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危言聳聽:①全球每分鐘有11公頃土地變成荒漠;②每年至少有6萬種生物物種滅絕;③每分鐘消失的森林相當於36個足球場;④水和大氣正遭受汙染……這,就是我們的家。今天,世界地球日。敬畏生命,關愛自然,#守護地球#,守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什麼是世界地球日?該活動最初在1970年的美國由蓋洛德·尼爾森和丹尼斯·海斯發起,隨後影響越來越大。活動宗旨在喚起人類愛護地球、保護家園的意識,促進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進而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中國從20世紀90年代起,每年都會在4月22日舉辦世界地球日活動。
我們面對的環境問題:(一)全球氣候變暖 (二)臭氧層的耗損與破壞
(三)生物多樣性減少(四)酸雨蔓延
(五)森林銳減 (六)土地荒漠化
(七)大氣汙染 (八)水汙染
(九)海洋汙染 (十)危險性廢物越境轉移
我們今天能做什麼?(1)每年4月22日地球日吃素一天。(畜牧業消耗大量的谷、豆類,也消耗大量珍貴的水;為了放牧牛隻及飼養豬,犧牲原始森林,造成溫室效應)。
(2)拒用保麗龍,並要求自助餐店或coffee shop使用紙杯(保麗龍是一種致癌物質,它同時破壞保護地球的臭氧。喝咖啡的保麗龍杯子、自助餐盤子,幾百年後還是垃圾,繼續汙染環境)。
(3)拒絕購買高山茶、高冷蔬菜(高山茶、高冷蔬菜讓臺灣的森林消失、破壞山地水土保持,無法發揮儲存水分的功能,又大量使用農藥與肥料,汙染水源與水庫的生態)。
(4)走樓梯,不搭電梯(住在大樓者,無論在辦公室、或家裡,若您不趕時間,不妨試著安步當車,試著不搭電梯,改走樓梯,既節省能源,又運動健身)。
(5)出門多走路、騎自行車、利用大眾運輸系統、少開車和騎機車。
赤水為環保做了什麼?如果說「四渡赤水」演繹了中國近代軍事史上「神來之筆」的傳奇;而今天的「美麗赤水」演繹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樂章,是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樣板」。
既要青山綠水,又要金山銀山。「決不走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決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發展。」這是赤水作出的戰略決定,這一抉擇,是對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生態工業的莊嚴承諾。
赤水先後摘得國際最佳休閒旅遊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全國文明景區、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國旅遊標準化試點城市、中國作家協會創作基地、中國攝影家協會創作基地等20多塊世界級、國家級旅遊品牌。一個縣級城市能擁有這麼多「金字招牌」全國罕見,這裡的生態、這裡的環境、這裡的空氣,讓世人羨慕不已。
赤水旅遊產業的發展已成為貴州旅遊的一面「旗幟」。 走進赤水,空氣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釐米高達32000個,到「赤水洗肺」成為旅遊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