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提醒旅客勿攜帶動物頭蓋骨、羊角等動物產品入境

2020-12-05 網易新聞

新華社廈門2月23日新媒體專電(記者顏之宏)一件遲到的入境行李,拆開層層包裝,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完整的羚羊頭蓋骨。除查獲的這隻羚羊頭蓋骨外,廈門海關還在該入境旅客行李中查獲大量豪豬刺。這是廈門海關首次在入境旅客行李中查獲此類物品。

廈門海關提醒入境旅客,根據我國有關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和其他檢疫物名錄等法規,動物頭蓋骨、羊角等屬於未經相關機構審批許可,禁止攜帶入境的物品。此外,相關規定禁止攜帶入境的類似物品還包括動物的皮張、毛類、蹄、骨、角類及其製品等。

據廈門海關工作人員介紹,2月9日,一名旅客從南美洲經香港轉機到廈門,因工作人員失誤,其託運行李箱並未一同抵達。2月10日晚,其託運行李隨香港進境航班補運至廈門。

海關關員在進行例行檢查時發現,箱內底部及角落散落著數個紙和薄膜層層包裹的物品,進一步開拆與清點後,海關關員查獲完整的羚羊頭蓋骨一個、羚羊角一對以及豪豬刺33根。由於頭蓋骨上仍有少量肉質未分離,腐敗產生的惡臭十分明顯。

記者了解到,羚羊頭蓋骨和羚羊角可加工成精美裝飾品,豪豬刺則常被用於製作高級釣魚浮標和工藝裝飾品。

(原標題:海關提醒旅客勿攜帶動物頭蓋骨、羊角等動物產品入境)

(原標題:海關提醒旅客勿攜帶動物頭蓋骨、羊角等動物產品入境)

相關焦點

  • 湖南截獲一隻大「么蛾子」 提醒:勿攜帶動物標本入境
    截獲一隻大「么蛾子」 檢驗檢疫人員提醒,如不能出具相關檢疫證書,勿攜帶動物標本入境 華聲在線9月1日訊(通訊員 林俊 記者 周月桂) 記者今天從湖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該局長沙機場辦8月28日從一名由馬來西亞入境的旅客攜帶物中,截獲一隻蛾類標本,該標本體型巨大,翅展約20釐米,經鑑定為世界最大蛾類——
  • 廈門口岸多次查獲旅客攜帶動物頭骨或角類入境
    泉州海關旅檢渠道年內首次截獲完整動物角 黃詠綢 攝中新網廈門1月16日電 (柯妤珏 楊麗敏 張乃勤)記者從廈門海關獲悉,近日,廈門口岸多次查獲旅客攜帶動物頭骨或角類入境。經核實,該牛頭骨由一名中國籍旅客攜帶,系其在美國印第安保留地花費1000美金購買的印第安圖騰牛頭骨,因為獵奇,想帶回家做裝飾品。
  • 旅客攜帶一級國家保護海洋動物入境被查,疑似瀕危物種
    日前,深圳海關所屬皇崗海關在皇崗口岸入境客運通道,查獲一名旅客違規攜帶疑似瀕危物種硨磲入境。目前,已由海關處置部門作進一步處理。當天 16 時 30 分左右,一名旅客從皇崗口岸入境,海關關員發現該旅客行李過 X 光機時圖像存在異常,遂依法對其進行重點查驗。
  • 臺灣嚴查大陸旅客攜帶豬肉,國臺辦:動物疫情事關兩岸福祉
    關於臺灣方面嚴查大陸旅客攜帶豬肉製品一事,發言人馬曉光作出回應。人民網直播文字顯示,人民日報記者於發布會上提問稱,「近期臺灣當局在入境口岸嚴查大陸赴臺旅客攜帶豬肉製品。請問對此有何評論?另外,大陸如何加強對赴臺旅客的相關宣傳引導?」
  • 汕頭海關截獲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賽加羚羊角
    汕頭海關截獲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賽加羚羊角央廣網汕頭7月18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汕關宣)近日,經華南野生物種鑑定中心鑑定結果確認,汕頭海關在揭陽潮汕機場旅檢入境大廳查獲的5根羚羊角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賽加羚羊角。目前,海關緝私部門正在對案件開展進一步偵查。
  • 福州機場口岸從入境旅客行李截獲大量水生動物產品
    央廣網福州9月19日消息(記者張子亞)從福建檢驗檢疫局獲悉,近日,該局在福州機場從馬來西亞入境航班旅客行李中截獲大量海參、魚膠等水生動物產品,其中海參15.75公斤、魚膠6.35公斤、乾貝2.55公斤、鮑魚1.79公斤。目前,檢驗檢疫人員已依法對上述物品作截留銷毀處理。
  • 北京海關提醒廣大旅客:進出境切勿攜帶鸚鵡螺殼
    北京海關提醒廣大旅客:進出境切勿攜帶鸚鵡螺殼 2019年11月30日 10:1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進出境切勿攜帶鸚鵡螺殼  尚秀菁
  • 香港旅客違規攜帶珍稀物種盔犀鳥頭骨製品入境被查
    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2日訊 (記者 楊陽騰)8月2日,深圳皇崗海關對外發布,該關日前在福田口岸查獲旅客違規攜帶的「鶴頂紅」——盔犀鳥頭骨共計14個。這是皇崗海關今年以來首次查獲此類動物製品。  圖為深圳皇崗海關查獲的旅客違規攜帶的盔犀鳥頭骨動物製品
  • 太平海關從進境旅客攜帶大米中截獲谷斑皮蠹
    黃埔海關5日透露,近日,黃埔海關隸屬太平海關首次從旅客攜帶大米中截獲谷斑皮蠹。太平海關旅檢一科科長吳立志介紹:「我們在東莞虎門港澳客運碼頭對一名來自印度的旅客進行查驗時,從該旅客所攜帶的一袋產自印度的大米中發現多種活蟲,經技術中心鑑定,其中包含有禁止進境的重大檢疫性有害生物——谷斑皮蠹。」
  • 深圳海關截獲極樂鳥標本等大量瀕危動物製品
    攝影 蔣昕    中國經濟網深圳10月16日訊(記者楊陽騰)極樂鳥、巨蜥、紅珊瑚、非洲象等野生動物……原本是大自然的寵兒,如今卻成為人類口中的「珍味」和手中的「玩物」,日益稀少變得瀕危。深圳海關直屬皇崗海關10月16日對外公布了近期查獲的一宗違規攜帶瀕危動物製品入境案件,查獲了極樂鳥標本、圓鼻巨蜥膽、紅珊瑚、象牙等珍稀動物製品一批。
  • 入境答錯題被扣押 海關總署教你如何安全入境美國
    面對美國海關該如何回答?  楊海平表示,「也想提醒朋友,在進入海關被詢問時,回答問題千萬不要隨隨便便,以為有了籤證就肯定能進來。海關問什麼就回答什麼,是旅遊就是來旅遊,比如說去幾個大城市遊玩,別答非所問,被人懷疑。」》》
  • 入境旅客包內竟藏著個老虎頭骨
    入境旅客包內竟藏著個老虎頭骨通訊員供圖   快報訊(通訊員 劉潔 記者 謝毓靈)一位中國籍旅客由溫哥華飛抵南京,入境時,海關發現其包內竟藏著一個30釐米長的老虎頭骨。
  • 海關總署:禁止直接或間接從莫三比克輸入偶蹄動物及相關產品
    央廣網北京8月26日消息(記者 果君)2020年8月14日,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公布莫三比克馬普託省(Maputo)發生1起牛口蹄疫。為保護我國畜牧業安全,防止疫情傳入,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海關總署、農業農村部近日聯合發布關於防止莫三比克口蹄疫傳入我國的公告。
  • 旅客攜帶白蟻蟻后幹入境被查獲,稱想用來泡酒喝治風溼
    旅客攜帶白蟻蟻后幹入境被查獲,稱想用來泡酒喝治風溼 張欽/北京頭條客戶端 2019-03-20 15:47
  • 深圳男子攜帶豬鼻蛇、活體守宮入境被查獲,自稱為了配種!
    原標題:男子攜帶豬鼻蛇、活體守宮入境被查獲,自稱為了配種!深圳晚報2019年5月20日訊 5月20日,記者從深圳海關了解到,日前該關隸屬皇崗海關在福田口岸入境現場查獲一名旅客利用食品包裝盒藏匿活體蛇和活體守宮入境,共查獲豬鼻蛇19條、蓋勾亞守宮2條和巨人守宮3條。
  • 深圳皇崗海關:查獲旅客違規攜帶斑彩螺化石
    皇崗海關透露,該關在福田口岸入境大廳,查獲一名內地旅客違規攜帶一件斑彩螺化石入境,重約12千克。目前,截獲物品已送往專業鑑定機構進行鑑定。由於斑彩螺是古生物化石,在收藏市場歷來「奇貨可居」,故不法分子常走私入境以謀取利潤。 皇崗海關負責人表示,鸚鵡螺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屬於《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第二款規定的「珍貴動物」。根據我國法律規定,非法進出口或者以其他方式走私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製品的,由海關依照相關法律予以處罰;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深圳蛇口海關在太子灣郵輪中心首次查獲大量入境幹海馬
    深圳蛇口海關在太子灣郵輪中心首次查獲大量入境幹海馬 鍾欣 攝中新網深圳3月26日電 (鄭小紅 劉曉昕)據深圳海關26日的消息,深圳海關隸屬蛇口海關近日在太子灣郵輪母港查獲違規走私入境幹海馬60公斤,這是自太子灣郵輪母港開港以來,蛇口海關在該港口首次查獲大量瀕危動植物製品入境案件
  • 海關查獲574隻野生幹制大壁虎 系國家2級保護動物
    原標題:海口海關查獲574隻野生幹制大壁虎,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記者從海口海關了解到,3月26日該關依法向省林業廳移交查獲的547隻野生幹制大壁虎。據了解,大壁虎,俗稱蛤蚧、又稱仙蟾,是一類體型中小型的蜥蜴。
  • 北京海關嚴查旅客及快件攜帶鸚鵡螺殼進出境
    新華社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 王曉潔、魯暢)記者24日從北京海關獲悉,今年1月至10月,北京海關從旅檢渠道及快件渠道共查獲攜帶鸚鵡螺殼案件21起,共25件。鸚鵡螺是一種極其珍貴的觀賞貝類,因貝殼表面赤橙色火焰狀斑紋酷似鸚鵡而得名。
  • 勐臘海關在入境旅客攜帶物中截獲活體昆蟲巨擬葉螽
    據海關總署辦公廳微博消息,4月14日,昆明海關所屬勐臘海關首次在入境旅客攜帶物中截獲活體昆蟲巨擬葉螽。據悉,現場關員在對一名中國籍旅客進行行李查驗時,發現其包內攜帶一隻活體昆蟲——巨擬葉螽,為該關首次截獲,目前已將該昆蟲做送檢銷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