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一個人等問答,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臺灣島。打開中國地圖的時候,在東南海面上有一對閃閃發光的大「眼睛」,默默巡視著中國的萬裏海疆。它們就是在浩瀚的東南海面上屹立的臺灣島和海南島,號稱為中國海防線上的「雙目」。讓我在本文中先來向大家介紹這兩隻大眼睛中的其中一隻——臺灣島。臺灣島是中國的第一大島,面積為35759平方公裡,在世界海島中居第二十八位。雖然它的陸地面積並不大,但卻有著遼闊的海域,從東經119*18'03"(澎湖縣花嶼西端)到124*34'30"(宜蘭縣赤尾嶼東端),從北緯21*45'25"(屏東縣七聖巖南端)到25056'30"(宜蘭縣黃尾嶼北端),都是臺灣的所轄海域。
從空中俯視臺灣的時候,它像是漂在海面上的一片芭蕉葉,葉柄朝著南方。從人造衛星上俯瞰整個亞洲東部及太平洋地區地理形勢時,就會發現臺灣島具有極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它東面紫緊挨著太平洋,南隔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遙遙相望,北憑澎佳峪、釣魚島、黃尾嶼而與琉球群島為鄰;西而的漲湖列島正澎佳嶼、 臺灣海峽之要衝。這一區域是歐、亞、美各是著名的「遠東海國在太平洋上走廊』西岸進出的三角點,是我國與太平洋地臺灣島就像是我國東南各省的天然屏障,被人稱之為「東南鎖鑰」、「七省藩籬」。清代著名官吏藍鼎元作詩云:「臺灣雖施島,半壁為藩籬。沿海六七省,口岸密相依。臺安一方樂,臺動天下疑。「 幾句簡潔的詩句強而有力地道出了臺灣對於中國的重要性。
在過去很久很久的時候,臺灣島曾同大陸連在一起。由於漫長的地質運動,東亞大陸板塊不斷向赤道方向擠壓,東亞大陸架一方面受到來自大陸方向的強大擠壓力,另一方面又受到巨大而堅硬的太平洋板塊的阻抗,於是,在它的前沿形成了一系列按東北——西南方向排列的山脈,即東亞褶皺山系。東亞褶皺山系露出海面,構成了東亞島弧。越是靠近太平洋,受到太平洋板塊的阻抗越大,褶皺山脈的山勢也越高聳。因此,就形成了臺灣目前的地質基礎。地勢比福建、浙江一帶高,山脈也是東邊比西邊陡峭,素有「高島」之稱。
在臺灣的屬島中,有一些是珊瑚島,如東港海外的小琉球島,鵝鑾鼻南端的七星巖以及東方的蘭嶼和小蘭嶼等。琉球嶼位於東港的西南約15公裡的海上,島形南寬北窄,附近為淺海,水色澄清,遊魚可數,享有「琉球龍宮」之稱。位於巴士海峽中的七星巖是臺灣南端的屏障,7個小島嶼散布在大約兩公裡的海面上,形狀如同北鬥七星。小蘭嶼原名小紅頭嶼,面積只有1平方公裡多一點。除了珊瑚島,臺灣屬島中還有大量的火山島。臺灣海峽中的澎湖列島,東北海域的花瓶嶼、棉花嶼、澎佳嶼、釣魚島以及東南海域的火燒島等等,都是海底火山噴發而成的。澎湖列島是臺灣最大的群島,共有大小島嶼64個,面積126平方公裡。其中澎湖島最大,面積64.26平方公裡。其次是漁翁島和白沙島,面積分別為18.2平方公裡和14.1平方公裡。
本文章由一個人等問答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