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十大國防新聞

2020-11-27 中國軍網

一、舉行新中國成立 70 周年國慶閱兵

二、《習近平強軍思想學習綱要》印發全軍

三、以共和國的名義致敬功臣

四、《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發表

五、我國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交付海軍

六、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在武漢舉行

七、第九屆北京香山論壇成功舉辦

八、新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施行

九、英烈尊嚴得到法律捍衛

十、規範光榮牌懸掛工作

★ 築牢我們的長城 ★

張軍勝、董栓柱

嘀嗒聲中,2019,正在走進歷史。

時間是開拓者前行的刻度,是奮鬥者築夢的見證。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同志在天安門城樓上向世界莊嚴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成立伊始,毛澤東同志就高瞻遠矚地提出:「中國必須建立強大的國防軍,必須建立強大的經濟力量,這是兩件大事。」

2019年10月1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首次國慶閱兵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共和國武裝力量改革重塑後首次整體亮相,受閱裝備全部為中國製造,40%為首次亮相。外媒讚嘆:與過去相比,今天的中國國慶閱兵已是天壤之別!

時空穿越、滄桑巨變、換了人間。今天,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撼動我們偉大祖國的地位,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

偉大的實踐離不開先進科學的理論指導。習近平強軍思想是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新飛躍,實現了黨的軍事指導理論的又一次與時俱進。《習近平強軍思想學習綱要》印發全軍,是牢固確立習近平強軍思想在國防軍隊建設中指導地位的重大戰略舉措,深刻領會習近平強軍思想的精神實質,堅持不懈用習近平強軍思想武裝全軍,推動習近平強軍思想在指導軍隊建設發展中開花結果,真正立起統領部隊建設的「魂」、指導各項工作的「綱」,必將開創新時代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更加宏偉的新氣象。

強國強軍戰略先行。《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向世界宣示了新時代中國防禦性國防政策,展示了國防和軍隊改革以來人民軍隊體制一新、結構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的嶄新局面,介紹了中國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的實踐、目的、意義。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持永不稱霸、永不擴張、永不謀求勢力範圍,貫徹落實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五個方面,構成了新時代中國國防的根本目標、鮮明特徵、戰略指導、發展路徑和世界意義。

建設同國際地位相稱、同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是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是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安全保障。12月17日,我國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交付海軍,標誌著我國又向強國強軍目標邁進了一大步。近年來,我軍武器裝備體系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主戰裝備脫胎換骨式的發展,集中反映了國家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的最新成果,不斷滿足維護國家安全發展的新需求。

國家利益拓展到哪裡,人民軍隊的力量就跟進到哪裡。中國軍事能力的增強以捍衛和平發展為目的,香山論壇高擎和平大旗,向世界傳遞出明確的信息:新時代中國國防以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使命,必將使世界和平發展的大道越來越寬廣。

「祖國終將記住那些奉獻於祖國的人,祖國終將選擇那些忠誠祖國的人。」以法律的名義捍衛英烈尊嚴,以共和國的名義致敬功臣,這兩條新聞曾讓無數人為之感動淚目,先烈和功臣都是中華民族的英雄,對他們榮譽的捍衛和卓越貢獻的褒獎,體現了新時代對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的弘揚和尊崇。巍峨豐碑用英雄熱血鑄就,繼往開來靠英雄精神激勵,讓英雄主義精神融入民族血脈,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確保共和國精神長城永固。

全民國防最深厚的偉力蘊藏在人民之中,以紮實的措施推進高等學校軍事課程教育,以隆重而熱烈的儀式懸掛「光榮之家」牌匾,以世界軍運會熱潮進一步激發培育尚武精神,這些築基固本的舉措,有利於增強全民國防觀念,營造人人關心國防、支持國防建設的良好社會氛圍,能有效促進全民國防偉力的迸發。

再回首,我們已站在歷史的交匯點上。

群之所為則事無不成,眾之所舉則業無不勝。我們堅信:站在新起點上的中國國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必將書寫新的、更大的輝煌。

相關焦點

  • 2012年國防科技工業十大新聞:神九蛟龍上榜
    人民網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趙竹青 通訊員蔡金曼)記者從國防科工局獲悉,由該局組織開展的「2012年度國防科技工業十大新聞」日前揭曉。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圓滿完成、我國載人深潛器7000米級海試圓滿成功、北鬥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完成組網發射等十條新聞脫穎而出。國防科技工業十大新聞評選活動自2003年起,至今已評出10屆。
  • 2019年國內十大新聞背後的關鍵詞,你get了幾個?
    29日,新華社評出的2019年國內十大新聞新鮮出爐。  回望這不平凡的一年,開放邁新步、改革再發力,經濟逆風前行,民生持續改善。十大新聞雖然不能涵蓋中國這一年來的所有大事,卻能讓我們從中勾勒出這一年來的中國圖景。  這十大新聞背後的關鍵詞,你get了幾個?
  • 2019年中國市場監管十大新聞發布
    &nbsp&nbsp&nbsp&nbsp剛剛過去的2019年,市場監管領域都發生了哪些大事?1月10日,以融合監管、創新傳播為主題的「2019中國市場監管年度十大新聞發布暨點評」活動在北京舉行,會上揭曉了2019年中國市場監管十大新聞。
  • 中國評出去年國防科技工業十大新聞 神六居榜首
    中新社北京一月二十五日電 (記者 孫自法)由中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組織評定的「二00五年國防科技工業十大新聞」二十五日下午在此間新鮮出爐,「神六」成功飛天名列榜首。  這十大新聞依次是:  ——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百名功臣受表彰。   ——中國造船完工量突破一千兩百萬載重噸,連續十一年位居世界第三。
  • 【科技日報】2019年國內國際十大科技新聞揭曉
    【科技日報】2019年國內國際十大科技新聞揭曉 2019-12-30 科技日報 高博 陸成寬 【字體:大 中 小】
  • 2019年揚州「十大新聞」出爐
    2019年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重要之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喜慶之年,大事多、活動多、喜事多。為全面回顧2019年揚州發生的大事件、大新聞,中共揚州市委宣傳部牽頭,揚州報業傳媒集團、揚州廣播電視傳媒集團共同參與組織的2019年度揚州「十大新聞」評選活動從2019年12月下旬啟動,經媒體推薦、主辦方篩選、專家評審,最終產生了2019年度揚州「十大新聞」,現正式公開發布。1、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積極探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揚州實踐。
  • 【科技資訊】2019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揭曉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1月11日在京揭曉。此項年度評選活動至今已舉辦了26次。
  • 「嫦娥四號」領銜2019中國、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人民網北京12月31日電(趙竹青)12月31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協辦,張履謙、範本堯、楊寶奎等航天領域權威院士專家及國內新聞界知名媒體人士等共同評選的「空間杯」2019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 2019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揭曉—新聞—科學網
    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1月11日在京揭曉。 201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1.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 北京時間2019年2月8日,知名學術期刊《科學》以長文形式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基於該研究,科學家未來有望設計出可以高效「捕光」的新型作物。
  • 【中國科學報】兩院院士評選2019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揭曉
    1月11日,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在京揭曉。
  • 2019年鎢行業十大熱點新聞?
    2019年在全球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2019年鎢產品走勢跌宕起伏。綜合全年鎢行業發生的一系列事件,鎢鉬雲商梳理出2019年鎢行業十大熱點新聞。一、鉬礦資源稅下調至8% 鎢礦資源稅保持6.5%2019年8月26日全國人大會議通過新《資源稅法》,最新政策執行如下:鉬礦資源稅下調至8%、鎢礦資源稅保持6.5%。
  • 2019中國和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三項有湖北貢獻
    楚天都市報1月13日訊(見習記者 李碗容 通訊員 王瀟瀟)11日,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在京揭曉。當選項目中,有三項項目有湖北科技貢獻。
  • 2019年十大科學新聞出爐 人類首次「看見」黑洞列榜首
    2019年,我們經歷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拍攝到黑洞、第一次在月球背面發現月幔物質、第一次看見量子糾纏……每個「第一次」,都意味著人類的認知範圍又擴大了一點兒。正是這些「第一次」,築成了人類文明一路前行的階梯。 《環球科學》雜誌在中科院地質地球所、中科院物理所等單位的幫助下,評選出2019年十大科學新聞。
  • 2019年十大科學新聞出爐 人類第一次「看見」黑洞列榜首
    2019年,我們經歷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拍攝到黑洞、第一次在月球背面發現月幔物質、第一次看見量子糾纏……每個「第一次」,都意味著人類的認知範圍又擴大了一點兒。正是這些「第一次」,築成了人類文明一路前行的階梯。《環球科學》雜誌在中科院地質地球所、中科院物理所等單位的幫助下,評選出2019年十大科學新聞。
  • 2019年十大時政新聞
    2019年,司法改革依然在路上。中央政法系統新聞發言人制度建立,刑案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擴大到全國,一站式解紛、一站式服務的建成,檢察建議長上了牙齒,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全面適用……一項項接地氣、惠民生的司法改革實招接續落地,交出了一份有溫度、有厚度的民生答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加。
  • CCYIA發布2019中國郵輪十大新聞
    中國網1月14日訊 1月13日,中國郵輪領域權威社團組織——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郵輪遊艇分會(CCYIA)發布2019年中國郵輪十大新聞(按時間順序)。相關新聞:交通運輸部:推進海南三亞等郵輪港口海上遊航線試點03 「海洋光譜號」郵輪投入中國運營6月3日,皇家加勒比「海洋光譜號」郵輪抵達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碼頭,正式開啟中國母港首航,這也是皇家加勒比部署中國母港的第三艘全新郵輪。2019年是皇家加勒比遊輪進入中國市場的第十年,創造了中國郵輪旅遊的多項第一。
  • 兩院院士評選2019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揭曉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1月11日在京揭曉。此項年度評選活動至今已舉辦了26次。
  • 2019年十大​國內國際新聞
    2019年十大國內新聞1
  • 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新華社發(國家航天局供圖)2020年12月29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協辦,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及國內知名媒體人共同評選的「中科航天人才杯」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 2019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揭曉,快來看哪些入選了!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1月11日在京揭曉。此項年度評選活動至今已舉辦了2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