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物質憑空產生,不符合能量守恆物質不滅的基本物理規律嗎?

2020-12-04 科學探討

能量守恆物質不滅是這個世界的基本規律。質量守恆定律是俄國科學家羅蒙諾索夫於1756年最早發現的。他的化學實驗發現,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個發現在當時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一直到1777年法國的拉瓦錫做了同樣的實驗,也得到同樣的結論,這一定律才獲得公認。

這個定律後來經過德國化學家朗道爾特、英國化學家曼萊的進一步精密試驗,在經過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智能方程及其精密的驗證,就成了鐵板上釘釘的硬道理。一百多年來的所有驗證證明,質量守恆定律是完全正確的。

但把這個定律用到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奇點,就不適用了。因為這個定律是我們這個世界的定律,我們這個世界是個三維空間價一維時間的四維時空,我們現在所有的定理都是適用於我們這個世界。而奇點不是我們這個世界的東西,在它爆炸之前,我麼對它一無所知,所有的理論在那裡都失效,因為那裡是一個無限小、無限大的曲率、無限大的密度、無限高的溫度的地方,一切現在理論到了哪裡都失效。

一直到了大爆炸那一刻以後,才有了我們這個世界的時空物質,我們這個世界的理論才開始生效。在我們這個世界沒有誕生之前,怎麼能用我們這個世界的理論去解釋還沒有世界時候的事呢?所以,我們這個世界是憑空產生還是不憑空產生我們現在無法知道,也許永遠不會知道,我們知道的只能從產生這個世界的那一刻開始。

參考資料:時空通訊

相關焦點

  • 汙水廠的基本理論(三)-物質不滅
    (二)水往低處流》     對於哲學來說,物質不滅是最基本的內容之一,物質不僅從數量上說是不滅的,它從質量上說也是不滅的。物質本身具有不斷轉化的能力和條件。任何個別事物都不是從「無」中產生的,而是從它物轉化而來的事物的滅亡也並非變為「烏有」,而是轉化別的物質形態。可以說世界正是因為這條基本原理而存在的,所以在汙水廠的運行中也是同樣適用的,但是在很多時候,汙水廠的管理人員往往忘記了這條最基本的原理。公眾號今天就和大家探討下物質不滅在汙水廠中的應用。
  • 物質不能憑空產生和消失,現今宇宙的物質都是哪裡來的呢?
    根據物質不滅定律,物質(質量)不能憑空消失,當然也不能憑空產生。如果說宇宙是有限的,包括時間的有限和空間的有限,那現今宇宙的物質是從哪裡來的就說不清楚。因此有的人就要說宇宙是無始無終的,是無邊無際、無限無垠的,是一直都存在的,因而就避開了問題的詰問。
  • 哲思短語:物質不滅,能量守恆
    物質,是獨立於意識之外的客觀存在。既是客觀存在,就不是「無」,而是「有」。只是,這種「有」的方式,千差萬別,多姿多彩,琳琅滿目,難以述說而已。但歸根結底,它還是一種真實的客觀存在,一種「以絕對的運動」為其主要特徵的客觀存在。
  • 物質是不滅的能量守恆,人是物質,人為何不能永生?哪個環節錯了
    物質是不滅的能量守恆,人是物質,人為何不能永生?哪個環節錯了1物質不滅和人是否永生並無矛盾,人即便是死了,組成人體的分子原子依然存在,只不過慢慢回歸到大自然中了,物質仍然保持不滅。人理論上可以做到永生,但是需要條件。
  • 既然物質不能憑空出現,那宇宙是怎樣誕生的?
    而在知道這個事實之後,許多人心中出現了一個疑問:物質不能憑空出現,那麼最初的宇宙是如何誕生的呢?  可能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樣,物質其實是可以憑空出現的。  顯然,物質是能夠憑空出現、憑空消失的,只不過它們依舊會受到「質能守衡」的約束而已。
  • 宇宙中的物質是怎麼產生的?憑空出現還是另有玄機?
    因為物質是由費米子組成的,費米子就是物質的基本機構,作為基本的組成單元,自然不可能有多個存在,玻色子負責傳遞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在一個量子態中可以有多個玻色子存在。在玻色子中存在一種特殊的「希格斯玻色子」,這種玻色子的自旋為0,是希格斯場量子化後的產物。
  • 物質不會憑空產生和消失,那麼宇宙中的物質都是哪裡來的呢?
    從質量守恆到能量守恆,再到質能守恆,這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一個縮影,但有一個問題,質能守恆是在二十世紀初期,那會都還沒發現裂變和聚變,甚至連衰變都還不清楚,我們是怎麼知道質能守恆的?1964年美國科學家彭齊亞斯和R.W.威爾遜無意中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則為宇宙誕生提供了一個事實層面上的證據高能加速器的論證更是在實驗物理中支持了宇宙的過去曾經可能處在一個溫度極高的狀態下
  • 宇宙起源於一種叫做「無」的神奇物質
    這期我就來給大家聊一聊「宇宙的起源」。因為今天的這期視頻可能會涉及一些比較複雜,急需要用腦的地方。那話不多說,我們直接開始切入正題吧。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有一個特別奇怪的現象,就是有黑夜!很多朋友可能會說,這個有黑夜不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了嗎?怎麼會變成一個特別奇怪的現象?因為在正常人眼裡看來比較正常的東西,到了科學家的眼裡就會變得特別奇怪。
  • 既然宇宙能無中生有,那麼奇點是不是違反了能量守恆定律?
    教科書上都寫著宇宙誕生於一次大爆炸,所有的物質、空間甚至時間都來自於這次大爆炸,但在絕大部分科普資料限於篇幅,並沒有交代為什麼會產生這些物質與時空,下文就花個幾分鐘給大家交代下。物質能無中生有嗎?很多朋友認為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就已經明確地告訴我們,要麼物質轉換成能量,要麼能量轉變成物質,兩者只是表現方式的不同,可以理解成物質的一體兩面!
  • 不再糾結「物質不滅」與「物質不存在」!
    以前物理學喜歡講「物質不滅」,但現在的科學結論卻不一定是這樣,物質可以滅,在物質的下面,只是一種能量,它可以不滅。能量的說法還是很不可思議的噢!它意味著,這棟樓,包括我們這些人,都可以消散、融入到虛空當中,什麼都不存在;當密度足夠的時候,通過擠壓,這棟樓,包括我們這些人,又可以在虛空當中出現。
  • 愛因斯坦創立了質能守恆定律,那創造物質的能量到底從哪來的?
    很多人看到這道數學題都表示,你這是在侮辱我的智商吧,這麼簡單的數學題還讓我來算,6-3不就是等於3嗎?愛因斯坦寫下的6-3公式,揭示質能守恆定律如果站在數學角度的話,6-3=3是對的,但是愛因斯坦他是站在物理角度得出6-3=6這個公式的,而這個公式揭示了一條隱藏很久的自然基本定律,它就是質能守恆定律,什麼是質能守恆定律?
  • 你想過這個問題嗎?宇宙規律是誰創造的
    規律,看不見,摸不著,但卻很強大,它主宰著宇宙萬物的運行。規律是事物運動、變化和發展,及各種事物的內在聯繫,並且是不可改變的。宇宙規律包括萬有引力定律、物質不滅定律、能量守恆定律等等,宇宙在這些既定的規律下運行,萬事萬物生生滅滅。想想看,如果宇宙沒有規律會怎麼樣,那可能是一片混沌,或是一片虛無。
  • 既然物質是不滅的,人也是物質的,為何不能永生呢?
    人類能不能永生與物質不滅也沒有直接的關係,如果問題中所說的人類永生指的是人類生命的永生,那當然是不可能的,但雖然人類生命不能永生,但組成人體的原子是可以永生的,因為人類本身就來源於星辰大海,最終也會回歸星辰大海,這不也是一種永生嗎?
  • 物質轉化能量很容易,為何能量轉化為物質卻很難?這裡告訴你原因
    大家以為愛因斯坦老了,變糊塗了,不然如此簡單的數學公式都會算錯,其實愛因斯坦沒有錯,錯的是我們,我們一直以傳統思維去看待這個公式,而不是用發散思維去看待,如果使用發散思維去看待這個公式的話,你會發現這個公式不僅沒有錯,而且深刻的揭示自然界中存在的一個基本規律,這個規律就是著名的質能守恆定律,所謂質能守恆定律就是在一個獨立的系統中,裡面的物質不管發生什麼反應,不管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獨立系統的總質量和總能量都不會改變
  • 物質主義死了?!
    在牛頓的時鐘宇宙模型中,物質與時空毫無關聯,空間只是物質運動的舞臺或背景,時間只是物質運動的一個參數。這個時代,人類大腦裡面的物質,是粒子狀的、團塊狀的,物質代表實有,空間代表虛無。實有就是實有,虛無就是虛無,二者有著明顯而絕對的界線區分。物質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
  • 為什麼哲學上認為「物質不滅」是不對的?
    物質不滅,似乎是一條不成文的常識。而哲學的任務就是挑戰被人們認為習以為常的信念。通過對傳統認識的深究,使人們的認識深化,從而發現真相或真理,推動人類的文明進步。我們的世界無疑主要是由物質組成。那麼無論是東方的循環的思想還是西方的前進的思想,跟「物質不滅」有什麼關係呢?物質不滅的思想所根據的基礎思維方式是「無條件」性。既,無論循環也罷,進步也罷,都是「必然」的,不受制約的,註定要發生的——這是兩種思維的共同基礎。筆者認為,物質不滅,是需要「條件」的,沒有這些條件或基礎,物質就不存在了,既「物質定滅」。
  • 【物理揭秘】物質組成的最基本單位——能量是什麼?物理牛人告訴你,值得收藏!
    如果將存在體定義為物質,則光是物質;如果將由原子構成的物質定義為物質。則光不是物質。科學與哲學概念的混亂和認識的模糊就是由此造成的。 科學堅持的把客觀一切存在都認為是物質,而又不對物質加以分類和分別定義,只用普通物質與特殊物質加以區別;或者用物質與能量來區別客觀存在,而能量更是一個沒有定義的,科學最重要,最基本的物理概念(物理學只定義了機械能)。
  • 既然物質不滅,為什麼人類無法和宇宙一樣永存呢?
    活細胞的物理觀》在這本書面世之前,生命的存在和物理學定律之間是存在矛盾的,因為按照熱力學第二定律(熵增定律),宇宙作為一個孤立系統,其熵值是不可能自動下降的,但事實卻是,宇宙中存在大量星系和恆星這種「高有序度」的存在,而且演化出了「生命」這種依靠負熵而存活的「低熵體」。
  • 如果能量守恆定律是正確的,人類為什麼不能用能量轉化物質?
    能量不能憑空產生,也不能憑空消失,不同能量之間可以互相轉化。能量守恆定律肯定是對的,但對的也不一定能使能量輕易變成物質質量。當然能量都對應著質量,這從愛因斯坦的質能關係式中可以看出。在自然環境中,只有宇宙大爆炸初期才具有那麼高的溫度,像我們太陽內部核心溫度只有一千多萬度,這意味著絕大部分物質都應該是在宇宙誕生之初產生的。
  • 坤鵬論:你可以不懂物理 但不能不明白能量守恆定律
    尤其重要的是,「卡諾定理」清晰地指出了:「熱動力與用來產生它的工作物質無關,它的量唯一地,由在它們之間產生效力的物體(熱源)的溫度來確定,最後還與熱質的輸運量有關。」也就是說,熱機的熱效率與工作物質無關,僅取決於兩個熱源的溫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