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華為2012實驗室:泡水4年的通信模塊和咖啡能量標語

2021-01-10 澎湃新聞

深圳,通信設備和智能終端製造商華為公司總部E區,華為結構材料與力學實驗室門口,擺放著一個注滿水的密封魚缸。魚缸內分成兩個獨立的密封空間,分別放置一臺華為的通信模塊和其他品牌的通信模塊。

魚缸內模仿的是歐洲下水道的環境。兩臺通信模塊放進魚缸已經四年,華為的模塊外觀依然如新,而競爭對手的模塊已經鏽跡斑斑。

這是一場持續四年之久的實驗,也是華為針對其科研實力少有的一次公開宣示。

1月17日上午,在華為公司組織的一次小範圍參觀活動中,澎湃新聞記者走進華為2012實驗室系統的兩個實驗室:結構材料與力學實驗室,以及先進熱技術實驗室,一窺華為甚少展示的科研實力。

「2012實驗室」的命名,據說來自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觀看電影《2012》後的感想。他認為,未來信息爆炸會像數字洪水,華為要想在未來生存發展就得構造自己的「諾亞方舟」。2012實驗室主要負責一些前沿科技的研究。

比如,在結構材料與力學實驗室門口密封魚缸內進行的這場試驗,就是華為為了歐洲市場進行特殊的產品開發。

據介紹,由於歐洲城市普遍已完成充分開發,電信運營商在安裝新的大型通信設備時,可利用的公共土地資源非常有限,往往需要利用下水道這一政府公共設施。運營商在下水道布網,就對設備商的通信模塊的防水和耐腐蝕性提出了極高要求。

「我們的水都是歐洲的雪水,加了一些腐蝕性的物質在裡面,要儘量模仿歐洲的實際情況。一臺設備要放在下水道十年左右,若中途生鏽影響性能那就增加運營商的成本,我們把客戶的各種需求都想到了。」華為的一名技術人員這麼介紹結構材料與力學實驗室門口進行的魚缸實驗,「你注意到沒有,華為這塊模塊上面也有一個地方掉漆了,但卻沒有生鏽,這是我們模仿產品在真實安裝過程中可能會有磕碰,磕碰了還能否禁得住檢驗。」

1月17日下午,在華為公司總部,華為創始人、執行長(CEO)任正非接受了包括澎湃新聞在內的中國媒體小範圍採訪。

「我們的產品做得比別人都好,讓別人不想買都不行。」談及如何應對部分國家對華為產品的封鎖,任正非顯得極為自信,「全世界能做5G的廠家很少,華為做得最好;全世界能做微波的廠家也不多,華為做到最先進。能夠把5G基站和最先進的微波技術結合起來成為一個基站的,世界上只有一家公司能做到,就是華為。」

按任正非的說法,西方國家遍地是分散的別墅,是要看8K電視、高速的信息消費,那就需要買華為的設備,「當然,它可以不買,那就要付出非常昂貴的成本來建設另外的網絡。」

「我們在技術上的突破,也為我們的市場創造了更多機會,帶來更多生存支點。所以,我們沒有像外界想像中的那麼擔憂。」任正非說。

華為智慧型手機業務近年高歌猛進的背後,同樣有科研部門的助力。

同樣位於華為總部E區,華為先進熱技術實驗室,一名年輕的技術人員講解了華為的「相變儲熱」技術,這種技術可以在手機快速充電時把熱存儲起來,降低手機發熱量,增加手機在使用快充時的安全性。

「我們手機賣得好,背後是有各種技術突破作為支撐的。」這名技術人員這麼說。

2018年,部分華為手機還應用了「GPU Turbo」,通過軟硬體的優化協同,實現了圖形處理效率的提升。這一技術解決了安卓系統手機使用一段時間後容易卡頓的問題。

華為的先進熱技術實驗室牆上貼了一句標語: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這也是華為研發系統的一個重要理論。

任正非之前曾在內部專門發文稱,「高級幹部要少幹點活兒,多喝點咖啡,視野是很重要的。」

1月17日在接受採訪時,任正非再次對這一理論做過解釋,「我們有一個說法叫做『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幹啥?就是我們向谷歌學習,谷歌的母公司賺了錢就去研究很難實現的東西,還研究長生不老藥,它也是為人類社會貢獻,把財富轉移到探索人類社會的未來去,我們也是一樣的。所以我們講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就是向谷歌學來的。就是把錢投出去,探索人類未來。」

據了解,華為的研發主要分為面向未來的研究創新和支撐產品的開發投資。面向未來的技術研發主要由華為2012實驗室來承擔,研發經費大約佔總研發經費的15%左右。華為2012實驗室下設中央研究院、中央軟體院、中央硬體院、海思半導體等二級部門,也包括了分布在各地研發中心的2012下屬實驗室。而產品的研發主要是華為產品和解決方案部門,研發經費佔85%左右。但未來可能把面向未來的研發經費提升至20-30%左右。

「總體來說,我們對自己的基礎研究評價應該還不夠滿意。這30年,其實我們真正的突破是數學,手機、系統設備是以數學為中心,但是在物理學、化學、神經學、腦學……其他學科上,我們才剛剛起步,還是落後的,未來的電子科學是融合這些科學的,還沒有多少人願意投奔我們。所以,我們在科學構建未來信息社會的結構過程中,我們還是不夠的。」任正非說。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華為任正非
    1987年,43歲的退役解放軍團級幹部任正非,與幾個志同道合的中年人,以湊來的2萬元人民幣創立了華為公司。當時,除了任正非,可能誰都沒有想到,這家誕生在一間破舊廠房裡的小公司,即將改寫中國乃至世界通信製造業的歷史。創立初期,華為靠代理香港某公司的程控交換機獲得了第一桶金。
  • 華為如何突圍無人區?任正非:不做小商品,2012實驗室要瞄準未來
    華為如何突圍無人區?任正非:不要做小商品,不要掙小錢,2012實驗室要瞄準未來華為正在面臨兩大困境。一個是美國科技霸權的打壓,對華為的實體清單管控,硬體和軟體的根上仍在處於被斷供的極端困境中。另一個困境,是華為自身研發創新正處於無人區的困境。
  • 手機是如何煉成的 華為實驗室探秘之旅
    華為上海研究所成立於1996年,於2010年入主基地,是華為全球重要研發中心之一,主要致力於無線技術和終端研發,目前已有10000人左右,同時,上海研究所也是全球最大的桌面雲使用中心。華為上海研究所整體建築充滿現代氣息,值得一提的是該建築也是跨度最長的單體建築。
  • 華為wifi模塊多少錢一個_五款華為wifi模塊價格介紹
    打開APP 華為wifi模塊多少錢一個_五款華為wifi模塊價格介紹 發表於 2018-04-12 15:52:51 1、華為wifi模塊ME909S-821 價格:248/塊 參數: 主持網絡:3G撥號上網DHCP/StaticIP/PPPoE 頻段:2400-2483.5M(MHz) 發射功率: 11n HT40 MCS7 : +13.5Bm 11b CCK: +18 dBm
  • 華為重發任正非2012年講話,談為何搞晶片,員工:老闆穿越了
    作者 | 市界 秦海清編輯 | 老拿「2012實驗室」堪稱華為最神秘的存在。11月25日,華為心聲社區發布了任正非與2012實驗室座談會紀要,令華為員工的不解的是,這次座談會發生在2012年7月,其中的內容不但在華為內部而且在外網早已多次刷屏。華為如今重發有何深意?
  • 5g通信模塊廠家_4g模塊與 wifi模塊的通信 - CSDN
    根據計劃,2017年-2018年將會全面推進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的5G技術研發試驗。企業層面,華為、中興、大唐等通信設備企業以及電信運營商積極開展5G技術及產品測試,力爭2020年實現商用。根據Trendforce數據,2016全球智慧型手機市佔率國產手機華為、OPPO、Vivo包攬前三四五名,2017年二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國產品牌佔近一半,全球市長率正在穩步上升。本土智慧型手機全球化趨勢驅動4模、5模甚至全模製式,支持模式越多對應頻段也更多,相應地需要射頻器件也更多,加速國產替代。
  • 喝咖啡只是形式,任正非:什麼才是「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眾所周知,華為的技術強,制度強,管理強。但歸根結底,還是華為的文化強大。「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長期堅持艱苦奮鬥…」是華為的文化,灰度、反熵增也是華為的文化,而我覺得,最容易讓創業者上手的組織文化還是「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這句話。因為這句話體現了心態上的開放和包容,因此就讓人不容易坐井觀天、固步自封,從而讓公司得以與時俱進。
  • 帶你一睹華為可見光通信技術的真實面目
    華為公司的可見光通信技術,利用普遍存在的可見光資源實現接入設備和用戶終端短距離通信,節省了現有的通信頻譜,同時還可避免無線電通信電磁信號洩露等弱點,快速構建抗幹擾、抗截獲的安全信息空間。可見光通信技術能夠充分利用燈光在照明的同時進行通信和高速率的數據傳輸,而目前實用化的可見光通信,主要基於LED白光進行通信,據估計,未來LED將佔據50%以上的照明市場,推動可見光通信走向商用並快速發展。
  • 【芯觀點】美國制裁之下的華為「絕技」——光通信產業鏈
    2013年開始,全球網絡流量呈現高速增長態勢,大約每三年增長一倍,華為的800G可調超高速光模塊,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幫助運營商從容應對未來5G網絡的帶寬挑戰。集微網查詢華為在發布會後發布的官方文件,得知其800G模塊採用了華為自主研發的光數位訊號處理(oDSP,Optical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晶片。
  • 2019年通信策略深度:通信行業四大趨勢全解析
    此外,三個國家的5G設備供應商也存在差異,韓國預計以三星、愛立信、諾基亞、華為四家公司為主,美國預計以愛立信、諾基亞和三星三家公司為主,中國預計以華為、中興、愛立信、諾基亞和大唐移動五家公司為主。截至2018年10月31日,通信行業基金持倉市值150.40億元,佔比1.60%,較中報持倉市值佔比提升0.13pp(數據為截至2018年11月4日Wind數據)。回顧2012年以來的通信行業基金持倉市值佔比,2012Q4-2013Q3(2013年12月4日4G發牌)系4G概念炒作期,持倉比例逐步提升。
  • 與時間賽跑,華為為「火眼」實驗室提供網絡保障、端雲協同支持
    與此同時,石家莊華大醫學檢驗實驗室、車載「火眼」實驗室均已就位。「火眼」實驗室現場圖走進網球館,半圓柱體狀的實驗室呈灰白色,每個寬4至5米,高3至4米,長約10米,門楣位置上標示有「火眼」實驗室五個黑色大字及鮮紅的「火眼」圖標,非常醒目。此次「火眼」氣膜式實驗室,共由12艙「火眼」實驗室氣膜式和3艙快裝式負壓硬氣膜「火眼」組成。
  • 餘承東:大家可以拿著放大鏡和顯微鏡來看華為
    華為今天正式啟動了首屆「華為手機開放日」活動,向媒體開放了傳聞中的「2012實驗室」,松山湖產品線。華為表示,要以前所未有的開放姿態和謙卑的初心讓大眾更全面了解華為手機製造過程。(圖註: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自動化生產:華為松山湖生產中心此次華為手機開放日活動重點開放參觀了東莞松山湖生產中心、深圳2012實驗室全球認證中心和華為北京研究所終端實驗室。松山湖生產基地終端生產線,坐落於東莞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華為介紹稱這是目前業界可見的自動化程度最高、生產精度最高的智慧型手機生產線。
  • 走進清華實驗室,走進光學世界
    光是一種能量形式,閃電和極光的原理都是氣體被電離後發生了能量轉換而發光。涉及光與能量、能量轉化、光譜學、七色光、顯微鏡、光的三原色活動時間:2017年3月18日9:30-11:30活動適合:6-12歲兒童活動名額:限24個孩子/場活動地點:清華大學某實驗室(活動開始前活動群內通知具體地點)活動費用
  • 華為應用市場2020能量季 走進有聲閱讀 打開文學新世界
    11月14日,華為應用市場2020能量季「Cheer App」主題活動線下分享會落地華為授權體驗店Plus(杭州湖濱銀泰in77)。分享會現場,華為應用市場邀請懶人聽書知名主播和品牌負責人,分享了素人主播如何抓住聲音機遇、進入文學世界的新方式等話題,讓現場觀眾深度感受閱讀類精品應用的獨特魅力,持續為數字生活賦能充電。隨著人們碎片時間增多,泛娛樂需求擴大,有聲閱讀因強烈的伴隨屬性和便捷接觸性深受歡迎,有聲經濟也隨之興起。
  • 與時間賽跑,華為為「火眼」實驗室提供網絡保障、端雲協同技術支持
    「火眼」實驗室現場圖走進網球館,半圓柱體狀的實驗室呈灰白色,每個寬4至5米,高3至4米,長約10米,門楣位置上標示有「火眼」實驗室五個黑色大字及鮮紅的「火眼」圖標,非常醒目。此次「火眼」氣膜式實驗室,共由12艙「火眼」實驗室氣膜式和3艙快裝式負壓硬氣膜「火眼」組成。據介紹,要將氣膜艙充滿氣體只需50分鐘左右,艙內採用模塊化布局,設備進場後直接組裝,非常方便,相比於傳統工藝的施工方式快捷很多。通信運營是抗疫保障的重要環節。
  • 華為風採 八大研究所 華為智慧之源
    華為一直致力於ICT領域的研發,而八大華為研究所,就如同"巨人"的"大腦"一般,用智慧推動華為不斷前進。走進華為,從"頭"開始,讓我們從華為八大研究所開始,去探尋華為的智慧之源。 北京 湖畔靜園 北京研究所成立於1995年,業務範圍包括IP研發、手機核心研發、高端研發。
  • 鵬城實驗室與華為共同發布鵬城雲腦Ⅱ基本型
    鵬城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鄒鵬說,「計算機已從原來算得快,變成現在既快又能進行多種類型的計算。雲腦就是一臺既算得快,又能支持人工智慧計算的超高速計算機。」為什麼叫雲腦呢?「這臺計算機將來通過網絡,實現更大規模的整合和能量輻射,這是『雲』的概念。它不僅會算1+1等於多少,還擁有分析能力,這是『腦』的特徵。」鄒鵬介紹說。
  • 阿里關閉AI實驗室與華為面向2035年的技術研發
    據爆料,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AI Labs)基本關閉,阿里官網和達摩院都刪除了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的相關頁面,但其他實驗室的AI研究仍在正常進行。 馬雲曾經在2017年的雲棲大會上給實驗室(包括達摩院)有過定位:「90%以上研究的東西,不能只在實驗室裡面,必須在市場上。
  • 華為李小龍走進華為全球旗艦店,揭秘華為Mate系列的超級進化史
    華為李小龍走進華為全球旗艦店,揭秘華為Mate系列的超級進化史 2019年11月11日 11:49作者:網絡編輯:宏偉
  • 電源模塊的選擇、國內外知名電源模塊廠家排名及廠家優勢特點匯總
    除了這些,還可以根據以下幾點判斷來選擇:1.電路設計原理和工藝2.晶片的元器件3.變壓器元器件4.電解電容和陶瓷電容5.批量檢測老化和高溫老化測試6.管理手段及來料電源模塊的作用:電源模塊的主要作用就是電壓的轉換,它可以將交流或直流電變換成你所需要的交流或直流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