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主題為「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採用線上宣傳活動,傳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文/記者 陳永傑 圖文編輯/陳永傑
新媒體編輯/呂冰心
今年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地球日是宣傳我國自然資源國情國策、引導社會公眾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建立正確的自然資源觀和普及地球科學知識的重要平臺。2020年地球日主題宣傳活動周時間為4月20日至26日,主題為「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圍繞這一主題,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結合當前疫情防控要求和實際情況,開展「我為大自然代言」短視頻,推出「規劃小博士和資源小衛士」科普卡通形象,製作數字科普平臺地球日專題等多種線上宣傳活動,推介內容科學健康,兼具時代性、藝術性的優秀科普宣傳作品,傳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世界地球日發起於1970年,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目前,地球日的活動已發展至全球192個國家,每年有超過10億人參與其中,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民間環保節日。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起,每年都會在4月22日舉辦世界地球日活動。今年地球日主題宣傳活動已成為宣傳我國自然資源國情國策國法、引導社會公眾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建立正確的自然資源觀和普及地球科學知識的重要平臺。
在今年的世界地球日主題宣傳周期間,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立足於其核心職能和社會責任,推出 「規劃小博士和資源小衛士」科普卡通形象,採取IP創意化的動漫卡通人物形象來詮釋科學精神,對話城市青少年群體,重點打造科普信息化動漫形象平臺陣地。
其中,「規劃小博士」卡通角色(右)代表科學配置,優化資源。「資源小衛士」卡通角色(左)代表公平正義,守護國土。
作為與公眾溝通橋梁的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數字科普平臺,在地球日推出相關專題,普及保護地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科普知識。
世界地球日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提高民眾對於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
出品:科普中央廚房
監製:北京科技報 | 科學加客戶端
歡迎朋友圈轉發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
請發郵件至bjkjbeditor@163.com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違者必究
閱讀更多權威有用的科普文章、了解更多精彩科技活動,請下載「科學加」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