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機制發生改變了?你還不知道就out了!
最近淘寶的權重機制發生了一些改變,最明顯的現象就是「9999爆單大法」玩法重出江湖,個人感覺,這是淘寶再次加強了坑產權重和實時坑產權重價值比重的一個信號,至少在短期內(15天內)對新人應該算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如果坑產相關權重有了相應的提升,既代表操作方法更偏向早期暴力野蠻的權重模式,減少了相關的維度,操作難度會相對簡單得多。
[準備階段]
標題
當我們去做關於搜索方面的幹預時,其目的其實就是提升關鍵詞的搜索展現權重,以求得到排名獲得訪客,再從當中收穫成交。這是一個標題存在的基本的完整作用。這其實不難理解,大家也都明白,即我們的標題存在的是既要獲得展現,訪客,也要能帶來成交。只有能成交的關鍵詞,我們才有操作其權重的意義。
切入關鍵詞
什麼是切入關鍵詞?
在淘寶的大競爭環境下,我們很難在一開始就與各種行業TOP搶吃的。很多商家連結上架後進行了一系列權重操作後,卻收效甚微,其實很多便是一開始定位錯誤。因此在淘寶當中任何的操作都是遵循一個規律,先找尋一個可切入的點,進入競爭環境中站穩腳跟,再由良性的增長來獲得更大的競爭力,最終造就一個爆款。
很多商家喜歡將切入詞理解為精準的多級長尾詞,藍海詞等,從大部分情況下來說是沒錯的,但是思維更簡單一點,其實就是前面說的,能站穩腳跟,能帶來良性增長的,即是我們的切入關鍵詞——即給他權重,能帶來有效成交,便可以作為我們的切入詞。先說這些是因為這次的標題其實很簡單,操作也很粗暴,先理解這些原理,才能看懂我接下來的操作
由於疫情的影響,口罩類目當中——行業主詞「口罩」是具有相當高的轉化率。其轉化率甚至要超過許多的2級和3級詞。這即說明類目對於「搜索精準」的需求度較低,我們完全可以一開始便進行大詞的權重操作。
[操作階段]
此次採用了一周入圍的操作模式,所以單量會打得比較散。而且我基本操作已經完全捨棄標題操作。開始操作關鍵詞,並開始向大詞轉換。這裡可以看出來,我的詞是逐步減少的,從半標題往4級,3級,2級,1級詞不斷擴大。
先聊一聊行業,口罩絕對是一個比較廉價的產品,因此我這次推出一個「套裝」SKU,使其客單價達到接近300。有人會問,這樣標籤不會很不精準嗎?答案很簡單,主詞10%的轉化率已經可以代表在該行業中標籤的影響力是很低的。
第一、第二天
前兩天並沒有進行單量操作,只稍微補了幾個流量,略微的做了一下點擊率。因為採取一周入圍,對於前3天的單量和坑產並不是特別硬性的要求。
前兩天因為操作的單量比較少所以並沒有什麼數據。
第三天
第三天開始放大,首輪操作了全標題和半標題。
其中全標題4單,半標題9單。並且補了收藏加購。口罩類目因為大多屬於低價段,這次操作沒有太大的坑產。其收藏加購對比轉化來說並沒有多大的差別。
在一個產品上架後,第四天為審核期,這時候我們基礎權重鋪墊還是要做的。
,雖然不要求入圍,但第四天把操作單量主要分到3,4級長尾詞上,做三個單標題
第五天
這個時候審核應該通過了比較關鍵,開始進行詞根的遞減權重鋪墊也不能放鬆,將主要操作鎖定在3級詞上,這個時候是其實是黃金長尾詞,最好配合打標神器做好三級詞的權重,在這裡我,我的考慮是,一個類目產品如果主詞它的轉化率高,那麼整體上,它的搜索包容性是很高的,雖然我們主要操作的依舊是以關鍵詞為主,但是做一個多詞入圍其承接效果也是不錯的,依舊操作了少量的標題。
第六天
從第六天,從圖中可以看出來,第六天連結已經有引入一部分流量了。
而且我基本操作已經完全捨棄標題操作。開始操作關鍵詞,並開始向大詞轉換。這裡可以看出來,我的詞是逐步減少的,從半標題往4級,3級,2級,1級詞不斷擴大。
當天真實成交1單。
第七天
第七天我再次縮小相應的關鍵詞。而且流量也有所增長。其實這時候已經有了少量的入圍,進入自然流量的除了「口罩冬天防風防寒」以外。也開始進入了一部分的碎片化流量。
第7天僅操作了6單,自然成交2單。
第八天
這次操作我整體的單量分配並不大,但是實際坑產針對行業而言是較高的一次。而效果實際是十分理想的,坑產注入後流量可以說漲幅是相對明顯的。在第八天我做了實時坑產的補單,當天整體交易額在4000+。
我用7天時間做了最簡單的坑產權重鋪墊。而第八天入圍後馬上開始放大坑產。整個操作實際是一次實驗。從單量上可以看出來,第七天我的單量分配是降低的。因為之前已經鋪墊了權重且已經有相關的碎片化關鍵詞流量,這樣已經可以簡單的符合搜索權重的入圍。而我在第8天做了主要的實時坑產維護。流量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在實時權重生效後,訪客漲幅很明顯。
這是第九天的數據,可以看到第8天在下午迎來了一波很明顯的漲幅。
第十天數據,流量基本已經穩定。
其實整個操作流程是很簡單的,就是做關鍵詞的權重,從四級長尾詞慢慢減到你想要的大詞,但是要注意的是操作單量一定要做好標籤權重
舉個例子:
例:假設有一個胖女孩,她每次到淘寶上買女裝,都選擇大碼女裝,那麼當她下次搜索女裝時,無疑首先展現的都是大碼女裝。但假如她不是要自己穿,而是要送人,搜索了「修身女裝」,那麼大碼女裝還會優先展現嗎?明顯是否定的。
這樣應該明白了。許多人做不好[標籤權重]認為是自己操作刷手太過參差不齊。其實主要的問題是兩個:
第一,操作詞太大。因為詞越大,缺少了屬性詞,其涵蓋的人群越大,標籤越雜。而操作詞全為大詞,就會導致大詞基礎排名高,但真實展現排名因[權重標籤]匹配度低導致流量效果差,轉化低,進而影響展現價值。
第二,標籤權重不夠,刷手隨便瀏覽自己或者競品的寶貝,標籤效果是完全達不到帶上標籤的效果。所以盲目的貨比三家,已經基本失去意義了,你在做,你的競品同樣也在做。根據峽谷相對論,大家都做,那就等於大家都沒做。所以今年許多商家都在操作標籤單,兩天甚至多天,讓刷手深度瀏覽競品以及自己寶貝後再下單,這個人工打標方法可行,但是成本過高,刷手不好控制也一直是困擾我們的大難題。商盟根據去年淘寶增強了標籤權重比重,降低了坑產權重的比重的底層邏輯,開發了打標籤神器。相對人工打標,成本低,效果更好,易操作。
很多人喜歡把黑搜當成某種獨立的黑科技,其實並不是,黑搜操作只是以權重為基礎的操作,並不是說刷多少單,淘寶就給我們一份流量。只要理解權重,無論是老款起爆,新款起品,死店激活,都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