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檢測:受益面板產業轉移和升級換代

2020-12-06 東方財富網

板檢測貫穿面板製造全程,面板檢測是面板生產過程中的必備環節,其發展受下遊面板產業的新增生產線投資及因新技術、新產品不斷出現所產生的生產線升級投資所驅動,與面板產業的發展具有較強的聯動性。隨著中國成為面板產業轉移的主要承接地,產業的轉移必定伴隨著產線的建設,這為檢測設備提供了廣闊的增長空間。面板檢測行業進入壁壘高,雖然平板顯示產業發展較快,但能夠提供檢測設備的企業較少,尤其是能夠提供Array和Cell等前端製程檢測設備的企業更少,國內平板顯示檢測行業規模可藉機迅速擴大。

產業轉移:國內面板行業快速增長

從平板顯示行業總量上來看,2018年全球顯示面板的出貨量為38.27億片,同比增長4.9%。隨著5G技術的發展,繼「功能機換智能機」後的「4G換5G」換機潮將使智慧型手機行業出貨量迎來新的高峰,顯示屏作為手機重要組成元件,其需求量將大幅上升,平板顯示行業將由此獲得進一步發展。根據IHS數據,預計2022年全球顯示面板出貨量將達到39.99億片,相比2018年預計增長4.49%。

從平板顯示行業結構上看,TFT-LCD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佔據最大比重,但從變化趨勢上看,AMOLED出貨量不斷上升,而TFT-LCD出貨量不斷下滑。AMOLED屏幕由於其輕薄、色域廣、能夠製成摺疊形態等特點,隨著其良品率的不斷提升及成本的下降,將成為未來的主流。(見圖一)

圖一:全球顯示面板出貨量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在過去六年內,中國平板顯示器件設備生產支出呈快速增長趨勢。2018年雖增速有所放緩,但絕對金額仍然很大。且隨著產業轉移及產業升級的趨勢,這一金額預計將持續上升。

從WitsView的統計數據來看,日本及臺灣的LCD面板產能總體保持穩定,而韓國的面板產能則呈顯著下滑趨勢,與此相對應的是中國面板產能的持續上升,中國成為產業轉移的主要承接地。這一方面是由於韓國廠商將資金更多聚焦在OLED產能上,另一方面中國在土地成本、人力成本上更為低廉,更靠近手機廠商等主要客戶,同時政策上也有更多優惠。產業的轉移必定伴隨著產線的建設,這為檢測設備提供了廣闊的增長空間。(見圖二)

圖二:2011-2017年全球LCD面板(PC、TV、Tablets)產能轉移趨勢圖

OLED升級換代帶來需求

智慧型手機供應鏈上的每一次重大創新都會推動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的上升,同時也帶動供應鏈企業的發展,如依靠指紋識別模組獲得快速發展的匯頂科技、依靠影像傳感器業務翻身的索尼以及靠曲面AMOLED獲得重大成功的三星電子等。柔性屏技術可以解決單手握持與屏幕大小的矛盾,被廣泛認為是未來手機發展的一大趨勢。三星及華為今年年初都發布了摺疊屏手機。預計隨著相關技術難題的攻克,柔性OLED出貨量將進一步上升。(見圖三)

TFT-LCD向OLED的產能切換,將推高平板顯示廠商對於產線的投資。作為產線中必不可缺的一環,檢測設備需求將大幅上升。同時由於OLED屏幕較LCD屏幕良率更低,所以在檢測設備上的投資較LCD更多。

圖三:2015-2022年全球OLED柔性屏及剛性屏出貨量及柔性屏佔比

中國面板廠在AMOLED面板產線的投資熱情高漲。除了京東方(成都)在2017年底已量產的第一條6代柔性AMOLED面板產線外,2018年天馬、維信諾等都開始量產6代柔性AMOLED產線。未來幾年內,包括和輝光電、華星光電也都規劃了新的產線量產計劃。預估中國整體中小尺寸AMOLED面板產能面積比重將從2018年的16%提升至2021年的37%。根據HIS數據,雖然三星未來在OLED產能上仍佔據主導地位,但以京東方為代表的國內廠商也均在擴大OLED產能。

此外,國家對平板顯示行業表現出極大的支持,並將其明確列入「十三五」這一國家級重要規劃。政府對平板顯示行業的支持不局限於京東方等平板顯示生產廠商,還覆蓋了包括平板顯示檢測行業在內的配套廠商。政府對於平板顯示行業生產廠商的支持,將擴大國內平板顯示檢測行業總的市場規模,做大蛋糕,而對配套廠商的支持,將從結構上提高檢測設備的國產化率,使國產檢測設備廠商能夠分到更多的蛋糕。這兩方面的政策都對平板顯示檢測行業有著顯著的正向影響,促進相關企業發展。

精測電子:面板檢測業龍頭

精測電子於2006年4月成立,並成功於2016年11月在創業板上市,2017年11月,公司更名為武漢精測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旗下擁有蘇州精瀨、武漢精立、崑山精訊、臺灣宏瀨四家子公司,並在韓國設立分公司,公司專業從事平板顯示測試系統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目前的產品包括模組檢測系統、面板檢測系統、OLED檢測系統、AOI光學檢測系統和平板顯示自動化設備等。

2015-2019H1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4.18億元、5.24億元、8.95億元、13.9億元以及9.31億元,2016-2018年增長率分別為25.50%、70.81%及55.24%,業績增長強勁。從收入結構來看,公司AOI光學檢測系統、OLED檢測系統收入佔比快速成長,2018年,公司AOI光學檢測系統保持強勁增長,實現銷售收入5.5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35.73%,佔營業收入39.61%;OLED檢測系統銷售收入2.29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923.60%;平板顯示自動化設備亦有明顯增長,實現收入2.65億元,同比增長193.33%;面板檢測系統和模組檢測系統收入少有下滑。增長率分別為-2.87%、-10.37%。從2019年中期數據來看,預期2019年AOI光學檢測系統、OLED檢測系統繼續保持強勢增長。

(文章來源:股市動態分析)

相關焦點

  • 面板行業深度報告:產業轉移+景氣向上,LCD國產材料有望受益
    中國 LCD 產業近年來發展迅猛,以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等為代表的面板企業迅 速崛起,產業中心向中國呈現明顯轉移。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日韓面板產能逐步退出。 2013 年中國大陸 TFT-LCD 面板營收佔全球的 10%左右,目前中國大陸 TFT-LCD 主流面 板廠商營收佔全球的比例已達 40%以上。
  • 中國液晶面板增長的利基者 精測電子四個維度拓展空間
    摘要:作為平板顯示產業的上遊行業,平板顯示檢測行業其市場空間主要是受益於下遊產業的新增生產線投資,以及新技術、新產品不斷更新換代所產生的升級投資。目前,精測電子在Array製程、Cell製程上的檢測系統儘管還處於市場開發期,但是增長卻非常迅速。
  • 中國液晶面板高速增長的利基者 精測電子四個維度拓展成長空間
    (300567.SZ)而言,普通投資者對其了解知之甚少,公司僅僅是一家為各大液晶面板生產企業提供顯示信號測試技術的供應商,按照常理,供應商的成長性很大程度上受制於下遊企業的景氣度,但是對於精測電子而言,正處在國內液晶面板市場整體的升級換代,國內相關測試技術和設備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背景之下,其未來的成長空間可以至少從四個維度展開。
  • 2018年液晶面板產業研究報告
    我們認為,隨著消費升級和面板技術的進步,制約先進技術發展的成本問題會逐步得到解決,LTPS種綜合性能最高的技術滲透率必然得到進一步提升。▌大陸面板市場歷經風雨,終見彩虹面板行業崛起:從貿易逆差到世界第一液晶面板被譽為「信息社會的牛奶和麵包」,作為支撐信息產業持續發展的戰略性和基礎性產業,其對整個信息產業的轉型升級都意義重大。面板行業起步之時技術受制於人,前進之路飽含辛酸淚。我國液晶面板行業起步時就已經落後日本近十年,大陸彩電等市場長期遭受「缺屏之痛」。
  • 面板設備產業鏈:壁壘高、空間大,檢測設備先行
    北京時間09月25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面板設備產業鏈:壁壘高、空間大,檢測設備先行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touchscreen/news/dynamic/202009/25-58431.html1、面板產業轉移趨勢明顯,大陸面板產能待釋放
  • 液晶面板行業深度分析:格局重塑,聚焦新機
    ◆ 投資建議:對於面板板塊的投資,我們建議關注具備規模優勢和競爭力優勢的行 業龍頭,傳統 LCD 領域建議關注受益周期性基本面改善的京東方、TCL 科技。2)中長期——需求端,TV 面板大尺寸化增加對面積產能的需求,Mini LED 背光技術加持 催生高畫質化趨勢下的升級換代需求。供給端,中國大陸成為全球面板產能重心,未來全球佔比超 過 60%,韓廠本土產能預計於 2021 年前退出,新增產能集中在中國大陸且新增有限,大陸「雙 巨頭」格局成型。
  • 回顧2017顯示面板產業,展望2018顯示面板產業發展
    今年的顯示器產業經歷了艱難的下半年,這是由於庫存和採購的調整。我們預計明年將會持續發生供大於求,主要原因來自中國的新建工廠,但需求面積的強勁成長亦為可以預見的,因此舊面板廠的重整動作以及新廠的爬坡是否順利將是影響供需關鍵。  供應和需求  2017年:由於面板工廠重組以及舊面板廠關閉,產能增長受到限制,而面積需求增長超過5%。
  • 液晶面板產能不斷向大陸轉移,偏光片需求旺盛
    北京時間08月21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面板產能不斷向大陸轉移 國內偏光片行業崛起在即。偏光片是顯示面板的核心材料之一。 液晶顯示模組中有兩張偏光片分別貼在玻璃基板兩側,下偏光片用於將背光源產生的光束轉換為偏振光,上偏光片用於解析經液晶電調製後的偏振光,產生明暗對比,從而產生顯示畫面。
  • 電子行業深度分析:大尺寸面板有望迎來漲價,國內面板龍頭深度受益...
    供給端,一方面,由於面板價格已經大多接近或跌破現金成本,因此面板企業紛紛縮減產能,短期價格企穩;另一方面,未來2~3年面板產能增長幅度有限,增加產能佔全球大尺寸面板理論總產能幅度僅為6%左右。因此供給端增長相對溫和。需求端,偶數年需求普遍好於奇數年,2020年需求有保障,主要TV廠商對於2020年電視機銷量預期較為樂觀,需求端有支撐。
  • 面板設備產業鏈:壁壘高、空間大,檢測設備先行_行業新聞_中小觸摸...
    北京時間09月25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面板設備產業鏈:壁壘高、空間大,檢測設備先行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touchscreen/news/dynamic/202009/25-58431.html1、面板產業轉移趨勢明顯,大陸面板產能待釋放
  • 2020年面板設備行業研究報告
    我們認為在面板產業中,隨著國內面板企業產線不斷建設、OLED 產線佔比提升 等,國內面板檢測設備企業面臨十分良好的發展機遇。PS:我們運營的備用號 行研君(ID:report58)為很多老朋友提供了另一處空間,歡迎大家同時關注!
  • 面板檢測設備龍頭精測電子
    根據HIS數據,預計全球面板企業營收將從2019年的1356億元上升至2024年的1455億美元,AMOLED的佔比將由31%提升至40%。根據面板產業投資規律,60%-70%的投資金額將用於購買設備,而對於同代線的不同顯示技術,OLED的投資額度大幅超過LCD。OLED將成為未來三年,公司平板顯示檢測系統訂單增長的主要動力。
  • 2018年面板產業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分析
    近年來,日本面板廠商雖掌握大批關鍵技術,但是逐漸失去價格競爭優勢,不斷壓縮面板產能,面板產能向韓國、中國臺灣和大陸三地集中。而且液晶面板的自給率仍然偏低,自給率僅為30%,產品對外依賴較大,一定程度上影響國內液晶面板產業長遠發展。此外,在國內產業生產鏈、產品技術水平以及創新機制等依舊落後的環境下,行業可能會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產能過剩的隱憂依然存在。面板產業未來趨勢分析:首先,消費升級驅動大尺寸面板走向景氣。
  • 華興源創:檢測業務布局多元化「隱形冠軍」目標可期
    近年來,隨著中國面板廠商的不斷崛起,以及日韓部分大廠面板產能的退出,面板產業轉移趨勢明顯,國內面板廠商市佔率逐年提高,據調研機構最新數據顯示,預計今年中國廠商的顯示面板銷售額將達到425億美元左右,市場份額將達到36.3%,同比增長5%。
  • 深度解析京東方_行業新聞_液晶面板資訊_液晶面板_觸控螢幕與OLED網
    典型 LCD 面板產線的布局分為:TFT-Array(下基板玻璃)段,CF(彩色濾光片)段, Cell(液晶注入封膠成盒、基板切割磨邊等)段,module(貼 POL、COF bonding、組裝 背光源等)段。 廣泛範疇顯示技術處於 LCD、OLED 過渡期間,液晶技術世代線升級已經放緩,內部微 創新不斷提升產品差異化和競爭力。
  • 第三季LCD面板價格飆升30% 相關股受益
    原標題:第三季LCD面板價格飆升30%,相關股受益   1。數據顯示,第三季LCD面板價格飆升30%。
  • 這種液晶面板的關鍵原材料,值得說道說道|偏光片|原材料|面板|液晶...
    偏光片是面板製造的關鍵原材料,成本佔液晶面板原材料總成本的10%左右。有消息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偏光片供不應求狀態將持續整個第二季度。疊加LGD和SDC退出液晶市場影響,偏光片在短期內供求關係如何?將為我國偏光片廠商帶來什麼機遇和挑戰?
  • 助力中國半導體和面板產業乘風破浪,誰是護航艦?
    在二十世紀初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國一直依靠引進的技術和基礎產品來做加工製造業。因此,國家科技重大專項(02)專項專家組總體組組長葉甜春認為,由「中國加工」轉向「中國製造」並非三五年就能做到,而是需要一個數十年的長期戰略。近年來,我國在包括半導體產業與面板產業在內的電子領域發展迅速,「中國製造」能力實現了量與質的同步增長。
  • 業績增速達80%的OLED面板檢測龍頭!
    精測電子的主營產品包括模組檢測系統、面板檢測系統、OLED檢測系統、AOI光學檢測系統、Touch Panel檢測系統和平板顯示自動化設備。公司逐年推出新設備:目前,精測電子主要生產和銷售Module製程中各種檢測系統,並已初步進入Cell和Array製程領域。
  • 超詳細的液晶面板行業產業鏈!
    通過在玻璃基板上製作TFT陣列和CF基板,將CF作為上板和TFT下板自建灌注液晶並貼合,最後再貼上偏光片,連接驅動IC和控制電路板,與背光模組進行組裝,最終形成整塊液晶面板模組;下遊則是以各種領域各類應用終端為主的品牌商、組裝廠商等。目前美國和日本以及德國主要致力於行業上遊原材料;而韓國、臺灣和大陸則主要在行業中遊面板製造環節謀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