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材料低成本製造的「革新」之路

2020-10-14 復材網

復材網

近年來,藉助自動導線敷設和膠帶敷設技術和設備,大型複合材料零件已實現低成本生產,顯示出比金屬零件更好的性價比,並在大型飛機零件生產中替代了金屬材料。  

但是,對於軍用飛機,大約80%的機身重量不到10公斤。由於複合材料僅在生產重量超過10千克的零件時才具有優勢,因此這些小零件中的大多數都是由金屬材料製成的。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DARPA於2015年啟動了「適應性原材料和成型」計劃,以實現以不到10千克的重量快速,低成本地生產複合部件,該項目有兩個子項目:一個是材料開發。將開發並完成具有高機械性能和金屬可成形性的普通短纖維材料;第二個是成型生產,波音公司領導了「高速,高性能生產」技術的開發,即RAPM項目,項目結果由波音公司在2019年SAMPE峰會上提出,但正式結果將在2020年秋季公布。  

RAPM項目由波音公司領導。除航空公司外,與會者還包括材料供應商索爾維複合材料,ATC技術製造商,SGL碳纖維和公司的表面製造。這兩家公司主要與汽車相關。  

該項目的目的是更好地了解複合材料和工藝的成本狀況,並希望汽車的製造效率能夠滿足飛機的運行要求;波音公司的目標是在30分鐘內控制複合零件的成型時間,並通過有效的工作來降低成本,以達到與鋁合金競爭的目的。。  

波音公司已經與幾個重要的工業夥伴合作,從三個方面研究了RAPM項目:碳纖維樹脂灌注技術和SGL複合材料,使用Solvay溫度調節預浸料,纖維動力學和Reinhold檢查成型技術,經過ATC和TXV測試的熱塑性成型技術。

該測試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生產開發」階段,其中將三個主要過程和三種類型的具有不同形狀的零件(例如面板,肋和C型截面)進行比較,以檢查過程參數;第二階段是「挑戰與轉移」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可以與鋁合金競爭的零件才能達到第一階段的成就。  

在測試中,波音公司使用了英國一家表面製造公司的PTF,PTF系統的最高溫度為440'28451;壓力為150噸,零件尺寸為750x750x100mm。 

在材料方面,RAPM沒有使用Tuff項目開發的短纖維材料,而是將有機纖維用於汽車和航空的預浸料,環氧樹脂,熱塑性樹脂和短混紡材料,因此研究結果不僅適用於軍事工業,而且適用於軍事工業。到複合材料生產的整個領域。

RAPM試用程序:

第一步:RTM樹脂灌注過程

在第一個過程中,SGL選擇用於汽車的材料,使用hp-rtm和c-rtm工藝確定工藝參數,然後在第一步的基礎上使用低成本LP RTM生產對比凹槽零件,該零件有兩個凹槽:5cm的矩形凹槽和10釐米矩形到VW形狀的過渡溝這部分使用廉價的Raku工具,手柄和鋁合金成型模具。對比零件的測試結果表明,酸洗完成,纖維整齊,質量很高,零件中纖維的體積含量為49.5%,層數僅為目前預浸工藝的1/3,人工減少了90% 。同時,為了測試模具和工藝的適用性,波音公司還使用樹脂和揮發性纖維通過LP RTM製造對比部件,所有這些部件均通過了無損檢測。

第二步是熱固初始模具

由於溫度調節預成型件在壓力下容易產生皺紋的問題,蘇威已改善了產品性能。為了提高生產效率,索爾維還嘗試使用分批固化方法來最大程度地減少零件在模具上的時間,以使用彈簧框架工具對預成型件施加張力。當零件固化15-30分鐘後,將模具移開,然後進行批量冷卻。根據第一階段的結果,波音公司使用PTF系統和帶有真空和樹脂密封的P20鋼模具來形成波狀部分組,波狀部分的厚度為6.3mm,曲率為12.7mm,並使用中模量碳纖維條方向。零件中的纖維含量為59-63%,孔隙率為0-0.6%。  

第三步是形成熱塑性筋和C形段

為了解決由於過高的熱塑性成型溫度而導致薄膜不粘附在零件上的問題,波音公司已經測試了一種新型的安全氣囊工具,將安全氣囊安裝在壓力機上並隨壓力機上下移動。安全氣囊中充滿了氬氣並擠壓了零件。經過高溫膨脹後,可幫助在零件上施加水平壓力,並彌補由於不粘箔造成的預製零件的不完全固結,這是波音公司用來生產肋骨預成型坯和剖腹產的方法,最後由ATC創建了皇家分配型坯。

RAPM項目將在2020年底正式結束,到目前為止,根據真實零件研究的結果,三個過程都具有形成小型複合零件的良好能力,並且所得的複合零件可以與鋁合金競爭。成本如圖9所示,與鋁合金相比,樹脂鑄件和熱塑性部件不僅減輕了重量,而且還減少了諸如材料和成型時間之類的周期性成本(與基礎設施不一致的成本無關)。與鋁合金相比,恆溫組件的成本增加了7%,但考慮到重量的減輕,它仍然在設計領域,未來將需要成型和成型時間。  

當然,實驗中積累了很多經驗和教訓,例如,放置一個墊塊以防止其在壓力過程中滑落的方法,以及優化零件形狀以最大化質量並降低模具成本的方法,同時,設計還展示了兩種減少模具的方法。成本:一種是標準化零件的半徑,曲率和拐角;索爾維目前正在申請「可變壓力隔膜」的專利,該專利可以為預成型坯提供靜壓並縮短固結時間。

如今,複合材料因其良好的機械強度,高溫和耐腐蝕性能而廣泛用於汽車和飛機。但是,由於材料和生產的高成本,複合材料的大量使用遠未到,低成本生產複合材料是進一步擴大應用範圍的一種方式,也是dapp進行設計的初衷。  

作為RAPM項目的一部分,波音公司探索了幾種通用飛機零件的低成本製造方法,並大膽地改進了該過程,例如,在測試過程中,表面製造公司的PTF用於實現加熱和衝壓自動化並提高生產效率。此外,波音公司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還改進了工藝以提高零件質量,例如,在熱固性預成型件的生產中,採用了彈簧框架成型技術來防止起皺;熱塑性零件的生產使用新的氣囊模具來提高零件預固結的質量。

本文只是簡單介紹了RAPM的開發過程,詳細的數據和實驗數據還需要進一步披露,目前,所研究的過程仍處於實驗階段,距離工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我們應該注意,降低複合材料的生產成本和替代金屬零件是各方共同努力的方向。我們有理由相信,飛機上更多復材零件取代金屬零件的日子不會太遙遠。

十八年的行業資源活力

十八年的品牌傳播實力

十八年的活動舉辦能力

新品發布,首選復材網

400 9696 921

來源:航空製造網 作者:苗瑋

更專業更精彩內容請瀏 覽 器搜索:復材網

聲明:本公眾號發布的文章,僅用於複合材料專業知識和市場資訊的交流與分享,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任何個人或組織若對文章版權或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存有疑義,請第一時間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焦點

  • 汽車碳纖維的低成本應用技術
    因此,降低車用CFRP成本的主要路徑是降低汽車碳纖維原絲成本,尋求低成本纖維生產工藝以及低成本的CFRP製備工藝。(2)大絲束碳纖維的製造成本是小絲束的60%左右。  但是大絲束碳纖維的生產難點在於:大絲束纖維聚積,展紗效果不好,紗片難以均勻浸潤,紗片厚度和質量很難達到產品結構設計的要求; 在展紗過程中經常出現紗毛,導致亂紗和斷紗,影響生產效率和產品外觀,材料性能得不到有效轉換,產品性能不穩定。  日本三菱和東麗公司是較早掌握大絲束碳纖維低成本製造技術的典型代表。
  • 【中國科學報】金屬基複合材料的國產化之路
    一個多月前,高分十一號衛星發射成功,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發的金屬基複合材料發揮了重要作用。眾所周知,太空飛行器對材料的要求十分苛刻,比如輕量化就是其中一項指標,金屬基複合材料恰好符合需求。金屬所研究員馬宗義帶領團隊,致力於高性能金屬基複合材料的研究,近5年來,為遙感、風雲、高分、嫦娥、北鬥、東風、天宮、龍舟等十幾個關鍵型號,提供複合材料產品百餘批次、萬餘件。
  • 製造民機的複合材料【航空小知識】
    此類纖維歸類為高模量碳纖維,多用於製造航天飛船、衛星上要求耐溫差、不變形、高精度零件。  製造碳纖維的原材料還有人造絲、瀝青以及生物基的富碳原絲,如木質素或生物基PAN。目前用這些原材料製造出的碳纖維,還不能用來製造飛機結構件。
  • 盤點降低車用複合材料成本的最新技術進展!
    因此,降低車用CFRP成本的主要路徑是降低碳纖維原絲成本,尋求低成本纖維生產工藝以及低成本的CFRP製備工藝。 低成本碳纖維技術 目前,國外碳纖維主要生產商已經致力於開發低成本碳纖維製造技術,並尋求PAN以外的更低成本的原料來製備碳纖維。
  • 青島科大:低成本輕質納米複合材料,優異的電磁波吸收性能!
    這種低成本,簡單的製備工藝和出色的吸收性能證明BC/Fe3O4@C納米複合材料是一種出色的輕質電磁波吸收材料。BC/Fe3O4@C納米複合材料製備過程示意圖圖2. BC/Fe3O4@C納米複合材料SEM表徵在圖3中,根據RL和頻率在不同匹配厚度下的關係,可以描述BC和BC/Fe3O4@C納米複合材料的RL圖。
  • 輕科普 | 先進複合材料:製造基礎
    在上一篇文章「複合材料到底是什麼?」中,我們介紹了複合材料的基礎知識以及「先進複合材料」的構成要素。本文將重點介紹基本的製造技術。當用先進複合材料生產零件時,在選擇合適的製造工藝時需要考慮許多因素。最常見的是通過一個稱為手動疊層的過程手工完成所有操作。
  • 華南理工:增材製造492MPa鋁基複合材料,同時提高塑性
    目前,顆粒增強鋁基複合材料(AMCs)備受研究人員所關注,但其強化相的選擇主要集中在TiB2/TiC/SiC/AlN等陶瓷顆粒上。本文作者首次選用納米TiN顆粒,通過簡單而高效的超聲振動分散技術,成功製備了低成本且混合均勻的TiN/AlSi10Mg複合粉末,大幅降低了複合粉末的雷射反射率,提高了雷射可加工性,使SLM成形的複合材料的抗拉強度達到492 ± 5.5 MPa,斷裂伸長率達到近8%,相比於未增強AlSi10Mg材料有了極大的提高。
  • 華南理工:增材製造492MPa鋁基複合材料,同時提高塑性
    目前,顆粒增強鋁基複合材料(AMCs)備受研究人員所關注,但其強化相的選擇主要集中在TiB2/TiC/SiC/AlN等陶瓷顆粒上。本文作者首次選用納米TiN顆粒,通過簡單而高效的超聲振動分散技術,成功製備了低成本且混合均勻的TiN/AlSi10Mg複合粉末,大幅降低了複合粉末的雷射反射率,提高了雷射可加工性,使SLM成形的複合材料的抗拉強度達到492 ± 5.5 MPa,斷裂伸長率達到近8%,相比於未增強AlSi10Mg材料有了極大的提高。
  • 航空製造的「新寵兒」:碳纖維複合材料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航空工業中複合材料的使用量正在不斷地增加。製造飛機結構的傳統材料包括鋁、鋼和鈦。複合材料的主要優點是減輕了重量,簡化了裝配。性能優勢和減輕飛機結構重量是軍用飛機複合材料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雖然商用飛機正日漸關注燃油經濟性,但是複合材料發展的主要推動力,是不斷減少生產和維護成本。
  • 【科普知識】複合材料:軌道交通中不可替代的新秀
    2015年,國務院印發了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明確將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列為十大重點突破領域之一。以安全可靠、先進成熟、節能環保為特徵的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的發展,正朝著綠色、智能、譜系化產品方向不斷邁進,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的應用成為重要的基礎支撐。
  • 中國•丹陽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產業鏈創新發展論壇
    「未來,風電市場需要進一步加大國產低成本碳纖維的批量、穩定供應,風電葉片和碳纖維產業也需要協同創新,通過智能製造助推碳纖維風電葉片提質增效。」牟書香說。  不過,端小平也提醒企業:「國產碳纖維的可持續發展,要不斷開拓新應用市場,要避免對風電市場的過度依賴。」
  • 尋覓複合材料內心的猛虎
    在複合材料投資方面,受汽車、風力葉片等下遊應用大幅增長的影響,碳纖維複合材料投資愈發火熱,將支撐市場的快速增長。  為了更好的了解碳纖維這個高技術門檻的新材料,產新君從產業鏈及專利技術分析兩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   關於國產碳纖維的技術現狀,業界一直眾說紛紜,產新君採用了第二屆國際碳材料大會上碳纖維製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呂春祥研究員的觀點:國產碳纖維技術現狀:突破千噸T300產業化成套工藝和關鍵裝備設計製造
  • 碳纖維複合材料成型工藝優缺點簡析
    江蘇博實科技:碳纖維複合材料是一種含碳量在90%以上的新型複合材料,具有高強度、高比模量、耐高溫、低電阻、耐腐蝕以及良好的阻尼減震等優良性能。2、製品受熱均勻罐內的壓縮空氣處於高速流動狀態,無論是加熱階段還是冷卻階段,碳纖維複合材料基本上受熱均勻。3、工藝穩定由於罐內壓力和溫度的穩定,所以複合材料的孔隙率較低、纖維分布均勻,因此複合材料的力學性能也基本穩定。4、應用廣泛熱壓罐設備體積較大,可以實現大型且結構複雜結構件的生產製備,且模具相對簡單。
  • 全球汽車用碳纖維複合材料(CFRP)研究報告
    在各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國內外已經開始形成「碳纖維、複合材料供應商+零部件供應商+主機廠」的聯盟式產業化布局,在原料及加工技術的低成本化、零部件及車體製造技術一體化、零部件回收再利用方面已逐步取得進展。
  • 航空複合材料強度技術的前世今生與未來發展
    20世紀30年代合成樹脂的出現更是推動了整個複合材料產業的發展,玻璃纖維和合成樹脂的「複合產品」也被認為是現代複合材料的起點。複合材料發展到今天,碳纖維樹脂基複合材料為代表的先進複合材料已成為主流。與傳統金屬相比,採用複合材料可使結構減重20-30%。但是,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材料,複合材料也不例外,在諸多環節中不斷出現的問題以及因複合材料強度問題所引起的飛行事故,使得工程師們逐漸意識到,複合材料的研發之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航空複合材料的抗衝擊性能差是其不可迴避的問題,在受衝擊後複合材料層間性能非常薄弱的缺陷暴露無遺,一旦出現分層損傷,則會對結構整體性能造成嚴重破壞。
  • 關於熱塑性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幾個冷知識
    1.熱塑性碳纖維複合材料有哪些種類?碳纖維熱塑性複合材料是以碳纖維為增強材料,以熱塑性樹脂為基體的複合材料。從碳纖維的增強方式看,可分為長切碳纖維(LCF)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短切碳纖維(SCF)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和連續碳纖維(CCF)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
  • ...設計與製造中心(cdmHUB)主辦 全球 「複合材料過去、現在與未來...
    【教育培訓】普渡大學複合材料設計與製造中心(cdmHUB)主辦 全球 「複合材料過去、現在與未來」… 2020-11-10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先進碳基複合材料行業下遊需求旺盛,發展空間較大(附報告目錄)
    當前,碳/碳複合材料研究的焦點主要集中在低成本製備、抗氧化、以及性能、結構的多樣化等方面,其中,以高性能、低成本的碳/碳複合材料製備技術為研究的重點。化學氣相沉積法是製備高性能碳/碳複合材料的首選方法,被廣泛用於碳/碳複合材料製品的工業化生產,但是該技術工藝時間長,因而生產成本高昂。
  • 【復材資訊】機器人製造輕量化纖維複合材料新策略,可減少了材料...
    研究者研究描述了機器人製造輕量化纖維複合材料多節點結構部件的新策略。該論文將研究置於建築複合材料製造的更大領域中,並將重點放在自適應、高效材料生產的開發方法上。這項研究建立在無芯長絲纏繞工藝的基礎上,消除了對大型表面模具和複合材料生產的浪費。
  • Part1:深度剖析NASA採用多合金增材製造和複合材料實現輕質可重複使用的推力室組件
    增材製造(AM)為具有複雜內部特徵的精密部件(例如以前不可能通過傳統工藝加工出來的帶複雜冷卻流道的液體火箭發動機推力室)帶來了重大的設計和製造機會。除了減輕重量並實現性能優化外,3D列印技術還可以顯著節省成本並縮短製造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