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液晶面板高速增長的利基者 精測電子四個維度拓展成長空間

2020-11-22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中國液晶面板高速增長的利基者 精測電子四個維度拓展成長空間

摘要

【中國液晶面板高速增長的利基者 精測電子四個維度拓展成長空間】對於已掛牌創業板的精測電子(300567.SZ)而言,普通投資者對其了解知之甚少,公司僅僅是一家為各大液晶面板生產企業提供顯示信號測試技術的供應商,按照常理,供應商的成長性很大程度上受制於下遊企業的景氣度,但是對於精測電子而言,正處在國內液晶面板市場整體的升級換代,國內相關測試技術和設備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背景之下,其未來的成長空間可以至少從四個維度展開。(華夏時報)

  當一個人站在北極點上,無論他選擇任何一個方向邁出腳步,都是在朝南走——有的時候,一個人所處的位置,決定了他可以施展的空間。

  對於已掛牌創業板精測電子(300567.SZ)而言,普通投資者對其了解知之甚少,公司僅僅是一家為各大液晶面板生產企業提供顯示信號測試技術的供應商,按照常理,供應商的成長性很大程度上受制於下遊企業的景氣度,但是對於精測電子而言,正處在國內液晶面板市場整體的升級換代,國內相關測試技術和設備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背景之下,其未來的成長空間可以至少從四個維度展開。

  11月22日,精測電子已經登陸創業板,未來,藉助於資本市場的推力,將更有利於公司通過內生和外延在空間和時間上加速拓展市場,構築競爭優勢,成為中國日益壯大的電子消費產業鏈上真正的利基者。

  根據精測電子業已披露的財務數字,公司從2008年到2015年的7年間,營業總收入增長了68倍,在這個數字的背後,是中國液晶面板產能的快速上漲,全球的面板顯示產業在向中國大陸的轉移。

  可以參照的一個數字是,我國液晶面板的產能在2010年的時候佔全球產能的比例還不到4%,到2015年的時候,這一數字已經提高到了22%,預計到2016年四季度末的時候,這一比例將進一步提高到27%。

  作為平板顯示產業的上遊行業,平板顯示檢測行業其市場空間主要是受益於下遊產業的新增生產線投資,以及新技術、新產品不斷更新換代所產生的升級投資。

  在京東方和華星光電等一批中國平板顯示廠商的投資帶動下,明基友達、富士康、三星、LG等境外企業紛紛將產能轉移到大陸市場,這也導致過去幾年間大陸市場在平板顯示投資上成為增長最快的地區。

  根據第三方機構Displaysearch的統計數據,我國廠商在平板顯示生產設備上的投資佔全球的比例在2010年的時候只有22.5%,到2013年的時候已經提升到了60%,2014年的時候更是達到了79%;與之相對的是,日本和韓國的投資佔比合計都不到20%。

  由於平板顯示檢測系統的專業性極強,因此以前這些檢測設備都被日韓企業所控制,隨著平板顯示產業向中國大陸的轉移,也帶動了檢測系統設備的需求,這也為精測電子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從2003年京東方收購韓國現代的三條2代、3代和3.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以來,到隨後的5代線、6代線,直到2011年投資建成了第一條8代線,中國大陸在液晶面板上的產業規模和技術水平一直都落後於日韓地區。

  然而最近幾年來我國在液晶電視、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等平板顯示器件市場上卻在高速增長,隨著網際網路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改造,作為重要終端設備的平板顯示器正在加速更新換代,這也帶動了平板顯示產品的技術更新周期也變得越來越短。

  目前,除了業已投產的低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之外,我國已經建成或在建多條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根據第三方機構Displaysearch/IHS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6年6月,國內已經有9條高世代TFT-LCD生產線建成量產,還有4條高世代生產線正在建設。與新增面板產能相配套,我國平板顯示模組生產線也會相應的增加,截止到2016年,中國大陸已經超過臺灣地區成為全球第二大產能基地。

  隨著平板顯示技術的不斷迭代,此前傳統的平板顯示檢測系統已經不能滿足高規顯示技術發展的需求,而這種設備更新也為檢測系統行業提供了穩定的市場增長空間;與此同時,平板顯示技術的迭代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推進,AMOLED、LTPS、IGZO等新型顯示技術正在迅速的打開市場,這些新技術同樣也給檢測系統設備提供了未來的市場需求。

  按照LCD的生產工藝環節劃分,一般分為Array製程、Cell製程、Module製程三個環節,也就是玻璃基板生產、在玻璃基板上製成液晶面板和將液晶面板製成模組,這其中,處於上遊的Array製程佔整個流程的投資比例最高,其次是Cell製程,根據第三方機構Displaysearch/IHS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這兩個製程的投資比例分別為74.13%和21.47%,剩下的Module製程投資比例只有4.4%。

  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雖然我國在平板顯示產業上的投資建設較快,但是能夠為這些新增平板顯示生產線提供檢測系統的企業數量很少,尤其是提供Array、Cell等前端製程檢測系統能力的企業數量更少,其市場主要是由日韓和臺灣地區的企業佔據,尤其是Array製程的生產設備和檢測設備市場,基本都被日本企業所佔據。

  作為後起之秀的精測電子,在最初的幾年間也主要是以生產Module製程的檢測系統為主,根據公司所披露的財務數據,公司2013年到2015年在模組檢測系統上的收入比例,分別為94.84%、66.96%、51.28%;然而等到2016年上半年,這一比例就已經下降到26.95%,原因是公司在Array製程上的AOI光學檢測系統收入大幅增長,佔比達到了55.7%。

  根據精測電子的公開披露,截止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公司已經完成AOI光學檢測系統和平板顯示自動化設備的產品開發,部分產品已實現銷售,成為行業內少數具備AOI光學檢測系統技術能力的企業。

  通常意義上,公司耗費了巨大精力和投入開發的新產品,應該為公司提供更高的利潤貢獻,但事實上卻不一定如此。

  由於平板顯示行業過於集中,LG、三星、富士康、明基友達、夏普、京東方和華星光電等幾家企業幾乎佔據了全球面板產能的90%份額,作為供應商,尤其是市場的新進入者,在新產品的銷售上,要考慮產品技術領先優勢、競爭對手研發能力等綜合因素採取定價策略,有可能會追求較高利潤,但也有可能會為了開拓初期市場而選擇較低的利潤率。

  受到銷售價格、經營理念和售後服務等因素的影響,除Array製程檢測系統外,日系檢測系統廠商較少參與國內市場的競爭,僅在部分日系平板顯示器件製造企業中佔有一定的份額,現階段,精測電子的主要競爭對手就是韓國和臺灣地區的企業,包括臺灣的致茂電子、由田新技和韓國的賽太克電子,在國內尚無主要競爭對手。

  目前,精測電子除了即有的技術優勢之外,還可以為客戶提供較外資廠商更優化的售後服務,通過與客戶之間的貼身式服務提升產品競爭力,同時,結合公司此前在模組檢測系統上多年來積澱的優勢,可以為客戶提供「光、機、電」一體化的整體解決方案。

  在公司正處於市場快速擴張的時期,無論是在科研力量上的投入還是人才引進、市場銷售和資金周轉上,都需要巨大的資金支持,而此次登陸A股創業板,依託於資本市場的扶持,將可以幫助公司從內生和外延兩個方向上加速拓展市場,迅速構築在平板顯示檢測系統領域的競爭優勢,最終成為中國日益壯大的電子消費產業鏈上真正的利基者。

(責任編輯:DF319)

相關焦點

  • 中國液晶面板增長的利基者 精測電子四個維度拓展空間
    對於已掛牌創業板的精測電子(300567.SZ)而言,普通投資者對其了解知之甚少,公司僅僅是一家為各大液晶面板生產企業提供顯示信號測試技術的供應商,按照常理,供應商的成長性很大程度上受制於下遊企業的景氣度,但是對於精測電子而言,正處在國內液晶面板市場整體的升級換代,國內相關測試技術和設備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背景之下,其未來的成長空間可以至少從四個維度展開
  • 面板檢測設備龍頭精測電子
    今天我們一起梳理一下精測電子,公司主要從事半導體、顯示、新能源檢測系統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公司目前在顯示領域的主營產品包括信號檢測系統、OLED調測系統、AOI光學檢測系統和平板顯示自動化設備等;在半導體領域的主營產品包括存儲晶片測試設備、驅動晶片測試設備以及膜厚量測類設備等;在新能源領域的主營產品包括鋰電池和燃料電池檢測設備等。
  • 業績增速達80%的OLED面板檢測龍頭!
    精測電子發布了2017年業績預告:淨利潤1.6-1.8億元,同比增長62.13%-82.40%。【業績增長原因】緊抓下遊面板投資增長的景氣機遇,依託公司在平板顯示檢測領域「光、機、電、算、軟」的垂直整合能力以及良好的市場客戶基礎,公司業務規模不斷擴大,銷售收入穩定增長,預期業績同比有所上升。
  • 精測電子: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募集資金使用可行性分析報告
    精測電子: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募集資金使用可行性分析報告 時間:2020年10月12日 21:26:55&nbsp中財網 原標題:精測電子: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募集資金使用可行性分析報告(二)人工智慧助力機器視覺產業快速成長,推動平板顯示檢測設備應用需求增長 全球經濟正加速向以融合為特徵的數字經濟、智能型經濟轉型,在工業物聯網和產業網際網路的推進過程中,中國製造正逐步趨向自動化、智能化。
  • 江豐電子大型液晶面板產業用濺射靶材及機臺部件項目將開工
    02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去年6月份,合肥江豐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大型液晶面板產業用濺射靶材及機臺部件生產項目」一期工程舉行項目開工儀式,如今,該項目投產正進入倒計時。    江豐電子董秘表示,合肥江豐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大型液晶面板產業用濺射靶材及機臺部件生產項目」是為就近服務公司主要客戶而設立,一期工程將建成批量生產大型液晶面板(LCD)G6、G8.5、G10.5代的靶材成品生產線和相關零部件維護及製造生產線,有利於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產品品質和服務水平。
  • 精測電子出席!從AMOLED面板檢測AOI到demura,這裡有最深的解讀……
    這種人工視覺檢測方法需要在強光照明條件下進行,不僅對檢測人員的眼睛傷害很大,且存在主觀性強、人眼空間和時間解析度有限、檢測不確定性大、易產生歧義、效率低下等缺點,已很難滿足現代工業高速、高解析度的檢測要求。
  • 面板設備產業鏈:壁壘高、空間大,檢測設備先行
    >中國面板廠商不斷崛起,2010 年後日本面板製造商數量大幅下降,至 2018 年只 剩下兩家,中國臺灣面板製造廠商數量 2018 年稍有增長至 7 家,韓國面板製造商數 量近幾年增長較快,從 2016 年的 2 家增長至 2018 年的 9 家。
  • 超詳細的液晶面板行業產業鏈!
    隨著我國大陸高世代線的相繼投產,使得面板產能、技術水平穩步提升,產業競爭力逐漸增強,如今的面板產業韓國、中國大陸、中國臺灣三分天下,中國大陸有望在2019年成為全球第一。中國崛起為全球LCD產業第三極液晶材料市場被德、日壟斷液晶分為單晶和混晶,任何一種單晶不能直接用於顯示,液晶顯示材料配方中需混合10種到20種不同的單晶,我們稱之為混晶。單晶是混晶的必備材料,混晶生產商自己生產一部分單晶,其餘由專業單晶生廠商生產。
  • 國產半導體設備的四個思考
    精測電子、至純科技。他們共同構成了整個中國半導體的底層生態。我們認為設備行業發展的必然就是平臺級(多下遊平臺+多產品管線),誰能做好這兩種擴張,誰就能在發展中取得先機。一超四霸多強的格局來源正是以上研究半導體設備的兩個維度:1、橫向(場景擴張):半導體集成電路(IC)、半導體顯示(面板)、半導體照明(LED)、半導體能源(光伏)。
  • 面板設備產業鏈:壁壘高、空間大,檢測設備先行_行業新聞_中小觸摸...
    >中國面板廠商不斷崛起,2010 年後日本面板製造商數量大幅下降,至 2018 年只 剩下兩家,中國臺灣面板製造廠商數量 2018 年稍有增長至 7 家,韓國面板製造商數 量近幾年增長較快,從 2016 年的 2 家增長至 2018 年的 9 家。
  • 深度解析京東方_行業新聞_液晶面板資訊_液晶面板_觸控螢幕與OLED網
    1993 年王東升帶員工創業「東方電子集團」,1997 年 B 股上市,2000 年 A 股上市,2001 年正式更名京東方,並決定從 CRT 轉型 LCD。公司前身為北京電子管廠。2003 年京東方 3.8 億美元收購了韓國現代電子液晶業務 (G2.5\G3\G3.5),標誌中國進軍液晶平板顯示器生產領域。2009 年後,京東方連續上 馬北京、合肥、重慶、福州四條 G8.5 線。
  • 液晶面板價格出現全面上漲,面板廠商的盈利能力或將進一步提升
    液晶面板價格出現全面上漲,面板廠商的盈利能力或將進一步提升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08-22 15:41:34 從各大面板廠商近期陸續公布的業績情況看,去年以來液晶面板價格走低以及市場更趨激烈的競爭態勢
  • 2018年液晶面板產業研究報告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統計截止到2017年我國的面板貿易逆差已經下降至45億美元,未來隨著以京東方為代表的國產面板廠商新建產線的投產以及OLED面板市場的擴張,貿易逆差有望進一步縮小。PS:我們運營的備用號 行研資本(ID:report18)為很多老朋友提供了另一處空間,歡迎大家同時關注!
  • 這種液晶面板的關鍵原材料,值得說道說道|偏光片|原材料|面板|液晶...
    偏光片是面板製造的關鍵原材料,成本佔液晶面板原材料總成本的10%左右。有消息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偏光片供不應求狀態將持續整個第二季度。疊加LGD和SDC退出液晶市場影響,偏光片在短期內供求關係如何?將為我國偏光片廠商帶來什麼機遇和挑戰?
  • 中國工程院院士彭壽:顯示關鍵材料產業呈現「四個特徵、三個範式」
    我國顯示產業從「缺芯少屏」邁向「中國製造」,從日韓市場主導逐漸向中國市場傾斜。目前,我國已投產的面板線達45條,後續還有19條高世代液晶面板產業和4條AMOLED面板產線陸續投產,總投資約為1.3萬億元。 從顯示產業中端來講,中國已經成為最大、最重要的集聚地,終端產品產量全球佔比超70%,「全球最大的終端消費市場」強化終端產業優勢。
  • 精測電子與IT&T設立合資子公司點評:從光機電一體化出發,向半導體...
    點評:  結論:本次投資將充分利用精測電子在半導體測試領域積累的研發技術和品牌優勢以及IT&T的研發實力,實現公司在半導體檢測設備領域的快速布局、產品深度推廣及市場份額拓展,以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
  • 2020年面板設備行業研究報告
    來源:華西證券1、面板產業轉移趨勢明顯,大陸面板產能待釋放中國面板廠商不斷崛起,2010 年後日本面板製造商數量大幅下降,至 2018 年只 剩下兩家,中國臺灣面板製造廠商數量 2018 年稍有增長至 7 家,韓國面板製造商數 量近幾年增長較快,從 2016 年的 2 家增長至 2018 年的 9 家。
  • 全球LCD液晶面板價格漲勢兇猛,55寸液晶面板年漲70%!
    液晶面板的供應似乎趕不上需求。近幾年來,雖然京東方科技集團(BOE)等中國企業不斷增產液晶面板,但部分大型企業將投資的重心從液晶面板轉向其他面板,例如韓國LG顯示器增強了OLED面板的產能。目前液晶面板的投資熱度已經降低。 但新冠疫情之下,計算機和電視開始暢銷,液晶面板的需求劇增。
  • 液晶面板行業深度報告:LCD風雲再起,龍頭邁入收穫期
    我們認為,以京東 方、華星光電為代表的中國大陸廠商對 G8.5、G10.5 高世代線的投資成效頗豐,一方面 京東方、華星光電憑藉 G8.5、G10.5 高世代線所形成的成本優勢及規模效應,壓縮了韓 系大廠的盈利空間,促使其逐步關閉 LCD 產線;另一方面也樹立了更高的行業進入壁壘, 阻隔了潛在進入者的競爭。
  • on-cell觸控液晶面板市場正面臨大的成長契機
    >觸控液晶面板的出貨量在2014年上半年已經超過2000萬片。2013年全年on-cell的出貨量僅為470萬片,這預示著on-cell內嵌式觸控液晶面板市場正面臨著成長的契機。到2018年,on-cell內嵌式觸控液晶面板的出貨量預計將達1.29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