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獸世界這類mmorpg太需要投入時間成本,不適合現在遊戲的碎片化娛樂趨勢,還有現在國服大環境只要裝等一個版本裡跟不上整體環境,獨狼玩家即使有集合石也很難有好的遊戲體驗,比如集合石裡很多類似於卡拉贊來卡拉贊畢業的這樣情況影響遊戲體驗。熊貓人版本還是很重視玩家的意見,只不過發現重視了沒有,以後就愛答不理了。美服好些玩家噴的也有道理,起碼人家不盲目舔,也不會沒事就甩個自動尋路玩家互相懟。不爽就是不爽,誰玩著都不爽,現在魔獸為了盈利離良心實在太遠了,比如個人拾取,直接全換代幣不就完了,至少還有個奔頭,我現實生活中加班還有加班費,健身只要堅持就有收穫,玩個遊戲反而看臉加玩命肝。
那個各職業執念真的是,不是不喜歡reroll,而是真的自己心裡有一個最喜歡的玩法,不論職業強不強。我也是從60玩過來的,好像一直在和版本作對,戰士就是喜歡防戰,偶爾輸出也用武器,不喜歡狂暴,結果70末期,80,還有現在的120玩的戰士。法師就喜歡特立獨行,從沒玩過奧法,80的時候就是全稱火法升的滿級,那個時候特別喜歡深火天賦的霜火法,後來天賦改了時候就只玩火法了。獵人從沒玩過射擊,永遠獸王,喜歡的就是獸王可以抓各式各樣的寶寶,主力寶寶用過狐狸,用過海鷗,白色熔巖犬。牧師只玩神牧,經歷了85,90,100,110四個版本什麼低潮期,結果120玩防戰了。
天賦的可玩性不代表天賦的實用性,在所有高裝等必須依靠上班打卡式的團隊副本模式來獲取的情況下,在MC/BWL門前要拖屍體半個小時左右進本的情況下,大部分團隊是不會讓團員有為了可玩性和趣味性來進團的,進團第一目標是推到boss,是速度是效率,不是其樂融融,不是親友團。現在很多人就吹噓自己的清算騎暗牧熊T增強薩,不論他們是否真假,他們的存在在當時的環境下是少之又少的,因為他們獲取裝備的手段是唯一的。
當年呂教主被批判的理由,不就是薩滿不能拿熔巖挖掘器嗎?這恰恰不就是證明了天賦的多樣性在團隊裡是可笑的嗎?盜賊PVP在TAQ/NAXX時代的出血天賦永遠是21、3、27,這叫多樣性。同樣的PVE天賦只有戰匕和戰劍2個天賦(本來是只有戰匕一個天賦的,玩戰劍的唯一理由是他們沒有好匕首),沒有任何一個敏銳天賦可以打TAQ/NAXX,和現在的刺殺戰鬥敏銳三系在7.0和8.0副本中各領風騷的情況完全不同。
暴雪設計師說之所以讓全技能,都有公CD是希望爆發職業不要那麼有爆發力,結果改出來的現狀是賊法這種爆發職業更加爆炸,邪DK這種慢熱型職業被整得傷筋動骨。我從war3開始玩,一路玩到去年,先後在國臺歐美四個區,後倆區全職業滿級制霸。這偉大的d3設計師愣是把我給勸退了,真是沒勁。不全是哪個職業的事兒,把整個遊戲都給搞得沒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