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鵬論:你可以不懂物理 但不能不明白能量守恆定律

2020-12-04 坤鵬論

很多知識,之所以不懂,是因為我們沒有學人家的語言,另外,很多時候,不是你看不懂,而是你沒耐心!——坤鵬論

不管是複雜性科學的混沌,還是《從自然界的未解之謎到流動裡面的人生哲理》所說的湍流等概念,它們背後都暗含著一個現象——從有序到無序、混亂。

這個現象不得不讓人想起了——熵。

有人說,人文知識分子如果不懂熵,就好像科學家未讀過莎士比亞一樣令人遺憾。

熵,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物理量,但卻又以其難懂聞名於世。

英國作家史諾還曾這樣說道:「這個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是一個最深刻、最普遍的定律。它有著自身憂鬱的美,像所有重要的科學定律一樣,引起人們的崇敬之情。」

清華大學科學史系首席主任吳國盛表示:「如果物理學只能留一條定律,我會留熵增定律。」

坤鵬論在較為系統地學習了其入門知識後,也深刻地體會到了,為什麼很多人對熵增定律推崇備至,甚至有種頓悟的暢快。

因為,它已經突破了熱力學界限,揭示了宇宙級的規律。

同時,再回頭看自己以前文章中對熵的介紹,真的太淺薄了,羞愧難當!

所以,這次的系統學習和分享,也是坤鵬論的補課。

為了能夠學的、思考的、寫的透徹、深入些,本周的文章將對這個話題展開拆成幾篇來分享。

一、關於熱力學你必須懂的幾個名詞

就像你不會某種外語,就算使用該語言的人說,「你好!你是誰?你怎麼了?再見!」這些最簡單的話,你也聽不懂。

其中的道理很簡單,你不知道人家的語言符號組合規律,俗稱不懂人家的語言。

語言,不僅指各個國家、各個民族所使用的交流符號,還包括各種學科的專用語言。

因此,在開始下面的內容前,坤鵬論先普遍幾個與文章相關的熱力學基礎名詞。

懂了,起碼你能大致聽明白熱力學行話在講什麼。

當然,這部分,也可以先不讀,等後面遇到了,再回來對照理解。

讀第一遍不理解,別急,慢慢地多讀幾遍,基本都能明白。

很多時候,不是你看不懂,而是你沒耐心!

再加上人性中「錯都是別人」的認識主導,慢慢就變成了不學無術了。

1.系統

它指的是熱力學研究的對象。

還被稱為熱力系、熱力系統。

熱力學的系統是由大量微觀粒子組成,並與其周圍環境以任意方式相互作用著的宏觀客體。

系統,不僅是宏觀的,而且是有限的。

2.界面與環境(外界)

在熱力學中,系統與環境之間的界限稱為分界面。

分界可以是真實的或虛擬的 ,固定的或移動的。

與系統通過分界相隔開,並與系統密切相關的周圍部分,一般稱之為環境,或者系統的外界,或直接簡稱為外界。

3.熱

也就是熱量,由於系統與環境之間的溫度差而傳遞的能量。

4.功

如果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並在力的方向上發生了一段位移,物理學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

功,也叫機械功。

功,是物理學中力對物體作用的空間積累的物理量。

功,是力和力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位移的乘積,也就是其大小等於力與其作用點位移的乘積。

功,是能量轉化的度量。

國際單位為焦耳。

功,這個詞是法國數學家賈斯帕-古斯塔夫·科裡奧利創造的。

除熱以外而傳遞的能量統稱為功,具體有膨脹功、技術功、流動功、體積功、非體積功等很多概念。

5.做功和熱傳遞

它們的實質分別是能量的轉化和能量的轉移。

「功」字拆開,就是兩個字:」工+力」。

所以,在力學中,可以把做功的過程,理解成力在工作的過程。

比如:從能量的角度來看,手機的工作過程,就是將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量的過程。

所以,從能量的角度來看,力的工作過程,就是使物體上不同形式的能量發生轉化的過程。

在力做功的過程中,功與能量轉化間的數量關係是:力所做的功的數量=能量轉化的數量。

而熱傳遞是熱能由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

6.工質

工作物質的簡寫。

實現熱能和機械能相互轉化的媒介物質稱為工質。

依靠它在熱機中的狀態變化(如膨脹)才能獲得功。

而做功通過工質才能傳遞熱。

7.絕熱

一個物體的邊界如果沒有任何形式的傳熱方式,則被定義為絕熱。

絕熱,是在和環境之間沒有熱量交換或者沒有質量交換的情況下,一個系統的狀態的變化。

絕熱,是保溫與保冷的統稱。

絕熱過程,則指任一氣體與外界無熱量交換時的狀態變化過程。

8.熱機

它指各種利用內能做功的機械。

也就是,將燃料的化學能,轉化成內能,再轉化成機械能的機器動力機械。

比如:蒸汽機、汽輪機、燃氣輪機、內燃機、噴氣發動機。

熱機通常以氣體作為工質,利用氣體受熱膨脹對外做功。

讓我們以蒸汽機為例說明一下:

第一步:鍋爐中的水受到高溫熱能加熱,變為蒸汽;

第二步:蒸汽進入到過熱器中繼續加熱,變為高溫高壓的蒸汽;

第三步:高溫高壓的蒸汽進入汽缸中絕熱膨脹,推動活塞對外做功;

第四步:做功之後出來的低壓蒸汽進入冷凝器,向低溫熱源放熱,冷凝為水;

第五步:水重新進入鍋爐加熱,周而復始。

熱能的來源主要有燃料燃燒產生的熱能、原子能、太陽能和地熱等。

熱機在人類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現代化的交通運輸工具都靠它提供動力。

9.平衡態

它指在沒有外界影響的條件下,熱力學系統的各部分宏觀性質長時間裡不發生變化的狀態。

這裡所說的沒有外界影響,是指系統與外界沒有相互作用,既無物質交換,又無能量傳遞(做功和傳熱),也就是系統是孤立系統。

這裡有個理解的重點就是,物理中平衡和穩定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在某些系統中兩者可以並存不悖。

下面會提到,當熵逐漸增大,雖然系統變得越來越混亂無序,但是這種結構卻更穩定,當熵到極大值後,系統就處在了平衡態。

10.內能

現在叫熱力學能,過去長期叫內能。

它的數學符號為U,是系統內各種形式能量的總和。

比如:系統中分子的動能(分子運動包括平動、轉動和振動三種形式)、分子內電子運動的能量、原子核內的能量分子間作用能等,難以勝數。

隨人類認識的深化,不斷發現新的能量形式。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任何系統在一定狀態下內能是一定的,因而熱力學能是狀態函數。

二、永動機1.0

很久很久以前,人們為了滿足生產對於動力日益增多的要求,就開始試圖製造所謂的永動機。

它不需要任何動力和燃料,卻能永久地運行下去。

相信我們小時候也曾做過相同的夢想吧。

如果真有永動機,人類除了吃喝拉撒需要自己付出氣力外,其他事情都可以交給它了。

科學家、發明家往往都是夢想家,他們很快就掀起了設計永動機的熱潮,並大多利用力矩、浮力與水力等原理。

起碼在1775年法國科學院宣布不再接受審查關於永動機的發明前,許多人熱衷此道。

阿基米德原理、毛細現象、重力的作用等統統搬出來助陣,一架架永動機模型令人心潮澎湃。

就連達·文西、焦耳等大師都曾一度沉迷永動機。

15世紀90年代,達·文西用了28頁筆記研究製造永動機的可能性。

「每一種運動都試圖保持原有的狀態,或者,只要物體啟動時所獲得的衝力保持不變,每個運動物體都將一直運動下去。」

他認為,如果能消除阻礙物體運動的所有外力,那麼物體有可能處於永動狀態。

他對水力永動機尤其感興趣。

在一個設計中,達·文西設想用水流轉動一種被稱作阿基米德螺旋泵的螺旋管。

這種螺旋管在轉動時可以將水向上輸送,然後水流下去的時候又會轉動螺旋管。

不過,他對一個問題產生了質疑:水流下去的時候,能否驅動螺旋泵向上輸送足夠多的水,讓這個循環一直進行下去呢?

最後,他得出了既明確又正確的結論,這絕無可能。

「流下去的水永遠不可能從它最初的水位提升起與自身重量相等的水。」

但是,由此達·文西發現了摩擦力,意識到阻礙永動的原因是摩擦,一個系統和外界摩擦時,會不可避免地損失動量。

他還發現了摩擦力的三個決定因素之間的關係:物體的重量、斜面的平滑或粗糙程度,以及斜面的坡度。

這些都屬於人類重要的科學發現,但是,達·文西從未發表過它們。

大約200年後,法國的科學儀器製造者紀堯姆·阿蒙東才再次發現了這些定律。

總的來說,歷史已經告訴我們,所有永動機的實踐都以失敗告終,不管是多大的科技大腕。

三、熱力學的先行者和奠基人

人類科學大部分是拾級而上,長江後浪推前浪,後人踩著前人的肩膀前進,科學技術更是如此。

但是,人類世界,第一個點燃火炬的先行者,總是籍籍無名,或者沒有得到公正的評價。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這在坤鵬論前面講過的哲學界、科學界自古以來都是個普遍現象。

就像人們總是追捧英雄,卻忘記了更偉大的應該是,那些不讓意外發生的默默無聞的守護者。

熱力學同樣也有這樣一個人,他的名字叫薩迪·卡諾,法國工程師。

蒸汽機使人類擺脫了以人力和畜力為主要動力的時代,進入到火熱的工業社會。

19世紀初,工業革命前期,蒸汽機幾乎成為主要的動力來源,它從英倫三島,很快普及到了西歐和北美。

但是,當時蒸汽機的使用效率比較低,一般只能利用能量的5%~8%,再加上其笨重等弱點,阻礙了廣泛應用。

通過前面的學習,工業革命是基於試錯法和一心想改進工廠生產力及利潤的熟練工匠,在實踐基礎上的經驗性發展。

於是,科學家和工程師開始將探索的目光投向了理論,試圖從根本上研究蒸汽機的效率。

也因此,人類科學中誕生了熱力學。

1824年,卡諾才28歲,在效率這個問題上,他一下子抓住了事物的本質,寫了《關於火的動力及專門產生這種動力的機器的見解》小冊子。

他提出,熱機中,不僅以消耗能量為代價,也與熱量從熱的物體向冷的物體的傳遞有關。

所以,沒有冷的物體,熱量就不能被利用:

「單獨提供熱不足以給出推動力,必須還要有冷。沒有冷,熱將是無用的。」

這辯證法,剛剛的,實踐出真知呀!

就像沒有落差,水力無法利用一樣。

卡諾敏銳地注意到,一個蒸汽機所產生的機械功,在原則上有賴於鍋爐和冷凝器之間的溫度差。

他用科技抽象的方法,建立了理想化的模型——「卡諾熱機」。

這個「卡諾熱機」原則上提出了提高熱機效率的正確途徑:提高高低溫熱源間的溫度差,並使工作過程儘可能接近於可逆(可逆循環)熱機。

可逆循環,用現代的術語來說,是熵保持不變的循環。

這個老厲害了!

現在不懂?

沒關係,等你看完這個系列文章後就會明白,卡諾有多牛。

所以,後世稱之為「卡諾循環」。

尤其重要的是,「卡諾定理」清晰地指出了:「熱動力與用來產生它的工作物質無關,它的量唯一地,由在它們之間產生效力的物體(熱源)的溫度來確定,最後還與熱質的輸運量有關。」

也就是說,熱機的熱效率與工作物質無關,僅取決於兩個熱源的溫度差。

註:卡諾後來受到了菲涅耳的影響,菲涅耳認為,光和熱是一組相似的現象,既然光是物質粒子振動的結果,那麼熱也應當是物質粒子振動的結果,是物質的一種運動形式,而不是什麼虛無縹緲沒有質量的東西。此後,他拋棄了熱質學說。

這已經開始隱隱顯現了自然界規律的熱力學定律。

不幸的是,1832年6月,卡諾得了猩紅熱,不久後轉為腦炎,他的身體受了致命的打擊。

更不幸的是,後來他又染上了流行性霍亂,於同年8月24日離開人間。

當時,他年僅36歲。

這就叫天妒英才吧!

也因為是霍亂,所以許多文稿和他的遺體一起埋葬。

直到1878年,其部分遺稿才被發表。

這些遺稿充分證明了,卡諾已經認識到了熱與功具有當量關係,計算出熱功當量為3.7焦耳/卡,比焦耳的工作超前將近20年。

這等於他已經走到了能量守恆定律的邊緣。

如果上天再給他些時間,他極可能成為能量守恆定律(熱力學第一定律)以及後來的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共同締造者。

甚至會讓這些定律提早許多年被發現。

為什麼這麼說?

熱與功具有當量關係,這個就是熱力學第一定律的核心。

而熱機的熱效率僅取決於兩個熱源的溫度差,這則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核心。

並且,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兩位締造者——克勞修斯和開爾文,確實都受到了卡諾的啟發。

在卡諾去世兩年後,他的小冊子才獲得了第一個認真的讀者——克拉珀龍。

他是巴黎理工學院的畢業生,只比卡諾低幾個年級。

1834年,他在學院出版的雜誌上發表了題為《論熱的動力》的論文,用P-V曲線翻譯了卡諾循環。

遺憾的是,同樣未引起學術界的注意。

時間一晃到了1844年,英國青年物理學家開爾文在法國學習時,偶爾讀到克拉珀龍的文章,才知道有卡諾的熱機理論。

他如獲至寶,欣喜萬分,為此,找遍了法國各家圖書館和書店,都無法找到卡諾的1824年論著。

後來,他在1848年發表了論文,標題就為《建立在卡諾熱動力理論基礎上的絕對溫標》,主要根據克拉珀龍介紹的卡諾理論來寫的。

1849年,開爾文終於弄到一本他盼望已久的卡諾著作。

再後來,德國物理學家克勞修斯又通過克拉珀龍和開爾文的論文熟悉了卡諾理論。

這些事實表明,在1824年至1878年間,卡諾的熱機理論一直沒有得到廣泛傳播。

卡諾生前的好友羅貝林在法國《百科評論》雜誌上曾經這樣寫道:「卡諾孤獨地生活、悽涼地死去,他的著作無人閱讀,無人承認。」

卡諾理論為熱機的改進提供了必要的理論基礎,比如:

首先,既然熱機效率和工作物質沒有關係,只取決於兩個熱源的溫度差。

兩個熱源中,低溫熱源溫度相當於環境溫度,這個改變不易,那麼,關鍵就是提高高溫熱源的溫度。

其次,絕熱系統中,工作物質的溫度降低是其體積膨脹引起的,採用增大缸體或提高飽滿度的方法就可以實現。

這導致了後來二級膨脹式蒸汽機的發明和改進,其各項性能指標都取得了顯著效應。

再次,還可以放棄蒸汽作為工作物質,儘可能採取接近於理想的氣體……

空氣最接近理想氣體,如果用空氣作工作物質,冷卻速度一定比水蒸氣快。

卡諾預言了以空氣為工作物質的熱機,以及將燃氣與空氣混合物壓縮打火的內燃機。

1852年,瑞典發明家埃裡克森進一步將卡諾的預言付諸於實踐,實現了高效蒸汽機:熱空氣推動活塞的新型熱機。

而卡諾所預言的內燃機,又是戴姆勒於1885年製成的汽油機,以及狄賽爾於1897年製成的柴油機的先導。

20世紀,蒸汽機的效率雖然已經提高到了15%,但汽油內燃機的效率早已達到了40%。

而利用燃燒高熱燃料直接驅動的燃氣渦輪機,燃氣溫度高達1400℃,效率接近50%。

四、能量守恆定律=熱力學第一定律

坤鵬論在《牛!他既是近代哲學之父 又是近代科學的始祖》中講過,十六世紀的笛卡爾早早就提出了:

物質的運動不可能來自物質本身,所以,這個世界上有著第一推動者,他就是上帝。

上帝賦予物質世界的運動的總量會永遠保持平衡。

這是人類對能量守恆定律的首次預言!

一直到了十九世紀,在蒸汽機進一步發展的前提下,科學家們對熱與機械相互轉化著了迷。

他們,通過熱力學的研究得出了「熱力學第一定律」,也就是能量守恆定律。

在這些科學家中,最著名的有三位——邁爾、焦耳和亥姆霍茲。

邁爾,被稱為天才的發現者,他並沒有經過物理學的正規訓練,其實是一位自然博物學家。

但是,他思維敏捷、視野廣闊、善於總結。

正是他,1824年,具體地論述了機械能、熱能、化學能、電磁能、輻射能之間的相互轉化。

正是他,最早勾畫出了能量守恆定律的主要輪廓。

焦耳,一位孜孜不倦的實驗物理學家,1850年,通過精確測量熱功當量,奠定了能量守恆定律的實驗基礎,證明了該定律的正確性。

亥姆霍茲,生物物理學家、數學家,一生研究領域廣泛,除了物理,在生理光學和聲學、數學、哲學等方面都作出過重大貢獻。

正是他給出了能量守恆定律明確的數學表述。

而他是從永動機不可能實現的這個事實入手,通過研究發現能量守恆定律。

1847年,他在德國物理學會發表了關於力的守恆演講,第一次以數學方式提出能量守恆定律。

在該演講中,他還提出了一切科學都可以歸結到力學。

他討論了已知的力學的、熱學的、電學的、化學的各種科學成果,嚴謹地論證了各種運動中能量守恆定律。

這次講演內容後來寫成被專著《力之守恆》出版。

正是以他們為代表的科學家,在1842年~1847年確定了能量守恆定律。

能量守恆定律是19世紀人類物理學確立的最偉大概括。

它指的是,一個封閉(孤立)系統裡面的總能量保持不變。

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

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其它物體,而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

能量守恆定律是自然界普遍的基本定律之一。

它是貫穿於物理、化學和生物系統所經歷的各種各樣的變化之中的能量守恆。

物理學自此進入到了成熟期。

用熱力學的語言表達的能量守恆定律就是熱力學第一定律,具體表述的關鍵,在於引入一個新的熱力學態函數:

U-U=Q-W

其中:U代表內能,U和U指內能的兩種狀態,它們相差得出內能差。

Q代表系統與外界交換的熱量,當熱量注入系統,Q取正號。

W表示對外做的功。

如果經歷一個循環,回到初態,那麼Q=W。

如果系統不從環境(外界)吸收熱量,就不可能對外做功。

這就從根本上否定了永動機1.0的設想!

本文由「坤鵬論」原創,轉載請保留本信息

請您關注本百家號,坤鵬論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創始人為封立鵬、滕大鵬,是包括百度百家、頭條、雪球、搜狐、網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網站或自媒體平臺的特約專家或特約專欄作者,目前已累計發表原創文章與問答6000餘篇。

相關焦點

  • 坤鵬論:滿滿哲學味道的熱力學第二定律 它是宇宙級的基本規律
    反而,如果你不明白熱力學的發展過程,上來就去理解熵,再沒有哲學基礎,必然會暈頭轉向。這也是網上許多講熵的文章不僅沒起到普及作用,反而把人們越搞越暈的原因。同時,在學習過程中,坤鵬論也發現,要想學什麼,必須得買些嚴謹的圖書對照學習,網上的文章實在謬誤太多了。
  • 坤鵬論:如果生命可以永恆 熱力學第二定律就是個笑話
    如果不懂概率,你永遠也無法觸摸到投資的本質與真諦。——坤鵬論隨著對於熱力學第二定律以及熵的學習,坤鵬論越來越覺得人懂得概率論的基本概念是多麼重要。不誇張地說,如果不懂概率,你永遠也無法觸摸到投資的本質與真諦。
  • 坤鵬論:熵,粉墨登場!
    第一,有了它,就可以關聯熱力學系統所進行的不可逆過程的初態和終態之間的重大差異性,因為正是這種差異決定了過程的方向。想想看,就像我們說一個人,「你變了!」這個「你變了」,就是現在對此人的認識,和以前對他的認識相比較得出的結果。
  • 坤鵬論:不是還原論不明白,只是這個非線性的世界太複雜
    ——坤鵬論在閱讀和分享《反脆弱》時,坤鵬論的腦海中總是不斷閃現複雜性科學的相關知識。兩相驗證,總會心有戚戚然。所以,在分享之初,我就和大家約定了,最後一定要重溫複雜性科學。前幾天,從科學之母的哲學開始講起,我們應該大致明白了,為什麼當今科學界與學科界都如此盛行數學模型?
  • 能量守恆定律、熱力學定律,在這裡可以一起學,一看就都會了
    當運動形式相同時,物體的運動特性可以採用某些物理量或化學量來描述。物體的機械運動可以用速度、加速度、動量等物理量來描述;電流可以用電流強度、電壓、功率等物理量來描述。但是,如果運動形式不相同,物質的運動特性唯一可以相互描述和比較的物理量就是能量,能量是一切運動著的物質的共同特性。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間可以通過物理效應或化學反應而相互轉化。
  • 高中物理常考十大公式之能量守恆定律公式
    2020年高考即將開戰,你準備好了嗎?對於高中物理成績不好的同學來說,熟悉複習資料的積累要隨時整理。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考物理必備的知識點,供大家參考閱讀!  高中物理都研究了哪些形式的能量?  研究能量守恆定律,要搞明白咱們主要研究哪些能量呢?
  • 劉叔物理:河南南陽「水氫發動機」違背了能量守恆定律
    簡單的說就是如果汽車裝上了「水氫發動機」,汽車跑動就不需要油了,往發動機裡加水就可以跑了。我相信只要稍微學過中學物理化學的人就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完全違背了能量守恆定律,那這次的「水氫發動機」為什麼可以上熱搜呢,關鍵是南陽市委書記點讚了!上了南陽日報。不止這樣,「水氫發動機」還上了南陽新聞聯播,看樣子南陽媒體從業人員都是小學畢業。
  • 中國科學家發現量子化能量破壞能量守恆定律
    這篇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論文證明了量子化能量破壞能量守恆定律。問題的發現和解決需要一個理論物理學者真正精通量子力學,這首先要求研究者揭示量子力學的本質。而自量子力學誕生以來,包括量子力學的眾多創始人在內,世界沒有第二個人真正精通量子力學從而能夠揭示量子力學的本質。也正因如此,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費曼說過:「誰要說他懂量子力學,那他一定在說謊」。
  • 坤鵬論:瑪麗的房間和哲學殭屍 心靈哲學二元論派的詰問
    等類似想法,因為90%以上的時候你其實根本就不知道怎麼回事。——坤鵬論隨著不斷地學習、思考,坤鵬論越來越感覺到,很多我們所謂的常識真的經不起推敲和深究,甚至只要稍稍用簡單的邏輯拷問,便會敗下陣來。就像在哲學的學習過程中,總會遇到上帝、神等說法,按社會教育給我們塑造的非黑即白思維模式,這些說法就是荒謬、糟粕……但是,如果你持客觀之心深入了解它們,就會發現,自己是多麼狹隘、可笑。今天,坤鵬論繼續分享心靈哲學的另一派——二元論,看過後,相信你會對上面這段話更有感觸。
  • 能量守恆定律的發現
    了解能量守恆定律的發現過程,對於理解自然科學發展中理論的積累和形成是有益的。本文簡要敘述能量守恆定律的發現過程。 1. 能量守恆定律發現的準備能量守恆定律是聯繫機械能和熱能的定律。不言而喻,在它發現之前人們必須對機械能和熱能有較深入的研究。我們現在就這兩方面來敘述。
  • 坤鵬論:信息是熵?錯!
    還記得坤鵬論之前講過薛丁格的《生命靠負熵生存》吧?秩序=有序的能量=可用的能量=負熵。也就是說,秩序可以減少系統的熵。坤鵬論突然想到,如果不叫負熵,而叫減熵,這樣會讓其既易懂,又準確。還是那個例子,太陽從東方升起,這條信息的概率是1,極端有序,你對此根本不需要再輸入信息。由此可以看出,維納與坤鵬論在《人類就是麥克斯韋妖》講到的,同在貝爾實驗室工作的法國物理學家布裡淵,觀點一致。
  • 中考物理知識點:能源與能量守恆定律
    中考物理知識點:能源與能量守恆定律   人類開發利用能源的歷史:火→化石能源→電能→核能。   1.能源分類:一次能源:自然界存在的木柴、煤炭、石油、天然氣、核燃料等可以直接使用的能源。二次能源:電能、汽油、酒精等從一次能源經過加工轉換而來的能源。
  • 坤鵬論:人類就是麥克斯韋妖
    一、曾經物理學家接受不了概率和統計在《如果生命可以永恆 熱力學第二定律就是個笑話》我講到了兩點:第一,熱力學第二定律只是統計上成立的定律;第二,能量可用與不可用因人而異。因為,這個物理現象如此重要,且根據傳統的物理學理論,混合氣體完全可以自發地分成冷熱兩邊。結果,玻爾茲曼說,它主要是因為概率和統計學而不能實現。而且這位還是以當時根本就看不到摸不到,且沒有定論的原子假說為基礎進行的推斷。這不科學!忒不科學!
  • 坤鵬論:人類為何如此奇妙?因為我們以負熵為食!
    這樣,也可以很好地體現出「熵」與「能」這兩個量在物理重要性上有著密切關係。注意,這個能是熱力學第一定律所說的內能U。同時,在反覆閱讀理解後,坤鵬論認為,在薛丁格的講座中,有著這樣的詞義等式:負熵=秩序=有序的能量=可用的能量讓我們通過修訂薛丁格的這段話來驗證一下有沒有問題:一個生命有機體,在不斷地增加著它的熵——你或者可以說是在增加正熵
  • 坤鵬論:人類的教授教鳥兒如何飛翔!
    ——坤鵬論前面的文章講了人類的兩種知識,一個是實踐出真知,一個是學校裡學會的東西。本來人類一直靠著前者進步到現在,結果當今的知識型社會卻主要被後者所統治。在講倖存者偏見時,坤鵬論提到過沉默的證據。也就是,當我們盛讚英雄時,很少想過去問問沉默的失敗者或者無法說話的參與者。那些聽課的鳥兒也是課堂的主角,更是飛翔的唯一主角。但是,它們寫不出人類的論文和書籍。
  • 坤鵬論:香農說,信息是能夠用來消除不確定性的東西
    從宣傳角度看,許多時候,不一定是事情本身大,只是它被重複的次數夠多。——坤鵬論前兩天,我們充分討論了信息的特徵。首先,如果信道的容量是一定的,是不是可以讓信息變得小些,這樣不就能傳輸更多信息了嗎!其次,噪聲是一種能量,信息也是一種能量,如果信息的能量大於噪聲的能量,也就是我信息的嗓門比你噪聲的嗓門大,噪聲不就無法奈我何了嗎!同時,信息變小後,也能給重要事情講三遍留出空間。
  • 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能量守恆定律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能量守恆定律,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能量守恆定律:   1在一定條件下,各種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轉化和轉移(列舉學生所熟悉的事例,說明各種形式的能的轉化和轉移)。在熱傳遞過程中,高溫物體的內能轉移到低溫物體。運動的甲鋼球碰擊靜止的乙鋼球,甲球的機械能轉移到乙球。
  • 你可以不懂博弈論但不能不知道納什
    今晚我能站在這兒全是你的功勞,你是我成功的因素,也是唯一的因素。 當地時間23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學者、數學家約翰·納什和妻子遇車禍去世。納什是博弈論創始人,也是有史以來唯一一位諾獎和阿貝爾獎雙料得主。他瘋狂離奇的經歷被改編成電影《美麗心靈》後廣為人知,但納什曾表示電影情節和他的人生並不一致。你可以不懂博弈論,但不能不知道納什。
  • 熱力學定律和能量守恆
    本號專注高中物理知識,如果你覺得好就轉發吧。但不要隨意轉載,謝謝各位的支持!2.熱力學第二定律(1)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兩種表述①克勞修斯表述:熱量不能 自發地 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②開爾文表述:不可能從單一熱庫吸收熱量,使之完全變成功,而不產生其他影響 。或表述為「 第二類 永動機是不可能製成的。」(第一類永動機是違反「能量守恆定律」。關於第一類永動機可點擊藍色字體參考前文:汽車加水就能行,永動機再版?)
  • 《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守恆定律》說課稿
    《熱力學第一定律 能量守恆定律》說課稿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熱力學第一定律 能量守恆定律》,下面開始我的說課。為了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突出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在講授過程中我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讓學生積極思考參與討論,力求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究式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