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關嚴查旅客及快件攜帶鸚鵡螺殼進出境

2020-12-04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 王曉潔、魯暢)記者24日從北京海關獲悉,今年1月至10月,北京海關從旅檢渠道及快件渠道共查獲攜帶鸚鵡螺殼案件21起,共25件。

鸚鵡螺是一種極其珍貴的觀賞貝類,因貝殼表面赤橙色火焰狀斑紋酷似鸚鵡而得名。鸚鵡螺已經在地球上經歷了數億年的演變,但在外形、習性方面變化較小,在古生物學研究方面具有極高價值,是受國家保護的瀕危動物製品。我國刑法明令禁止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口的珍貴動物及其製品,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也將鸚鵡螺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據北京海關工作人員介紹,海關查獲的涉案鸚鵡螺殼主要是由當事人購買、海邊撿拾或朋友贈送取得,購買價格折合人民幣幾十元至幾百元不等。而在市場上,鸚鵡螺殼價值不菲。根據我國今年10月1日開始實施的《水生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價值評估辦法》,每件鸚鵡螺殼的認定價值過萬元。

據悉,攜帶進境的鸚鵡螺殼主要來自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萬那杜等南太平洋島國。涉案鸚鵡螺殼用途均為裝飾性擺件。海關現場查獲的非法攜帶鸚鵡螺殼案件中,已有多起移交海關緝私部門處理。

北京海關提醒旅客,鸚鵡螺殼屬於受國家保護的瀕危動物製品,切莫攜帶進出境,否則將會受到法律制裁。

相關焦點

  • 北京海關提醒廣大旅客:進出境切勿攜帶鸚鵡螺殼
    北京海關提醒廣大旅客:進出境切勿攜帶鸚鵡螺殼 2019年11月30日 10:1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進出境切勿攜帶鸚鵡螺殼  尚秀菁
  • 進出境切勿攜帶鸚鵡螺殼
    近期,旅客攜帶鸚鵡螺殼進出境的案件快速上升。據北京海關日前發布的消息,今年1-10月,該海關從旅檢渠道及快件渠道共查獲鸚鵡螺殼案件21起,共25件。  鸚鵡螺是一種極其珍貴的觀賞貝類,因貝殼表面的赤橙色火焰狀斑紋酷似鸚鵡而得名。鸚鵡螺不僅有美麗的外表,更有珍貴的價值。
  • 北京海關查獲21起違規攜帶郵寄鸚鵡螺殼案
    法制網北京11月24日訊 記者 蔡巖紅 記者今天從北京海關獲悉,今年1-10月,該關從旅檢渠道及快件渠道查獲違規攜帶、郵寄瀕危動物製品鸚鵡螺殼案21起,共25件。  據北京海關介紹,海關查獲的涉案鸚鵡螺殼多由當事人購買、海邊撿拾或朋友贈送取得,購買價格折合人民幣幾十元至幾百元不等。
  • 今年以來,北京海關查獲鸚鵡螺殼二十五件
    今年以來,北京海關查獲鸚鵡螺殼二十五件——   切莫攜帶瀕危動物出入境 北京海關查獲的鸚鵡螺殼製品。經濟日報 記者 顧陽 攝  因火焰狀斑紋酷似鸚鵡而得名的鸚鵡螺,是近年來人氣頗高的「網紅螺」,也成了非法攜帶入境的高頻瀕危動物製品之一。
  • 廈門海關查獲全國最大走私鸚鵡螺殼案
    在此情況下,廈門海關組織警力連夜前往深圳、珠海兩市開展抓捕行動。最後分別於珠海、深圳抓獲黃某明、黃某傑。經連夜審訊,黃某明、黃某傑供述了從菲律賓購買鸚鵡螺殼並夾藏走私進境的犯罪事實。與此同時,廈門海關對黃某傑報關進口的另一票「貝殼類」貨物進行布控查驗,發現其中夾藏有疑似鸚鵡螺殼261個。至此,廈門海關共計查獲疑似鸚鵡螺殼達662個。
  • 廈門海關查獲全國最大走私鸚鵡螺殼案 案值超600萬
    廈門海關查獲全國最大走私鸚鵡螺殼案件。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 白若雪 通訊員 朱文堯) 廈門海關昨日對外披露了查獲全國最大一起走私鸚鵡螺殼案件始末。  經現場清點,此次查獲的疑似鸚鵡螺殼401個,疑似石珊瑚、蒼珊瑚2800千克。  案件查發後,該案主要嫌疑人黃某明、黃某傑連夜潛逃至珠海、深圳地區,存在隨時出境的可能性。在此情況下,廈門海關組織警力連夜前往深圳、珠海兩市開展抓捕行動。最後分別於珠海、深圳抓獲黃某明、黃某傑。經連夜審訊,黃某明、黃某傑供述了從菲律賓購買鸚鵡螺殼並夾藏走私進境的犯罪事實。
  • 廈門海關查獲3個大海螺 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鸚鵡螺的外殼
    ­  記者昨日了解到,經專業機構鑑定,廈門海關此前在旅客行李中查獲的3個大海螺,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鸚鵡螺的外殼。­  據介紹,日前,廈門海關在對由峇里島飛抵廈門的MF892次航班的行李進行技術通關時發現,一件行李箱中疑似裝有三個螺狀物體。經開箱檢查,海關關員從箱中找到三個螺旋狀動物外殼。­  隨後,經專業機構鑑定,這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鸚鵡螺的外殼。據了解,因在研究生物進化和古生物學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價值,鸚鵡螺也被列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I的保護對象。
  • 廈門海關查獲最大走私鸚鵡螺殼案
    六百餘「海洋活化石」被夾藏進境 廈門海關查獲最大走私鸚鵡螺殼案
  • 太平海關從進境旅客攜帶大米中截獲谷斑皮蠹
    黃埔海關5日透露,近日,黃埔海關隸屬太平海關首次從旅客攜帶大米中截獲谷斑皮蠹。太平海關旅檢一科科長吳立志介紹:「我們在東莞虎門港澳客運碼頭對一名來自印度的旅客進行查驗時,從該旅客所攜帶的一袋產自印度的大米中發現多種活蟲,經技術中心鑑定,其中包含有禁止進境的重大檢疫性有害生物——谷斑皮蠹。」
  • 廈門海關查獲走私「海洋活化石」鸚鵡螺殼案
    【解說】9月19日,記者從廈門海關獲悉,該關近日查獲鸚鵡螺外殼662個,石珊瑚、蒼珊瑚2800千克,總價值超過600萬元人民幣,這是目前全國最大的一起走私進口鸚鵡螺殼案件。  【解說】據介紹,2018年5月10日,廈門海關發現一票申報自菲律賓進口的「貝殼類」貨物存在較大走私風險。在查驗過程中,廈門海關從該票貨物中發現大量疑似鸚鵡螺殼和珊瑚狀物品。
  • 青島、濟南海關嚴查瀕危物種走私 今年已查發162起違法案件
    青島、濟南海關嚴查瀕危物種走私 今年已查發162起違法案件 2019李欣 攝   中新網濟南4月18日電 (記者 李欣)今年以來,青島、濟南海關在各類監管現場共查發違法攜帶、寄遞瀕危物種及其製品情事162起。山東省人民政府1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青島、濟南海關打擊象牙等瀕危物種及其製品走私情況。
  • 深圳皇崗海關:查獲旅客違規攜帶斑彩螺化石
    皇崗海關透露,該關在福田口岸入境大廳,查獲一名內地旅客違規攜帶一件斑彩螺化石入境,重約12千克。目前,截獲物品已送往專業鑑定機構進行鑑定。 斑彩螺為鸚鵡螺化石的一種,多產於北美、加拿大等地。
  • 臺灣嚴查大陸旅客攜帶豬肉,國臺辦:動物疫情事關兩岸福祉
    關於臺灣方面嚴查大陸旅客攜帶豬肉製品一事,發言人馬曉光作出回應。人民網直播文字顯示,人民日報記者於發布會上提問稱,「近期臺灣當局在入境口岸嚴查大陸赴臺旅客攜帶豬肉製品。請問對此有何評論?另外,大陸如何加強對赴臺旅客的相關宣傳引導?」
  • 調整進出境空運運輸工具旅客艙單電子數據項目
    關於調整進出境空運運輸工具旅客艙單電子數據項目的公告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112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境運輸工具艙單管理辦法》(海關總署令第172號)規定,為更好發揮旅客艙單數據對海關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作用
  • 旅客攜帶一級國家保護海洋動物入境被查,疑似瀕危物種
    日前,深圳海關所屬皇崗海關在皇崗口岸入境客運通道,查獲一名旅客違規攜帶疑似瀕危物種硨磲入境。目前,已由海關處置部門作進一步處理。當天 16 時 30 分左右,一名旅客從皇崗口岸入境,海關關員發現該旅客行李過 X 光機時圖像存在異常,遂依法對其進行重點查驗。
  • 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112號丨關於調整進出境空運運輸工具旅客艙單電子數據項目的公告
    2020年第112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境運輸工具艙單管理辦法》(海關總署令第172號)規定,為更好發揮旅客艙單數據對海關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作用,現就調整旅客艙單數據報送要求有關事宜公告如下:一、調整進出境空運運輸工具旅客艙單電子數據項目,在原始艙單和承載艙單中增加「旅客座位號」「預定編碼」,在預配艙單中增加「預定編碼」,詳見附件1。
  • 未申報私自攜帶綠海龜殼進境 他被行政處罰
    攜帶國家禁止進境物品進境 未向海關申報 近日 寧德海關對違反國家法規的吳某 實施了行政處罰 沒收其在境外購買的綠海龜殼
  • 男子攜帶腦花狀石珊瑚入境 被成都雙流機場海關擋獲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從成都海關獲悉,4月30日下午,成都海關所屬雙流機場海關旅檢現場在對從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到成都某航班旅客的行李進行過機檢查時,在一名中國籍男性旅客行李箱內查獲國家限制進境物品石珊瑚一株,形似腦髓,毛重約6.1千克,長約28釐米,寬約24釐米,這是成都雙流機場海關在空港口岸查獲攜帶單株最重石珊瑚入境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