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研發新型製造工藝 可更靈活地利用複合材料定製車輪

2020-11-23 騰訊網

蓋世汽車訊 自行車、汽車以及工業中都會出現輻條輪(spoke wheel)。在運動行業,由輕量化碳纖維增強塑料製成的輻條輪被廣泛採用。直到現在為止,碳纖維增強塑料輻條輪的生產成本都很高,因而其採用受到限制。不過,據外媒報導,德國凱撒斯勞滕工業大學(Technische Universit t Kaiserslautern)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方法,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定製化生產輻條輪。目前,該團隊與新成立的初創公司Evolime GmbH合作,將其創新技術引入市場。

(圖片來源:凱撒斯勞滕工業大學)

生產由纖維增強型塑料(FRP)製成的輻條輪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長期從事複合材料研究的Marcel Bücker博士表示:「該工藝涉及許多工作步驟,而且很多工作只能手工完成。此外,還需要用到很多昂貴的材料,因為會產生大量的廢料。」

不過,由Bücker以及凱撒斯勞滕工業大學複合材料研究所的同事Thomas Robbert博士、Valentin H rtd rfer和Frank Belyea研發的方法非常不同。商業經濟學家Robbert解釋道:「與傳統方法相比,我們的三步法工藝可以更高效地生產出車輪。此外,該方法不會產生廢料,因此還能夠很好地平衡環境。」

Bücker解釋表示:「基本而言,該工藝稱為溼式卷繞工藝(wet winding),能夠自動將纖維纏繞到小型成型零部件上,同時形成車輪結構。」工程師們首先利用一個3D印表機生產可生物降解的塑料模具,確切的形式則由電腦程式決定。

然後,利用該模具生產車輪,並被纖維帶包裹在一個旋轉的工具板上。Bücker表示:「旋轉會一直持續,直到實現輻條輪所需的厚度。然後,由FRP製成的軟條會形成輻條。最後一步,另一條纖維帶軟條會纏繞著輻條,形成一個完整的車輪。當塑料變硬後,模製部分會被移除,輻條輪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該方法的特殊之處在於,可以根據客戶的要求,例如,車輪的大小或輻條的數量,來進行調整。在很多情況下,可以利用專門開發的軟體「按下按鈕」就可完成,從而讓客戶可以快速地實現單獨的解決方案。高端數位化集成能夠讓該初創公司縮短交付時間,快速交付各種組件。

上述優勢也為新行業和新應用打開了大門,可以將低重量與高性能結合,例如製造工廠的高性能砂輪或者風力傳動裝置。此外,該技術還可以用於定製自行車車輪或汽車輪輞。

相關焦點

  • 2019全球先進纖維複合材料30大研發熱點!
    2.AFRL研製出一種定製化直接噴墨3D列印設備2019年3月15日,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與阿肯色大學、邁阿密大學合作開發出3D碳纖維/環氧樹脂複合材料,研製出一種定製化直接噴墨3D列印設備,可用於加工航空航天領域的短纖維環氧樹脂複合材料結構件,這種材料的開發為下一代多功能無人飛行器結構零件的製造提供了技術支持
  • 我自主研發出高性能透明複合材料
    畢業於北京大學和華盛頓大學的高源博士,師從業內泰鬥加蘭·馬歇爾教授,長期從事複合材料相關研究。高源博士帶隊研發的新型透明複合材料,綜合性能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某些技術指標高於國外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目前,世界上有三個國家掌握高性能透明複合材料核心技術,中國是其中之一。
  • 碳纖維複合材料成型工藝優缺點簡析
    江蘇博實科技:碳纖維複合材料是一種含碳量在90%以上的新型複合材料,具有高強度、高比模量、耐高溫、低電阻、耐腐蝕以及良好的阻尼減震等優良性能。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成型技術有著幾十年的經驗,較為常見的有熱壓罐成型、拉擠成型、纏繞成型等,這些傳統成型工藝成熟度高、應用廣泛,本文博實碳纖維帶大家對它們做個簡單的了解。一、熱壓罐成型熱壓罐成型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碳纖維樹脂基複合材料的成型工藝,其成型原理是利用熱壓罐內的高溫壓縮氣體對鋪放好的預浸料進行加熱及加壓處理,將產品固化成型。
  • 國際新研發:突破性解決方案,可大量生產熱固性複合材料零部件
    復材網TRB輕質結構(TRB)創建了一種新的生產工藝,以大批量生產連續纖維熱固性複合材料零件。通過將材料科學的創新與機器人製造相結合,TRB使先進的複合材料在汽車和航空市場上具有競爭力。這種自動化的製造過程已經用於向全球一級動力總成製造商提供用於電動公交車的關鍵電池組件。
  • 【復材資訊】車用碳纖維複合材料性能及成型工藝
    但由於傳統複合材料成型工藝來源於品種多、批量小、高成本生產的航空工業,為了滿足車用CFRP 對高效率、低成本、規模化、自動化製造技術的迫切需求,國際主流車企結合車身部件設計靈活、厚薄不均、複雜程度地不同的具體特點,開發了眾多差異化的新型快速成型工藝,以實現最小碳纖維用量下最大程度地發揮複合材料功效的目的。
  • 【復材資訊】機器人製造輕量化纖維複合材料新策略,可減少了材料...
    研究者研究描述了機器人製造輕量化纖維複合材料多節點結構部件的新策略。該論文將研究置於建築複合材料製造的更大領域中,並將重點放在自適應、高效材料生產的開發方法上。這項研究建立在無芯長絲纏繞工藝的基礎上,消除了對大型表面模具和複合材料生產的浪費。
  • 國際新研發:集熱固性與熱塑性優點為一體的新型複合材料
    復材網像熱固性塑料一樣堅固而耐用,卻像熱塑性塑料一樣可模壓和可回收利用,因此,微晶粉是「易變的熱固性塑料」,對複合材料行業的現狀提出了挑戰。這對複合材料意味著什麼?  Mallinda團隊已經表明,當使用玻璃化樹脂製造結構複合材料(例如碳纖維增強塑料(CFRP))時,會產生一些明顯的優勢。首先,與傳統的熱固性塑料不同,玻璃態的複合材料可以在固化後進行再加工。完全固化的材料可以加熱,重塑和重塑而不會失去其原始強度。  第二,可以將這些複合材料熱焊接在一起以形成整體固化的多層層壓板。
  • 力拓開發出具有突破性的車輪用新型鋁合金!
    近日,力拓公司宣布開發出具有突破性的車輪用新型鋁合金,其強度顯著提升並更具有更可持續。力拓給這種專利合金命名為:Revolution-AlTM,即「變革鋁」。  5年前,力拓位Arvida研發中心(ARDC),收到一份高難度研發項目的需求,要求開發一種汽車車輪用高強合金,該合金可以降低汽車燃油消耗,提高車輛安全操作性能,同時可以超越40餘年以來沒有改變的行業標準。另外,該種合金車輪可以在現有的生產線上以較低的成本製備,並確保它們易於回收。
  • NawaStitch新工藝有望使碳纖維複合材料更輕更強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法國的Nawa Technologies公司在美國成立了一家分公司,並將其快速、實惠的垂直排列碳納米管(VACNT)製造工藝帶入新的應用:使碳纖維複合材料更加堅固。根據Crunchbase的數據,自2012年成立以來,N12 Technologies籌集了近3300萬美元,目標是利用VACNT技術使碳複合材料結構更輕、更強。N12是使用從麻省理工學院授權的兩步工藝來種植納米管,Nawa將繼續這種關係,並將兩種製造方式描述為 "互補"。下面是NawaStitch(此前被稱為NanoStitch)如何工作的過程。
  • 國際新研發:歐洲聯合開發複雜幾何形狀的航空航天熱塑性複合材料
    復材網由ESTIA-Compositadour發起的歐洲幾家知名企業正在聯合起來,為全尺寸的熱塑性飛機後端演示器開發先進複合材料製造解決方案。更高的韌性,可循環利用的潛力和更快的生產周期使我們有能力應對未來的航空業挑戰。實際上,這種材料在航空航天工業中越來越多地使用,因為它們有助於減輕飛機重量,進而降低燃油消耗,在實現這一目標之前,仍然需要克服一些問題。具有連續纖維增強的複雜形式的飛機,後端部分的製造仍然有巨大挑戰:比如加工溫度高,原材料成本高,複雜的溫度控制工具和不斷變化的橫截面。
  • 2019年度國外國防製造技術二十大動向
    德國開發出新型船用鋼-鋁雷射焊接工藝 2019年5月,德國漢諾瓦雷射中心牽頭的聯合研究團隊開發出鋼-鋁雷射焊接工藝,可快速靈活地製備不同厚度混合接頭,從而替代昂貴且複雜的爆炸噴塗工藝,可用於船體上層結構建造。該技術利用發射光譜與短相干幹涉測量實現工藝控制,通過可調的雷射束功率主動控制焊接深度,保證焊縫質量。
  • 製造民機的複合材料【航空小知識】
    基材樹脂是複合材料中最複雜,又變化多端的高分子化學材料。針對結構零件不同的使用要求、不同的製造工藝、不同生產廠家生產的碳纖維,基材樹脂需要量身定製。固化劑的類型影響固化後樹脂的性能,並進而影響複合材料零件的最終性能。  材料供應狀態   樹脂基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命名,是將所用的碳纖維和基礎樹脂的商品名稱同時列出,並在兩者之間加「/」分開。由於使用複合材料製造零件的工藝不同,複合材料的供應狀態也不同(見表)。  表中的基材樹脂均是熱固性環氧樹脂基,它是液態的。
  • 英國開發下一代可持續複合材料的新舉措
    (簡稱NCC)和工藝創新中心(簡稱CPI)領導的Sustainable Composites,代表著工業界、學術界和政府之間的合作夥伴關係,將利用英國的複合材料研究和技術開發能力,從快速增長的價值20億英鎊的全球報廢回收市場中獲益。
  • 【復材資訊】新型木塑複合材料(WPC),可廣泛應用於家居建材!
    【復材資訊】新型木塑複合材料(WPC),可廣泛應用於家居建材!以美國俄克拉何馬州入侵物種之一的東部紅杉為材料,利用再生塑料製作塑木複合材料樣品。將納米粘土含量為0%、3%和6%的三種樣品浸泡在水中長達1個月。用觸針式儀器來評估其表面粗糙度與水暴露的關係。兩個可接受的粗糙度參數,平均粗糙度(Ra)和平均峰谷(Rz),用於確定由於水暴露樣品表面質量的變化。平均1.5µm和4.1µm的粗糙度值測定的樣品沒有粘土在乾旱條件下,那些在水中浸泡一個月,分別。
  • 碳纖維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製品常用成型工藝比較
    碳纖維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不同種類的成型製備工藝。無錫智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專攻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的生產技術,其針對幾種應用廣泛、成熟度高的碳纖維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成型方法的優缺點進行了比較。熱壓罐成型工藝熱壓罐成型是利用熱壓罐內的高溫壓縮氣體對鋪放好的預浸料進行加熱、加壓處理,使材料固化成型。
  • 複合材料低成本製造的「革新」之路
    除航空公司外,與會者還包括材料供應商索爾維複合材料,ATC技術製造商,SGL碳纖維和公司的表面製造。這兩家公司主要與汽車相關。  該項目的目的是更好地了解複合材料和工藝的成本狀況,並希望汽車的製造效率能夠滿足飛機的運行要求;波音公司的目標是在30分鐘內控制複合零件的成型時間,並通過有效的工作來降低成本,以達到與鋁合金競爭的目的。。
  • CFRP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是汽車輕量化必由之路
    ,如熱壓罐、真空導入等,或由於生產效率低(幾十分鐘甚至幾個小時製造一個部件),亦或是製造成本高,無法適應汽車工業化生產的需求,因此只有最新的工藝才能滿足汽車行業的要求;此外,碳纖維原材料的成本高,極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汽車行業的應用。
  • 中科院教授研發出新型綠色水泥基複合材料
    近期,中科院的教授們研製出一種新型綠色水泥基複合材料雖然汙泥在市政汙泥處理中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但利用成型汙泥生物炭(SB)產品卻極具挑戰性。此次研究開發了一種新穎、可持續的方法,將汙泥生物炭的衍生生物炭納入水泥基複合材料中,為此類廢物的回收提供一種經濟、高效的方法。
  • 印度創企研發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可用於電動汽車儲能等應用
    蓋世汽車訊 當談到為更環保的未來打造新產品時,很多初創公司都專注於可持續性。據外媒報導,為實現可持續性,VenkataRamana Gedela和Ravi Nuguru成立了一家初創公司——Nanospan Technology。
  • 無膠黏劑金屬/複合材料結合工藝
    日前,英國公司Powdertech Surface Science開發了一種省時省工的全新金屬-複合材料連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