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複合材料強度技術的前世今生與未來發展

2020-07-15 看航空

複合材料,顧名思義就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性質的材料,通過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在宏觀或微觀上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目前,複合材料的應用愈發廣泛,複合材料中碰到的強度問題也是日漸突顯。今天,我們就來聽強度君說一說複合材料的前世今生與強度博弈。

複合材料源於大自然,昆蟲、鳥類等動物比人類更早地了解和應用了複合材料,如用泥土將植物秸稈粘接在一起構築結實牢固的巢穴。而人類的複合材料應用同樣也始於建築,原始人利用動物的糞便、粘土、稻草和樹枝等材料的混合結構來構建房屋。眾所周知的古埃及金字塔,便是使用了石灰、火山灰等作粘合劑,混合砂石等作為砌料,這其實也就是最早最原始的顆粒增強複合材料。

航空複合材料強度技術的前世今生與未來發展

植物纖維泥土基複合材料燕窩

到了19世紀末,人類對於複合材料從無意識的感性向理性認識階段發展,獨木舟建造者嘗試使用牛皮紙與紫膠粘合,製作紙層壓板就是典型的代表。20世紀30年代合成樹脂的出現更是推動了整個複合材料產業的發展,玻璃纖維和合成樹脂的「複合產品」也被認為是現代複合材料的起點。

複合材料發展到今天,碳纖維樹脂基複合材料為代表的先進複合材料已成為主流。先進複合材料由纖維增強體與基體組成,其中基體起到粘結、支撐、保護纖維的作用,常見基體材料有雙馬來醯亞胺、聚醯亞胺、環氧樹脂等;纖維分布在基體中起到提高基體材料性能的作用,常見纖維增強體材料有碳纖維、玻璃纖維等。

隨著複合材料技術的發展,航空飛行器複合材料的用量從最初的不足1%(DC-10),發展到現今的50%以上(波音B787,空客A350XWB)。複合材料的應用結構也由最初的次承力結構(襟副翼、方向舵、擾流板、起落架艙門等)發展到主承力結構(機身、機翼、尾翼、後承壓框等)。目前複合材料的用量已成為衡量航空飛行器先進性的重要標誌之一。

航空複合材料強度技術的前世今生與未來發展

飛行器複合材料用量的發展過程

複合材料的強度問題

先進複合材料由於其高比強度、高比剛度、抗疲勞、耐腐蝕及可設計性等諸多優點,被廣泛應用於工程結構中,尤其是航空飛行器結構。與傳統金屬相比,採用複合材料可使結構減重20-30%。但是,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材料,複合材料也不例外,在諸多環節中不斷出現的問題以及因複合材料強度問題所引起的飛行事故,使得工程師們逐漸意識到,複合材料的研發之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航空複合材料的抗衝擊性能差是其不可迴避的問題,在受衝擊後複合材料層間性能非常薄弱的缺陷暴露無遺,一旦出現分層損傷,則會對結構整體性能造成嚴重破壞。冰雹、雷擊、鳥撞等使飛機結構受損從而導致飛機解體引發災難性事故的案例不在少數。

相比較於飛行過程中高能量的瞬間衝擊,日常使用、維修過程中的低能量衝擊更令工程師感到頭疼,事實上飛機複合材料部件最多的損傷恰恰就是在維護過程中各種碰撞、拆卸而產生的,比如維修人員身上掉落的扳手砸到結構表面造成的衝擊損傷,這不經意的一瞬間足以造成內部的缺陷。而與高能量衝擊不同的是,這種缺陷在外表面可能根本無跡可尋。而當你發現表面有勉強目視損傷時,可能結構內部已經受損嚴重,強度也驟降一半之多。

航空複合材料強度技術的前世今生與未來發展

複合材料衝擊損傷與剩餘壓縮強度的關係

近年來,隨著航空飛行器用途和使用環境的多樣化,複雜極端天氣,如高溫、潮溼、浸潤等對複合材料的影響變得愈發不可忽視。雖然複合材料中的纖維增強體對環境敏感度可以忽略,但是水分子可以通過基體擴散、纖維-樹脂基體界面間的毛細作用滲透到結構中。這種「趁虛而入」的行為會降低其玻璃化轉變溫度,從而引起與基體密切相關的力學性能(如拉伸、壓縮、層間剪切強度、擠壓強度等)明顯下降。因此複合材料結構必須考慮溼熱環境聯合作用下的強度問題。

大家最為熟悉的F-22等戰鬥機,由於超聲速巡航需求,機身外表面長時間與空氣高速摩擦產生高溫,在機翼複合材料的選擇上不惜使用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更差的雙馬來醯亞胺樹脂基體,以獲得260℃的最大工作溫度。B787在發動機吊架等高溫結構中,仍堅持選用鈦、鋼等材料。

另外,複合材料靜強度和疲勞強度的分散性均高於金屬,特別是疲勞強度尤為突出,因此在對複合材料結構進行疲勞驗證時,除壽命分散係數外,有時還考慮載荷放大係數。

以上異於金屬材料的特殊性能和特徵,在力學性能表徵、設計、結構強度評估與驗證等方面給複合材料帶來了一些特殊要求和強度問題。隨著複合材料在飛機主承力結構中應用的不斷擴大,這些強度問題也變得越來越突出。

複合材料的強度力量

航空工業強度所在複合材料強度領域有一支長期從事設計、分析與試驗的專業團隊。主要針對航空航天、軌道交通、車輛裝備及工業建築等領域的工程應用需求,圍繞複合材料耐久性/損傷容限、穩定性、連接、積木式試驗及輕質多功能複合材料結構等五個專業方向,開展基礎理論、技術攻關以及前沿探索等科研工作,並承擔相關驗證任務。

航空複合材料強度技術的前世今生與未來發展

複合材料專業著作、試驗標準等

作為國內複合材料飛機結構型號研製與預先研究積木式驗證的中堅力量,完成了大量的典型構件、大尺寸構件及全尺寸部件的強度驗證與評估工作,具有滿足適航要求的積木式驗證試驗技術及分析能力。

航空複合材料強度技術的前世今生與未來發展

積木式驗證體系

在理論分析方面,可開展複合材料連接傳載特性與連接強度分析評估、連接區設計和試驗規劃與評定;複合材料構件、壁板和盒段等結構穩定性分析及後屈曲強度評估;含缺陷/損傷復材疲勞壽命預計與剩餘強度分析;複合材料結構修理容限和修理方法分析,可維修性設計,修理結構強度/剛度/耐久性評估等方面的技術研究。

航空複合材料強度技術的前世今生與未來發展

複合材料結構強度分析

在試驗能力方面,配備1kN-6000kN等不同規格的靜力和疲勞試驗機20餘臺,具備在低溫(-80℃)、室溫和高溫(1200℃)等不同環境條件下進行材料及結構力學性能測試的能力。自主設計研發了平直壁板雙向壓縮試驗平臺、平直壁板壓-剪複合試驗平臺、曲板(機身壁板)拉(壓)-剪-氣密載荷複合加載試驗平臺。並擁有一系列的多通道測控系統、非接觸式全場變形測量系統等關鍵試驗條件。測試技術與自主研製的試驗夾具、裝置能力已達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

航空複合材料強度技術的前世今生與未來發展

壁板壓-剪複合載荷試驗裝置

隨著先進飛行器結構的發展,新設計方法、新材料/工藝/結構及自動化製造設備不斷湧現,未來飛機結構呈現複合材料化、整體化、結構功能一體化的特點。複合材料在設計、製造、分析及試驗等方面將面臨巨大的挑戰及機遇,同時隨著更輕質、更節能、更高效、更綠色等理念的深度融合,也給複合材料的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強度所複合材料結構強度專業將緊密圍繞我國軍民用型號飛機發展需求,著重解決複合材料在型號研製過程中遇到的強度瓶頸技術問題,以及面向未來先進飛行器的新材料、新工藝及新結構的強度基礎技術問題。以探索複合材料強度理論、創造複合材料強度技術、提供複合材料強度工具、驗證複合材料強度設計為使命,支撐低成本、國產複合材料產業化發展,進一步提升我國複合材料結構強度設計、分析與評估以及試驗驗證等方面的技術水平,為我國工業複合材料的發展持續提供澎湃的強度力量。

相關焦點

  • 前世今生未來(20201120)
    今天本文的主題是講一下順周期股的前世今生未來。指出:在未來的三年內,過去輸家的表現比過去的贏家高出24.6個百分點,二者間的差距非常大。從未來五年的收益率來看,過去的輸家高於過去的贏家31.9個百分點。-- 博士,17年的贏家,現在看算輸家還是贏家,怎麼看?06:41:54你的回覆這些17年的贏家,大多數在18年、19年和20年上半年,跌得很慘。
  • 專欄:走向日月星辰,說說航天航空材料的前世今生
    飛行器的設計不斷地向材料科學提出新的課題,推動航空航天材料科學向前發展;各種新材料的出現也給飛行器的設計提供新的可能性,極大地促進了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 目前,世界上只有極少數國家掌握航空發動機傳動部件超高強度鋼的製造技術,例如國外發展了超高強度齒輪(軸承)鋼,如CSS-42L、GearmetC69等,已在發動機、直升機和宇航應用中試用。
  • 從蒙布到先進複合材料,回顧航空航天材料發展的漫長徵程
    航空航天材料是指飛行器及其動力裝置、附件、儀表所用的各類材料,是航空航天工程技術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之一。航空航天材料科學是材料科學中富有開拓性的一個分支。當代飛行器設計層出不窮,材料科學也不斷迎來新的挑戰。各種新材料的出現也影響著未來飛行器的設計方向。材料學與飛行器設計相互影響發展,共同進步。
  • 科學看待前世今生/釋聖靜
    科學看待前世今生    作者:釋聖靜      從《物理》,以及《生物》《化學》,等綜合學科所新形成的《人類(……      動物比植物的功用,特別是高級動物(具有思想,思維,情感,語言,動作等)人類的產生,促進了動物的發展,以及普及了植物的種類與種植面積與生態環境,這些都是人類文明,戰勝世界萬物的,不可替代的基本的,神聖的強大存在!
  • 航空製造的「新寵兒」:碳纖維複合材料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航空工業中複合材料的使用量正在不斷地增加。製造飛機結構的傳統材料包括鋁、鋼和鈦。複合材料的主要優點是減輕了重量,簡化了裝配。性能優勢和減輕飛機結構重量是軍用飛機複合材料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雖然商用飛機正日漸關注燃油經濟性,但是複合材料發展的主要推動力,是不斷減少生產和維護成本。
  • 國之重器:複合高分子材料,中國航空發動機科技發展的技術痛點
    從目前航空發動機材料的發展來看,新材料向著高溫、高壓、高承受力發展。而且在發動機的結構來看,輕量化、整體化是未來發展的方向。發動機性能的改進一半靠材料。據預測,新材料、新工藝和新結構對推重比 12〜15 一級發動機的貢獻率將達到 50%以上,從未來發展來看,甚至可佔約 2/3。因此, 航空發動機材料的發展至關重要,也是中國發展航空發動機的痛點。
  • 科技·創新·發展北方帶你探索特斯拉的「前世今生」
    北方汽修學校帶你探索特斯拉的「前世今生」。北方汽修學校實訓車間特斯拉在中國迅猛發展的勢頭有增無減,意味著電動汽車必將成為未來市場的主流。因此,作為職業教育的先驅者,北方汽修學校引進大量特斯拉車型,進行實車解剖,為學員學習新能源汽車技術打下堅實基礎,使軟硬體設備均提升至領先水平。
  • 戰略研究丨金屬基複合材料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在此基礎上,列舉了對裝備升級換代產生顯著推動作用、具有代表性的金屬基複合材料工程應用案例,預測了未來5~10年金屬基複合材料的發展趨勢。針對當前國防與國民經濟領域裝備技術發展對材料技術提出的挑戰,分析了金屬基複合材料在軍民兩用市場的發展機遇與前景,同時就產業化技術和產業環境的不足,提出了發展建議。
  • 來進博會「穿越」汽車的「前世、今生和未來」
    新華社上海11月2日電(記者王鶴、周蕊)古董車、氫燃料車、自動駕駛車、飛行汽車……在即將開幕的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汽車展區,你將完成一次汽車「前世、今生和未來」的「穿越」體驗。  進口汽車一直頗受中國消費者青睞,每年有超過100萬輛汽車銷入中國。
  • 廖閱鵬:前世今生催眠曲,帶你夢回前世,總結今生!
    最近在最右上,看到了一則消息,許多人聽了廖閱鵬的前世今生催眠曲,都看到了自己的前世,我覺得很神奇,便趁著月黑風高之夜,孤身一人躲在被窩裡,悄悄的打開了喜馬拉雅收音機,點開了前世今生催眠曲,帶上耳機,準備一場穿越之旅。
  • 雨生紅球藻產業的前世今生
    日前,在第十屆亞太地區應用藻類學國際會議雨生紅球藻應用創新國際學術論壇上,SDIC微藻生物技術中心主任胡強博士向與會嘉賓分享了雨生紅球藻產業的前世今生及當前發展的趨勢。雨生紅球藻的產業化從個體分析、生理研究到規模化培養,從生物原料、萃取藻油、藻粉及藻微粒等基礎產品,最終發展衍生出涵蓋化妝品、護膚品、營養保健品等一系列終端產品。目前全球雨生紅球藻產量每年約800噸,平均蝦青素含量4%(乾重),100%蝦青素產量大約12噸,由於產量的限制市場供不應求,價格處於高位,平均價格達到1000美元/kg(100%純蝦青素),到2025年,預計蝦青素的年增長率將超過12%。
  • 兒科醫生媽媽:鉛的前世今生-讓隱匿身邊的鉛現行
    原標題:兒科醫生媽媽:鉛的前世今生-讓隱匿身邊的鉛現行 鉛在地殼中廣泛分布蘊藏量極大。人類早在6千年前就已認識並開始使用鉛,因其低熔點、耐腐蝕、柔軟性、延展性和可塑性佳,成為應用最廣泛的金屬之一。
  • 土星宮位看出你的前世和今生
    今生的你不願意再重蹈覆轍,因而痛改前非,抱持著「執著」的態度。即使遭遇到困難和挫折也絕不輕言放棄,頗具使命感。今生的你個性上一反前世,耐心相當好。第二類型者,土星二宮前世的你,豐衣足食,生活無慮,偶爾奢侈一時,悠遊度日,倒不成問題。但是,長久下來,縱使有金山銀山,也有用盡的一日。老年之後經濟狀況就很不好了。縱便想重新修正,奈何時光不再。這一份感慨延續到今生。
  • 高通量測序的前世今生
    接下來小編來聊聊它的前世以及今生,帶您走進高通量測序的世界。所有事物的出現都是有必然聯繫的,不可能憑空出現。對於高通量測序而言也是一樣的。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對環境中微生物的探索也從未終止過。先前依賴於傳統的平板純培養法,然而卻多達99%的微生物在現有實驗條件下無法得到培養鑑定。因此,基於非培養方法的高通量測序技術應運而生。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前世今生和產業未來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前世今生和產業未來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十年以前,倘若說在一切事物上鋪設使用太陽能電池,為世界提供無窮無盡的廉價能源,看起來是毫無根據的,缺少的是一種高效率、低成本和可高度生產的材料。這種材料就是鈣鈦礦。
  • 航空航天樹脂基複合材料增韌材料--納米纖維層間增韌薄膜
    纖維增強的聚合物複合材料正在迅速普及,成為飛機、太空飛行器、衛星、飛彈製造的首選材料。特別是,近年來,已在全球多個航空航天項目中用作主要結構材料,碳纖維具有耐腐蝕、符合輕量化的發展趨勢、低熱膨脹係數等優點。碳纖維複合材料憑藉優異的力學性能被越來越多地應用於航空航天工業。
  • 你相信前世今生嗎?
    你相信前世今生嗎?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相信,不過我想還是相信的成份多一些吧!那個網絡上流傳了很久的《前世今生催眠曲》我是最近才看到的,感覺很神奇,好多網友都說自己看到了前世!我也很想看一看自己的前世,記得在網易裡測過自己的前世,是一個嬪妃,也測過說是皇后,但我都當做是娛樂,只是這一次,我在心裡潛意識的希望我可以了解自己的前世。進行催眠最需要的是心靜,從昨天開始到今天,我試了很多次都沒能成功,因為我無法靜下心來。當聆聽著大師的指導和美妙的音樂時,我的頭腦中似乎有影像,但現實卻清晰地佔據著全部的心裡。漸漸地,模糊的影像也便消失了。
  • 德翼高科:國產碳基複合材料助力航空產業振翅高飛
    作為浙江省碳/碳複合摩擦材料領域唯一的一家企業,德翼高科承擔的是助力小鎮航空製造領域從1.0到2.0蛻變的使命。前有技術支撐,後有政策保障,可以預見,德翼高科將成為助推小鎮航空產業「起飛」的「硬核」科技力量。
  • 專訪魏斯博士——解讀《前世今生》
    筆者有機緣於紐約邂逅魏斯博士,就《前世今生》到他的新書《一個靈魂,多次轉生》進行了一次珍貴的心靈對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對於中國和他的中國讀者,魏斯博士有著特殊的感情和淵源。       在《前世今生》一書中也提到,大師們通過凱薩琳共示現了10餘次,談話涉及到人類的不朽及生命的真正意義:「我們的任務是學習,豐富知識成為神那樣的生命。直到我們可以解脫了,然後我們會回來教誨和幫助其它人。」
  • 防彈衣的前世今生(圖)【4】
    原標題:防彈衣的前世今生 連結 隨著槍彈性能越來越先進,各國科學家也開發了一些特殊的防彈衣進行防範。 防電子防彈衣: 不僅能夠防彈,還能捕捉來襲炮彈發出的信號,並在幾微秒內處理產生幹擾信號,使炮彈引信受騙上當,在距離目標幾百米的地方提前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