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物質不能憑空出現,那宇宙是怎樣誕生的?

2021-01-15 網易

  人類能夠在短短數幾千年的時間裡,從落後的農耕時代邁入到先進的工業時代,科學絕對是其中最重要的推動力。

  

  不過,科學雖然擁有巨大的力量,但它離「萬能」還隔著無數條難以逾越的天塹,因為在人類探索世界的過程中,還有許多問題根本無法用科學來解釋,而這些無法解釋的問題被統稱為「終極問題」。

  在為數不多的終極問題中,宇宙的起源問題絕對是其中最吸睛的問題之一。為了對這個問題進行解釋,各種各樣的假說理論被陸續提出,而真正被主流承認的其實還是大爆炸理論。

  

  它能被承認和接受,靠得並不是符合人類邏輯的縝密推理,也不是毫無漏洞的理論模型,而是大量確鑿的觀測證據,比如光線紅移等等。

  根據大爆炸理論,我們現在目光所能觸及的和不能觸及的一切,全部來自於138億年前那場顛覆人類認知的爆炸。

  

  而在知道這個事實之後,許多人心中出現了一個疑問:物質不能憑空出現,那麼最初的宇宙是如何誕生的呢?

  可能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樣,物質其實是可以憑空出現的。在早前的物理學中,質量和能量是分別守恆的,它們各管各的互不影響和侵犯。

  

  但在後來的實驗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質量守恆和能量守恆都是錯誤的,或者說不嚴謹的,因為能量和質量在某些條件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轉換的比例由E=MC^2決定,但質量和能量的總和卻總是守恆的,這就是質能守恆定理。

  如果覺得這段話還有些晦澀難懂,那麼我們可以換句話來說,在後來的研究觀察中科學家們發現,質量和能量各自並不是守恆的,但它們的總量卻是守恆的。

  

  不僅僅是發現質量和能量各自並不守恆,科學家們甚至還發現整個世界是量子的、是充斥著不確定的概率的。

  在新的理論體系下,微觀粒子每時每刻都會從虛空中「冒」出來,就好像它們從某處「借」到了能夠支撐它們現身的能量一樣。

  

  但借來的總是要還得,所以這種粒子的存在時間非常短暫,在瞬間之後它們就會歸還能量、重回虛無,所以科學家們將這種粒子稱為「虛粒子」。

  根據波粒二象性理論,每個微觀粒子都會有一個波的形態,而波有長度,所以如果我們將兩塊金屬板挨得極為接近,那麼兩塊板子之間極小的距離就會限制虛粒子的出現,從而使得兩塊板之間空間出現的虛粒子小於其能夠自由活動的空間。

  

  大家都知道,粒子和物質表面碰撞產生了一種宏觀力——壓力,如果兩塊金屬板之間的虛粒子密度很低,那麼內側的壓力就會小於金屬板外側虛粒子和金屬板碰撞的壓力,哪怕這兩塊金屬板被置於真空中,依舊還會產生相同的「氣壓差」,宏觀表現為靜壓力。

  由於這個力是由物理學家亨德裡克·卡西米爾(Hendrik Casimir)在1948年提出的,並於1996年被實驗證實的,所以它被命名為「卡西米爾力(Casimir Force)」,而金屬板實驗中出現的奇妙現象則被稱為「卡西米爾效應(Casimir effect)」。

  

  顯然,物質是能夠憑空出現、憑空消失的,只不過它們依舊會受到「質能守衡」的約束而已。

  例如在卡西米爾效應中出現的虛粒子,它們的出現就是依賴於借來的能量和質量,但借來的能量和質量幾乎在瞬間就會被它們揮霍一空,所以虛粒子消失了。

  

  上世紀70年代,物理學家愛德華·特萊恩(Edward Tryon)從物理學家彼得·伯格曼(Peter Bergmann)那裡得知,引力勢能從性質上看和「負能量」是相同的,並且在宇宙尺度中還和物質總質量對應的能量匹配,由此他提出一個大膽的猜想:宇宙是憑空出現的。

  說得更詳細點:宇宙是由真空的量子漲落產生的虛粒子構成,和正常虛粒子不同的是,這些虛粒子借來的能量並沒有立即就歸還回去,而是被以「引力勢能」的方式記在了帳本上。

  

  靠著這麼一大筆「外債」,地球、太陽系、銀河系、超星系團等等一系列宏大、瑰麗的天體和天體結構出現了。

  總的來說,宇宙究竟是如何出現的,科學界目前還沒有真正的定論,一切都是建立在現有的觀測和猜想之上,或許未來會有更加準確的答案出現,但就目前來看,物理學理論是支持從無到有生成整個宇宙的,所以你說宇宙是憑空出現的並無不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能量既然不能憑空產生,那生成宇宙的能量來自哪裡
    現代科學對於宇宙的探索了解越來越多,但有一個問題一直困繞著很多科學家。宇宙中的能量最初是從哪來的?根據能量守恆定律,我們知道能量不會憑空消失,也不會憑空產生,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能量的總量是不會變的。 能量是什麼?
  • 物質不能憑空產生和消失,現今宇宙的物質都是哪裡來的呢?
    根據物質不滅定律,物質(質量)不能憑空消失,當然也不能憑空產生。如果說宇宙是有限的,包括時間的有限和空間的有限,那現今宇宙的物質是從哪裡來的就說不清楚。因此有的人就要說宇宙是無始無終的,是無邊無際、無限無垠的,是一直都存在的,因而就避開了問題的詰問。
  • 物質不能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那宇宙的物質都是哪裡來的?
    宇宙大爆炸我們如今宇宙中的一切物質都來自於宇宙大爆炸之後的3分46秒內,著名的物理學溫伯格曾經寫過一本著名的科普書《最初三分鐘》,在這本書當中就詳細講述了在這3分鐘46秒內發生的一切。那具體是咋回事呢?
  • 既然宇宙是通過奇點爆炸而來的,那奇點爆炸的原材料又從何而來?
    引言:關於宇宙是如何誕生的這個問題,科學家早在上個世紀就提出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模型,一個奇點的爆炸誕生了一個宇宙。雖然沒有充足的證據證明這一理論,但這絲毫不影響它成為了主流理論。既然宇宙是通過奇點爆炸發展而來的,那麼爆炸原材料又從何而來呢?
  • 宇宙中的物質是怎麼產生的?憑空出現還是另有玄機?
    簡單地了解物質的本質後,再思考這個問題,宇宙中的物質是怎麼出現的?,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科學家逐漸發現,宇宙中不斷有恆星出現,也不斷的有恆星死去,同時如果宇宙真的是永恆存在的,為什麼夜空沒有被無數的恆星照亮呢?
  • 既然宇宙誕生於奇點,那奇點之外是什麼?
    既然宇宙在膨脹變大,那麼,越久之前的宇宙就越小。而在138億年前,宇宙小到只是一個體積無窮小的奇點,這被認為是宇宙的起源。根據宇宙大爆炸模型,如果宇宙是從大爆炸中誕生,那麼,早期宇宙肯定很熱,並且當時的熱量還會殘留到今天。後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發現有力地證實了這一預言。
  • 既然物質守恆,那最初的物質是哪來的?
    我們知道物質一開始是和反物質成對出現的!解決物質怎麼來的,也就是解決以下幾個問題:例如:宇宙的起源,正反物質不對稱問題,是否存在違反重子數守恆的相互作用,以及存在更多的粒子違反CP對稱的問題。後面這兩個問題主要說的是標準模型目前還不完善,也就是說目前還存在我們沒有發現的粒子,來解釋宇宙的一些現象。
  • 宇宙的前世今生,宇宙年齡怎樣算出的?宇宙誕生前世界什麼樣?
    正是這位天文學家在宇宙觀測中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那就是所有的星系都在相互遠離,哈勃在觀測中發現,越是距離遙遠的星系,它們背離的速度就越快,而這一發現就成為了後來宇宙膨脹理論的基礎。現在我們已經確定了宇宙一直處於膨脹之中,而宇宙膨脹理論又成為了宇宙大爆炸理論的基礎。無論怎樣講,宇宙的大爆炸理論都是在現有認知水平下對於宇宙起源最有說服力的理論。
  • 宇宙物質憑空產生,不符合能量守恆物質不滅的基本物理規律嗎?
    能量守恆物質不滅是這個世界的基本規律。質量守恆定律是俄國科學家羅蒙諾索夫於1756年最早發現的。他的化學實驗發現,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總和。但把這個定律用到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奇點,就不適用了。因為這個定律是我們這個世界的定律,我們這個世界是個三維空間價一維時間的四維時空,我們現在所有的定理都是適用於我們這個世界。而奇點不是我們這個世界的東西,在它爆炸之前,我麼對它一無所知,所有的理論在那裡都失效,因為那裡是一個無限小、無限大的曲率、無限大的密度、無限高的溫度的地方,一切現在理論到了哪裡都失效。
  • 物質不能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現今宇宙的物質都是哪裡來的?來...
    總的來說,我們的宇宙就是由這些微觀粒子組成的,要問宇宙的物質從何而來,就要問這些基本粒子從何而來。大約在138億年前,宇宙還是一個密度無限大、體積無限小、溫度無限高的點,稱為奇點,這個沒有體積的點就包含了今天宇宙中的一切物質了。
  • 既然物質和空間不可能憑空出現,那麼宇宙又是從何而來?
    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開始於一點,所以宇宙一開始是極度壓縮的物質形態,具有極高的溫度和能量,然後物質在空間中向外急速擴張。其中的暴漲模型講的就是,宇宙開始於真空的一次震蕩,在及其短暫的時間內,宇宙瞬間暴漲,就好像盛有過飽和的肥皂水一樣,一旦有輕微的觸動,一下子就會形成滿盆的肥皂泡泡。所以宇宙來源於初始極度壓縮的物質,在大爆炸的早期迅速暴漲,從而形成了整個宇宙的空間尺度。
  • 宇宙誕生前什麼都沒有,那物質是怎樣在虛空中出現的?
    但是並不適用於我們的物理宇宙。我這裡說的不僅僅是宇宙中的一小部分,而是整個我們所能認知到的宇宙。現在看一下你周圍的一切,不管是你辦公桌上的陳設物品,或者是地球上的生命奇蹟,還是數十億光年之外的宇宙中所能看到的一切,我們每個人都很好奇,這一切來源於哪裡?宇宙真的是無中生有嗎?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無」的科學定義!
  • 物質不會憑空產生和消失,那麼宇宙中的物質都是哪裡來的呢?
    對宇宙中氫元素豐度的觀測中得到的數據,也指向了膨脹的最初幾分鐘內誕生的元素理論模型非常接近。物質是怎麼誕生的?大爆炸理論的萌芽到成熟,大概用了半個來世紀,但宇宙誕生物質只要三分鐘,這效率實在是高,但我們卻不能複製,僅供圍觀。
  • 奇點大爆炸誕生了宇宙,那在奇點爆炸之前是什麼樣子的?
    當人類文明誕生,並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對宇宙有了宏觀上的認識,可以說人類第一次通過天文望眼鏡看到浩瀚宇宙的那一刻,就已經被宇宙的龐大和神秘所震撼到了。於是,百年裡人類始終沒有停止對宇宙的研究和探索,隨著越來越多的宇宙奧秘被揭開,人類越發感到自己的渺小。
  • 人類本源的宇宙是怎樣誕生的?
    人類本源的宇宙是怎樣誕生的?時間: 2007-08-15   來源: 中國網   作者: 海嶼 其它各種人類的最本源的問題,無不發源於這個最最基本的問題——宇宙到底是怎樣開始的?我們的宇宙究竟是從何起源的?  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未解之謎了,而且其它的未解之謎也都全部根源於此。其它各種人類的最本源的問題,例如生命是怎樣起源的?什麼是意識?什麼是反物質?什麼是暗物質?什麼是萬有引力?……無不發源於這個最最基本的問題——宇宙到底是怎樣開始的?
  • 地球上第一個生命是憑空出現的?費米子和玻色子讓它有了生命特徵
    有人說是小行星撞地球,帶來的生命,認為生命是從宇宙中來到地球的。聽起來似乎有幾分道理,宇宙那麼大,存在生命的概率還是挺高的。隨後,又出現了一個生命自然發生論,一度被認為是正確的。在日常生活中,米放久了會生出米蟲,肉在腐爛後會生出蛆,這些生命都是「憑空出現」的。以至於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西方學術界都認同了自然發生論。
  • 既然時間已經控制了「萬物」,那我們人類怎樣才能回到過去?
    現如今對於時間的概念,有很多科學家為此都是在不停的爭論,有很多科學家認為時間是維持世間萬物的根本,而世間的萬物也都是被時間所操控的,那麼既然時間已經控制了萬物,那我們人類怎樣才能回到過去?人類是不是就可以尋找到可以利用的時間漏洞去穿梭到從前呢?這種情節通常都是在電影裡面出現的,比如說主角穿越到過去,抹殺掉自己然後拯救世界的情節,然後對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並沒有出現過。
  • 宇宙大爆炸才出現的空間,那宇宙大爆炸之前有沒有空間?
    廣闊的草原,蔚藍的天空,深邃的宇宙,我們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空間的存在。如果現在有人說,在宇宙誕生之前不存在時間與空間,你會相信嗎?如果宇宙誕生之前不存在時間與空間,那麼這一切又從哪裡來?最為關鍵的是,宇宙誕生之前的狀態是什麼?誰來盛放這海量的物質? 如果說之前是模糊宇宙學,那麼現在就一定是精確宇宙學了,不僅需要理論,也更需要實際觀測的支持。
  • 初始宇宙一無所有,它是如何誕生物質的?
    關於宇宙誕生的描述是多種多樣的。有一些科學家認為宇宙是誕生於觀察者的意識,這是一種令人匪夷所思的宇宙誕生輪。還有的科學家說宇宙是誕生於黑洞之中的,因為多數星系的中心都是圍繞著黑洞。更有一些科學家說宇宙是誕生於「音符」震動之中的,這是一種更奇思妙想的宇宙誕生輪。
  • 為什麼物質轉化能量天天出現,能量轉化物質卻只出現過一次!
    相信大家都聽過宇宙大爆炸假說,這個假說認為我們的宇宙來源於一個「奇點」,這是一個質量和密度都是近似於無限大的存在,因為爆炸產生了無比巨大的能量,此後數十億年,能量有慢慢轉變成了宇宙中的物質,這就是最基本的物理定律之一,物質和能量之間的互相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