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論文|無線通信網絡時隙式多通道阻抗測量方法研究

2020-09-09 自動化與儀器儀表


作者:姚錦江,蔡 沂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


摘 要:傳統的無線通信網絡時隙式多通道阻抗測量方法存在測量時間長的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對無線通信 網絡時隙式多通道阻抗測量方法進行研究。 首先利用複平面中阻抗點的位移來表示阻抗測量過程,生成阻抗位移軌 跡,並分析無線通信網絡的阻抗關係,然後,根據阻抗關係,選擇無線通信網絡時隙式多通道阻抗測量點位置。 最後 選擇擾動因子,進行傅立葉變換,增加雙倍的擾動因子,以縮短阻抗參數的測量時間,在無線通信網絡時隙式多通道 阻抗測量模型中加入方波信號,以此完成無線通信網絡時隙式多通道阻抗的測量。 實驗對比結果表明,傳統方法的 測量時間比此次設計的測量方法測量時間最高多 3.35 min,最少多 1.7 min,證明此次設計的無線通信網絡時隙式多 通道阻抗測量方法比傳統的測量方法測量時間短,能夠滿足無線通信網絡時隙式多通道阻抗測量需求,具有一定的 實際應用意義。

關鍵詞:無線通信網絡;時隙式;多通道;阻抗;位置;時間


文獻引用


[1]姚錦江,蔡沂.無線通信網絡時隙式多通道阻抗測量方法研究[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20(08):1-3+9.


相關焦點

  • 電力線通信技術有哪些電磁兼容問題?測量的方法有哪些?
    電力線通信技術有哪些電磁兼容問題?測量的方法有哪些?理論上電力線作為通信線路的通信速度,根據不同的頻率可達每秒3兆比特或10兆比特,與光纖大致相同。用戶只需要添加一個特製的數據機就可以與網絡連接。 PLC技術做為長距離調度的通信手段,早已有之。它以電力線路為傳輸通道,具有通道可靠性高、投資少見效快、與電網建設同步等得天獨厚的優點。
  • 無線安全通信系統設計方法研究
    正文內容:   0 引 言   無線通信技術廣泛應用於移動、測控、軍事等多種通信領域。相比於傳統的有線通信技術,無線通信不受地理環境限制,覆蓋範圍更廣,但由於其信道的開放性,通信系統可能被破壞、操縱[1]。
  • 如何測量CAN總線網絡阻抗
    在用直流測量阻抗方法時,測量的是CAN通信網絡或被測CAN節點的等效電阻;在用交流測量阻抗方法時,測量的是總線間的阻抗,包括電阻和電抗。  二、測量方法  阻抗測量有多種可選擇的方法,每種方法都有優缺點,為了達到最佳的測量效果需要考慮測量過程中的頻率覆蓋範圍、測量量程、測量精度和操作的方便性。而在這裡,我們選擇普遍使用的電流-電壓直接測量法作為例子。根據阻抗測量的激勵源的不同,我們將電抗測量分為直流阻抗測量和交流阻抗測量。
  • 網羅無線通信技術之無線區域網打造未來區域網路
    無線區域網將用戶端接取網絡的線路傳輸部分轉變成無線傳輸的形式。它是利用無線通信技術在一定的局部範圍內建立的網絡,是計算機網絡與無線通信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以無線多址信道作為傳輸媒介,提供傳統的有線區域網LAN(Local Area Network)的功能,能夠使用戶真正實現隨時、隨地、隨意的寬帶網絡接入。  無線區域網的組成包括無線網卡和無線接入點。
  • 從阻抗匹配解析射頻傳輸線技術
    傳輸線設計是高頻有線網絡、射頻微波工程、雷射光纖通信等光電工程的基礎,為了能讓能量可以在通信網路中無損耗地傳輸,良好的傳輸線設計是重要關鍵。無線通信加上視頻技術將成為未來的明星產業,要達到這個目標,負責傳送射頻微波信號的介質除空氣之外,就是高頻的傳輸線。
  • 多通道RF接收機測量噪聲係數的新方法
    在多通道射頻接收機接收的過程中,噪聲的加入限制了信號的信噪比和靈敏度,由於射頻接收機所接收到的信號較為微弱,其噪聲特性顯得尤為重要。另一方面在多通道成像的過程中,不同通道的接收路徑有可能不同,即使接收路徑一樣,各通道的噪聲特性也不可能完全一樣。
  • 電子/通信測量-企業資訊-CK365測控網
    通過添加新的R&S CMX500無線通信綜測儀,R&S TS8980射頻一致性系統獲得了5G NR信令功能。(EDA)或皮膚電反應(GSR)、身體阻抗分析、水分測量和生化測量。相對阻抗(或阻抗的變化值)可以直接採用2線測量法來測量。一個目標應用是通過皮膚電活動或皮膚電反應監測壓力或心理健康。精神狀態或壓力監測非常重要,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壓力可能導致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臟病或癌症。在精神狀態改變期間或當人們變得緊張時,人體的交感神經系統激活皮膚中的汗腺。這種效應會增加皮膚導電性,從而使阻抗下降。
  • 生物電阻抗測量系統中弱信號檢測技術研究--正交雙激勵信號檢測方法
    通過仿真實驗和誤差分析,該改進的方法在弱信號中的鑑幅鑑相能力上有一定的提高,取得了較好的效果。3.1信號激勵方法概述生物電阻抗測量系統是一個硬體與軟體結合的整體。其系統原理如圖3.1所示。其中信號源產生信號,通過電極傳到被測對象上,信號經過被測對象之後,再通過電極傳送到前端信號檢測模塊,經AD採集之後,送到上位機進行處理。
  • 軟體學院劉雲浩團隊獲ACM移動與無線通信年會最佳論文獎
    軟體學院劉雲浩團隊獲ACM移動與無線通信年會最佳論文獎  清華新聞網9月12日電 美國時間9月10日,在夏威夷召開的第二十屆ACM移動與無線通信年會(ACM MobiCom 2014)上,大會主席宣布本屆會議的唯一最佳論文獎頒發給清華大學軟體學院劉雲浩教授團隊合作完成的論文
  • 關於接地電阻阻抗特性的研究
    因此,需引進兩埠浪湧保護器,並結合「通道阻攔」和「隔離接地」的方式,提升受保護系統及接地系統對外的抵抗性,降低對接地電阻的依賴。同時,在引進新保護措施時必須提高工程的容錯率和降低故障率。  本研究是對接地系統的防雷地、保護地和工作地作用進行研究,並結合防雷與接地的國際先進標準進行分析,對接地系統高阻抗可行性進行分析研究。
  • 解析4G至5G無線通信測試及射頻儀器的那些事
    無線通信測試技術與測試儀器是通信產業的重要支撐力量,它滲透於通信晶片、模塊、終端、基站、無線網絡等幾乎所有的產業鏈環節,貫穿於設計研發、認證驗收、生產、網絡建設與優化等幾乎完整產業生命周期。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5926.htm
  • 阻抗測量方法在傳感器技術中的應用
    實際應用中的電路元件要比理想電阻複雜得多,並且呈現出阻性、容性和感性特性,它們共同決定了阻抗特性。阻抗與電阻的不同主要在於兩個方面。
  • 輸入阻抗和輸出阻抗介紹及測量方法
    在測定的過程中,首選的儀器是昂貴的網絡分析儀,但是在不具備網絡分析儀的情況下,可以尋求用普通的儀器(如示波器、阻抗測試儀等)進行測量。下面介紹一種用普通測量儀器測量射頻功率管在實際工作條件下的輸入輸出阻抗的方法。   阻抗測量的一般方法   阻抗測量方法主要有電橋法,諧振法和伏安法3種。
  • 無線傳感器網絡知識大全
    網關  在NI WSN系統中,網關就相當於一個網絡協調員,負責管理節點認證,消息緩衝,以及在IEEE 802.15.4無線網絡和有線乙太網絡之間建立橋梁,在乙太網絡中,你可以使用各種NI軟體對測量數據進行採集、加工、分析和顯示。你可以在WSN中使用多個網關,並通過軟體設置每個網關在不同的無線通道中進行通信。
  • 攻克光無線通信難題:解決光在手機和其他設備傳輸信息的過程
    科學家現在已經解決了光無線通信的一個主要難題:即光在手機和其他設備之間傳輸信息的過程。發光二極體(LED)發出的脈衝光,使其成為接收方設備可以理解的編碼消息。現在,日本科學家已經將這兩種選擇結合在一起,形成了長效和快速LED的理想組合,其研究成果發表在《應用物理快報》期刊上。
  • 一新穎數學公式可使5G和其他無線網絡共享通信效率提高大約5千倍
    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NIST)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新穎數學公式,計算機模擬表明,該數學公式可以幫助5G和其他無線網絡選擇和共享通信頻率,其效率比試錯法高出大約5,000倍。該最新研究論文成果在本周的國際性電子技術與電子工程師協會,英語: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簡稱為IEEE所舉辦的虛擬在線學術會議上進行了介紹,該數學公式可以在許多類型的現實網絡中的發射機上編程為軟體。
  • 淺談無線傳感器網絡應用於變電站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介紹變電站內存在的各種幹擾和無線傳感器網絡使用的直接序列擴頻技術,並對無線傳感器網絡應用於變電站中這種高電磁幹擾環境中可行性進行論證
  • 用於網絡室外照明應用的電力線通信解決方案
    隨著網絡技術和一些傳感器的增加,路燈成為越來越多的智能城市應用的核心,從交通監控和停車管理,環境和天氣報告,到公共安全和安全設施,甚至網際網路熱點。 全市範圍內的能源效率可以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做出有價值的貢獻。公共安全改善在大多數城市議程中都很高,無論是為夜間駕駛提供更合適的色溫,在事故現場增加照明的能力,監控汙染,甚至是對槍聲的位置進行三角測量。
  • 基於AD5933的高精度生物阻抗測量方法*
    >生物阻抗測量方法。實驗結果表明,此方法有效提高精度,測量阻抗幅值的相對誤差小於0.5%,相位絕對誤差小於0.7°。林凌,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生物醫學信號檢測與處理、生物醫學工程。引言  生物電阻抗技術是利用生物組織與器官的電特性及其變化規律提取與人體生理、病理狀況相關的生物醫學信息的檢測技術。其基本測量方式是通過體表電極向檢測對象施加安全的激勵電流,並使用體表電極檢測相應的電壓變化,獲取相關信息。該方法具有無創、無害、廉價的優點。
  • 如何理解無線通信技術
    無線通信技術,本質上是利用無線傳輸介質實現終端之間的互聯互通,這種無線介質可以是電磁波,也可以是光波,實際上根據量子力學的理論,光波也是一種電磁波,它們的區別是波長不同。 它們之間的通信會不會相互幹擾呢?那是肯定的。怎麼辦?這就出現了識別通信終端身份的編碼方法,常見的有如下幾種: FDMA,翻譯成中文就是頻分多址技術,即通過將無線電波調製成許多互不幹擾的頻率,每個頻率代表一條通信線路。說得專業一點,是把總帶寬被分隔成多個正交的頻道,每個用戶佔用一個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