從圖5可明顯看出節塊上由球形尿素顆粒造孔形成的球形孔,以及其受壓後節塊上的孔隙形變和裂縫的延展。

圖5 壓縮後的無序排布節塊微觀結構

Fig. 5 Microstructure of the compressed disordered arrangement blocks

圖6為表2中的第6組無序排布節塊壓縮後的裂縫延展方向。觀察圖6中受壓後的節塊微觀結構可以發現:造成節塊整體壓潰變形的主要原因並不是節塊中由球形尿素顆粒造孔形成的球形孔的變形,而是在孔隙間薄壁處產生並延展的裂縫以及沿裂縫產生的位移,且節塊中的裂縫延展並不總沿同一方向,裂縫的延展方向分別與軸向呈約0°、45°、90°及135°角。

圖7為表2中的第6組無序排布節塊壓縮後裂縫的延展與斷裂圖,可明顯看出節塊內部裂紋的延展與造孔劑形成的球形孔存在關係。

圖7a中的裂紋是沿著球形孔的通孔延展的,這些通孔是由於造孔劑顆粒在節塊中距離過近而產生的,通孔的附近也是球形孔間孔壁最薄的部分。圖7b為圖7a中A區的放大圖,其中的裂紋是沿著通孔與孔壁薄弱處延展的。從圖7c、圖7d中可以看出:裂紋並非與球形孔的形變有關,相反,球形孔在節塊受壓至屈服強度斷裂的過程中並沒有發生明顯的形變。壓縮過程中,節塊在屈服強度附近的形變主要是裂紋擴展導致其斷裂後發生的整體位移。圖7e、圖7f分別為圖7d中B、C區域的放大圖,可以看出:在壓縮過程中,通孔附近的孔壁薄弱處產生了應力集中,使該處的孔壁結構發生了畸變,這顯然是裂紋產生的主因。

2.2 彈性模量

圖8為表2中第4組節塊沿縱向施壓後得出的應力-應變圖。從圖8中可以看出:在受壓過程中,節塊主要經過了3個階段:首先是一個短暫的彈性形變階段,該階段的應變小,但應力急劇上升,此過程是節塊在壓縮時超過屈服強度後發生的脆性形變,節塊內部產生裂紋,裂紋延展並使節塊最終斷裂;之後節塊進入壓潰階段。在此階段,節塊內部不斷產生裂紋,發生斷裂、位移,應變不斷增加,但應力維持在一定範圍內;最終,節塊被完全壓碎,孔隙被壓實,節塊的壓縮過程進入到緊實階段,該階段的特點是節塊的應力隨應變增大呈指數級增長。

圖8 材料縱向壓縮時的應力-應變曲線

Fig. 8 Stress-strain curve of material in longitudinal compression

我們在此著重關注節塊壓縮的第一階段,分析節塊的彈性模量、抗彎強度與屈服強度這3個力學性能指標。節塊的彈性模量決定了節塊在受力時力的大小與其整體變形量間的關係,而節塊的抗彎強度和屈服強度則可作為該材料所能承受的額定工作載荷的參考指標。

圖9為表2中第1~3組節塊與表1中第1~3組節塊測得的節塊彈性模量隨孔隙率大小變化的曲線圖。圖9的數據顯示:孔隙有序排布的節塊的彈性模量要小於孔隙無序排布節塊的。並且,孔隙無序排布與孔隙有序排布2種情況下節塊的彈性模量變化趨勢相反。孔隙無序排布的節塊,其彈性模量隨孔隙率的增大而減小;孔隙有序排布的節塊,其彈性模量隨孔隙率的增大而增大。

圖9 孔隙無序與有序排布對節塊彈性模量的影響

Fig. 9 Effect of disordered and ordered arrangement of pores on the elastic modulus of nodal blocks

2.3 抗彎強度

在新型砂輪的實際磨削加工中,砂輪的磨料層必須具有一定的強度,以防止在加工過程中出現斷裂、壓潰等問題,因此需要研究砂輪磨料層胎體強度的影響因素。圖10為不同孔隙率下無序排布節塊的抗彎強度,試驗採用表2中的第6、8、9、10組節塊。圖10中,隨節塊孔隙率增大,節塊試樣的抗彎強度不斷下降。

圖10 孔隙率對節塊抗彎強度的影響

Fig. 10 Effect of porosity on bending strength of segment

需要指出的是,圖10中試驗節塊的孔隙是無序排布的。由於無序排布方式的製作過程無需特製的模具,所以其孔隙率的變化範圍較大。

2.4 節塊的屈服強度

2.4.1 無序排布下不同孔隙率的影響

圖11為表2中第4~8組無序排布節塊的孔隙率對節塊壓縮時屈服強度的影響。圖11的結果顯示:隨孔隙率增大,節塊的屈服強度不斷下降;且孔隙率40%時節塊的屈服強度較孔隙率20%時節塊的屈服強度下降了近50%,相差約70 MPa。這是因為節塊中孔隙率增大,孔隙之間的孔壁厚度不斷減小,從而導致節塊整體屈服強度變小。

圖11 孔隙率對節塊屈服強度的影響

Fig. 11 Effect of porosity on yield strength of segment

比較圖10和圖11可以發現:孔隙無序排布節塊試樣的抗彎強度與其屈服強度存在對應關係,即在不同的孔隙率下,二者的變化趨勢相同,都隨孔隙率增大而顯著下降。這是因為孔隙無序排布的節塊,孔隙率相同時節塊的彈性模量不變,但力學性能呈現出各向同性,其屈服強度僅隨節塊的寬與高尺寸變化而變化。

由於孔隙有序排布節塊的情況更能反映出孔隙結構對其屈服強度等力學性能的影響,因此重點分析有序排布下節塊的屈服強度。

2.4.2 正向排布下不同壓縮方向的影響

在不同的壓縮方式下,節塊受力會發生變化。而在實際磨削加工中,砂輪磨料層主要受到的力是法向和切向上的法向力和切向力,所以研究這2個方向上節塊的屈服強度,對確定砂輪磨料層在工作狀態下是否有足夠的強度具有現實意義。

圖12為壓縮方向對表1中第4組節塊屈服強度的影響。由圖12可以看出:孔隙有序排布的節塊,受力方向不同,節塊整體的屈服強度也不同,縱向受壓的屈服強度要比正向受壓的強度高出約10 MPa。原因是縱向受壓時,受力截面上的孔隙率要小於正向受壓時的,孔隙率變小,截面上的孔隙壁處的壁厚就變大,裂紋就難在此產生和延展,因而節塊整體的屈服強度也就變高。

圖12 壓縮方向對節塊屈服強度的影響

Fig. 12 Effect of compression direction on yield strength of segment

2.4.3 孔隙排布方向的影響

不同的孔隙排布方向也會對節塊的力學性能產生影響,特別是影響節塊的屈服強度。圖13為縱向受壓情況下,孔隙排布方向對節塊屈服強度的影響,試驗採用表1中的第5組節塊。

圖13 孔隙排布方向對節塊屈服強度的影響

Fig. 13 Effect of pore arrangement direction on yield strength of segment

由圖13可以看出:孔隙排布90°角的屈服強度高於45°角的,其值約高29 MPa。孔隙排布45°角的行、列、層數均與90°角的相同,但行間距有差異。行間距由孔隙排布的行數決定。對於90°角的節塊,行數為14、15、20時,行間距分別為1.10、1.00和0.50 mm。對於45°角的節塊,在行數為20時,行間距為0.16 mm。因為不同的孔隙排布方式會使孔隙的位置朝向發生變化,改變行間距,進而影響孔隙間薄壁的厚度,導致節塊力學性能的變化。

3 結論

對多孔結構的金屬結合劑CBN砂輪磨料層胎體施加不同方向的載荷進行壓縮試驗,探討了其孔隙率和孔隙排布等對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規律,得出如下結論:

(1)孔隙有序排布節塊的彈性模量要小於孔隙無序排布節塊的。且孔隙無序排布的節塊的彈性模量隨孔隙率的增大而減小;而孔隙有序排布的節塊,其彈性模量隨孔隙率的增大而增大。

(2)孔隙無序排布的節塊孔隙率增大,孔隙之間的孔壁厚度不斷減小,節塊的抗彎強度和屈服強度不斷下降。

(3)孔隙有序排布的節塊,其屈服強度隨孔隙率增大而下降,但縱向受壓節塊的屈服強度比正向受壓節塊的高10 MPa。

(4)不同的孔隙排布方向會對節塊的屈服強度產生影響,孔隙排布90°角節塊的屈服強度高於45°角的,其值約高29 MPa。

參考文獻:

[1] 吳燕平, 燕青芝. 金屬結合劑金剛石工具研究進展 [J]. 金剛石與磨具磨料工程, 2019, 39(2): 37-45.

WU Yanping, YAN Qingzhi. Research progress of metal bond diamond tools [J]. Diamond & Abrasives Engineering, 2019, 39(2): 37-45.

[2] NESLUSAN M. Grinding of Ni-based alloys with grinding wheels of high porosity [J]. Advances in Prod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09, 4(1-2): 29-36.

[3] MAO C, ZHOU X, YIN L R, et al. Investigation of the flow field for a double-outlet nozzle during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 grinding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16, 85: 291-298.

[4] SU H H, XU H J, XIAO B. Micro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porous Ni-Cr alloy bonded diamond grinding wheel [J]. Materials Science Forum, 2006, 532: 373-376.

[5] CAI R, ROWE W B, MORGAN M N. The effect of porosity on the grinding performance of vitrified CBN wheels [J].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2009, 238-239: 295-300.

[6] RAMAKRISHNAN N, ARUNACHALAM V S. Effective elastic moduli of porous ceramic materials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1993, 76(11): 2745-2752.

[7] CHAWL N, DENG X.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behavior of porous sintered steels [J].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2005(390): 98-112.

[8] WANG Q Z, CUI C X, LIU S J, et al. Open-celled porous Cu prepared by replication of NaCl space-holders [J].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2010, 527(4-5): 1275-1278.

[9] BAKAN H I. A novel water leaching and sintering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highly porous stainless steel [J]. Scripta Materialia, 2006, 55(2): 203-206.

[10] BAFTI H, HABIBOLAHZADEH A. Production of aluminum foam by spherical carbamide space holder technique-processing parameters [J]. Materials and Design, 2010, 31(9): 4122-4129.

[11] 陳珍珍, 徐九華, 丁文鋒, 等. 多孔複合結合劑立方氮化硼砂輪磨損特性 [J]. 機械工程學報, 2014, 50(17): 201-207.

CHEN Zhenzhen, XU Jiuhua, DING Wenfeng, et al. Wear behavior of porous composite bonded CBN abrasive wheels [J].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4, 50(17): 201-207.

[12] ONISHI H. Fabrication of new porous metal-bonded grinding wheels by HIP method and machining electronic ceramic [J]. Journal of Porous Materials, 1997, 4(3): 187-198.

[13] LI X, MA S, MENG F J. Surface integrity of GH4169 affected by cantilever finish grinding and the application in aero-engine blades [J].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2015, 28(5): 1539-1545.

[14] ZHANG Z Y, HUO F W, WU Y Q, et al. Grinding of silicon wafers using an ultrafine diamond wheel of a hybrid bond material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 2011, 51: 18-24.

[15] HASUDA Y, HANDA A, KOBORI Y, et al. Grinding of superalloys using metal-bonded CBN wheel [J].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2012, 523-524: 143-148.

[16] ZHAO B, YU T Y, DING W F. Effects of pore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on strength of porous Cu-Sn-Ti alumina composites [J].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2017, 30(6): 2004-2015.

Effect of pore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porous metal bonded CBN wheel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brasive layer matrix

ZHOU Yi, DING Wenfeng, ZHAO Biao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210016,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trength decline of porous metal bonded CBN wheel under high porosity, spherical urea particles were used to make porous metal bonded wheel abrasive layer matrix with controllable pore diameter, pore shape and pore size. The influence of pore structure factors such as porosity and pore arrangement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rous metal bonded abrasive layer matrix was studied under different loading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astic modulus of the matrix with ordered pore arrangement is smaller than that with disordered pore arrangement, and that the yield strength of the matrix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porosity. Under the same porosity, the matrix with ordered arrangement of pores has higher yield strength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ngitudinal compression and positive arrangement of pores.

Key words porous CBN grinding wheel; porous metal bond; ordered pore

相關焦點

  • 砂輪廠家分享樹脂結合劑金剛石砂輪的設計要點
    砂輪廠家分享樹脂結合劑金剛石砂輪的設計要點:樹脂結合劑超硬材料工具主要是以金剛石或CBN為磨料,以樹脂粉為粘接劑,加入適當的填充材料,經過配方設計、稱混料、熱壓成型、二次固化、後續加工處理等工藝過程製成的適用於不同磨削要求的超硬工具。
  • 立方氮化硼砂輪(CBN)砂輪及其特點
    CBN的價昂貴,所以立方氮化硼砂輪一般是在普通白剛玉砂輪上加一層用結合劑黏結的立方氮化硼組成。它是與石墨很相近的立方氮化硼經過高溫、高壓轉化而成。它的硬度僅次於人造金剛石,是第二硬磨料,其硬度約為剛玉磨料的2.5倍。其耐熱性比人造金剛石几乎高一倍,因而砂輪壽命極高。CBN砂輪對鐵基或鎳基合金的切削非常有效,其金屬磨除率是金剛石的近10倍。
  • 為什麼感覺棕剛玉砂輪和白剛玉砂輪是兩個世界 其中的含義你懂得
    棕剛玉砂輪什麼是砂輪砂輪也稱為固結磨料( bonded磨料),砂輪是將普通磨料粘結成一定形狀它通常由磨料、結合劑和孔隙組成。這三個部分通常被稱為固結磨具的三個要素。根據結合劑的不同分類,常見的有陶瓷(結合劑)砂輪、樹脂(結合劑)砂輪和橡膠(結合劑)砂輪。砂輪是使用很廣泛的磨削工具之一。使用時高速旋轉,可對金屬或非金屬工件的外圓、內圓、平面和各種輪廓進行粗磨、半精磨、精磨、開槽和切割。
  • 砂輪片與切割片的區別及的主要加工工藝
    砂輪片可切割、打磨、拋光,且形狀不一;切割片只用於切割,切割片又分為樹脂切割片、金剛石切割片等。砂輪片是磨削加工中主要的一類磨具。砂輪片是在磨料中加入結合劑,經壓坯、乾燥和焙燒而製成的多孔體。由於磨料、結合劑及製造工藝不同,砂輪片的特性差別很大,因此對磨削的加工質量、生產率和經濟性有著重要影響。砂輪片的特性主要是由磨料、粒度、結合劑、硬度、組織、形狀和尺寸等因素決定。切割片隸屬於砂輪,用磨料和結合劑樹脂等製成的用於切割普通鋼材、不鏽鋼金屬和非金屬材質的薄片,分為樹脂切割片、金剛石切割片。
  • 費米利教您如何選擇砂輪片!
    砂輪片的特性砂輪片是磨削加工中最主要的一類磨具。砂輪片是在磨料中加入結合劑,經壓坯、乾燥和焙燒而製成的多孔體。由於磨料、結合劑及製造工藝不同,砂輪片的特性差別很大,因此對磨削的加工質量、生產率和經濟性有著重要影響。
  • 製造高精密電鍍CBN砂輪的新型方法
    慧聰表面處理網:單層電鍍CBN砂輪磨削性能優越,適於成形和高速磨削。但砂輪不宜進行直接修整,砂輪製造精度成為影響最後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外鍍砂輪製造工藝簡單、成本低,但外露切刃參差不齊,初始磨削型面精度難以提高,且砂輪耐用度低,磨料損失嚴重,這是目前國內外電鍍CBN砂輪使用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砂輪的分體結構     砂輪共分為四個部分:帶錐孔的砂輪支承體;彈性薄壁套;與薄壁套相結合的無磨粒電鍍金屬層;以及帶有磨粒的電鍍金屬層。
  • 快來看看砂輪的使用,值得收藏!
    砂輪磨具的種類很多,並有各種形狀和尺寸,根據砂輪的磨料、製造工藝以及結合劑材料的不一樣,每一種砂輪都有一定的適用範圍。假如選擇不當就將直接影響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及生產效率。因此,磨削加工時,必須根據具體情況選用合適的砂輪。那麼,又該應如何正確的選擇砂輪?
  • 難研磨材料的砂輪選擇要點
    雖然一般選擇比較硬的磨料。不過由於這些材料對研磨溫度的反應大,如何透過砂輪的結構以及研磨條件,切削液等選擇,讓研磨溫度下降也是另一個考量方向。延展性大的材料但是結合劑的種類,磨料的作用能否同時產生散熱作用? 如果可以,就是加分的選項。內含磨料或複合材料
  • 立方氮化硼(CBN)刀具的生產工藝流程
    因此原材料的淨化處理方法是確保合成聚晶性能的重要環節之一。研製時我們採用下列方法對CBN微粉和結合劑材料進行淨化處理:首先在300C左右用NaOH處理CBN徽粉,去除其中的葉蠟石和HBN;然後煮高氯酸去除石墨;最後用HCl在電熱板上煮沸除去金屬,並用蒸餾水洗至中性。結合劑用的Co、Ni、Al等採用氫還原處理。
  • 工件越硬,為何要用越軟的砂輪呢?
    並不是金剛石砂輪的硬度一定就是高的,普通磨粒棕剛玉的磨料一定是低的砂輪硬度等級。用英文字母來表示: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P Q..軟硬順序以次遞增  常用硬度是K-P砂輪選得過硬,磨鈍的磨粒不易脫落,砂輪易堵塞,磨削熱增加,工件易燒傷,磨削效率低 ,影響工件表面質量;砂輪選得過軟,磨粒還在鋒利時就脫落,增加了砂輪損耗,易失去正確的幾何形狀,影響工件精度。
  • 多孔碳化矽塗覆生物活性鉭新型生物醫用材料的影響因素及生物學性能
    :通過較高溫度的燒結工藝製備的多孔陶瓷材料,具備高開孔率、密度小、強度高、耐腐蝕等獨特優點,其多孔結構具有與人體骨骼的小梁結構相似的生物形態結構,並且能夠加工成各種複雜形狀,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其已成功用於臨床作為生物醫用金屬材料,但由於鉭金屬既昂貴又難以加工,鉭作為生物材料的使用受到限制,通常以粉末形式生產,同時也可以作為塗層施加在固體和開放的多孔植入物表面上。
  • 砂輪廠家分享:如何選擇切割片的厚度?
    砂輪廠家分享:如何選擇切割片的厚度?切割片隸屬於砂輪,是用磨料和結合劑樹脂等製成的用於切割普通鋼材、不鏽鋼金屬和非金屬材質的薄片,分為樹脂切割片、金剛石切割片。採用玻璃纖維和樹脂做增強結合材料,具有高抗拉、抗衝擊和抗彎強度,廣泛用於普通鋼材、不鏽鋼金屬和非金屬的生產下料,優良的材料、精湛的工藝保證了對不同材料工件的高切割效率和絕佳的經濟效果。切割片根據材質主要分為纖維樹脂切割片和金剛石切割片。
  • 磨床與砂輪的基礎科普!
    磨床是用磨料磨具(砂輪,砂帶,油石和研磨料)為工具進行切削加工的工具機.廣泛用於零件的精加工,尤其是淬硬鋼件,高硬度特殊材料及非金屬材料(如陶瓷)的精加工。    磨床種類很多,其主要類型有:外圓磨床,內圓磨床,平面磨床,工具磨床,刀具和刃具磨床及各種專門化磨床.此外還有珩磨機,研磨機和超精加工工具機等。
  • 磨削知識普及|砂輪修整的方法—金剛石筆修整
    砂輪的修整工具和修整條件對砂輪修整質量有顯著影響,不僅影響到砂輪形狀及磨刃的銳利程度,而且也影響著砂輪的磨損、磨削力、磨削溫度及被磨零件的表面完整性。在實際生產中,一般根據工件的精度要求、砂輪的性質、工件的材料和加工方式等來決定修整的方法和修整的工具。
  • 金屬蒸汽來了又走,「蒸」出納米多孔金屬
    /微觀結構的耦合調控。具有雙連續韌帶-孔隙結構的納米多孔金屬在催化、電催化、驅動、能源儲存和轉化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是當前納米金屬材料研究的熱點之一。然而,納米多孔金屬的本徵脆性一直是制約其實際應用的「阿喀琉斯之踵」。提高納米多孔金屬材料的塑韌性一直是該領域的關鍵科學問題,對推動其實際應用也具有重要意義。
  • 《金屬學報》李豔輝工作:Fe(Pt, Ru)B非晶帶材脫合金製備納米多孔PtRuFe及其甲醇電催化性能
    納米多孔金屬由納米尺度的孔隙和金屬韌帶組成,具有獨特的三維雙連通多孔網狀結構,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高的比表面積,被廣泛應用於催化領域。利用合金組元間的電極電位相差較大的特點,通過化學或電化學的作用腐蝕掉化學性質相對活潑的組元,剩餘惰性組元通過表面擴散形成納米多孔結構的脫合金化工藝,具有操作條件易於控制,成本低且易於實現工業化等優點,已經成為製備納米多孔金屬的常用手段。
  • 孔隙結構對活性炭脫硫影響的實驗研究
    因而,不同種類活性炭的脫硫性能引起了研究者的廣泛興趣。由於活性炭是一種多孔材料,孔隙結構對其脫硫性能有很大的影響。採用劣質煤,劣質煤與焦油瀝青混合物,燃煤飛灰為原料,採用蒸氣活化的方法製備了活性炭,研究表明活性炭的物理性質,如比表面積是脫硫能力的主要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