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線上傳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

2020-12-05 北京科技報科學加

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主題為「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採用線上宣傳活動,傳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文/記者 陳永傑 圖文編輯/陳永傑

新媒體編輯/呂冰心

今年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地球日是宣傳我國自然資源國情國策、引導社會公眾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建立正確的自然資源觀和普及地球科學知識的重要平臺。2020年地球日主題宣傳活動周時間為4月20日至26日,主題為「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圍繞這一主題,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結合當前疫情防控要求和實際情況,開展「我為大自然代言」短視頻,推出「規劃小博士和資源小衛士」科普卡通形象,製作數字科普平臺地球日專題等多種線上宣傳活動,推介內容科學健康,兼具時代性、藝術性的優秀科普宣傳作品,傳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世界地球日發起於1970年,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目前,地球日的活動已發展至全球192個國家,每年有超過10億人參與其中,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民間環保節日。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起,每年都會在4月22日舉辦世界地球日活動。今年地球日主題宣傳活動已成為宣傳我國自然資源國情國策國法、引導社會公眾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建立正確的自然資源觀和普及地球科學知識的重要平臺。

在今年的世界地球日主題宣傳周期間,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立足於其核心職能和社會責任,推出 「規劃小博士和資源小衛士」科普卡通形象,採取IP創意化的動漫卡通人物形象來詮釋科學精神,對話城市青少年群體,重點打造科普信息化動漫形象平臺陣地。

其中,「規劃小博士」卡通角色(右)代表科學配置,優化資源。「資源小衛士」卡通角色(左)代表公平正義,守護國土。

作為與公眾溝通橋梁的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數字科普平臺,在地球日推出相關專題,普及保護地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科普知識。

世界地球日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提高民眾對於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

出品:科普中央廚房

監製:北京科技報 | 科學加客戶端

歡迎朋友圈轉發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

請發郵件至bjkjbeditor@163.com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違者必究

閱讀更多權威有用的科普文章、了解更多精彩科技活動,請下載「科學加」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太原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在迎澤公園開展紀念第50個世界地球日宣傳...
    為了紀念第50個世界地球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按照《太原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林業局)開展第50個世界地球日主題宣傳活動周實施方案》的部署,太原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於
  • 世界地球日是每年的什麼日子?今年是第幾個世界地球日?
    21日從自然資源部獲悉,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我國的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圍繞這一主題,4月20日至26日世界地球日主題宣傳活動周活動在全國各地陸續開啟。由於疫情防控要求,今年的主題宣傳活動與往年不同,將主要以網絡線上活動的方式面向社會公眾開展科普宣傳。
  • 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新華社發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十四五」規劃建議從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四個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 北京世園會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
    作者:中央黨校社會和生態文明部生態文明建設教研室副主任 郭兆暉  4月28日,習近平主席在北京延慶出席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式,並發表題為《共謀綠色生活,共建美麗家園》的重要講話。
  • 世界地球日 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我們今年世界地球日宣傳主題確定為「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世界地球日顧名思義,地球是我們的母親,我們與地球應該是相互關愛,和諧共生,可是太多人忘本而去傷害地球,到最後發現最終受傷的還是我們自己。地球上不是只有我們一個國度,也不是只有人類一種生物,人人和平共處,人與自然與其他動物生物和平共處,需要我們都在一個精神層次裡面。很顯然現在我們每個人精神層面的思想是有階級的,所以我們要學習古代文人的思想精神。總有一些人在為大家能有更好的生活環境而奮鬥,他們的心中有大愛。
  • 朔州四小: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朔州市第四小學利用這樣一個特殊契機,進一步對學生加強人類生命共同體的教育,讓學生深刻理解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的生死與共、和諧相處的生命關係。為了引導廣大師生將關愛家園、保護環境的理念滲透到日常生活中,開展了「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系列線上主題教育活動。主題活動從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入手,深化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認知,同時進行環境和生命教育,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活動中,各班以「釘釘班級群」為平臺,開展了以環保為主題的線上隊會活動。
  • 牢固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內容。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今年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使進一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的現實緊迫性更加凸顯。
  • 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
    新華社發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十四五」規劃建議從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四個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 世界地球日 雲南50位地質學家共同發聲
    世界地球日 雲南50位地質學家共同發聲 朱丹 攝雲南網訊(記者 朱丹)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雲南50位地質科學、地球物理化學勘査和地球科學等領域的專家共同向全社會發出倡議。
  • 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推進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有長期戰略引領、以人民為中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影響深遠、意義重大。  加快現代化建設需發揮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十四五」規劃目標的引領作用。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王鳳才認為,走向生態文明必須進行生態治理,其積極內涵在於倡導綠色生產方式、消費方式、生活方式,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因此,要從觀念、制度、措施等多方面著手,通過多主體參與,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共建綠色發展的美麗世界。
  • 線上宣傳 實時交流--太原開展世界地球日主題宣傳--山西青年報2020...
    線上宣傳 實時交流 太原開展世界地球日主題宣傳   本報記者 郭麗菲      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地球日活動主題為「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要在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道路上,共同守護人類自然生態安全的邊界,不斷貢獻中國力量,發揮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讓生態文明理念和實踐造福世界人民。二、 新時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路徑選擇進入新時代,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就,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美麗中國,必然要走一條適合我國發展實際的綠色發展道路。
  • 建構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關係
    但是,一方面,由於現代性價值體系所說的「人類利益」,本質上只不過是資本的利益;另一方面,現代性價值體系把發展等於經濟增長,簡單化了人類幸福的豐富內容,同時它所追求的無限經濟增長是以不考慮自然資源的限制為前提的。
  •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價值意蘊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方略,正好回應了當今國際社會普遍關切的重大問題,對人類與世界何去何從的問題給出了積極的應對方案。因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具有廣泛的價值意蘊,不僅關乎中國人的命運,同樣也關乎世界的命運。深入研究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所蘊含的價值內涵,對於正確處理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無疑具有現實價值。
  • 資源環境領域專家世界地球日訪談
    閱讀提示:今年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目前,世界地球日成為宣傳我國自然資源國情國策、引導社會公眾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建立正確的自然資源觀和普及地球科學知識的重要平臺。自然資源部確定2020年世界地球日宣傳主題為「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甘肅民勤沙漠中建成「摘星小鎮」 傳播人沙共生理念
    中新網蘭州2月21日電 (馬愛彬)每到夜晚,地處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里沙漠交匯處的甘肅武威市民勤縣蘇武沙漠大景區內「摘星小鎮」,絢爛星空與高科技建築交相輝映,呈現出大漠夢幻仙境,引來一波又一波的民眾和遊客前來觀賞。
  • 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
    作者: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劉建偉、許晴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將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目標化,提出了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具體要求。這集中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對現代化建設規律和生態文明建設規律認識的深化,標誌著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邁入新階段。
  • 圓明園「順木天」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我們接著聊圓明園,本文說的圓明園中一處最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的景點「順木天」。順木天位於紫碧山房果蔬圃的東南,是一座八方二十四柱高臺大亭,東西南北四面皆設臺階,處圍環以清溪,東西各架一座石平橋,外簷懸乾隆帝御書「順木天」三字匾。
  • 環保部部長《求是》雜誌發表署名文章: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方略內涵豐富,主要包括: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 2020年世界地球日主題是什麼?
    2020年世界地球日主題是什麼?  答:2020年的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製作的《「世界地球日」廣東自然資源科普片》將列入「粵課堂」全省一至九年級當天課程。「世界地球日」當天下午(4月22日)16:20-17:00,科普片將在廣東廣電、中國移動IPTV、南方+、騰訊等渠道播放。  備註:「世界地球日」知多D  自上世紀70年代起,每年的4月22日被定為「世界地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