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間賽跑,華為為「火眼」實驗室提供網絡保障、端雲協同技術支持

2021-01-12 鳳凰網

1月9日15時,河北省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從6日凌晨,石家莊市對全體市民進行了全員核酸檢測,到8日24時,檢測全部結束,共檢測10251875人,累計檢出陽性人員354人。

為了強化核酸檢測能力,於1月7日連夜啟動的「火眼」實驗室僅僅用了21小時,便於1月8日快速上線,火速亮相河北體育館網球館。據悉,「火眼」實驗室是規模化標準化的核酸檢驗平臺,可以提供一體化的病原檢測解決方案。「火眼」實驗室(氣膜版)具有可移動、自動化、大通量等優勢,每天可檢測10萬單管,每日最高可檢測樣本量達到100萬人份。與此同時,石家莊華大醫學檢驗實驗室、車載「火眼」實驗室均已就位。

「火眼」實驗室現場圖

走進網球館,半圓柱體狀的實驗室呈灰白色,每個寬4至5米,高3至4米,長約10米,門楣位置上標示有「火眼」實驗室五個黑色大字及鮮紅的「火眼」圖標,非常醒目。此次「火眼」氣膜式實驗室,共由12艙「火眼」實驗室氣膜式和3艙快裝式負壓硬氣膜「火眼」組成。據介紹,要將氣膜艙充滿氣體只需50分鐘左右,艙內採用模塊化布局,設備進場後直接組裝,非常方便,相比於傳統工藝的施工方式快捷很多。

通信運營是抗疫保障的重要環節。疫情來勢洶洶,很多員工和技術支持力量無法到位,面對更加繁忙的傳輸維護和網管監控工作,華為快速馳援,第一時間為「火眼」實驗室臨時部署網線,新增華為無線AP,確保河北省體育場館重點區域、「火眼」實驗室移動監測車實現無線覆蓋。1月8日晚21:00,區域實現無線全覆蓋,為「火眼」實驗室建設及後續的檢測工作提供了全面的網絡保障。

華為工程師保障現場圖

「火眼」實驗室承擔著高新區全員的核酸檢測工作,「火眼」的投入將大大增加核酸檢測速度。但與此同時,承載量大也意味著對網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華為網絡設備的快速到達,並志願提供現場保障等技術服務,為抗疫貢獻了科技力量,讓心與心連在一起,大家齊心合力共同抗疫!

為了保障「火眼」實驗室與河北省衛健委、防疫指揮部遠程部署工作的順利開展,華為辦公寶(即華為企業智慧屏)進入了「火眼」實驗室指揮室,結合華為雲會議,通過遠程高清視頻會議助力實驗室與指揮室快速連線,防疫工作部署實時同步和開展。

「火眼」實驗室會議室雲會議現場

醫務工作者在這裡,公安幹警在這裡,華為在這裡,多家企業和醫護機構紛紛馳援,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力量聚集在這裡,便沒有什麼戰勝不了的困難,石家莊加油,河北加油,中國加油!

相關焦點

  • 與時間賽跑,華為為「火眼」實驗室提供網絡保障、端雲協同支持
    為了強化核酸檢測能力,於1月7日連夜啟動的「火眼」實驗室僅僅用了21小時,便於1月8日快速上線,火速亮相河北體育館網球館。據悉,「火眼」實驗室是規模化標準化的核酸檢驗平臺,可以提供一體化的病原檢測解決方案。「火眼」實驗室(氣膜版)具有可移動、自動化、大通量等優勢,每天可檢測10萬單管,每日最高可檢測樣本量達到100萬人份。
  • 華為為河北「火眼」實驗室(氣膜版)提供網絡技術保障
    華為供圖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米彥澤)1月8日,「火眼」實驗室(氣膜版)在河北體育館網球館建成投用。據悉,「火眼」實驗室是規模化標準化的核酸檢驗平臺,可以提供一體化的病原檢測解決方案。「火眼」實驗室(氣膜版)具有可移動、自動化、大通量等優勢,每天可檢測10萬單管,每日最高可檢測樣本量達到100萬人份。通信運營是抗疫保障的重要環節。面對更加繁忙的傳輸維護和網管監控工作,華為快速馳援,第一時間為「火眼」實驗室臨時部署網線,確保河北省體育場館重點區域、「火眼」實驗室移動監測車實現無線覆蓋,並為「火眼」實驗室建設及後續的檢測工作提供了全面的網絡保障。
  • 中國電信石家莊公司全力保障"火眼"實驗室無線通信網絡
    中國電信石家莊公司全力保障"火眼"實驗室無線通信網絡 2021-01-14 14: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華為設備抵達火眼實驗室,接下來一幕令美開眼界
    據國內媒體本月11日最新消息披露,為應對疫情持續性反彈壓力,日前華為企業充分發揮自身科技優勢,迅速為火眼實驗室配備了網絡支持設備,有效提升了疫情監測等方面能力。
  • 對症下藥、打破桎梏:華為NAIE雲地協同為電信網絡鋪就智能升維之路
    在華為全聯接大會2020期間的一場媒體圓桌上,華為網絡人工智慧(NAIE)產品部總經理韓雨發表示,雲端與地端的聯動,將使AI模型越用越準確。針對於此,華為基於iMaster NAIE創造性地提出雲地協同解決方案,以加速AI特性的規模應用。韓雨發介紹說,雲地協同是指在運行狀態下,雲端和地端一起協作完成數據樣本上雲、模型狀態管理、模型重訓練、模型/知識下發、擇優更新等一系列的閉環任務,同時把雲端匯聚的全局網絡知識經驗、全量數據訓練得到的高精度模型,持續注入地端,支撐電信網絡智能迭代升級,讓網絡越來越聰明。
  • 河北體育館全力保障「火眼」實驗室開展檢測工作
    河北體育館全力保障「火眼」實驗室開展檢測工作發布時間: 2021-01-15 10:39:02   |  來源: 人民網   |  責任編輯: 張豐當晚,位於河北體育館網球館的「火眼」實驗室進入滿負荷運行。據「火眼」實驗室副總指揮劉心介紹,12日各社區採樣、送樣的進度都很快,但由於第二輪核酸採集的信息採集系統較第一輪有所變化,工作人員進行了短暫的系統適應。當晚開始,實驗室的人員和儀器設備便進入到10萬通量(24小時)的滿負荷運行狀態,大規模投入第二輪全員檢測任務。
  • 智能升級新階段,華為雲助力新雲原生企業駛出加速度
    提供知識計算解決方案將行業知識與AI進行高效結合,幫助 AI 進入行業核心生產系統,為行業創造價值;雲原生音視頻基於統一架構的媒體網絡,通過雲、網、邊、端的深度協同,實現視頻體驗重塑、生產效率提升、網絡高效分發和業務持續創新。在安全可信上,華為雲安全治理體系繼承華為 20 多年的安全積累,賦能客戶快速完成安全治理體系的搭建。
  • 再登《自然》,氣膜版「火眼」實驗室又「火」了
    這次氣膜版火眼實驗室是一個典型的通過「設計思維」實現集成式創新的產物。疫情面前,時間就是生命,如何更快、更省、更靈活地建設基因檢測實驗室成為了剛需。同濟大學跨專業跨學科背景的研發團隊,基於「設計思維」,以摩爾定律創新理論為指導,以五維BIM模型設計為基礎,不斷提出新的技術願景,協調供應商和服務商並行研發,不斷優化技術標準,在短短兩個月內夜以繼日,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上海國際設計創新研究院、上海易託邦規劃建築諮詢有限公司的核心團隊將氣膜版P2生物實驗室迭代更新了三版。
  • 2020,來「盤」|技術「改變」2020!盤點2020ICT十大創新技術應用
    這些在確保用戶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將會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道路通行、出入境等方面提供科學精準的技術支撐。四、對標谷歌GMS,全球第三大移動服務HMS誕生華為移動服務(全稱「Huawei Mobile Services」,簡稱HMS)是華為為其設備生態系統提供的一套應用程式和服務,旨在為全球用戶提供更智能、更快和更好的無縫體驗。
  • 《智能雲網聯接千行百業,為新基建提供新動能》的主題演講
    "新基建、新動能、新機遇"為主題的GNTC 2020全球網絡技術大會在南京召開,華為城域路由器領域總裁陳金助發表了《智能雲網聯接千行百業,為新基建提供新動能》的主題演講,並表示基於IPv6+的智能雲網解決方案憑藉網絡即服務、多雲靈活連接、確定性體驗、雲網安一體四大能力,可助力運營商構建一張面向雲時代的雲網安一體的領先網絡,實現企業「易上雲,上好雲」,使能千行百業數位化轉型,加速實現「善政、興業、惠民
  • 再造城市縱橫線:華為雲Stack的交通智能生長邏輯
    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從「連線成片」到「基本成網」,在上一個階段主要解決了基礎薄弱和落後的問題,隨著我國交通基礎設施網絡規模居世界前列,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交通行業朝著綜合交通、智慧交通、平安交通、綠色交通的方向演進。實際上交通行業一直存在著多方面的挑戰,而技術和思維的交叉創新,正在促進交通行業轉型重構,最為典型的就是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等技術的協同創新。
  • 智能雲網,為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構築「智能數紐」
    大數據協同應用效果凸顯,全國範圍內形成一批行業數據大腦、城市數據大腦,全社會算力資源、數據資源向智力資源高效轉化的態勢基本形成,數據安全保障能力穩步提升。  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構築「數紐」體系和「數盾」體系  《指導意見》提出,加快建立完善雲資源接入和一體化調度機制,降低算力使用成本和門檻,形成「數紐」體系。
  • 「火眼」內部長啥樣?日最高檢測為何能達100萬人份?總臺記者獨家探訪
    為了儘快排查陽性病例,阻斷疫情擴散,1月11日,河北石家莊市啟動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火眼」實驗室是本輪核酸檢測樣本的重要檢測點之一。「火眼」實驗室搭建之所以如此神速,工作人員表示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當地政府協調了多方資源,包括場地、供電、網絡等。二是自2020年有了「火眼」實驗室概念後,我國已經在全球7個國家落地了15個「火眼」實驗室,這些為石家莊「火眼」實驗室的建設積累了大量經驗。
  • 守護金融安全,與時間賽跑
    面對可能到來的致命風險,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同樣與時間賽跑的還發生在當銀行系統宕機時,IT負責人首要做的也需快速定位問題源頭,從而及時排除故障,恢復業務運行,否則帶來的風險也可謂是「致命」的。並且,在面對網絡攻擊時,也很難做到在全量數據分析的基礎上進行攻擊威脅的主動發現和預防。
  • 5「機」協同,共創新價值,華為精彩亮相2020世界5G大會
    華為將以「5「機」協同,共創新價值」為主題參會參展,通過展臺與多場峰會論壇,呈現5G 行業應用的創新實踐與產業觀點、5G智能生活新體驗、面向未來的ICT基礎設施規劃與能力、華為數字包容行動實踐以及智能終端產品,持續為產業發展與社會進步創造新的價值。
  • 協同+263雲通信,致遠軟體全場景定義雲協同的生態圈
    面向前景空前的萬億級企業SaaS服務市場,致遠軟體憑藉構築雲協同的生態圈,正在與263雲通信等核心夥伴一道,重塑企業互聯時代的服務內涵,以萬物互聯之勢重構著企業互聯圈的生態格局。  企業及應用的生態化發展已成必然  據悉,創立17年以來,263在業界始終以開拓創新的精神和為企業級用戶提供領先的統一通信協作服務為目標,引領著網絡通信行業的發展。
  • 華為這臺技術暴力輸出機 亮出雲原生2.0!研發效率飆升10倍
    Forrester發布的《雲原生白皮書》從技術發展的視角來看,雲原生不僅重塑了雲計算廠商的產品架構設計與市場格局,而且在應用基礎設施、應用軟體架構、開發模式與部署架構四個層面協同進化,為各行各業帶來了全新的業務價值與技術優勢。
  • 5G成功需要高質量光網絡:華為提全光城市目標網,適配新業務發展
    實際上,通過不斷湧現出的創新實踐,過去一年中5G為我們帶來了越來越多的驚喜。而在發展5G的過程中,光網絡扮演了非常關鍵的角色。它既是5G端到端網絡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亦將與5G一起滿足消費者持續增長的體驗需求、帶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為人類社會價值創造注入新的動能。那麼隨著5G技術、應用水平邁向更高階,需要怎樣的光網絡以匹配?
  • 為應用開發提供強大支撐:AppGallery Connect Serverless全面解析...
    應用認證過程中涉及到的基礎設施、登錄邏輯、密碼加密、網關對接與交付、可靠性、隱私、安全和性能優化等工作,都被華為認證服務包裝成為了簡單的接口調用。開發者只需在應用內集成 SDK 即可調用這些能力,輕鬆組裝成適應各種需求的認證系統。認證服務在安卓、iOS、Web 端,以及快應用端都提供了 SDK,實現了跨平臺支持。
  • 為應用開發提供強大支撐:AppGallery Connect Serverless全面解析|...
    認證服務在安卓、iOS、Web 端,以及快應用端都提供了 SDK,實現了跨平臺支持。認證服務還支持郵箱、微信、QQ、微博、華為帳號、Facebook、Google 等主流帳戶的認證集成。華為認證服務提供了端側和雲側 SDK、管理配置門戶界面。當應用的用戶訪問雲資料庫、雲存儲時,可基於認證服務的用戶憑據進行數據訪問安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