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關閉AI實驗室與華為面向2035年的技術研發

2021-01-12 騰訊網

據爆料,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AI Labs)基本關閉,阿里官網和達摩院都刪除了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的相關頁面,但其他實驗室的AI研究仍在正常進行。

馬雲曾經在2017年的雲棲大會上給實驗室(包括達摩院)有過定位:「90%以上研究的東西,不能只在實驗室裡面,必須在市場上。只有這樣,這個實驗室才能走得長。」

此前,華為也曾表示過,2012實驗室同時承載研究面向2035年甚至更未來的先進技術,不一定進入市場,產品研發和營銷部門不得幹涉研究方向。

企業到底是否應該承擔高昂的研發投入,尤其是那些短期內未必能上市的技術。企業以贏利為目的,尤其是上市公司,要有一個合理的研發投入產出更好,據說此次阿里關閉AI實驗室只是運營模式出現問題。

反觀華為,也許正是因為沒有受到上市、贏利指標、資本等約束,再加上又有著雄厚的資金,才能心無旁騖的進行先進技術的研發。

相關焦點

  • 從阿里AI實驗室關閉,就知道為什麼阿里被詬病沒有創新
    (AI Labs)已經關閉,阿里官網和達摩院都刪除了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的相關頁面。  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其實就是研發天貓精靈的機構,巔峰的時候整個團隊有上千人,但是其中一大半是產品運營和銷售,並不是一個純研發機構。
  • 阿里AI實驗室的關閉,讓我們看到了阿里被指責缺乏創新能力的原因
    根據工作社交平臺脈脈用戶的爆料,阿里巴巴 AI實驗室(AI Labs)已被關閉,阿里官網和達摩院已將其相關網頁刪除。1/8號阿里巴巴回應說, AI labs在上一輪架構調整中已全面融入雲智能,新的官網也準備獨立上線,間接證明阿里巴巴 AI實驗室確實黃了。
  • 阿里的AI實驗室都「黃」了,我們還有幾個能堅持人工智慧研究?
    據網上資訊,阿里巴巴的人工智慧實驗室,「黃」了。職場社交平臺脈脈用戶爆料,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AI Labs)基本關閉,阿里官網和達摩院都刪除了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的相關頁面,但其他實驗室的AI研究仍在正常進行。另外據實名認證的阿里員工介紹,此實驗室早在2019年的時候,負責給阿里掌舵的逍遙子就決定撤銷。另有阿里員工證實實驗室的幾個科學家已經離開,而且有的去大學當教師。
  • 傳阿里巴巴AI實驗室已關閉 官方回應:已併入雲智能
    1月8日,有職場社交平臺脈脈用戶爆料,阿里巴巴人工智慧(AI)實驗室已基本關閉,阿里官網和達摩院都刪除了該實驗室的相關頁面。隨後,阿里回應稱,阿里AI實驗室在上一輪架構變動中已經整體併入雲智能,新官網正在製作,今後將獨立上線。
  • 阿里AI實驗室關閉?官方回應
    日前有傳言稱,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AI Labs)已經解散,幾個主要負責人已經全部離開,相關主頁也從官方消失。阿里AI Labs成為國內主要網際網路公司裡第一個被關閉的人工智慧實驗室。
  • 走進華為2012實驗室:泡水4年的通信模塊和咖啡能量標語
    這是一場持續四年之久的實驗,也是華為針對其科研實力少有的一次公開宣示。1月17日上午,在華為公司組織的一次小範圍參觀活動中,澎湃新聞記者走進華為2012實驗室系統的兩個實驗室:結構材料與力學實驗室,以及先進熱技術實驗室,一窺華為甚少展示的科研實力。
  • 華為實驗室起火?官方:為在建工地,無人員傷亡
    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25日電 今日(25日)有網友爆料稱,東莞松山湖華為研發實驗室著火,東莞市松山湖管委會對此回應稱,9月25日,位於東莞市松山湖高新區阿里山路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一在建工地起火;起火建築為鋼架結構,未正式啟用。
  • 華為與鵬城實驗室共建鵬城雲腦Ⅱ,開啟千P級AI集群應用
    2019年11月29日,華為與鵬城實驗室在深圳共同發布鵬城雲腦Ⅱ一期,正式開啟千P級AI集群應用,這是鯤鵬計算產業在科研領域的重大進展。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鵬城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鄒鵬,華為高級副總裁、Cloud & AI產品與服務總裁侯金龍,華為Cloud & AI產品與服務CTO張順茂,華為智能計算業務部總裁馬海旭等一行出席了發布會。
  • 華為新加坡AI實驗室正式開放,可分辨水果的種類等AI技術現場展現
    華為已在新加坡啟動了一個耗資1000萬美元,由5G支持的AI實驗室,開放給本地公司、政府機構和教育機構使用。「我們將這個實驗室定位為公共設施,」華為在新加坡的業務執行長尼古拉斯·馬(Nicholas Ma)說。
  • 華為如何突圍無人區?任正非:不做小商品,2012實驗室要瞄準未來
    事實上,華為在引導理論的創新早已展開。為了突破無人區,華為在研發戰略上也相應做了調整,將此前長期堅持的以市場應用導向的研發方向調整為面向基礎研究、基礎技術發明的2.0版創新戰略。任正非在一次講話中提到:「以客戶為中心講多了以後,我們可能會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會忽略以技術為中心的超前戰略。
  • 一周AI事件速覽丨施堯耘人阿里量子首席科學家,各家AI大牛變動頻繁
    施堯耘任阿里雲量子技術首席科學家9月11日,量子技術領域重量級人物施堯耘已經確認加入阿里巴巴,擔任阿里雲量子技術首席科學家。施教授是最新入職阿里巴巴的又一名領軍型的人物。6月26日,阿里巴巴宣布,亞馬遜級別最高的華人科學家任小楓加盟阿里,出任iDST首席科學家和副院長。之前公開宣布加入阿里巴巴的人工智慧專家還有前南洋理工大學教授王剛。
  • 華為協辦首屆全國人工智慧大賽,攜手鵬城實驗室發展AI人才
    1月18日,全國人工智慧大賽總決賽在深圳鵬城實驗室落幕。自2019年10月賽事啟動之來,這屆大會就營造出了人工智慧創新創造氛圍,促進產業、學術、資本、人才等創新要素融合發展,並牽引出國內最優秀的AI 人才和算法的力量。
  • 阿里平頭哥三篇論文入選ISCA2020;官方公布華為P40圓角曲率輪廓…
    打開APP 阿里平頭哥三篇論文入選ISCA2020;官方公布華為P40圓角曲率輪廓… Norris 發表於 2020-03-26 09:07:14
  • 戰略研究丨面向2035的新材料強國戰略
    本文選自中國工程院院刊《中國工程科學》2020年第5期作者:謝曼,幹勇,王慧來源:面向2035的新材料強國戰略研究[J].中國工程科學,2020,22(5):1-9.項目組織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前沿新材料,以及新材料評價、表徵、標準平臺建設等課題組,聚焦重點領域,制定面向2035的新材料強國發展戰略,為國家加快提升新材料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核心競爭力提供諮詢建議。
  • 網傳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關閉,天貓精靈要涼涼?
    近日在某社交平臺有相關人士爆料,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AI Labs)已經解散,幾個主要負責人已經全部離開,相關主頁也從官方消失,阿里AI Labs成為國內主要網際網路公司裡第一個被關閉的人工智慧實驗室。
  • 阿里巴巴回應人工智慧實驗室關閉:已整體併入阿里雲
    1月7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爆料, 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AI Labs)關閉,阿里官網和達摩院都刪除了阿里AI Labs的相關頁面。1月8日,阿里巴巴方面對此回應稱,AI Labs團隊在上一輪架構變動中,已整體併入阿里雲智能,由譚平教授帶領。同時,相關人士還表示,阿里巴巴將繼續加大對人工智慧研究的投入力度。
  • ...墓園,滴滴稱是誤會;蘋果租賃矽谷大型倉庫或用於自動駕駛汽車研發
    根據市場調研公司 IHS 數據,三星電子、NEC 在 2017 年全球電信基站銷售額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 3.2% 和 1.4%;相比之下,華為與中興通訊的市場佔有率分別高達 27.9% 和 13.0%。
  • 阿里P10、騰訊T4、華為18,網際網路公司職級、薪資、股權大揭秘
    BAT、頭條、華為職級薪資報告以 BAT 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公司,其職級規則已經成為整個行業的標杆,不管是 BAT 系的創業公司,還是成長中的各型企業,都在參照 BAT 的職級規範給公司員工評定級別、職稱、薪資等。比如阿里的技術序列是 P 系列,騰訊、百度的技術序列是 T 系列,而華為則是數字系列。
  • 歐陽明高:面向2035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展望
    在7月2日的全體大會上,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科技委員會聯合主席歐陽明高發表了題為「面向2035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展望」的主題演講。以下為演講的主要內容:借這個機會,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面向2035的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展望》。分三點和大家介紹:第一,純電與純電驅動技術。
  • 陳根:阿里斬獲AI領域「奧斯卡」四項冠軍,人工智慧發展潛力或將大於人類
    由於視頻會議、直播等應用逐漸普及,2020 年頂級科技公司的研究成果逐步從圖像延伸到視頻領域,涉及視頻壓縮、視頻分割、三維視覺等領域。據介紹,阿里參加的四項比賽均為視頻技術領域。>技術已在全球率先實現大規模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