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如何突圍無人區?任正非:不做小商品,2012實驗室要瞄準未來

2021-01-12 風起堂主人

華為如何突圍無人區?任正非:不要做小商品,不要掙小錢,2012實驗室要瞄準未來

華為正在面臨兩大困境。

一個是美國科技霸權的打壓,對華為的實體清單管控,硬體和軟體的根上仍在處於被斷供的極端困境中。

另一個困境,是華為自身研發創新正處於無人區的困境。任正非在科技大會上說過,「華為正在本行業逐步攻入無人區,處在無人領航,無既定規則,無人跟隨的困境。」

無人區的困境下,華為如何突圍破局?

01紅旗插上山頂,回頭一看:山腰、山腳全被包圍了

任正非在全國科技大會上的發言中,對華為的創新水平做了總結,「華為的水平尚停留在工程數學、物理算法等工程科學的創新層面,還沒有真正進入基礎理論研究。」

任正非對華為所面臨的基礎研究困境,形象的打過一個比方:

華為把紅旗從山腳扛到了山腰,又把紅旗插到了山頂,但從山頂看下去的時候,卻發現山腳、山腰都被別人包圍了,因為專業領域的基礎專利幾乎全是西方公司的,華為多年的技術積累陷入了山腳、山腰的十面埋伏之中。

沒有自己的基礎專利,華為就只能留下買路錢,向國外公司支付專利費,或者用自己的專利去交換,換取一條道路。

據華為公開數據,華為每年支付的專利許可費用高達3億美元, 2020年華為僅支付給美國高通公司的專利授權費用,就已達18億美元。截止2019年公開數據,華為累計對外支付超過60億美元專利費用於合法使用其他公司的專利,其中近80%支付給美國公司。

任正非也曾在內部有過一次講話,說華為的前18年裡,每年堅持投入銷售收入的10%以上在研發上,資金投入都維持在每年70億~80億元以上,但卻沒有一項原創性的產品發明。

有一次,華為研發部門的負責人在向任正非匯報研究成果時,任正非卻說:「你什麼時候可以不讓公司交這幾億美元了,再到我這裡來吹牛吧!」

02華為突進到了創新的無人區

隨著華為在3G、4G、5G理論上的突破,華為在通信行業上,進入到了真正的無人區。

任正非說:隨著逐步逼近香農定理、摩爾定律的極限,而對大流量、低時延的理論還未創造出來,華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華為已前進在迷航中。

重大創新是無人區的生存法則,沒有理論突破,沒有技術突破,沒有大量的技術積累,是不可能產生爆發性創新的。

華為跟跑的「機會主義」高速度不再,華為創立引導理論的責任已經到來。

但華為憑什麼創立引導理論?

任正非在內外部講話多次提到,華為要加大研發戰略投入,堅持向下扎到跟、向上捅破天,「短期要解決生產連續性問題,長期要敢於牽引產業發展方向」。

事實上,華為在引導理論的創新早已展開。

為了突破無人區,華為在研發戰略上也相應做了調整,將此前長期堅持的以市場應用導向的研發方向調整為面向基礎研究、基礎技術發明的2.0版創新戰略。

任正非在一次講話中提到:「以客戶為中心講多了以後,我們可能會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會忽略以技術為中心的超前戰略。將來我們以技術為中心和以客戶為中心兩者是擰麻花的,一個以客戶為中心做產品;一個以技術為中心做未來架構性的平臺,加大前瞻性、戰略性投入,構築華為面向未來的技術優勢。」

華為在基礎研究領域的海思和鴻蒙,近兩年最為大眾熟知,但海思卻不過是華為強大基礎研究機構的二級部門。

03神秘的華為2012實驗室

華為有個神秘的2012實驗室,外界可能對這個實驗室多有不解。

1、為何命名「2012實驗室」?

其實這個命名來自《2012》這部地球毀滅的科幻電影,講述的是世界末日來臨前人們掙扎求生的經歷。

受《2012》這部電影的啟發,華為創建了面向基礎科學研究為主的「華為2012實驗室」,專注於對信息與通信技術領域前沿技術以及未來不確定性的探索。

任正非認為,人類社會正處在一個轉折期,未來二三十年內將變成智能社會,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數據洪水漲得太猛了,那些沒有方向的奮鬥是不可能產生價值的。

具有強烈危機感的華為,需要在信息洪流中構築一艘面向不確定性的諾亞方舟,構建未來10-20年的生存能力,成為未來少數能活下來的公司之一,於是便有了2012實驗室。

2、2012實驗室的定位

2012實驗室就被定位成華為的「創新特區」,成為華為突圍無人區的諾亞方舟。

據統計,2012實驗室約有1.5萬人,已成為華為創新、研發、平臺開發的責任主體,也是華為探索未來方向的主力團隊,更是華為整體研發能力提升的責任者,代表著華為未來的核心競爭力,也代表著華為自身的基礎研究水平。

在華為2012實驗室,聚集了一批世界領先的前沿科學家和研發人員,正在研發一些面向未來的前瞻性的基礎科學技術。

2012實驗室主要面向未來5-10年的發展方向,在華為有著極高的戰略地位。主要研究方向有新一代通信、雲計算、音頻視頻分析、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等。

華為每年10-15%的研發費用中的30%是用在基礎研究中的,並且華為對基礎研究還允許可以有很高的失敗率。

3、2012實驗室都在研究什麼?

我們所熟知的海思,就是2012實驗室的二級部門。除了名震天下的海思,2012實驗室的二級部門還包括中央硬體工程學院、研發能力中心、中央軟體工程學院等。

2012實驗室旗下知名度最高的是設在香港的諾亞方舟實驗室,來自全球的科研人員在這裡圍繞人工智慧開展基礎研究工作。

2012實驗室旗下除了知名的諾亞方舟實驗室,還有很多以世界著名科學家命名的神秘實驗室,包括香農實驗室、謝爾德實驗室、高斯實驗室、圖靈實驗室、歐拉實驗室等。

華為在研發戰略上,考慮到國內基礎理論研究的薄弱,人才的匱乏,便將很多尖端的研究所建在了頂尖科學家所在的國家和地區。比如隆巴迪先生是全球著名的微波研究專家,華為便將微波研究所建在了他的家鄉義大利米蘭;克裡納先生是全球知名的商業架構師,華為為他在愛爾蘭科克市設立了研究所。

2012實驗室在歐洲、印度、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地區還設立了海外研究所,以當地的世界領先技術作為研究基礎。這些研究所少則300人,多則上萬人。

時至今日,華為2012實驗室成了國內頂級研究水平的代表,在全球也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任正非在一次2012諾亞方舟實驗室座談會上說,2012實驗室在瞄準未來構築一些高端技術的過程中,要敢在主航道向前衝。不要去做一些小商品,掙些小錢。

雖然華為在前18年沒有一項原創發明,但經過這些年在基礎研究上的不斷前進,任正非已經可以自豪說:華為如今已成為擁有8萬多項授權專利,許多還是基本專利、核心專利,這對人類是一個貢獻,對美國的信息社會也是一個貢獻。

04無人區的華為破局

面對美國科技霸權的打壓和無人區沒有領航、沒有方向的兩大困境,華為如何破局?

正如《華為破局》中任正非所說,「華為把紅旗從山腳扛到了山腰,又把紅旗插到了山頂,但從山頂看下去的時候,卻發現山腳、山腰都被別人包圍了」,關鍵時刻見格局,任正非和華為洞察戰略,能力聚焦,敢打敢拼,團結一切優秀人員,不斷爭取最大的勝利。

《華為破局》中,講述了從一家小公司成長為中國高科技企業的代表,一路走來的華為,始終保持了強大的理性和創造力,既不過於激進,也不過於保守;既有創業者、開拓者的激情,又有守成者、發展者的穩重。華為之所以有如此穩健的表現,源於他們一直堅持的思維方式——灰度哲學。正是這種理性的思維方式,為華為爭取了生存與成長的空間,才成就了今天的華為。

《華為破局》為你呈現的這種思維方式,值得每一家出海奮鬥的企業、每一家面對行業巨頭打壓的中小公司和每一位面臨職場壓力的人們學習和借鑑。《華為破局》不僅僅是一部企業管理書,也是一部關於生存、奮鬥的書,是每個人的案頭參考書。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上方卡片即可獲取,了解和學習任正非帶領華為破局歷程中,是如何面對困難而「心有驚雷,面不改色」的格局和氣概。

相關焦點

  • 華為重發任正非2012年講話,談為何搞晶片,員工:老闆穿越了
    11月25日,華為心聲社區發布了任正非與2012實驗室座談會紀要,令華為員工的不解的是,這次座談會發生在2012年7月,其中的內容不但在華為內部而且在外網早已多次刷屏。華為如今重發有何深意?2012實驗室是華為的總研究組織,該名稱源於災難片《2012》,任正非認為未來信息爆炸會像數字洪水一樣,華為要想在未來生存發展就得構造自己的「諾亞方舟」,該實驗室主要面向的是未來5-10年的發展方向,下設中央硬體工程學院、海思半導體、研發能力中心、中央軟體院等。
  • 走進華為2012實驗室:泡水4年的通信模塊和咖啡能量標語
    「2012實驗室」的命名,據說來自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觀看電影《2012》後的感想。他認為,未來信息爆炸會像數字洪水,華為要想在未來生存發展就得構造自己的「諾亞方舟」。2012實驗室主要負責一些前沿科技的研究。比如,在結構材料與力學實驗室門口密封魚缸內進行的這場試驗,就是華為為了歐洲市場進行特殊的產品開發。
  • 華為任正非看待未來是鋪滿鮮花還是荊棘遍布?
    華為任正非看待未來是鋪滿鮮花還是荊棘遍布? 馬繼華 發表於 2016-09-20 09:36:24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通信相關的三家科技巨頭都非常引人注目。
  • 華為奮鬥在 「 無人區 」面臨的三個危機
    今天的華為,可以說已經是當之無愧的行業佼佼者。所謂高處不勝寒,在商業世界漫長的叢林賽跑中,一位獨自跑在前面的領先者,如何克服疲憊、寂寞,在隨時可能迎面而來的風雪中,蹚過腳下可能出現的泥濘、窪坑,擺脫後來者的追趕,始終保持領先,這是很多像華為一樣的行業領先企業正面對的困境。
  • 華為財務崗裁員1100人!任正非痛斥:鼠目寸光!他們將來是要做接班人!
    1他們都是華為的接班人 任正非在講話中提到,為了培養未來的接班人,華為招聘了大量外國名校畢業的博士、碩士做PFC(項目財務),PFC最多的時候達到了 1700人。 「不知誰裁掉了1100人,讓我生氣不已。
  • 華為的管理理念:任正非洞察人性
    不計成本,花費數十億學IBM 1997年聖誕節前一周,任正非走訪了美國休斯公司、IBM、貝爾實驗室、惠普等一批著名的高科技公司,將考察重點放在IBM這家最具美國特色的企業身上。
  • 任正非:活下去是華為的最高綱領
    要主動飛越危機,「勇敢去做」是最重要的,以下是華為飛越危機的五大關鍵舉措。 舉措一|止血:確保現金流安全 為了確保現金流安全,任正非當時主要做了三件事。
  • 任正非送別榮耀:「離婚」就不要藕斷絲連,要做華為最強的對手
    如何克服困難,就是擺在你們這些英雄豪傑們面前的事情。」他說到。ynpEETC-電子工程專輯他還表示,榮耀與華為一旦「離婚」就不要再藕斷絲連,榮耀要做華為全球最強的競爭對手,超越華為,甚至可以喊打倒華為。
  • 任正非管理思想的精華竟然是:熵!
    同理,企業要保持發展動力,需要依靠的就是人的生命活力。任正非說,(企業)要想生存就要逆向做功,把能量從低到高抽上來,增加勢能,這樣就發展了(於是誕生了厚積薄發的華為理念);人的天性就是要休息,舒服,這樣企業如何發展?(於是誕生了以奮鬥者為本,長期艱苦奮鬥的華為理念)任正非正是通過洞察人性,激發出華為人的生命活力和創造力,從而得到持續發展的企業活力。過去5億年,遺傳信息的數量增加了1億比特。
  • 任正非:我們認為美國的最終目的是要消滅華為
    按照美國檢方的說法,她對華為與Skycom之間的關係做了不實陳述。是您指示她這麼做的嗎?任正非:美國政府如果要出示證據,應該是通過法庭出示,但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看到,紐約東區法院要儘快拿出證據來。Nathan VanderKlippe:但美方已經公布了書面證詞,還公開了孟女士陳述時的PPT副本。
  • 才是任正非管理思想的最大秘密深度好文
    同理,企業要保持發展動力,需要依靠的就是人的生命活力。任正非說,(企業)要想生存就要逆向做功,把能量從低到高抽上來,增加勢能,這樣就發展了(於是誕生了厚積薄發的華為理念);人的天性就是要休息,舒服,這樣企業如何發展?(於是誕生了以奮鬥者為本,長期艱苦奮鬥的華為理念)任正非正是通過洞察人性,激發出華為人的生命活力和創造力,從而得到持續發展的企業活力。
  • 任正非為何總唱衰華為?因為有個魔鬼名叫「熵」
    我們最早讀到的任正非的文章是《華為的冬天》,在2012年的時候,他有一個很重要的講話,叫《華為的2012》。聽起來好像是他始終在唱衰華為,當然實際上不是在唱衰華為。他是比較清醒地意識到,華為作為一個企業,和所有其他的企業一樣,始終存在一個巨大的陰影,或者說有一個看不見的魔鬼隨時在側,這個魔鬼就是熵。熵就是繁榮的反面,興旺的反面,有序的反面。
  • 任正非,又在下一盤什麼棋?
    如此高密度地訪問國內高校及科研機構,還是任正非這輩子頭一回。陪同任正非訪問的人級別都不低,有華為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華為2012實驗室總裁、海思的「老大」何庭波,還有華為全球技術合作副總裁艾超、華為中央研究院總裁査鈞等。受訪的高校及中科院也十分重視,校黨委書記、校長,還有一眾專家學者悉數出面。
  • 華為海思:29年,「備胎」終於「轉正」!誰在掌舵?(上)
    「美國趕盡殺絕,華為海思接下來還怎麼活下去?」華為海思的未來之路,似乎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摸不清看不透,而國產晶片從設計到製造的發展也令人擔憂。美國為何會對晶片如此緊張?華為海思在從0到1的發展中,做了哪些重要舉措,會被美國盯上?
  • 8年前華為諾亞方舟座談會預言成真,好在任正非16年前就開始布局
    8年前,在華為「2012諾亞方舟實驗室」專家座談會上,有人向任正非提了一個問題:「如果他們突然斷了我們的糧食,Android系統不給我用了,晶片也不給用了,我們是不是就傻了。」任正非回答說:「斷了我們糧食的時候,我們的備份系統稍微差一點,也要湊合能用上去。」
  • 任正非請「布鞋院士」代言,李小文:不收錢,希望中國多幾個華為
    曾經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特意派人去請李小文院士給華為代言,並支付肖像權和代言費。以華為在業內的地位,這筆代言費一定不少。但李小文卻表示,不收錢,希望中國多幾個華為。
  • 華為不造車,為什麼「有效期」是三年?
    在管理架構上,華為車聯網業務部負責人是蔡建勇,隸屬2012實驗室,板塊負責人是李英濤。而在2012實驗室板塊中,又有專門的電動汽車、自動駕駛項目,具體負責人是查鈞。華為決定進入一個領域後,常常會打造「虎狼之師」。
  • 華為與美國和解路線圖是什麼?任正非這樣說
    加拿大政府是否採用5G是一件事,選擇用愛立信還是華為是第二件事,由加拿大政府決定。如果決定給我們做5G,我們就做好;決定不給我們做5G,我們在加拿大的投資也不會變化。我們還要繼續投資加拿大,不改變。」任正非也提到了在歐洲建廠生產5G設備的問題,他指出,華為的生產工廠採用人工智慧的方式,繞過了歐洲福利社會,繞過了工會。
  • 任正非談關於華為雲的自我批判與思考
    再者從技術演進方向與實現路徑上,需要構建面向未來領先世界的架構,保持技術架構的延續性。任正非用「解構」的方式談及了華為在一些關鍵技術實現創新的維度和方法,希望通過解剖與類比,找到能夠在雲技術領域複製的創新方法。
  • 任正非的2019:對不起孩子,無愧於華為,浮沉於民心
    只有任正非因來自美國方面的壓力無法親往見面。被捕入獄第二天,孟晚舟就託丈夫遞了一張紙條給任正非:爸爸,所有矛頭都是對準你的,你要小心一點。家人們如驚弓之鳥。在此後任正非的過境差旅中,任太太整晚不睡覺。她不安地等著丈夫過境國家的信息,「出境了嗎?起飛了嗎?開完會了?……」任正非自己不甚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