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水廠的基本理論(三)-物質不滅

2021-01-19 治汙者說

公眾號內相關內容連結:

《汙水廠的基本理論(一)》

《汙水廠的基本理論(二)水往低處流》


     對於哲學來說,物質不滅是最基本的內容之一,物質不僅從數量上說是不滅的,它從質量上說也是不滅的。物質本身具有不斷轉化的能力和條件。任何個別事物都不是從「無」中產生的,而是從它物轉化而來的事物的滅亡也並非變為「烏有」,而是轉化別的物質形態。可以說世界正是因為這條基本原理而存在的,所以在汙水廠的運行中也是同樣適用的,但是在很多時候,汙水廠的管理人員往往忘記了這條最基本的原理。公眾號今天就和大家探討下物質不滅在汙水廠中的應用。

在汙水廠中最容易和這個基本理論違背的就是運營人員對剩餘汙泥排放的控制管理工作。汙水廠的一些管理人員都比較忽視剩餘汙泥的管理工作,一般都認為只要出水良好就好了,剩餘汙泥隨便排就可以了,反正汙染物都去除了,廠內就沒什麼問題了。這其實是對這個理論的不明確造成的。汙水廠沒有把汙染物質去除,汙水廠只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汙染物的自然原理,把汙染物質轉換了,並沒有憑空消失掉的。

汙水處理是利用微生物對汙水中的有機汙染物質降解,吸收自身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從而生長繁殖的過程。比如異養型微生物會在好氧條件下,對水中的有機物降解,汙水處理理論上的有機物降解過程如下圖所示,要注意紅圈圈住的部分,除了產生能量,以及代謝產物水,CO2,NH3以外,還有一部分變成了細胞合成物質,增加了細胞物質。這也就是說,微生物在降解有機物的過程中,汙水中的有機物有三種去向,一種變成為活性汙泥中微生物生存的能量;一種變成微生物生長活動中的代謝產物,水、CO2、NH3等;一種就是繼續合成新的細胞,產生更多的微生物。從這個微生物降解有機物的模式圖可以看到汙水廠內的有機物沒有憑空消失,只是轉化了,轉化為幾種形式,當然我們希望它轉化成能量,水、CO2、NH3是最好的了,但是微生物是要不斷生長代謝才會產生和消耗能量,這也就是必須有很大一部分汙水中的有機物轉化為細胞合成物質,增加了活性汙泥中的微生物的數量。

因此可以很明確的知道汙水廠在處理每日進入廠內的汙水中有機物的時候,通俗的說處理進水中的COD(或者BOD)的時候,每天都是要產生新生的微生物的,這些微生物每天都在增加了活性汙泥的量,而從汙水廠的管理宏觀上講,就是汙泥濃度在不斷上升,這必須要通過剩餘汙泥的排放來將這部分增加的汙泥量排放到系統外,其實也就是把進入到汙水廠的大部分有機物以剩餘汙泥形式排放到系統外,這就是有機物的物質不滅原理在汙水廠的體現。

除了有機物以外,汙水廠內的其他的汙染物質也一樣存在物質不滅的原理。最突出就是SS,懸浮固體特別是不揮發的懸浮無機顆粒,在汙水廠中是絕對不會憑空消失的,微生物是無法對無機顆粒進行降解的,這也就是說在雨汙合流的汙水管網體系中,雨季期間帶入大量的無機泥沙,是一定要通過汙水廠的各種處理構築物處理掉的。比如在預處理段的沉砂池內的無機砂粒的去除、在生化處理段的無機比例較高的剩餘汙泥的排放、在深度處理段混凝劑投加後生成的化學絮凝體結合汙泥顆粒生成的化學汙泥的排放等。進水的SS從數百mg/L到10mg/L以內,這部分SS沒有憑空消失,只是在汙水廠的各個處理階段轉化成了各種汙泥,最終通過汙泥脫水機脫水成泥餅外運出去。這就是汙水廠內SS的物質不滅原理的體現。

城市汙水中的TP對於微生物細胞來說是產生能量和構成細胞的的物質,但是它的去除除了微生物細胞本身所需的極少的一部分之外,大部分都要通過聚磷菌本身大量聚集的磷以後隨著剩餘汙泥排出系統外,如果是化學除磷,根據化學除磷的基本原理,要生成含磷的沉澱物質進行去除,這都是要通過排放化學汙泥來實現的。磷的去除也不是在汙水廠裡憑空消失的,而是通過剩餘汙泥的排放來實現,如果統計的手段足夠精準,是可以實現汙水廠內的磷的物料平衡的,這也是汙水廠內TP的物質不滅。

總氮的去除,運行人員都比較明確了,通過兩步反應完成以後,最終變成氮氣釋放到空氣中去,這個過程進水的含氮物質大部分是變成氮氣的,也就是氮物質沒有消失,是轉化成氮氣釋放了。特別要強調的是,除了轉化成氮氣釋放的一部分以外,根據微生物的構成比例C:N:P=100:5:1的比例關係,還有一部分氮也組成了微生物細胞,成為活性汙泥的一部分,所以通過剩餘汙泥也是可以去除一部分氮的。在一些汙水廠中發現將剩餘汙泥臨時排入到廠內構築物內後,長期放置以後這部分汙泥的總氮總磷是非常高的,這主要都是來自於進水的氮合成到了活性汙泥內部,濃縮後就使這些放置的剩餘汙泥總氮變得很高,檢測的數值高達200mg/L的總氮,這也正說明了進水中的總氮一部分變成氮氣釋放,一部分成為剩餘汙泥中的微生物的組成部分。汙水廠的總氮也是物質不滅的,沒有憑空消失掉。

無論哪一種汙水的汙染組分,在汙水廠內都是有跡可循的,都沒有憑空消失,都只是從一種形態轉化成為另外一種形態,而最常見的是轉化到活性汙泥中,汙水廠需要通過排放剩餘汙泥來把這些汙染物質從系統中最終排出去,汙水廠不是一個把汙水中汙染組分變魔術一樣消失的場所,它只是把汙染物質轉化,集中,濃縮到汙泥裡去的一種工藝場所。對於汙水廠的技術管理人員要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及時有效的排放剩餘汙泥,是每個汙水廠運行管理最重要的工藝管理內容。

同理大家可以推演下,現階段每個汙水廠投加了大量的化學藥劑來去除總磷總氮,根據物質不滅的基本原理,這些藥劑並沒有消失,那它去哪裡了呢?一些變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投加的碳源),剩餘部分當然是在汙泥裡面,所以當汙水廠投加藥劑的時候,無形中是在支出兩份資金,一份是藥劑本身的費用,另一部分是把這些藥劑變成的汙泥再從系統裡脫水外運的汙泥處置費用。

歡迎繼續關注公眾號的《汙水廠的基本原理》後續內容。

         治汙者說

治汙者說是以傳播汙水處理廠運營管理知識,共同提高汙水處理的運營管理水平為目標的汙水個人運營號,公眾號內所有文章文字皆為原創,轉發請註明微信公眾號「治汙者說」和作者:「郝曉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際網路。公眾號為原創號,歡迎大家關注公眾號,點擊公眾號下方菜單,閱讀往期內容,歡迎大家留言發表意見共同討論。



相關焦點

  • 汙水廠的基本理論(五)——用進廢退
    這是一條生物界中確定的基本進化理論,而汙水廠內核心的處理是微生物,所以微生物也是符合這條基本原理的,甚至還有其他的一些方面也是符合這條原理的。但是對於運行人員來說,這條理論並不容易被理解,特別是如何從運行中分辨出來這條理論。
  • 宇宙物質憑空產生,不符合能量守恆物質不滅的基本物理規律嗎?
    能量守恆物質不滅是這個世界的基本規律。質量守恆定律是俄國科學家羅蒙諾索夫於1756年最早發現的。他的化學實驗發現,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總和。但把這個定律用到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奇點,就不適用了。因為這個定律是我們這個世界的定律,我們這個世界是個三維空間價一維時間的四維時空,我們現在所有的定理都是適用於我們這個世界。而奇點不是我們這個世界的東西,在它爆炸之前,我麼對它一無所知,所有的理論在那裡都失效,因為那裡是一個無限小、無限大的曲率、無限大的密度、無限高的溫度的地方,一切現在理論到了哪裡都失效。
  • 次氯酸鈉在汙水廠消毒的應用與討論
    但是很多汙水處理廠的管理人員對次氯酸鈉在汙水廠的消毒加藥都存在著一定的認知不足,比較常見的就是貯存,加藥量,餘氯,糞大腸菌群能否達標等等方面欠缺;還有管理不到位的情況等。下面將圍繞次氯酸鈉展開汙水廠的消毒工作探討。
  • 物質不滅的「一例一休」
    一例一休後遺症不斷,不因民進黨當局刻意諱言而稍減。近日有醫護人員抱怨,因為一例一休,原本不足的護理人力愈發失衡,兩名護理師竟要照顧27名病人,工作量為平日的兩倍。這個現象,恰可檢驗一下徐國勇的「物質不滅定律」。
  • 不再糾結「物質不滅」與「物質不存在」!
    以前物理學喜歡講「物質不滅」,但現在的科學結論卻不一定是這樣,物質可以滅,在物質的下面,只是一種能量,它可以不滅。能量的說法還是很不可思議的噢!它意味著,這棟樓,包括我們這些人,都可以消散、融入到虛空當中,什麼都不存在;當密度足夠的時候,通過擠壓,這棟樓,包括我們這些人,又可以在虛空當中出現。
  • 為什麼哲學上認為「物質不滅」是不對的?
    物質不滅,似乎是一條不成文的常識。而哲學的任務就是挑戰被人們認為習以為常的信念。通過對傳統認識的深究,使人們的認識深化,從而發現真相或真理,推動人類的文明進步。我們的世界無疑主要是由物質組成。那麼無論是東方的循環的思想還是西方的前進的思想,跟「物質不滅」有什麼關係呢?物質不滅的思想所根據的基礎思維方式是「無條件」性。既,無論循環也罷,進步也罷,都是「必然」的,不受制約的,註定要發生的——這是兩種思維的共同基礎。筆者認為,物質不滅,是需要「條件」的,沒有這些條件或基礎,物質就不存在了,既「物質定滅」。
  • 自然界中物質是不滅的,質量是守恆的,人類的情緒也是守恆不滅的
    他當時所說的「物質不滅定律」,含很很大的哲學意蘊。但是,因為羅蒙諾索夫沒有豐富的科學實驗數據作為依據,所以在當時,「物質不滅定律」並沒有得到廣泛的傳播。或者說,任何變化包括化學反應和核反應都不能消除物質,只是改變了物質的原有形態或結構,這個規律就叫做質量守恆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又稱物質不滅定律。
  • 當物質可滅時,哲學上的唯物主義怎麼辦?
    愛因斯坦的質能互變定律讓第二部分人找到「真理」的根據,他們認為物質可滅,唯物主義哲學的一個重要依據(觀點)是錯誤的,唯物主義哲學也將被淘汰。一時間口沫橫飛,說是辯論,更似宣洩心情,又為生活添幾個笑點。(1)物質是不依賴人們感覺的客觀存在。能量不是物質?難道是意識?這種水平,哲學基本概念的選擇題恐怕要拿零蛋了。
  • 滾氮吧 總氮君-汙水廠的總氮的去除(上)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汙水中的總氮是造成水環境汙染的主要物質之一,2017~2018年,國家環保部門對總氮的監管開始進入到汙水廠內,在汙水廠的出口增加總氮在線檢測儀,對汙水廠的出水總氮實行了實時監控。這對於各個汙水廠來說是水質管理上臺階的具體的要求,那麼汙水處理廠在日常管理中,要如何實現總氮的達標運行呢?
  • 物質是不滅的能量守恆,人是物質,人為何不能永生?哪個環節錯了
    物質是不滅的能量守恆,人是物質,人為何不能永生?哪個環節錯了1物質不滅和人是否永生並無矛盾,人即便是死了,組成人體的分子原子依然存在,只不過慢慢回歸到大自然中了,物質仍然保持不滅。人理論上可以做到永生,但是需要條件。
  • 滾氮吧 總氮君—汙水廠內的反硝化反應(中)
    我們在公眾號前面的很多文章都提到,汙水廠其實是一個自然界微生物反應的一個人工強化的場所,我們人類通過工程技術手段為自然界特定的細菌提供生存環境,從而使它們在人工環境下進行我們所需要的生物反應。那麼我們下面就來看看汙水廠是如何為反硝化的三個條件進行的環境。
  • 汙水廠的汙泥車間生產統計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汙水廠的汙泥車間是汙水廠處理汙水的副產品汙泥的產出地點,由於不是處於汙水處理的主流程的,有些汙水廠對汙泥車間的生產管理並沒有很深入,只是簡單的運轉,甚至很多運行的數據都沒有詳細的收集統計起來,形成了汙水廠管理中的遺漏的環節,對汙水廠的系統管理造成障礙,今天和大家一起來討論下汙泥車間的生產統計,從而完善汙泥車間的生產管理。
  • 既然物質不滅,為什麼人類無法和宇宙一樣永存呢?
    在熱力學定律中,我們的宇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物質宇宙,但這個宇宙中卻自發出現了恆星和生命這種東西,這個過程的反常程度,就好像一個破碎的杯子自動再復原一樣。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宇宙是物質的,物質又是不滅的,那由物質組成的生命,為什麼不能像物質一樣永恆存在於宇宙中呢?
  • 流程圖分析在汙水廠工藝管理中的應用(三)
    從這一篇公眾號開始,我們將用多篇內容來詳細介紹流程圖中的每一個框圖的背後的涵義,流程圖作為汙水廠工藝異常的分析方法,在各個汙水廠內可以進行自己的流程圖設計的,通過公眾號一系列的介紹後,希望能給一線工作的技術人員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把每個看起來毫無頭緒的超標問題,通過設計的流程圖,進行簡單的對錯判斷,一步步的發現問題的癥結在哪裡,這就是流程圖分析工藝異常的途徑和方法
  • 哲思短語:物質不滅,能量守恆
    物質,是獨立於意識之外的客觀存在。既是客觀存在,就不是「無」,而是「有」。只是,這種「有」的方式,千差萬別,多姿多彩,琳琅滿目,難以述說而已。但歸根結底,它還是一種真實的客觀存在,一種「以絕對的運動」為其主要特徵的客觀存在。
  • 既然物質是不滅的,人也是物質的,為何不能永生呢?
    人類能不能永生與物質不滅也沒有直接的關係,如果問題中所說的人類永生指的是人類生命的永生,那當然是不可能的,但雖然人類生命不能永生,但組成人體的原子是可以永生的,因為人類本身就來源於星辰大海,最終也會回歸星辰大海,這不也是一種永生嗎?
  • 質子不衰,原子不滅,為何由原子組成的生命不能永生?
    既然組成宇宙萬物的最基本單位——原子不滅,那為什麼也是由原子組成的人類血肉之軀就不能永生?宇宙的基本定律——能量守恆定律二十世紀以來,隨著顯微鏡等科學儀器的發明,物理學理論認為在微觀世界中,物質由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而原子又由質子、中子和電子組成。在物理變化中原子、分子本身的結構都不改變,但在化學變化中,原子會重新組合成新物質的分子,但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都不改變。
  • 超時空三,真空不空,蟲洞形成理論
    上文我們說到奇異物質,那麼奇異物質真的存在嗎?如果在幾年前討論這個概念,一定會遭到嘲笑,負物質這類玩意根本不存在。不過量子物理及從亞原子層面描述宇宙的理論表明奇異物質是真實存在的。1948年河南物理學家亨德,率先預言了負物質的存在。
  • 汙水廠大宗採購藥劑的質量控制(下)
    汙水廠針對脫氮過程中,水中碳氮比不合適的情況下,反硝化過程需要補充快速碳源來使反硝化所需的碳源。反硝化所需的碳源受到反硝化菌種對碳源的利用能力的限制,一般採用的都是快速易吸收分解的碳源,對碳源的分子結構要求比較簡單,常用的藥劑主要有乙酸鈉,葡萄糖這兩種,還有一些汙水廠有便利條件的可以採用甲醇,乙酸,果糖等,還有就是採用一些將乙酸鈉,葡萄糖,果糖等混合起來的複合碳源,這就是市場上常見的碳源種類。
  • 基本物質
    基本物質是人類一直在試圖確定的基礎性難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基本物質」也越來越細微,但是卻越來越模糊。有這樣的相應變化就有人站出來想反對「基本物質」必須由科學技術水平來確定,想用以取而代之的卻是一些人為的假設和猜想。假設和猜想必然是千千萬萬種的,而且是似是而非的、無法不確定的,種類也必然遠遠超出兩種。  首先我們以「夸克」為例說說基本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