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線通信技術有哪些電磁兼容問題?測量的方法有哪些?

2020-11-22 電子發燒友

電力線通信技術有哪些電磁兼容問題?測量的方法有哪些?

工程師黃明星 發表於 2018-07-21 11:25:00

電力線通信技術即PLC技術,是英文Power LineCommunication的簡稱,現在代表著一種新興的技術——「電力線上網」,它是利用電力線載波通信技術和電力線的入戶功能來實現多媒體數據的網絡化傳輸。這種方式從傳輸媒質上來講,與電話線上網並沒有區別,都是利用金屬導線作為傳輸媒質,不同的只是兩者所採用的傳輸頻率不同(PLC一般為1.7~30 MHz)。理論上電力線作為通信線路的通信速度,根據不同的頻率可達每秒3兆比特或10兆比特,與光纖大致相同。用戶只需要添加一個特製的數據機就可以與網絡連接。

PLC技術做為長距離調度的通信手段,早已有之。它以電力線路為傳輸通道,具有通道可靠性高、投資少見效快、與電網建設同步等得天獨厚的優點。

1.PLC技術的輻射幹擾問題

電力線相當於天線,它一方面將產生的電磁波向外輻射,另一方面吸收來自外界的電磁波。PLC使用2~30 MHz的頻帶傳輸數據時,可能會對該頻段的短波無線電廣播、業餘愛好者無線電臺以及其它電信設備的正常工作產生影響。在電力線數據機工作時,電力線通信設備和電力線會產生洩漏電波,這些洩漏電波將變成無線通信中的噪音,有可能會對無線通信造成幹擾,但是電力線輻射電磁波的能力遠遠沒有電力線通信設備輻射電磁波的能力大,且無線通訊應用的頻帶比較窄,所以影響的程度不大。洩漏的電磁波對於有線通信來說,經過調製接收到的是類似於白噪聲的幹擾,會使設備間通信的誤碼率提高,信噪比升高,影響通信質量。在10 m的距離上、用9 kHz的帶寬測量其電磁輻射,頻率在10 MHz以下時達到66 dBμV/m,在100~200 m範圍內,它會干擾無線電通信和電子設備。但是,當頻率到達10 MHz以上時,電磁波隨距離增加衰減加劇,通過電力線傳輸寬帶信號造成的輻射影響迅速下降。電力線通信設備此時會對其周圍電子設備的工作造成嚴重影響。

為了避免這種幹擾,各國制定了相應的一些標準和規範。英國的MPT 1570、德國的NB30是專門針對高速PLC通信制定的法規,加上美國的通用電磁兼容標準FCC Part 15,實際上高速PLC現有三個電磁兼容標準。三個標準中,FCC Part 15最為寬鬆,NB 30次之,MPT 1570最嚴格。這些標準或規範規定的限值要求見圖1。

主管信息通信產業的日本總務省,已開發利用電力線作為通信網絡線路的技術,以促進社會信息化的發展總務省據此制定一項法令,從2002年起準許使用電力線作通信網絡的線路,同時還準備在年內開發可供家用電腦等使用的萬能插口等裝置。日本60家有關企業設立了聯合機構「電力線載波通信設備開發部」,研究用輸電線做通信線路的技術。將來只要把電腦的電源插頭插入插座,即可接入網際網路。目前,在日本網際網路主要是通過電信線路連接電腦。新設立的聯合研究機構將研究使電力線發揮通信線路作用的技術。

德國聯邦議院議會上院新近通過一項議案,批准使用能使網際網路信息通過電力線和牆上電源插座傳輸的技術。聯邦議會投票通過的這項議案為今後在廣播波段範圍內通過電力線上網鋪平了道路。議案還同意,在2010年電視信號、2015年標準無線電的傳輸分別完全實現數位化的時候,它們的波段也將接入網際網路業務。

德國聯邦參議院和聯邦通信與郵政管理局頒布了「電網在線」條例,在為PLC提供法律保障的同時也對輻射問題規定了具體指標。據了解,德國多特蒙德大學的研究表明,在64臺計算機同時使用五類雙絞線上網時,產生的電磁輻射都已經超過了NB 30標準的限值,見圖2所示。由此可見,該標準限值的設定不是十分科學。

通過和美國的FCC part 15比較,德國規定的缺點是明顯的。例如,在2MHz左右,美國限值比德國的建議限值高30 dB,這就意味著傳送功率高1000倍或者可能的數據傳輸速率大約高10倍。與美國相比,目前德國的限值已經成為PLC系統發展的嚴重障礙。一些國際組織如PLC論壇正在致力於推翻該標準。

英國的情況更糟,因為其建議的限值更低,一般比德國的NB 30低20 dB左右,這大體上相當於將可能的傳輸速率降低到60%左右。在這種環境下,不能指望電力公司對PLC技術進行投資。此外,從技術方面考慮,這樣低的限值也有很大的問題,通常有線電視、計算機網絡、甚至電話線的電磁輻射都會超過這些限值。

2.PLC的傳導騷擾測量方法在CISPR 22中,電源埠和電信埠都要求測量。

但是PLC數據機僅僅採用了一個埠就完成了供電和通信的功能。因此,我們可以把這種埠定義為多用途埠。測量方法基於以下考慮:

(1)用戶使用的供電電源是非平衡的騷擾源,因此採用V型網絡(A M N)來衡量幹擾程度是合理的。

(2)對於電信設備而言,引起輻射的共模對稱信號遠遠小於差模信號。採用T-ISN來測量差模信號,並根據適當的網絡性能的非平衡(LCL)典型值來增加差模到共模的轉換。

2.1限值應用

限值同時採用電源埠和電信埠的限值。多用途埠應當測量2次,如下所述:通信功能不激活,採用AMN測量,並符合電源埠的限值要求;通信功能激活,採用T-ISN測量,並符合電信埠的限值要求。

測量應當同時滿足平均值和準峰值的要求。通信功能測量時,應當滿足電壓限值或電流限值的要求。如果測量讀數靠近限值,那麼在每個頻率點的測量時間不少於15 s。

2.2測量方法

應當忽略AE(輔助設備)對EUT電源埠騷擾電平的貢獻。因此,電力線終端適配器或PLC網絡模擬傳輸應當調整到使EUT電力線傳輸功能正常所需要的最小電平。應當按正常使用方式,將EUT搭接到金屬參考接地平板或是絕緣。

EUT的不用於P L C的電源埠不按上述要求進行測量,但是應當滿足相關電源埠的限值要求。總的說來,T-ISN應當在電源電壓上端接。出於對操作人員安全的考慮,應當有良好的絕緣或其它可接受的方法。

2.3應用T-ISN測量步驟

T-ISN的電路如圖3所示。

測量布置見圖4所示,將T-ISN直接與參考接地平板相連。

如果採用電壓測量,就直接在T-ISN的埠測量,但是讀數需要根據T-ISN的分壓係數進行修正。

如果採用電流測量,就使用電流探頭直接測量,並與電流限值直接比較。

為了確保電源供電埠在任何測量頻率上的無用信號不會影響測量,可能需要在T-ISN和AE之間插入一個低通濾波器。該濾波器在150 kHz~30 MHz頻率範圍內對差模和共模電壓的衰減推薦值至少為40 dB。當濾波器插入時,應當滿足以下所規定的阻抗要求。濾波器的所有元件應當封裝在金屬屏蔽殼內,而且該屏蔽外殼應當直接與參考接地平板相連。

在1.6~30 MHz頻率範圍內的RF低通濾波器與T-ISN或與AE的差模阻抗,應當至少比EUT發射模式或AE接收模式下的差模阻抗大20倍。

T-ISN應當具有以下特性:

(1)在150 kHz~30 MHz頻率範圍內的共模端接阻抗應當為150±20Ω,相位為0~20。

(2)T-ISN應當對AE的騷擾提供足夠的隔離。T-ISN對來自AE的共模電壓或電流的騷擾衰減應當低於測量騷擾限值10 dB以下。

所要求的隔離度至少為:

在150 kHz~1.5 MHz頻率範圍內大於35~55 dB,隨頻率對數線性增加。

在1.5~30 MHz頻率範圍內大於55 dB。註:隔離是指T-ISN對來自AE共模騷擾的衰減。

(3)在該頻率範圍內,T-ISN的LCL為36 dB±3 dB。註:1)上述頻率的LCL值是安裝在典型環境的典型電源網絡的相線和中線之間的近似典型值。這個規定還在繼續研究中,可能在以後會修訂。 2)LCL的定義是基於ITU-T建議G.117:1996。

(4)由於T-ISN的插入,可能會造成在有用信號頻段內的信號衰減失真或信號質量的其它劣化。但是這些情況不應當影響EUT的正常運行。

(5)如果T-ISN上的電壓埠可用,那麼其電壓隔離因子的準確度應當在±1.0 dB之內。電壓隔離因子是EUT和T-ISN之間的共模阻抗電壓與T-ISN測量埠和接收機輸入埠之間的測量電壓之間的差值。該數值用對數表示。例如:對於150Ω共模阻抗和50Ω接收機輸入阻抗,電壓隔離因子為20 log10 (50/150)= -9.5dB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電磁兼容測量及電磁幹擾三要素
    電磁兼容有時又稱作電磁兼容性,某些場合兩者通用,但是顯然電磁兼容含義更廣,電磁兼容性更偏重於從性能方面描述。電磁兼容測量電磁兼容測量是指利用儀器與設施等手段對設備、系統電磁兼容狀態進行的測量。電磁兼容測量是獲取設備、系統電磁兼容性能數據的最直接手段,也是掌握設備、系統電磁兼容性能、進行電磁兼容維護的基礎。電磁兼容測量也指電磁兼容測試、電磁兼容試驗等。
  • 核心板應用開發遇到電磁兼容問題怎麼辦?
    ,通信數據錯誤或中斷,測量數據跳變或錯誤,按鍵及LED指示燈誤動作電快速瞬變脈衝群抗擾度(EFT/B)射頻感應場傳導抗擾度(CS)雷擊(浪湧)抗擾度(SURGE)電源接口損壞短路,通信數據錯誤、中斷或通信接口損壞三、電磁兼容性問題的解決對於電磁兼容問題,就發生機理而言,離不開幹擾源、
  • 電力線通信總線技術PLC-BUS的技術介紹
    電力線通信總線技術(PLC-BUS)是一種高穩定性及較高價格性能比的雙向電力線通信總線技術,它主要利用已有的電力線來實現對家用電器及辦公設備的智能控制
  • 5G通信技術來襲,電磁幹擾問題如何解決?
    隨著5G 通信技術的誕生和發展,高速電子設備集成度和時鐘頻率逐漸升高,日漸複雜的電磁環境使得電子設備飽受電磁幹擾的影響,這在 5G 通信天線系統和晶片封裝中表現尤為突出。如何有效利用電磁信號傳播,同時抑制有害的電磁輻射,進而實現「兼容並畜」,成為通信技術發展革新的一項重要挑戰。天線作為無線通信系統中的核心部件,其所處的電磁環境一直備受關注。
  • 手機電磁兼容測試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各種無線通信產品隨之應用到各種領域中,造成電磁環境的複雜化。要確保手機在此環境中能夠正常工作且不會影響其它設備,需要對其進行電磁兼容性測試,來保證手機的電磁兼容性能。本文針對手機電磁兼容測試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包括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電快速瞬變脈衝群抗擾度試驗、輻射騷擾及傳導騷擾性能測試中經常發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相應的改善手機電磁兼容性能的建議。
  • 常見的測量工具有哪些 測量工具測量方法有哪些
    不管是幹什麼事情,只要是想要做到很精確,在於各種物品使用方面,就要毫不吝嗇,房屋之中就如此,房產作為很重要的物品,他這其中每一個情況數據是怎樣,都是關乎到購買者的,當然想獲取到數據,不僅也要清楚物品情況,在於測量工具準備上也得到位,那麼常見的測量工具有哪些?測量工具測量方法有哪些?
  • 電磁兼容的概念及設計方法
    每一臺電子設備都不可避免電磁兼容問題。因此,為了使電子設備可靠運行,必須研究電磁兼容技術。以實例說明了電磁兼容的思路和設計方法。通過對電磁幹擾源的明確認識,對電磁幹擾引入路徑的清楚了解,針對電磁幹擾敏感的接收電路進行重點保護。
  • 用於網絡室外照明應用的電力線通信解決方案
    本文將電力線通信(PLC)作為網絡室外照明應用中的骨幹連接技術的優勢考慮在內。雖然它可以(並且經常)與無線網絡技術相結合,但是當路燈等節點已經通過其自己的主電源網絡連接時,PLC具有明顯的優勢。隨著網絡技術和一些傳感器的增加,路燈成為越來越多的智能城市應用的核心,從交通監控和停車管理,環境和天氣報告,到公共安全和安全設施,甚至網際網路熱點。 全市範圍內的能源效率可以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做出有價值的貢獻。公共安全改善在大多數城市議程中都很高,無論是為夜間駕駛提供更合適的色溫,在事故現場增加照明的能力,監控汙染,甚至是對槍聲的位置進行三角測量。
  • EMC測試內容有哪些?
    EMC電磁兼容指令當互連或彼此靠近時,所有電氣設備或裝置彼此影響,例如,電視機,GSM手機,收音機和附近的洗衣機或電力線之間的幹擾。電磁兼容性(EMC)的目的是將所有這些副作用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EMC指定所有現有和未來的技術和技術,以減少幹擾和增強免疫力。電磁兼容性(EMC)指令2014/30 / EU確保電氣和電子設備不會產生或不受電磁幹擾的影響。EMC指令限制設備的電磁輻射,以確保在按預期使用時,此類設備不會干擾無線電和電信以及其他設備。
  • 電磁兼容技術及應用
    :接地、屏蔽、濾波將電磁兼容技術融入產品研發流程摘 要:本文簡要介紹電磁兼容相關的各項技術,通過對接地、屏蔽、濾波等技術的分析,說明產品如何實現良好的電磁兼容性,如何將電磁兼容技術融入產品研發流程。對實例分析,結合電磁兼容理論,說明實際測試中的處理方法,從幹擾源、耦合路徑、敏感源方面逐步分析驗證,提高產品可靠性。目前,電磁兼容技術已經發展成為專門的針對電子產品抗電磁幹擾和電磁輻射的技術,成為考察電子產品的安全可靠性的一個重要指標,覆蓋所有電子產品。
  • 智能電網中電力線網絡起到了什麼重要作用?
    ,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先進的設備技術、先進的控制方法以及先進的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高效、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其主要特徵包括自愈、激勵和包括用戶、抵禦攻擊、提供滿足21世紀用戶需求的電能質量、容許各種不同發電形式的接入、啟動電力市場以及資產的優化高效運行。
  • 用於測量測試的連接器有哪些?
    用於測量測試的連接器有哪些? 安富利Avnet 發表於 2021-01-06 17:28:16 5G、電動汽車、自動駕駛、物聯網……這些新概念產品和應用正在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 電磁兼容的概念和設計方法及實例介紹
    每一臺電子設備都不可避免電磁兼容問題。因此,為了使電子設備可靠運行,必須研究電磁兼容技術。以實例說明了電磁兼容的思路和設計方法。通過對電磁幹擾源的明確認識,對電磁幹擾引入路徑的清楚了解,針對電磁幹擾敏感的接收電路進行重點保護。
  • 目前市場上無線通信主要有哪些類型
    1、無線通信主要有哪些類型?(3)根據電磁波波長分類:根據電磁波波長不同,無線通信可以分為長波無線通信、中波無線通信、短波無線通信、超短波無線通信、微波無線通信。 (4)根據傳輸方式分類:根據信道路徑和傳輸方式的不同,無線通信可以分為紅外通信、可見光通信、微波中繼通信和衛星通信。(5)根據通信距離分類:根據通信距離,無線通信系統可以分為短距離無線通信系統和遠距離無線通信系統。
  • 計算電磁學在電磁兼容仿真中的應用
    為此,提出了利用計算電磁學理論對用電設備的電磁兼容性進行分析,針對系統中不同電磁兼容問題以及不同數值計算方法的自身特點,選擇適用的數值方法對問題進行仿真計算。最終實現在產品的設計初期,就能夠對其電磁兼容性進行預測和評估,滿足其電磁兼容性的要求。
  • 電磁兼容計量工程師劉星汛:自帶強大磁場的電磁迷
    該技術廣泛應用於計算機、通信設備等領域  思路敏捷、辦事麻利、快言快語,走到哪裡都像自帶著強大的磁場,能夠吸引、帶動一大片——這個30歲出頭、總是扎著馬尾辮的風風火火的湘妹子,就是航天科工集團203所電磁兼容計量工程師劉星汛。  電磁兼容計量聽起來似乎是一個很生僻的專業技術名詞,但其實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 組建一個電磁兼容實驗室的方法
    產品必須符合EMC(電磁兼容)要求,歐洲規定:銷售違反電磁兼容法令(89/336/EEC)的產品將面臨高額罰款,因此,商家越來越重視產品的電磁兼容性問題,為了降低成本,要根據公司需求和規模的不同,組建一個EMC實驗室,本文介紹建設公司內部EMC測試設備的優點、缺點和
  • PCB電磁兼容問題處理辦法
    隨著電子技術的普及和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各種電磁幹擾問題紛紛出現,由於電磁幹擾造成的經濟損失也在增加。因此,電磁兼容越來越重要。本文旨在分析PCB中出現電磁幹擾的原因,並對探討其規避辦法。我們可以把它看作一個LCR電路,因為電容實際在電路中工作時,一般都會產生等效電感和阻抗,電容都有自諧振頻率,在自諧振頻率下,電容器呈現容性。在高於自諧振頻率時,電容呈現感性,阻抗隨著頻率的增高而增大。另一種電磁幹擾來自PCB的外部,它又分為輻射幹擾和敏 感元兩種問題。輻射主要來於時鐘和其他周期信號的諧波源,還有一些電子設備或者儀器中由於有電壓和電源的跳變,產生二次諧波。
  • EDA365:電磁兼容EMC產生的原因以及仿真測試都有哪些?
    當前,日益惡化的電磁環境,使我們逐漸關注設備的工作環境,日益關注電磁環境對電子設備的影響,從設計開始,融入電磁兼容設計,使電子設備更可靠的工作。二電磁兼容設計對於一個新項目的研發設計過程,電磁兼容設計需要貫穿整個過程,在設計中考慮到電磁兼容方面的設計,才不致於返工,避免重複研發,可以縮短整個產品的上市時間,提高企業的效益。
  • 國外電磁兼容仿真軟體及相關應用
    「VoltaireXL」模擬器處理集總元件構成的微波平面電路問題,「EMSight」模擬器處理任何多層平面結構的三維電磁場問題。「VoltaireXL」模擬器內設一個元件庫,其中無源器件有電感、電阻、電容、諧振電路、微帶線、帶狀線、同軸線等;非線性器件有雙極電晶體、場效應電晶體、二極體等。在建立電路模型時,可以調出所用的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