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液晶面板高速增長的利基者 精測電子四個維度拓展成長空間
摘要
【中國液晶面板高速增長的利基者 精測電子四個維度拓展成長空間】對於已掛牌創業板的精測電子(300567.SZ)而言,普通投資者對其了解知之甚少,公司僅僅是一家為各大液晶面板生產企業提供顯示信號測試技術的供應商,按照常理,供應商的成長性很大程度上受制於下遊企業的景氣度,但是對於精測電子而言,正處在國內液晶面板市場整體的升級換代,國內相關測試技術和設備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背景之下,其未來的成長空間可以至少從四個維度展開。(華夏時報)
當一個人站在北極點上,無論他選擇任何一個方向邁出腳步,都是在朝南走——有的時候,一個人所處的位置,決定了他可以施展的空間。
對於已掛牌創業板的精測電子(300567.SZ)而言,普通投資者對其了解知之甚少,公司僅僅是一家為各大液晶面板生產企業提供顯示信號測試技術的供應商,按照常理,供應商的成長性很大程度上受制於下遊企業的景氣度,但是對於精測電子而言,正處在國內液晶面板市場整體的升級換代,國內相關測試技術和設備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背景之下,其未來的成長空間可以至少從四個維度展開。
11月22日,精測電子已經登陸創業板,未來,藉助於資本市場的推力,將更有利於公司通過內生和外延在空間和時間上加速拓展市場,構築競爭優勢,成為中國日益壯大的電子消費產業鏈上真正的利基者。
根據精測電子業已披露的財務數字,公司從2008年到2015年的7年間,營業總收入增長了68倍,在這個數字的背後,是中國液晶面板產能的快速上漲,全球的面板顯示產業在向中國大陸的轉移。
可以參照的一個數字是,我國液晶面板的產能在2010年的時候佔全球產能的比例還不到4%,到2015年的時候,這一數字已經提高到了22%,預計到2016年四季度末的時候,這一比例將進一步提高到27%。
作為平板顯示產業的上遊行業,平板顯示檢測行業其市場空間主要是受益於下遊產業的新增生產線投資,以及新技術、新產品不斷更新換代所產生的升級投資。
在京東方和華星光電等一批中國平板顯示廠商的投資帶動下,明基友達、富士康、三星、LG等境外企業紛紛將產能轉移到大陸市場,這也導致過去幾年間大陸市場在平板顯示投資上成為增長最快的地區。
根據第三方機構Displaysearch的統計數據,我國廠商在平板顯示生產設備上的投資佔全球的比例在2010年的時候只有22.5%,到2013年的時候已經提升到了60%,2014年的時候更是達到了79%;與之相對的是,日本和韓國的投資佔比合計都不到20%。
由於平板顯示檢測系統的專業性極強,因此以前這些檢測設備都被日韓企業所控制,隨著平板顯示產業向中國大陸的轉移,也帶動了檢測系統設備的需求,這也為精測電子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從2003年京東方收購韓國現代的三條2代、3代和3.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以來,到隨後的5代線、6代線,直到2011年投資建成了第一條8代線,中國大陸在液晶面板上的產業規模和技術水平一直都落後於日韓地區。
然而最近幾年來我國在液晶電視、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等平板顯示器件市場上卻在高速增長,隨著網際網路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改造,作為重要終端設備的平板顯示器正在加速更新換代,這也帶動了平板顯示產品的技術更新周期也變得越來越短。
目前,除了業已投產的低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之外,我國已經建成或在建多條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根據第三方機構Displaysearch/IHS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6年6月,國內已經有9條高世代TFT-LCD生產線建成量產,還有4條高世代生產線正在建設。與新增面板產能相配套,我國平板顯示模組生產線也會相應的增加,截止到2016年,中國大陸已經超過臺灣地區成為全球第二大產能基地。
隨著平板顯示技術的不斷迭代,此前傳統的平板顯示檢測系統已經不能滿足高規顯示技術發展的需求,而這種設備更新也為檢測系統行業提供了穩定的市場增長空間;與此同時,平板顯示技術的迭代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推進,AMOLED、LTPS、IGZO等新型顯示技術正在迅速的打開市場,這些新技術同樣也給檢測系統設備提供了未來的市場需求。
按照LCD的生產工藝環節劃分,一般分為Array製程、Cell製程、Module製程三個環節,也就是玻璃基板生產、在玻璃基板上製成液晶面板和將液晶面板製成模組,這其中,處於上遊的Array製程佔整個流程的投資比例最高,其次是Cell製程,根據第三方機構Displaysearch/IHS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這兩個製程的投資比例分別為74.13%和21.47%,剩下的Module製程投資比例只有4.4%。
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雖然我國在平板顯示產業上的投資建設較快,但是能夠為這些新增平板顯示生產線提供檢測系統的企業數量很少,尤其是提供Array、Cell等前端製程檢測系統能力的企業數量更少,其市場主要是由日韓和臺灣地區的企業佔據,尤其是Array製程的生產設備和檢測設備市場,基本都被日本企業所佔據。
作為後起之秀的精測電子,在最初的幾年間也主要是以生產Module製程的檢測系統為主,根據公司所披露的財務數據,公司2013年到2015年在模組檢測系統上的收入比例,分別為94.84%、66.96%、51.28%;然而等到2016年上半年,這一比例就已經下降到26.95%,原因是公司在Array製程上的AOI光學檢測系統收入大幅增長,佔比達到了55.7%。
根據精測電子的公開披露,截止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公司已經完成AOI光學檢測系統和平板顯示自動化設備的產品開發,部分產品已實現銷售,成為行業內少數具備AOI光學檢測系統技術能力的企業。
通常意義上,公司耗費了巨大精力和投入開發的新產品,應該為公司提供更高的利潤貢獻,但事實上卻不一定如此。
由於平板顯示行業過於集中,LG、三星、富士康、明基友達、夏普、京東方和華星光電等幾家企業幾乎佔據了全球面板產能的90%份額,作為供應商,尤其是市場的新進入者,在新產品的銷售上,要考慮產品技術領先優勢、競爭對手研發能力等綜合因素採取定價策略,有可能會追求較高利潤,但也有可能會為了開拓初期市場而選擇較低的利潤率。
受到銷售價格、經營理念和售後服務等因素的影響,除Array製程檢測系統外,日系檢測系統廠商較少參與國內市場的競爭,僅在部分日系平板顯示器件製造企業中佔有一定的份額,現階段,精測電子的主要競爭對手就是韓國和臺灣地區的企業,包括臺灣的致茂電子、由田新技和韓國的賽太克電子,在國內尚無主要競爭對手。
目前,精測電子除了即有的技術優勢之外,還可以為客戶提供較外資廠商更優化的售後服務,通過與客戶之間的貼身式服務提升產品競爭力,同時,結合公司此前在模組檢測系統上多年來積澱的優勢,可以為客戶提供「光、機、電」一體化的整體解決方案。
在公司正處於市場快速擴張的時期,無論是在科研力量上的投入還是人才引進、市場銷售和資金周轉上,都需要巨大的資金支持,而此次登陸A股創業板,依託於資本市場的扶持,將可以幫助公司從內生和外延兩個方向上加速拓展市場,迅速構築在平板顯示檢測系統領域的競爭優勢,最終成為中國日益壯大的電子消費產業鏈上真正的利基者。
(責任編輯:DF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