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紀錄片之父的應景神作,不看後悔一生!

2020-12-08 騰訊網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 米粒媽愛分享)

2020還有不足60天就過去了,恍惚間還能想到年初被困在家的那段日子。

今年很特殊,持續不斷的疫情讓我們不得不停下來,擁有充足的時間去審視自己的生活,也再次點燃了對生命的種種敬畏。

還記得米粒媽在《這8部神仙紀錄片太香了,快給孩子安排上》裡推薦過的《獵捕》、《地球脈動》、《藍色星球》嗎?

這幾部紀錄片的誕生,都離不開一個名字——大衛·愛登堡

愛看紀錄片的人對他一定不陌生,他被稱為「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他的作品在豆瓣都是超高分,《地球脈動 第二季》更是以9.9分高居榜首。

1926年出生的愛登堡今年已經94歲了,他和英國女王同齡,曾經放棄唾手可得的BBC總裁職位,全力投身對自然的記錄與拍攝中。

將近一個世紀的生命旅程裡,他幾乎走遍了地球的每個角落,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旅行路程最長的人。

米粒媽還記得第一次看《獵捕》時的震撼,動物之間的安靜與瘋狂,看得又緊張又刺激,也更加感嘆為了記錄這些鏡頭,製作團隊付出多少心血。

自從看過《獵捕》之後,我們一家就成為了愛登堡的迷弟迷妹,瘋狂補課他之前的作品,可是太多了,到現在也沒看全

老爺子真的是每年都不閒著,今年9月又推出了一部特殊的新作:《大衛·愛登堡: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豆瓣9.4分,國外評分網站爛番茄上接近滿分。

有傳聞說這是他的收山之作,所以他用盡全力,以第一視角去記錄對地球與生命的熱愛。

不管以後愛登堡是否還在行走的路上,米粒媽都覺得這部紀錄片是今年最值得看的一部。

(中英雙語字幕版資源米粒媽已經給大家找好了,別忘了去文末獲取。)

開篇的鏡頭沒有過往作品的震撼和色彩,愛登堡獨自一人走在破舊的城市裡。

這個位於烏克蘭的城市曾經有五萬人口在此定居,擁有一切生活設施,是舒適的家園。如果沒有1986年車諾比核電站的爆炸,這裡依舊是一個宜居的小城。

巨大的爆炸讓市民在兩天內緊急撤離,人類的失策造成的「世界上最昂貴的災難」最終要由人類自己來承擔。

慘嗎?

這還不算最慘的。車諾比事件的確令人痛心,但它只是個獨立事件。

地球上各地每日每夜都在蔓延的,種種自然棲息地與生物多樣性的消失,才是愛登堡老爺子想告訴人類的,最可怕的連續事件。

他絕對有資格說這話。

行走觀察了這麼多年,有生之年他親眼看著人類在地球上的生活方式,是怎樣毀壞著其他生物賴以生存的環境。

這部紀錄片,是他的證詞。為過去作證,為現在呼籲,為未來吶喊。

人類在「全新世」誕生,發明農耕,學會駕馭季節,創造文明,開始了生生不息的繁衍,實現了蓬勃發展。

「全新世」是人類的伊甸園,平原、深海、高山、森林中,生物各居其所,和諧共生。促進了氣候穩定,季節有序更迭。

小科普一下概念:全新世是最年輕的地質年代,從11700年前開始。根據傳統的地質學觀點,全新世一直持續至今,但也有人提出工業革命後應該另分為人類世。)

在這樣美好的生態中,人類用智力推動演化過程,把想法一代代在繁衍中傳承。

66年的職業生涯,愛登堡充分地感受過這全盛時期的生物魅力。

仙境一樣的綠樹碧水、高聳天際的樹木、放肆盛開的繁花、晶瑩剔透的雪......

還有躍上海面的鯨、海底遨遊的魚、草原上的豹子、天空中的飛鳥......

這些「生命饋贈」,點燃了愛登堡的嚮往和熱情。

他曾經飛行幾個小時穿越荒野,和野生動物親密接觸,帶領屏幕前的觀眾認識什麼是穿山甲、樹懶......

即便這時沒有便捷的科技手段,愛登堡仍然認為「那是我們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

能親身目睹和參與這樣美好的時代,米粒媽覺得無比神奇,並且十分羨慕。

現在在城市中出生和長大的孩子,越來越難想像和感受到大自然究竟多美妙。

帶米粒出去旅行,一到自然環境他就非常享受。

如果能親身目睹愛登堡曾經歷的這些,我家的小夥子怕是要嗨起來了,畢竟看紀錄片的時候他就一直張大嘴:「媽媽快看!」

可惜,現代人沒有機會了。

早年間,為了拍攝紀錄片《生命的進化》,愛登堡走遍了39個國家約兩百五十萬公裡,拍攝了650個物種。他漸漸發現,有些動物越來越難找了。

非法捕獵人為了捕捉一隻小猩猩,不惜殺死十幾隻成年猩猩,結果就是非洲中部森林深處的大猩猩只剩下300隻不到。

大猩猩是人類最親近的親戚,早就習慣了人類的存在,卻想不到這種習慣會成為殺戮。

或許連人類自己都沒想到,有一天我們竟然會擁有威脅大自然存亡的能力。

看著屏幕上無語又悲戚的愛登堡,米粒媽的心也跟著揪在了一起。

海洋中90%的大型魚類被捕撈,海面上被藍鯨的血染紅;生物多樣性超出想像的雨林被人類作為棕櫚種植地;塞倫蓋蒂幾百萬隻動物的獸群因健康草地的消失而不得不遷徙......

同為生物,我們的存在是合理的,但我們有什麼權力造成它們的滅絕?

我們的確一直在進步,但我們和其他生物,脫節了。

為了進步,為了發展,我們在需要不斷革新。但如果只為了發展而盲目破壞,傷害會累積,直至破壞掉整個生態系統,那麼承擔結果了,終究還是人類自己。

這不是聳人聽聞的威脅,而是已經開始反噬的事實。

2011年播出的《冰凍星球》中,愛登堡將種種問題直接擺在眼前。

全球氣候變暖,凍土融化,冰蓋減少,海洋酸性變強,土壤貧瘠,物種滅絕......

這是我們這一代已經看到或即將看到的事情,那麼我們的下一代呢?面臨的環境只會更差,不會更好。

看到這,米粒媽忍不住後背發涼。

深色的背景前,白髮蒼蒼的紳士,用淡藍色的眼睛就這麼望著屏幕前的每一位觀眾。耄耋之年本可退休,他為何還要致力於向民眾做此訴說?

「我希望這種問題根本不存在,沒必要操心。因此如果明知道問題所在,卻選擇忽視,那我肯定會感到十分羞愧。」

米粒媽為他的誠摯感動,並深深敬佩。

這部紀錄片最最衝擊的一點,是永遠在變化的數據。把地球上的人口數量作為衡量指標,清晰又冷酷地直接展現人類在地球上的繁衍到底帶來了什麼。

愛登堡年輕時,身處荒野之中,依舊能體驗到未經人類幹擾過的大自然世界。曾經他感到喜悅和沉迷,如今才發現,這不過是幻象。

這個世界已經失去了當初的「野性」。

所以他站出來,帶著曾經接受過的大自然的饋贈,想要喚醒如今的人類。

他曾不在乎被稱作傳奇,但如今他卻感謝自己擁有這些名號,這讓他能有機會去發聲和呼喚。

我們總把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掛在嘴邊,但當事實一個一個羅列在你的眼前,才能切身感受到那種震撼。

幸好,我們已經開始改變,並開始重新喚醒了自然生機。

紀錄片的結尾,愛登堡重新帶我們走回到了那座因為車諾比核電站事故荒廢的小城。稀有野生動物,鬱鬱蔥蔥的植物重新佔據了這座人類放棄的城市。

無論何時,生物世界能頑強得生活下去,人類卻不能。

要記住,我們照顧大自然,自然也會照顧我們。

米粒媽建議每個人都應該看看這部紀錄片,不光是因為這純正的英語口語、邏輯嚴謹且語言優美的解說詞、豐富的科普知識,而是要把保護環境的種子種進孩子心裡。

我們有責任讓他們意識到,如今所處的環境是多麼嚴峻。

未來是他們的,也是我們的。

大衛·愛登堡在自然紀錄片領域所取得的成就毋庸置疑,他的作品圍繞著「生命」,總能直擊心靈深處卻不晦澀,適合給孩子看。

而且我覺得他有一種魔力,讓你不由自主就沉浸到他的解說當中,覺得1、2個小時都過得很快。

想想片單裡還有好幾部沒看完,立個小目標:等到過年小長假就繼續補課愛登堡的其他作品了!如果你也想看,點個【在看】哦。

相關焦點

  • BBC神級紀錄片聚焦蝗災
    新華社發掃二維碼看更多相關報導。漫天飛舞的蝗蟲,密集成一張金色的網,所到之處,只剩一片貧瘠之地……從去年12月起,嚴重的蝗災席捲了整個東非地區。據媒體報導,此次蝗蟲入侵是肯亞7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也是衣索比亞和索馬利亞25年最大規模的蝗災。蝗災的場面到底有多可怕?在當下,國內已經鮮少見到大規模的蝗災。
  • 堪稱「神作」的BBC紀錄片——《加拉帕戈斯群島》
    上期的《脈動地球》紀錄片大家都很喜歡。
  • 吃我一大波最應景科普紀錄片推薦吧!
    好在辛苦了幾個星期,長輩們應該基本都不再信一些不明來源的資訊,而你也被活生生逼成了半個生物專業的學生,心裡有苦說不出。 沒關係,我們準備了9部非常應景的生物類科普紀錄片,或許能再助你一臂之力,成功讓你走入生物學的大坑世界。
  • BBC頂級紀錄片《人類宇宙》
    ·考克斯類型: 紀錄片官方網站: http://www.bbc.co.uk/programmes/p0276p50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語言: 英語首播: 2014-10-07集數: 5單集片長: 60分鐘豆瓣評分:9.2
  • BBC史上神級紀錄片拍下數10億隻蝗蟲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漫天飛舞的蝗蟲,密集成一張金色的網,所到之處,只剩一片貧瘠之地……從去年12月起,嚴重的蝗災席捲了整個東非地區。通常情況下蝗蟲是獨來獨往的,但當食物突然充足時,它們便結隊出動,以勢不可擋之力,吞噬沿途的一切……」伴隨著「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大衛·艾登堡的旁白聲響起,一群金色的「大軍」就闖進了鏡頭之中。馬達加斯加蝗蟲大軍在紀錄片《地球脈動2》的第4集《沙漠》中,鏡頭記錄下了馬達加斯加十年一遇的、巨大規模的蝗蟲群。
  • 這6部BBC紀錄片,每一部都是神作!
    對孩子來說,好的紀錄片就像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讓他們了解更多世界的奇妙之處。BBC(英國廣播公司)的紀錄片題材廣泛、製作精良。看這些經典的紀錄片,既可以追溯上下數千年的歷史文化,也可以欣賞從宇宙到地信深處的奇妙境界。高清條件下,它的畫面美輪美奐,把一幀幀定格,拿出來都是一張張精彩的攝影作品。看BBC不僅能了解世界之奇,更能盡享世界之妙。
  • 看完這6部BBC神級紀錄片,驚嘆每一部都是神作
    BBC紀錄片題材廣泛、製作精良,觀看起來算得上是賞心悅目。BBC(英國廣播公司)紀錄片有三個系列的專題目錄,分別為BBC自然,BBC文史和BBC科技。看BBC的紀錄片,既可以追溯上下數千年的歷史文化,也可以欣賞從宇宙到地心深處的奇妙風光,其中超級精彩的畫面如果定格,便是一幅攝影佳作。本期為大家推出BBC出品的6部豆瓣評分高於9.5分以上紀錄片資源,涵蓋動物、植物、地理、歷史、人文、自然等,結合知識性與趣味性於一身,不僅適合孩子觀看學英語,家長也可以獨立欣賞長見識。
  • 9.2分豆瓣高分BBC紀錄片:《恆星七紀》Seven Ages of Starlight
    《恆星七紀》Seven Ages of Starlight導演: Gaby Hornsby主演: Rupert Graves類型: 紀錄片官方網站: www.bbc.co.uk/programmes/p00yb434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2-10-25片長: 90分鐘又名: 星光七紀元 / 恆星的一生每當太陽落山,夜幕降臨,坐在大地,仰望星空,就能看到一部史詩巨作在眼前上演,這部巨作擁有數十億演員——恆星。
  • 9.9分,被這部紀錄片美哭了,BBC出品 必屬精品!
    每年,BBC都會為廣大觀眾奉上一部精心打造的紀錄片。不管從場 景、畫面、配樂、音效等各方面都堪稱精品,贏得一片叫好。 時隔四年,那個「只出神作」的男人回來了—— 「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大衛·愛登堡。
  • bbc出品紀錄片大貓,四十種貓科動物中的三十一種都被記錄
    bbc出品的紀錄片,往往都是花費數年時間打造的稀世精品,每一部都口碑炸裂,讓人大開眼界。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大貓。同樣是史詩級的作品。從世界最小的可以放在手掌上的鏽斑豹貓、膽敢單挑鱷魚的美洲虎,殘忍屠殺企鵝的美洲獅,以及喜馬拉雅山頂神出鬼沒的雪豹。四十種貓科動物中的三十一種都被記錄進來,絕對是一部鑑貓寶典,貓奴們的頂級盛宴。
  • BBC紀錄片丨《從太空看地球》9.5分神級力作紀錄片,給孩子不一樣的...
    BBC又一神作《從太空看地球》豆瓣9.5分!它不僅藉助了地面和高空攝像機,還利用了遙感衛星觀察這個星球,甩開了其他紀錄片不止一個身位。這部紀錄片,顛覆了我們以往看待世界的方式,以一個「上帝視角」,從太空上觀察、記錄地球上所發生的的變化,城市擴張、動物變遷、氣候變化、人類活動等等。
  • 細數那些堪稱「神作」的紀錄片
    細數那些堪稱「神作」的紀錄片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的影視作品,有一些紀錄片比電影還好看。這些紀錄片觀察現實、記錄人生,遠比我們想像的更精彩。《植物之歌》對地球的綠色,也是對生命的禮讚《植物之歌》,在這部紀錄片中,BBC將鏡頭瞄準我們這顆星球上的植物,由主持Iain Stewart帶領大家走進植物的世界,了解植物的起源及生命機理。這個主持人之前主持過 《地球的力量》,一口濃重的蘇格蘭口音充滿魅力,柔和而恰到好處的音樂也為影片注入不一樣的生命力。
  • BBC紀錄片《南太平洋》第2集-漂流者
    BBC紀錄片《南太平洋》第2集-漂流者導演: 馬克·布朗羅 / Chiara Bellati / Jonathan Clay編劇: Chiara Bellati主演: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Benedict Cumberbatch / Mike Rowe / Richard Wollocombe / 馬克·布朗羅類型: 紀錄片官方網站: www.bbc.co.uk
  • BBC神級紀錄片《從太空看地球》, 給孩子不一樣的視角和認知
    .」 → 點選「設為星標「★」BBC又一神作《從太空看地球》豆瓣9.5分!它不僅藉助了地面和高空攝像機,還利用了遙感衛星觀察這個星球,甩開了其他紀錄片不止一個身位。這部紀錄片,顛覆了我們以往看待世界的方式,以一個「上帝視角」,從太空上觀察、記錄地球上所發生的的變化,城市擴張、動物變遷、氣候變化、人類活動等等。
  • BBC頂級經典紀錄片,每一部都是神作
    BBC出品的紀錄片絕對是世界上最好的科普視頻之一,下面這四部更是經典中的經典。而當遭到圍攻後,這位不死的王者又毅然決然踏上奪回王位的復仇之路。 這個紀錄片從故事剪輯,到音樂,到質感,都有著電影的製作水準,加上劇情,適合全家人一起看。
  • 豆瓣9.8,這樣的頂級神作,看一部少一部
    這些,幾乎都是接近滿分的神作。它們探討大自然中的魅力瑰寶,展現神奇動物的生存法則。不同主題,不同意義。但都能讓我們沉醉其中,得到啟發。豆瓣評分被定格在9.8,無疑又是一部高分神作。他是「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承包了幾十部史詩級自然紀錄片的解說他的一生也都與自然世界為伍,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旅行路程最長的人」。如今,93歲的老爺子再次出山。只是為了一句——「我們對自然界了解得還是太少,而它值得更好的理解和尊重。
  • 對話BBC紀錄片之父,奶聲奶氣萌翻天!
    小孫划船不用槳:路易斯寶寶長這麼大了 跟你外型太不搭:老教授有點哈利·波特電影的感覺了 木棉花--鳳凰花:三個孩子都太可愛了! 大衛·愛登堡幾乎一生都與自然紀錄片打交道。
  • BBC高分紀錄片捕捉驚奇畫面 動物:再也不相信人類了
    旋轉,跳躍,閉著眼,  哦不,眼睛還是要睜開的,  總之,可以說是一塊很靈動的石頭了...  原來,由於大象體重驚人,  很多異類間諜的下場都不太好,  比如這隻烏龜間諜...  看完這部神作,  網友都驚呆了:
  • 《地球脈動》拍到第二部,BBC如何像拍大片一樣拍紀錄片?
    BBC 的自然紀錄片Planet Earth (中文譯名《地球脈動》)第二季一經播出就被譽為神作。這幾乎是一件可以預見到的事情:一方面,BBC 的紀錄片素來就保持著一流的水準,可以說「BBC 出品必屬精品」,另一方面,2006 年《地球脈動》第一季的轟動就讓人們見識到了這個系列可能會達到的高度。
  • BBC紀錄片《從太空看地球》:帶孩子以全新視角看地球
    想必很多家長都給孩子們看過從地球看太空的BBC經典紀錄片,各種星球所展示的美感和帶來的震撼會增長孩子的見識,讓他們對我們的宇宙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探索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