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構建第一島鏈,為何說臺灣島是關鍵,看我國如何突圍!

2020-12-06 老王玩剪輯

美國構建第一島鏈對我國重重包圍,我國該怎麼突破?為什麼我國臺灣省是第一島鏈的關鍵?博採眾議地球議,大家好我是小議。今天小議就和大家聊聊美國處心積慮構建的第一島鏈,到底有沒有用?

要說美國在全球最喜歡做的事情,那就是挑釁其他國家了。在美國看來但凡有可能威脅到其地位的國家,美國就會布下重重羅網不斷打壓。面對我國,自然也是不例外。不過隨著我國的綜合實力增長,你要說美國敢和我們開打嗎?小議覺得它還真不敢,於是只能搞點小動作,來噁心人。比如美國針對我國部署的第一島鏈,就是一個看起來很有用的計劃,當然也僅僅是看起來而已。

第一島鏈是指什麼呢?它北起日本群島,琉球群島、中接臺灣島,南至菲律賓群島、加裡曼丹島,最後來到位於馬六甲海峽的新加坡。這麼一串圍繞著我國海域的連續島嶼鏈,看起來還真的是把我國給團團包圍了起來。這個島鏈戰略從上世紀50年代美國就提了出來,用來圍堵亞洲大陸,對亞洲各國形成威懾。美國著名的軍事家麥克阿瑟甚至將第一島鏈稱為「不沉的航空母艦」,第一島鏈最近處距離我國僅有160公裡,從而可以向我國東部沿海地區投射力量。

不得不說,這個戰略思想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是這樣就能把中國給封鎖起來嗎?位於日本九州島最南端的大隅海峽,就是所謂的第一島鏈地帶的重要海峽。這裡日本的領海寬約3海裡,中部是國際航道,各國船隻都可以無害通行,我國當然也能過了。大隅海峽的寬度小於24海裡,其實日本完全可以將其劃為自己的領海,這樣其他國家的軍艦就不得擅自駛入了。但是日本為了讓美軍行動方便,特地留了個門,在宗谷海峽、津輕海峽、大隅海峽以及對馬海峽實行3海裡領海寬度。

如果沒有3海裡的特殊規定,位於日本橫須賀的美國海軍第七艦隊想要進出東海就得繞行衝繩島了,而且還無法進入日本海。小議也不知道這是日本心甘情願的孝心還是美國在背後脅迫。不過由此對中國的封鎖就成了無稽之談,2012年6月13日中國海軍3艘軍艦通過大隅海峽向東駛入西太平洋海域。我們也在當天宣布了我國海軍艦隊將開赴西太平洋進行訓練,符合國際法則和慣例。畢竟你這是國際水道,我國海軍想怎麼通行就怎麼通行。除非日本公開聲明,這是給美國留的門,其他國家不允許通行,那小議就不說什麼了,心服口服。可是日本敢這麼說嗎?關注小議,地理知識盡在這裡。

除了大隅海峽之外,在第一島鏈上還有位於吐噶喇列島北端與大隅群島南端之間的吐噶喇海峽、位於琉球群島的宮古海峽,和位於我國臺灣省和菲律賓之間的巴士海峽。中國海空軍進入西太平洋一般走巴士海峽和宮古海峽,偶爾才會走大隅海峽和吐噶喇海峽。當然這些都是國際水道,中國有權通過。其中巴士海峽是南海和太平洋的天然分界線,也是重要的航道,特別是日本從中東、非洲和東南亞進口的石油和其他原料大都需要經過巴士海峽,在戰略上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一旦爆發戰爭,這裡將成為控制和封鎖的重要海區。

宮古海峽是琉球群島中最寬的一條海峽,也是我國進出西太平洋訓練的理想國際水道。宮古島距離衝繩島約260公裡,如此寬的距離,所謂的島鏈封鎖幾乎形同虛設。美國也意識到這一點,在衝繩島上部署了大量的軍事基地。這裡駐紮了美國海陸空和海軍陸戰隊四大兵種,大約2萬名士兵,佔據駐日美軍數量的2/3。衝繩島面臨東亞大陸,背靠西太平洋,距離我國釣魚島僅400公裡,距離臺北約600公裡,距離福州也只有800多公裡。

如果說第一島鏈是「不沉的航空母艦」,那其中的衝繩島更是指揮和作戰中心。駐守在嘉手納的美軍戰機,最快在20分鐘內就可飛抵我國大陸。嘉手納空軍基地佔地近20平方公裡,軍事人員超過9000人,各類軍機近100餘架。而普天間軍事基地是美國唯一長期駐紮海外的海軍陸戰隊,一旦美國捲入亞太衝突,它就是美國的核心作戰力量。除了軍事基地衝繩島還有著多個港口,為美國艦船提供後勤、維修服務。

第一島鏈以我國臺灣省為中心可以分為南北兩端,北端以衝繩島為核心,美國部署了重兵。而在東南亞美國只在新加坡有軍事基地。新加坡的樟宜海軍基地就是由美國和新加坡共用。經過擴建改造樟宜海軍基地已成為一個深水良港,可以停泊航空母艦、巡洋艦等大型艦隊。並且還提供後勤補給和維修服務。由此可以看出美國將重心完全放在了日本以及琉球群島。而在第一島鏈的封鎖中,最為關鍵的就是臺灣島,它位於第一島鏈的中心,扼守著我國東海和南海的戰略通道。同時我國也不用繞行宮古海峽或者巴士海峽,可以直接從臺灣駛向西太平洋。而且第一島鏈只是起到威懾作用,我國仍然可以合法地通過國際航道進入太平洋,如果開戰,第一島鏈基本全部被我國東風飛彈射程覆蓋。東風快遞,使命必達。

咱們再來看看我國臺灣省的港口有哪些,位於宜蘭縣的蘇澳港三面環山,港口東向太平洋,是一個天然的優良港灣,如果從這裡出發,第一島鏈不攻自破。從蘇澳港往北,還有著名的基隆港,這裡是臺灣北部的海上門戶,港口水深達11.5米,同樣三面環山,還是十分重要的海運轉運中心輔助港。北有基隆港,南有高雄港,高雄港是臺灣最大的海港。高雄港曾長期位居世界海運第三大港,僅次於我國香港和新加坡。這幾個港口地理位置都十分優越,不論是海運貿易還是作為軍事港口使用來說都能發揮極大的作用。

你覺得美國布置的第一島鏈能否起到制衡我國的作用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喜歡本期的朋友就多多評論點讚吧。關注地球議,地理知識盡在這裡。咱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西太平洋上的鎖鏈——美國打造的第一島鏈
    但是,就實際戰略價值而言,太平洋上的「三大島鏈」對我們有著最大的威脅,尤其是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臺灣島,菲律賓群島和大巽他群島組成的第一島鏈。其地理位置距離我們最近,第一島鏈主要位於中國海域與太平洋的分界線。 東海區域的島鏈從臺灣島的西側延伸至日本列島。南海區域則包括菲律賓西部和越南東部的大多數島嶼,上述島嶼構成了第一島鏈。實際上造成了中國近70%的南海的航行面積。
  • 圍堵中國,美國精心劃出5條島鏈封鎖,第一島鏈名存實亡?
    美國部署的五大島鏈有什麼不同?第一島鏈名存實亡是真是假?第一島鏈指東亞海岸線向東延伸的廣袤狹長的海域,北起千島群島,南經日本本土,向南依次為琉球群島、菲律賓、大巽他群島,最南端至印度尼西亞的加裡曼丹島,相當於沿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完全隔絕亞洲大陸和外部海洋。
  • 遼寧艦突破所謂「第一島鏈」,進軍太平洋,需要面對多大的壓力?
    中國軍事力量在亞洲排第一以前很多人可能認為中國軍隊徒有人多優勢,可如今我們已經把人海戰術轉化為高科技戰略。去年,我國的工業產值已經超過了美日德三國的總和,可以招募的士兵人數超過了兩億,就單單從軍隊數量上就已經掃平了亞洲大陸。
  • 專家:海軍穿第一島鏈次數增多 打破60年絞索
    李傑新華網9月21日報導,「第一島鏈」,在上世紀50年代是美國處心積慮設計的扼殺社會主義陣營的首道絞索,在新世紀則成為美軍加緊實施「重返亞太」和「亞洲再平衡」戰略的主要抓手。近年來,美國進一步挑唆日本、菲律賓等亞太國家包圍中國,不斷加大了「第一島鏈」的封鎖和圍堵力度,尤其是加大了島鏈上各個海峽水道的封鎖力度。
  • 【地理探究】日本人為什麼要把中國地圖倒過來看?附三大島鏈知識點
    而是想著如何來封鎖中國的「出路」。這就是日本防衛的根本思路。日本防衛省的年度報告書說,從2008年開始,中國海軍的艦隊多次演練如何突破「日本島鏈」這一課題。但是,最讓日本感到震驚的是,08年4月,中國四艘大型軍艦組成的一支艦隊,居然從日本本島與北海道之間的津輕海峽穿過,實現了「日本島鏈」的中間突破,而且還圍繞日本列島兜了一圈。
  • 我國海軍核潛艇現狀如何?真的不能突破第一島鏈嗎?096型或將改變...
    拋開事件的真實性來說,如何看待我國核潛艇被美國商業衛星追蹤到這件事呢?事情的嚴重性絕對比你腦海中預想的後果還要嚴重。了解印太地區地理的人應該都清楚,在亞洲東部和太平洋的西部地區,存在這三條鎖鏈狀的島嶼分布。藉助於這樣的島鏈分布,美軍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島鏈遏制計劃」,也即將我國封鎖在島鏈之內。
  • 中國艦隊穿宗谷海峽 「第一島鏈」被撕得支離破碎
    「第一島鏈」被撕得支離破碎在美國前國務卿杜勒斯的構想中,由阿留申群島、千島群島、日本群島、琉球群島、菲律賓群島、印度尼西亞群島等組成的「第一島鏈」能夠有力阻止中國海軍向遠洋發展。但是在中國常態化衝破巴士海峽、宮古海峽、衝繩海峽赴西太平洋訓練後,連接島鏈的節點僅剩下位於扼守日本海的宗谷海峽。
  • 臺灣島的地理位置如何?適合大型海軍基地建設嗎?
    麥克·阿瑟曾將中國臺灣島比作是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和潛艇供應船」,臺灣島的地理位置優勢由此可見一斑。單從地理角度來講,臺灣島的位置優勢在整個亞太地區都能排得上行,這樣的位置優勢對於大型海軍基地建設的意義是非常大的。
  • 面積一樣大,為什麼臺灣島人口是海南島人口幾倍?
    今日話題: 面積一樣大,為什麼臺灣島人口是海南島人口幾倍?臺灣島地處中國海區東南部前沿,又位於亞洲東部島鏈中環,為中國東南沿海和近海交通線側翼的海上屏障,是維護中國在東海、南海和太平洋海上權益的戰略要地。臺灣文化以中華文化為主體,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距離中國僅有3000公裡的關島,怎麼就成美國領土了?
    距離中國僅有3000公裡的關島,怎麼就成美國領土了?距離中國最近的美國在哪裡?答案其實很簡單,就在關島。關島從方位上看,關島距離中國僅有3000多公裡,距離日本僅有2000多公裡,而距離美國的海外州夏威夷也有5000多公裡,距離美國本土則是超過了10000公裡。從戰略角度看,關島是美國在全球戰略的重要支點。
  • 管清友:未來十年對中國非常關鍵,我們面臨科技突圍的驚險一躍
    在當前重要戰略機遇期和轉型期,科技事業如何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格局下助力企業突圍?普通人又該如何把握好轉型升級期帶來的新一波投資機會?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進行測算,中國經濟總量可能會在2030年會超過美國。同時,全球產業轉移也確實帶來了以美國為代表的第一世界國家的內部變化。舊的產業離開後,新的產業沒有及時替代,美國五大湖地區形成了很多「鐵鏽地帶」,產業「空心化」造成工人失業率提升,從而加劇了美國社會的撕裂。於是美國把自身社會產生的問題歸咎於中國這個「世界工廠」。
  • 關島在遙遠的太平洋西岸,美國是如何把關島變成本國領土的
    二戰之後,為了維護自身的全球霸主地位,對部分亞洲國家進行封鎖,美國提出了所謂的「東方弧線」新月防線。其具體方案就是在亞歐大陸邊緣,各太平洋島弧鏈上駐軍,將亞洲國家的海軍力量限制在島鏈之內。一旦有戰爭需要,這些島鏈又能成為進攻亞洲大陸的跳板。
  • 日本與那國島離我國臺灣只有110公裡,海底暗藏神秘金字塔遺蹟
    我們今天來了解一下日本與我國相距最近的一個島嶼,琉球群島中的與那國島。與那國島是日本琉球本島西南300多公裡的一座小島。距離日本九州鹿兒島1000多公裡,距離中國臺灣只有約110公裡,距離釣魚島僅約150公裡。據說在能見度極佳的情況下,在與那國島上可以看見我國臺灣島上的山脈。
  • 為何說我國的地理位置比美國更優越?
    首先,雖然在緯度上佔據了大部分的亞熱帶季風區和溫帶季風區,卻也深受颱風等自然災害的威脅;其次,因為國土深入亞歐大陸內部,使得我國西部出現了大片乾旱和半乾旱區;再次,因為亞歐大陸版塊和印度洋板塊的擠壓,我國地形出現了三級階梯的形態,適宜生存面積小,可耕地面積甚至不如印度;最後,由於同時毗鄰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震帶,使得我國地震災害頻發。
  • 不光美國能航行自由,中國軍艦逼近夏威夷,美軍基地已在飛彈射程
    要說美國海軍是真的強,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擁有11支核動力航母戰鬥群的國家。不僅如此就算每個航母戰鬥群單獨拿出來,那個戰鬥力也足夠滅掉大部分國家的海軍。不過美國海軍實在是有點太「飄」了,從來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
  • 【旦說定製】 從華帝家居的「逆襲」看大家居品牌的轉型突圍
    第一時間,華帝與業內深度了解定製家居產業的全案諮詢公司合作,對大家居戰略進行整體系統規劃,彌補高層團隊對定製家居產業暫時的認知不足。回頭看,這應該是華帝戰略轉型「又快又好」的關鍵之舉。在2017年底重啟大家居戰略前,由於連續經歷了多次經營策略的大幅度調整以及核心操盤手的走馬換將,華帝運營團隊實際上流失嚴重,面臨的第一大挑戰就是要在幾乎零基礎上重新構建新團隊。經過兩年的招聘、培訓、企業文化的導入、攻堅項目的演練,現有華帝家居運營體系架構清晰、功能完善,核心團隊的專業能力已完全可以PK頭部專業品牌。
  • 華為如何突圍無人區?任正非:不做小商品,2012實驗室要瞄準未來
    華為如何突圍無人區?任正非:不要做小商品,不要掙小錢,2012實驗室要瞄準未來華為正在面臨兩大困境。一個是美國科技霸權的打壓,對華為的實體清單管控,硬體和軟體的根上仍在處於被斷供的極端困境中。另一個困境,是華為自身研發創新正處於無人區的困境。
  •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張韻:在化合物半導體方向上尋求突圍
    如何實現一定程度的突圍?張韻圍繞化合物半導體展開了分享。矽是第一代半導體,也就是元素半導體。然後是第二、三代半導體,化合物半導體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元素組合在一起形成的。矽奠定了微電子行業的基礎,化合物半導體則開闢了更多樣化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