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幻想:建立雙層地球,應對持續的海平面上升及人口增長

2020-12-06 神也難當

科技不斷發展,醫療水平上升,人類平均壽命提高,世界人口也隨之不斷增長。人口增長帶來更多的溫室氣體,而這些氣體造成了氣候變暖,隨之而來的是冰川融化,海平面持續上升。無論怎麼看,這都像是一個環環相扣,沒有答案的難題。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人類,又該如何來保護這個賴以生存的家園呢?或者說,該如何來保護他們自己那脆弱的生命呢?

南極的面積達到1390萬平方公裡,是北極的近十倍。整個大陸都被一個巨大的冰蓋所覆蓋,平均海拔為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陸。據估計,如果南極所有的冰都融化,地球的海平面將會上升60米左右,而如果北極所有的冰都融化,地球海平面會上升7米左右。

面對這一切,人類能做的都有什麼呢?

首先沿海的城市必須遷移,前往海拔更高的地區。然後可以建立高高的大壩將海水拒之門外,用機械設備將海水抽出去。但這些方案不僅需要耗費巨大的資金,而且治標不治本。更何況,如果所有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將上升70米,世界上還有多少陸地可供人類生存呢?龐大的人口對上稀少的土地資源,是否又將迎來一個紛爭不斷,戰火連天的青銅年代呢?

第三次世界大戰,可能是為了爭奪土地嗎?

如果真的到了這一天,人類我們應該做些什麼來避免這些危機?。

有一個簡單的方案是:移居外星球。但截至目前為止,人類尚未發現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或許可以像《流浪地球》中演的那樣,前往茫茫宇宙去尋找人類的下一個家園。但這樣的旅程不說地球的科技能否達到,即便可以實現,也充滿了太多的位置和不確定性。相信不到最後一步,人類不會選擇這樣冒險的方式。

如果不能移居外星球,冰川融化又發展到一種幾乎不可逆轉的程度,那麼,留給人類的,或許只有最後一種方法了。

那就是建立雙層地球。顧名思義,所謂的雙層地球,就是在地球的表面之上,搭建另一層平面,讓人類甚至是其他生物生活在上面。就像在很多年前,人們只是居住在只有一層的平房,後來隨著人口的增多,逐漸蓋起了高樓大廈那樣。

具體的構思可以是這樣:研發一種硬度極高並且耐腐蝕的金屬,用這種金屬作為undefined支架,在地球幾百米,甚至數千米之上的高空搭建一個平面,將大量的泥土,物資運送到新的平面,人類可以暫時生活在這個金屬建造的平面之上,不管是整治地球的氣候環境也好,還是研發科技前往外星球也罷,都將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說到這裡,還有另一個可操作性更高的方案可以同時進行,那就是建立地下世界。與天空世界相反,人類可以向地下挖掘,以獲取更多的空生存間,而挖掘出的泥土等物資可以運送到天空世界。

這樣一來,即便地球表面大部分的土地都被海洋覆蓋,人類依然可以很好的生活,甚至擁有比之前更好的生存環境。屆時,將形成地下世界,地球表面,天空世界三個活動平面,剛好可以對應神話小說中的天上,人間, 地獄。

當然了,這些說起來簡單,但要實行卻還需要考慮無數的問題,況且這些幻想即使真的實現了,新世界的物資要如何分配?原本的有錢人是否會壓迫貧窮的人?新的世界格局又將是怎麼樣的?一切都很難說。但我相信,作為智慧的人類,辦法總會比困難多。

最後,呼籲全人類,愛護我們的家園,希望我們永遠不需要考慮這些。

相關焦點

  • 科學幻想:建立雙層地球,應對持續的海平面上升及人口增長
    ,人類平均壽命提高,世界人口也隨之不斷增長。人口增長帶來更多的溫室氣體,而這些氣體造成了氣候變暖,隨之而來的是冰川融化,海平面持續上升。無論怎麼看,這都像是一個環環相扣,沒有答案的難題。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人類,又該如何來保護這個賴以生存的家園呢?或者說,該如何來保護他們自己那脆弱的生命呢?南極的面積達到1390萬平方公裡,是北極的近十倍。
  • 八項對策科學應對沿海海平面上升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海平面上升造成低洼地帶淹沒、生態系統變遷、沿海防護工程功能降低,加劇風暴潮、濱海城市洪澇、海岸侵蝕、海水入侵、鹹潮等災害,加重水資源短缺,對沿海地區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生產生活產生不利影響。如何才能科學應對沿海海平面上升風險,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地球更熱了!海平面上升11座可能被淹沒,如上升7米,要住哪兒?
    還有說地球沒升溫的,可能真的需要多多了解下了。而全球變暖帶來的「連鎖效應」我相信不少的科學愛好者也知道,那就是高溫,乾旱等極端氣候現象更加的「極端化」,冰川融化導致的海平面的上升也會更加的嚴峻,接下來我們就主要來看看海平面變化的情況。海平面上升的因素有哪些?
  • 海平面持續上升,新加坡或將被徹底淹沒!
    全球海平面正在上升,可是一開始的速度還在可以控制的範圍之內,到了19世紀末,海平面的上升速度就到了每年1毫米,到了20世紀,則是每年2至3毫米。地球上有兩大冰蓋,一個在南極,一個在格陵蘭,只要一小部分的冰蓋融化,就會加快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後果不堪設想。
  • 地球變暖後,海平面會上升嗎?
    全球變暖是當今人類面臨的最嚴峻的環境問題,為此,人類已經多次召開「聯合國氣候大會」來商討如何應對全球變暖帶來的各種風險。全球變暖的發生雖然有自然的原因,但是目前人類的普遍共識還是由於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以及對於綠色植被的破壞,導致了全球變暖。
  • 像馬爾地夫這樣的小島可能不會在海平面上升的情況下消失
    ,它們的家園會在海平面上升的情況下消失。地勢低洼的島嶼國家被認為受到日益強大的風暴和不斷上升的海洋的最大威脅,其中一些國家已做好準備在數十年之內重新安置其人民。許多人已經在修建海堤,將沿海村莊搬到更高的位置,呼籲國際援助或建立項目來修復氣候變化影響造成的破壞。
  • 地球海岸線重組?海平面上升島嶼消失已開始,我國部分也或被淹沒
    所以如果持續下去,這些百年甚至千萬人口的大城市都將可能會面臨生存問題,這種趨勢在地球上是越來越明顯了,甚至不少地區已經出現了海平面的影響。同時根據國際智庫經濟與和平研究所(Institute for Economics and Peace)發布新研究表明,由於人口迅速增長
  • 海平面持續上升,人類要怎麼生存?
    全球氣候變暖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這些年人類都在為地球的氣候問題感到擔憂,由於人口的激增,對地球資源的需求量加大,再加上溫室氣體的過度排放,人類給地球環境不斷施壓。 不光是南極,地球的其他冰川地帶也出現了冰川融化的現象,有研究數據顯示,20世紀以來全球海平面已上升了10-20釐米,2015年美國宇航局(NASA)稱,在未來100至200年內海平面已無法避免上升至少
  • 研究稱,海平面上升帶來的洪水可能使我們的星球損失14.2萬億美元
    》雜誌上,它是第一個繪製氣候變化引發海平面上升的預計經濟影響的圖表 。一些最 脆弱的地區是人口稠密,地勢低和低收入的地區,這些地區已經在應對每年的洪災。作者說,他們的數字沒有考慮到沿海防禦措施,也沒有考慮到2100年全球經濟或人口的增長。但是,他們說,將美元數字置於最壞的情況下可能會刺激政策的改變,但為時已晚。
  • 受全球海平面上升影響最多的8個城市
    全球變暖會使南極冰川融化,從而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世界上會有很多城市會因為海平面的上升而被淹沒。受海平面上升影響最大的首先是一些島國,一些很小的島國。比如島國吉里巴斯,已經計劃在其他國家購買大片土地,以重新安置本國的百姓。
  • 海平面上升,主要不是因為冰川融化?
    由此引發的自然災害更是接連不斷:兩極冰雪迅速減少,海平面持續上升,世界各地森林火災越來越嚴重,夏天都變得一年比一年熱……而現實情況或許比我們想像的更為糟糕。現在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海水受熱後體積膨脹。  由於氣候變暖,從海水錶層一直到大概兩千米深度,溫度都在增高,所以導致海水體積膨脹。這個原因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大概佔了三分之二,只有三成左右的海平面上升是來自冰雪融化。
  • 全球海表溫度上升趨勢明顯 我國沿海海平面呈加速上升趨勢
    2019年全球平均海平面較2018年高8.5毫米《藍皮書》顯示,1870—2019年,全球平均海表溫度上升趨勢明顯,過去十年(2010—2019年)平均值高於1870年以來的任何一個十年,2019年比常年(1981—2010年,下同)高0.27℃。1955—2019年,全球0—700米海洋熱含量增長速率為3.1×1022焦耳/10年~3.8×1022焦耳/10年。
  • 海平面持續上升500米後,地球陸地還剩多少?俄羅斯已經哭了!
    地球超過70%的面積是海洋,剩餘28%左右是陸地,陸地包括各種高原、山峰,近段時間科學家根據衛星傳回照片發現,地球上海洋面積似乎正在擴大,全都因為全球變暖導致冰川融化。讓海平面持續上升、這時候有一位網友提到。海平面一直持續上升500米後,地球陸地還剩多少呢?
  • 海平面上升將影響上千萬美國人
    新華社倫敦3月14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自然·氣候變化》雜誌網絡版14日發表的一項報告說,如果未來海平面上升1.83米,會讓美國本土1300多萬人受洪水等自然災害的影響。  此前的研究已指出,全球海平面到2100年可能會上升0.91米至1.83米。
  • 海平面最多上升多少米?我國有哪些城市會消失?答案不容樂觀!
    根據自然資源部的數據來看,我國也是受到海平面上升影響的國家之一。如今我國的海平面上升速度達到了每年3.4毫米,足以說明氣溫仍在持續的升高中,海平面也在加速上升。我國的濟南高度在51.6米,長沙44.9米,杭州是41.7米,這些城市的平均海拔高度都低於了61.1米,因此如果海平面正在持續上升以上,我們說的這幾個城市都會淹沒在海洋中。
  • 海平面上升,主要不是因為冰川融化?-虎嗅網
    自從工業革命以來,化石燃料的燃燒導致了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我們的地球持續發燒。由此引發的自然災害更是接連不斷:兩極冰雪迅速減少,海平面持續上升,世界各地森林火災越來越嚴重,夏天都變得一年比一年熱……而現實情況或許比我們想像的更為糟糕。
  • 地球海平面上漲75米可不是開玩笑,科學數據表明很快成為現實
    今天我跟大家討論一個嚴肅性的科學話題,假設全球的海平面上漲75米,會對人類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首先我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就算你住100層樓都不安全了。當然測量的數字結果是建立在科學手段的基礎上,科學家通過對這兩個大型冰川使用飛機雷射測量技術進行幾百次的測量得出的結論,首先測量出冰川的相近體積,然後用融化後水的體積除以地球海洋的相近表面面積得來的。
  • 現代海平面上升與人類活動有關 而非地球軌道變化
    《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篇論文稱,在過去6600萬年中,地球曾有過近乎無冰的時期,二氧化碳水平並不比現在高多少,而且,在過去6600萬年中,在以前被認為是無冰的時代也曾有過冰川期。美國羅格斯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系的傑出教授肯尼斯·G·米勒說:「我們的團隊證明,地球的冰川歷史比以前認為的要複雜得多。雖然二氧化碳水平對無冰期有重要影響,但地球軌道的微小變化是冰量和海平面變化的主導因素,直到現代為止。"近幾十年來,地球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
  • 海平面上升可能重塑城市布局
    南加州大學計算機科學助理教授Bistra Dilkina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稱,由於海平面上升,同樣的事情在幾十年內可能會在更大範圍內發生。研究人員發現,隨著受災民眾向內陸遷移,海平面上升的影響將波及整個國家,超出有洪水風險的沿海地區。僅在美國,到2100年就將有1300萬人因海平面上升而被迫遷移。因此,全國各地的城市將努力應對新人口。其影響可能包括就業競爭加劇、房價上漲以及基礎設施網絡面臨更大壓力。
  • 地球升溫海平面上升 全球6億人口恐遭水淹(圖)
    地球升溫海平面上升 全球6億人口恐遭水淹  英國27日出版的期刊《環境與都市化》刊文說,因全球升溫、海平面上升,全世界大約6.34億生活在海拔10米以下地區的居民有被洪水和風暴淹沒的危險。文章分析了全球低地與人口分布情況,數據堪稱驚人。  若把高出海平面不足10米的區域稱為「低地」,則全球共有6.34億人生活在低地區域內,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上升。  海平面上升情況又如何?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IPCC)2月公布的數字,截至本世紀末,海洋將上升18釐米至53釐米。這將使颶風、颱風等來勢更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