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港劇已死?兩大視帝一出手就豆瓣8.1

2021-01-14 肥羅大電影

聽說沒,最近有部港劇在劇迷中口口相傳,它的出現,就是用來打臉那個說法——

港劇已死。

港劇已死?先問問黎叔手中那支槍。

不廢話,上——《殺手》。

原本,雙視帝+視後,2019年臺慶劇,後來因為某些原因,放到今年的冷門檔,再定睛一看,

兩位男主:黎耀祥,56歲;陳豪,49歲。加起來過百歲的大叔,真能殺得動?

又定睛一看,這片頭,是不是像極了好萊塢近年來的經典「B級片」《極速追殺》系列和《罪惡之城》?

確定,這真是港劇?

結果劇一出,炸了,豆瓣8.0,漲到8.1,首集的七天跨平臺總收視達29.6,第二集有29.2,飾演女殺手的龔嘉欣,已經是公認的今年視後之選。

毫無疑問,倉底貨,炸成了年度爆款。

更關鍵的是,這一炸,竟然炸出許多潛藏的港劇迷。

你應該聽過,一個人有三種死亡。

一是生物學上,心臟停止跳動……

一是社會學,在人際關係網裡消失,從朋友圈蒸發掉……

最終的死亡,則是世界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也死了,沒人再想你,沒人再提你,甚至沒人罵你。

所以你說港劇已死?問問那些想著它,提著它,罵著它的人。

再看數據,半年過去,已經有三部港劇豆瓣破八,一部清清淡淡的《嘆息橋》,一部重口味的《降魔的2》,再來一部,加麻加辣,更重口味的《殺手》。

但要說它們有什麼共同點,兩個字:港味。

港味都還沒散,說什麼港劇已死?

港劇老了?還這麼浪?

初看本劇的觀眾都有著類似的感覺:

「風格很特別。」「很不TVB。」

的確,這是一部十分不像港劇的港產犯罪劇。

沒有江湖內鬥、權欲相爭;

沒有警匪纏鬥、兄弟情義。

一開場,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編導對漫畫效果的運用。

片頭動畫出現的美女殺手、護士裝、重型機槍,濃鬱的血漿,鮮豔的拼貼風,十分好萊塢cult片風……

殺手們為了完成任務行走夜色之間,畫面瞬間又變賽高朋克風,好似打翻了調色盤。

殺手出刀的時刻,畫面變成黑白,過曝,血液噴濺。漫畫感和遊戲感爆棚。

讓你想到了什麼?

《殺死比爾》,昆汀。

劇中男主的殺手搭檔外號也叫「Kill Bill」。

這麼劍走偏鋒,難道是擅長使冷淡風的攝影氣質,以及懸疑+愛情敘事的ViuTV轉題材拍殺手?

可是定睛一看,男主閻武,黎耀祥,還是——TVB?

TVB,拍劇有這麼浪?

真的,首集的三場戲,已經浪到爆。

第一場戲,刺殺。

臺北,夜。歡場快樂,黑幫祭廟。黎叔上一秒,還在與女郎卿卿我我,只記今朝笑。

一轉眼,停車、開門、眼神橫掃。

接下來,讓小姐姐去夜市等他,點根香菸,歪歪扭扭字向廟門走。

黑幫擋路,他借酒裝瘋。

接著,登堂,入廟。

酒醉?是十分醒。

進門,幾十個黑幫,虎視眈眈,黎叔微微一笑,不發一言,不發一彈,拳腳就是武器,拳風就是刀槍,一拳一腳,撂倒所有黑幫。

萬軍之中,如入——無人之境。

一場戲,打破昆汀濾鏡。

好萊塢cult片的血肉橫飛,TVB怎麼會有,有的,是港片拳拳到肉的實戰,黎叔打出來,竟有一種經典成龍動作片式的行雲流水之美。

這不僅是「凌厲的動作、對稱的構圖」寥寥幾句話能概括的。

那是港劇港片深入骨髓的爽感,誰殺誰,怎麼殺,怎麼開工,怎麼收工,環環相扣,通透過癮。

不愧年度第一大爽劇,從頭開始爽,場面調度和黎耀祥動作演技堪稱開掛。

就幽默,瀟灑,好玩,犀利,一氣呵成,一句廢話也沒有。如關公斬華雄,王者歸來,其酒尚熱。

整個流程快、穩、準,殺手超常的心理素質和專業素養,一下子就立起來了。

不過,黎叔的劉醒時間也徹底結束。

下一幕,鏡頭一轉,十年後。

還是閻武,追著一個小混混殺。

一個旋轉、跳躍,閃了腰。

一場貼身肉搏,差點沒命。

殺手之王,老了。

難得看到一部TVB劇,沒有一絲TVB式婆婆媽媽家長裡短,沒有一毫國產劇式事無巨細旁白交代,開篇兩場刺殺動作戲,就將一個頂級殺手的落寞頹喪拍出來了,真,乾淨利落。

但第一集,居然還沒完。

落魄的殺手之王,竟搞到了大單。

按理說這種單子與他無關,但為了讓自己的經理人兼放租婆方太保住他眼盲的女兒的租房,他跑到對家那邊醉後耍賴,得到了一個刺殺大人物的機會。

到了大人物宴會當天,他用盡辦法,聲東擊西、敲山震虎,打戲節奏行雲流水,觀感酣暢淋漓。

還有刺激的鋼筆插喉。

然並卵,都沒能近大人物的身,好不容易最後幾分鐘他要單刀直入的時候,手機——爆了?

身份暴露,只能走人。

大人物倉皇而走。

誰知就在電光火石之間,遠處高樓一聲悶響。

「beng」。目標應聲而倒。

兩代殺手之王,完成轉換。

原來,整場行動,黎叔自以為螳螂捕蟬,其實黃雀在後。

前方以一敵眾搏命的不過是棋子,下棋的人,一把狙擊槍,手到拿來。

這個下棋的人,就是今日的殺手界頂流——陳豪演的喬星,輕易不接單,接的都是上百萬的任務。

原本兩人地位如此懸殊的殺手,是不會有交集的。

但這一下卻碰撞出了火花。

這港劇,太浪了。

殺手宇宙,這麼囂張?

但更浪的,還是浪出了一個殺手江湖?不,是宇宙。

要評定一套劇是否出色,一個要點就是「代入感」!觀眾是否認同這個殺手宇宙呢?

必須說,《殺手》第一次為港劇搭建了一個漫威DC式宇宙體系。

買兇拍人,講的是說學逗唱,啊不是,是組織嚴密、體系完備。

上層經紀人協會。如同一個龐大的頂層設計。

殺手界最資深殺手和經理人索菲亞,是整個體系的主理人。誰演?羅蘭,鬼婆,鎮得住。

手下掌管四大經理人。這四大經理人,又好像娛樂圈王牌經紀人,各帶各的藝人,只不過這裡賣的藝,是要命的藝術。

比如Zero的經理人陳查理,以專業著稱,只代理一個藝人的業務——新一代殺手之王。

掩護手段直接壟斷下遊產業:一家棺材鋪。

行業還有清道夫業務,負責打掃現場清理痕跡,確保客戶滿意。

清道夫團隊的經理人,則是森森(高海寧 飾)和淼淼(譚嘉怡 飾)。

這個宇宙,一大特點,是——架空。

在這個殺手、黑幫和清道夫等橫行的世界中,好像沒有警察一樣,黎叔這樣的角色大庭廣眾開工,做完事沒事人一樣走掉,細想不合情理,但這種不合情理,也是令觀眾抽離現實,帶入劇情宇宙。

二是隱秘。

因為總有出人意表的殺手。比如江美儀飾演的樓鳳,就是開場穿制服cosplay的殺手,忽然冒出來,嚇觀眾一跳。

三是入世。

雖然是殺手宇宙這麼特殊的領域,但也有觀眾熟悉的一面。

比如黎耀祥剛跟龔嘉欣的角色為搶生意大打出手,前一秒還在吐槽這女人是個瘋子,下一秒淪為同事關係。

然而,爽劇喜劇的表面之下,內核依然是悲劇的。

因為觀眾最終發現,無論是殺手宇宙的誰——在生命面前,命運都如螻蟻。

十年前還有功夫,有性格,有魅力,萬夫莫敵的殺手,一轉眼,落入凡塵碾作泥。

說到底,殺手之王,不過是人。

56歲黎耀祥,還這麼拼?

不得不說,這一次的這群港劇老戲骨,演出的殺手,最不像殺手。

過去電影裡的殺手什麼樣?

法國電影裡的阿蘭德龍,冷酷、孤獨、落寞。

經典形象脫胎於上世紀的黑色電影。

好萊塢電影裡的殺手安東尼班德拉斯,《墨西哥往事》裡,瀟灑、浪漫、不羈。

總之,是人,又非人,因為不食人間煙火。

《殺手》卻用自己的方法推倒,再重來。

開場帥不過五分鐘,黎耀祥又撿起他最擅長的小人物。

哪有什麼不敗的殺手之王,有的只是生活潦倒,為錢彎腰,被要債佬逼得慘兮兮依然嬉皮笑臉的落魄中年。

高低起伏,合理嗎?其實不合理。

但黎耀祥的演技,永遠能把最不合理的,演到合理,不管是開頭做頂流殺手時的豪情蓋天,還是落魄後表現出來的又衰又好笑的草根味。

再來一個男主,陳豪飾演殺手頂流,代號Zero。

也就是,零失誤。

狙擊槍,高科技,專殺富豪。這個看上去冷酷無情的殺手之王,遇到喜歡的女孩又立馬變成喜歡耍寶耍帥的幼稚男。

還有許多觀眾最愛的角色——女殺手Dark Angle。

紅髮殺馬特,脾氣火爆,最愛接報復渣男的單子。很多時候殺氣騰騰,可是一被關進冰櫃這樣的密室,立刻溫柔變小貓。

只是特色各異?但只要觀眾看到了完整的故事,就發現劇集的另一大著力點,在於刻畫角色們身為普通人的一面。

比如黎耀祥的落魄殺手,就加上「父親」這一身份,一下豐滿了他的骨肉。用黎耀祥的話說:「除了殺手這個身份比較虛幻之外,整個生命都是很寫實的:少年得志、口無遮攔,從高處跌下,變成一個每頓飯都要想著從哪賺錢的人;沒錢,又想要照顧女兒,有一個同樣在社會底層打滾的紅顏知己。我覺得這個角色體現了社會上很多難題和困境。」

這個有牽掛有軟肋的普通人,觀眾如何能不同情?

陳豪的Zero,看起來只是個冷酷無情的top殺手,但他其實背負著血海深仇。

Dark Angle為什麼一入密閉空間就變溫柔?背後又是一個傷心愛情故事。

這才是《殺手》最大的不同之處,故事越往前發展,觀眾越清楚知道要追看每個角色目的是什麼,表面是殺手江湖的恩怨,背後講述的其實又是凡人的愛恨糾葛。

人性與情感在其間迂迴纏繞,令人嘆息。

而殺手之間的休戚與共,也時刻隱藏分裂風險,比如黎耀祥陳豪的角色,終究難免由共同對敵,變成生死一戰。

這又帶出了人間複雜不解的難題:

人與人組成的關係到底如何才能達到和平和穩固?

沒答案,不知道。

因為人性這玩意兒,壓根就無解。

港味不滅 ,港劇會死?

看到這樣的港劇,最大的疑惑可能是:這到底是前浪,還是後浪?

答:是前浪,也是後浪。

是後浪,所以顛覆港劇。

是前浪,所以保存港味。

比如說,《殺手》在模仿昆汀同時,也沒丟掉傳統精髓。

情況危急時刻,一首合唱曲瞬間解圍。

港式喜劇,觀眾秒懂。

還有那些被致敬的港片經典,從陳豪模仿《全職殺手》,到龔嘉欣模仿《買兇拍人》。

又比如那些傳統港式玩梗,有一集閻武的老友誇他的女兒「是港姐」,黎耀祥樂呵呵承認,當然要認,因為他女兒的飾演者麥明詩就真是港姐。

又比如,港式草根味。

馬海倫飾演的閻武的經理人,方太。

和藹親切包租婆一名。做房產生意,卻被炒房者壓榨到沒有生存空間。

原因:做的是街坊生意,殺人買賣容易,宰街坊下不去手。

你看,即使《殺手》的形式看似顛覆過往,骨子裡還是那套純正「港味」。

要燉一鍋港式釀湯,必須用街坊人情的文火慢熬才能出醇厚美味。

經常有觀眾說,如今的港劇,沒了港味。而港劇一旦泯然眾人,為什麼要看港劇?

可什麼是港味?

一是大衛·波德維爾形容港片那句「盡皆過火,儘是癲狂」。

好看,是港劇最大的港味。

還有一點,就是親民。

直白點說,以群眾的喜為喜,以群眾的怒為怒。

《殺手》,也要從觀眾中來,到觀眾中去。

這樣的草根味從何而來?

先說一個有關該劇監製陳維冠,許多自媒體普遍的錯誤。

就是許多自媒體為了形容該劇厲害,說起陳維冠,會說這樣一句話——「90年代中後期和2000年大多數經典港劇都是出自他手,如大家熟悉的《刑事偵緝檔案》《天地男兒》《天地豪情》《創世紀》《學警雄心》。」

這麼說,當然也沒錯,因為他的確是這些劇集的導演。

但真正的港劇迷應該懂,TVB劇的導演,不是港片意義上的導演,因為TVB劇的核心創作人,是監製。

就好像《天地男兒》《天地豪情》《創世紀》的導演是陳維冠,但監製是戚其義,《刑事偵緝檔案》的監製是潘嘉德。

而陳冠維自1991年入行以來,用了幾年時間從助理編導到編導,在編導的位置一幹就是近20年,直到20年後升成監製,首部監製的是鄭嘉穎的《怒火街頭2》,之後是《衝上雲霄2》,到了2017年歐陽震華陳豪主演的《誇世代》,才算熬出頭。

發現沒,這些港劇的打造者,本身就出身草根。

又比如,本劇的那些配角們,比如觀眾熟悉的鄭子誠、馬海倫和羅蘭等,演了幾十年,還是配角,還是坐班車來上班,坐班車下班,娛樂圈五光十色,他們只是來打份工而已。

但正是這班草根的努力,讓港劇不斷穩紮穩打,高度成熟的製作模式、適應時代發展的改編和精準而又長情的受眾,讓港片在新時代受眾分流之下依然能站穩,且每年都能出現讓人驚喜的黑馬之作。

而不管做前浪還是後浪,從《金宵大廈》《降魔的》到《殺手》,我們喜歡這些港劇的原因,這也是港劇之所以延續到今日的原因依然是——講一個好故事。

我不想從一些更宏大的概念,去討論港劇為什麼沒落。

什麼港劇工業衰敗,什麼內地劇崛起、什麼港娛整體勢微,什麼沒有下一代接班……

我就問一句,既然以上都是真的,又為何港劇依然年年能出《殺手》這樣的佳作?

不必高大上,就說一個人——56歲的黎耀祥。

從港劇黃金時代武俠劇《神鵰俠侶》中的周伯通,到港版《西遊記》中的豬八戒,再到港劇漸漸沉寂期的《義海豪情》、《公公出宮》,他成為繼羅嘉良之後,TVB又一個手握三座萬千星輝頒獎禮最佳男主角獎座的演員,也見證了港劇從巔峰到凋零。

許多觀眾看來,黎耀祥在港劇界的地位牢不可破,但他卻說:「我覺得已經跌下來了。」這兩年,TVB新一代小生如王浩信、袁偉豪等崛起,而黎耀祥明顯減產,「每個人去到高峰都會有下來的時候,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好像說的是黎耀祥,又像說的是港劇。

《殺手》,其實是黎耀祥進軍內地市場折戟之前,最後一部藝人身份接的港劇。他還放話說,以後都不會再接這種打戲多的角色了,因為太辛苦。

接戲時54歲,離巢前最後一部劇,監製也沒有硬性要求他練出明顯的肌肉線條。覺得辛苦的黎耀祥怎麼做的?

閻武這個角色一開始是個中年發福的潦倒殺手,但根據劇情,他後來要變成一個很fit的狀態,去迎接最後一項艱巨任務。黎耀祥就在家裡開始節食、健身,兩個月內激減15磅,努力健身練出6塊腹肌,親身上陣拍打戲,還傷及骨頭跟韌帶,但依然堅持到底。

怕辛苦的,選的是最辛苦的演法。

所以,你問我港劇為什麼不死?看看黎耀祥,不管任何角色,回回HOLD住,演什麼像什麼,有那麼容易?

背後其實是拍什麼都認真去拍,用專業陪觀眾為觀眾拍下飯劇的精神,這才是TVB劇為什麼這麼多年屹立不倒,我們看了幾百部,追了幾十年還想再往下看的不二法寶。

《巾幗梟雄》裡,人們印象最深的一句臺詞來自黎耀祥——「人生有幾個十年!」

港劇中真正的港味,也盡在其中——管他還有幾個十年,每一場戲,都拿命給觀眾拍。

有這麼拍出來的8.1分殺手劇,港劇怎麼會死?

相關焦點

  • 萬古神帝:最悲慘五大天才是誰?商子烆帝一上榜,修辰早被算計!
    哈嘍,各位書友大家好啊,我是十年說網文。飛天魚在這個星期斷更兩次,非常寒書友的心,但是書友也不要心灰意冷,因為飛天魚貌似是出遊,相信接下來不會讓書友失望。今天十年想跟各位書友說的是最悲慘的天才,書友記得這部小說中的哪幾位呢?
  • 尼採說上帝已死,霍金說哲學已死,楊振寧似乎想說物理學已死
    一百多年前,尼採說上帝已死;幾十年前霍金說哲學已死;不久前楊振寧說:「高能物理盛宴已過」;或許楊先生本想說的就是「物理學已死」,但是他的地位和修養讓他不能像尼採和霍金一樣無所顧忌,因此換成了更為溫和的「高能物理盛宴已過」。
  • 豆瓣8.5,今年這部港劇金宵大廈看的時候嚇到腿軟!尺度也不小!
    要說港劇的話,每一個月都有讓我們期待的,但是這一次說的港劇你如果沒看的話,有時間可以去看看,關於劇情可以去看一下百科,都有介紹,這裡有些沒法詳細去說!看的時候每一個單元講述的故事有的真的是很害怕了,有些劇情也是看的時候嚇得腿軟,所以一個人比較膽小的話,就不要看這部電視劇了。
  • 豆瓣8.8!這港劇什麼水平?
    開篇豆瓣9.0,如今穩定在8.8,《香港愛情故事》成了近年來港劇口碑罕見系列。此劇如何?今天我們且來說說。《香港愛情故事》單看名字,大多數人會以為這是一部單講愛情的港劇。但說對也不對,這部劇是在講愛情。只不過,它還深挖了一些與愛情緊密聯繫的東西,比如——房子。
  • 《嘆息橋》:豆瓣8.8分,事實說明港劇依舊輝煌
    TVB用新版的《法證先鋒》證明,港劇最輝煌的出品公司終究還是落伍了。《法證先鋒》令人失望的俗套和臉譜化角色讓很多港劇迷嘆息,港劇的時代要過去了嗎?直到,TVB的老對頭,ViuTV與優酷聯合出品《嘆息橋》開播,關於港劇已死的爭論才終於告一段落。
  • TVB新劇又來了,2大視帝黎耀祥、陳豪坐陣,被稱港版《疾速追殺》
    《殺手》除了有兩大視帝黎耀祥和陳豪同場坐陣,還有視後李佳芯的歸來。早前因為社交媒體的不當言論,事業勢如破竹的李佳芯直接被雪藏,不僅三套續集劇集《踩過界II》、《 BB大曬》、《白色強人II》不留她,也直接導致了這部18年就拍攝完的《殺手》淪為倉底。
  • 這部港劇帶你「走近科學」
    大家好,我是港劇君。 港劇君一直以來對於靈異驚悚類的劇集都頗有好感, 尤其是像《金宵大廈》這種單元劇模式的靈異驚悚類的劇集更為愛不釋手。
  • 兩大頂尖外媒同時說硬體已死 真的嗎?
    最近,包括《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在內的多家外媒不約而同地發布了相似的文章,他們的主旨是:小硬體已死。每個矽谷企業都有一個關於硬體的噩夢2014年8月,谷歌無人機將一盒狗糧和巧克力送達澳大利亞內陸一家牧場的指定地點,而這次成功配送是谷歌努力整整兩年的結果。
  • TVB離巢視帝轉投Viu,怒斥港媒貶低大臺,林保怡:不鍾意就別看
    TVB對於鍾意粵語的小夥伴來說幾乎就是港劇代名詞,而對於眾多離巢藝人來說卻總是褒貶不一,有人會吐槽TVB無創新橋段多,有港媒會暗諷其人工低留不住視帝視後,當然更多的藝人還是會念舊感恩其當年知遇之恩。
  • 《蝕日風暴》:它不是「新港劇」,是一部更好看的港劇
    如今,隨著播出平臺的變化,港劇也慢慢從電視臺走向了網絡平臺,成為所謂的「新港劇」。「其實都是電視劇而已,只是在不同的平臺上播。」該劇監製、寰亞電視製作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陳德修道。但對於內地觀眾來說,所認知的「港劇」大部分會和TVB劃上等號。TVB在製作上一直保持其濃厚的生活特色,比如「我下碗面給你吃」之類的經典臺詞,雖然是一種令人熟悉的「港味」,可同時也是內地觀眾對於「港劇」的刻板印象。此次,寰亞聯手優酷打造的《蝕日風暴》正是一次打破港劇固有套路的新嘗試。
  • 2020年視帝「信號王」6部經典作品盤點
    這次也是王浩信第二次奪得視帝的獎項。 今天港劇君就給大家盤點一下王浩信近些年的6部經典作品。 1.
  • 《使徒行者》為什麼被稱為近年來港劇的巔峰之作?
    後來歡喜哥要為妻子報仇,他開始查明真相,到底是誰殺了他的妻子。查到最後,他發現殺人兇手就是他整天面對的黑幫頭目。一方面白天他要忍痛替黑幫老大做事,另外一方面在黑夜裡要哭泣。所謂最難的也是如此,不管內心多麼難過,白天依然要扮演著黑幫殺人不眨眼。最後歡喜哥終於替妻子報了仇。至於在電視劇最後,歡喜哥是死了還是還活著,也是一個謎。據說在續集中又復活了。
  • 1992年不僅是周星馳年,還一部號稱「第一港劇」的《大時代》
    1992年除了是周星馳年,除了有不少經典電影,其實那一年還有不少經典港劇,號稱「第一港劇」的《大時代》也在,一起看看吧!值得一提的是,主題曲《仙鶴情緣》和插曲《一生只有這天》《莫問我是誰》都由葉麗儀演唱,現在聽依然滿滿的回憶。
  • 柴九和九姑娘再度合體引網友熱議,兩人同在劇中獲視帝視後
    小編上面說的那幾對或許還有網友不認可,但是柴九和四奶奶這一對是不是會更加同意呢?當初《巾幗梟雄》這部系列的電視劇總共拍了三部,雖然第三部女主換成了胡杏兒,不過依舊難敵前兩部的光輝和受歡迎的程度。相信不少愛看港劇迷的朋友對這部電視劇並不會覺得陌生,絕對是十分值得重溫的劇集。在第一部中黎耀祥將柴九這個小人物的不擇手段、聰明才智、有仇必報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而鄧萃雯飾演的康寶琦心思縝密、博學多識,兩人亦因這部劇中的角色拿下了萬千星輝頒獎典禮上的視帝和視後的獎項。
  • 豆瓣要完?因《流浪地球》評分太低,網友組團給豆瓣打一星
    一方面《流浪地球》火了,人們驚喜國產科幻片崛起了,另一方面,《流浪地球》的豆瓣評分也引發網友的爭議。之前新浪財經聲稱要給電影打一星,引起很多網友不滿。真正讓事情一發不可收拾的是《流浪地球》的豆瓣評分因為黑子惡意給一星不斷降低,從最開始的8.5降到如今的7.9,於是很多網友坐不住了,集體去給豆瓣app打一星。
  • 從開播9.4一路跌至8.4,豆瓣直降1分,《王國》真爛尾了?
    《王國》第一季在豆瓣上收穫了10萬+網友給出的8.6的高分,以它宮鬥+喪屍的主題被稱作是古裝版的《釜山行》。第二季於3月13日下午3點全季6集一次性放出,一開播就爆了。豆瓣評分一度高達9.4,不少網友都是熬夜刷完了6集。
  • 《蝕日風暴》:「新港劇」的破局與回歸丨專訪
    在「給誰看」這點上,考慮的十分清楚。打破「港劇」套路《蝕日風暴》的故事出現了多重反轉,多條故事線交織,開篇就是一場激烈的槍戰,隨後凌風、樊毅前往馬來西亞,樊毅被劫持,在營救的過程中,毒梟tank被劫獄,更有影像資料證明樊毅是被凌風所殺,一場屬於凌風的自救開始。
  • 誰說推翻相對論為時過早?
    誰說推翻相對論為時尚早?請你出來說個明白,相對論是導致「物理學已死」(霍金言)的禍根,推翻相對論刻不容緩,不能再無限期拖延下去了。相對性原理無懈可擊,唯光速不變原理是相對論問世的禍根,下面五個問題,每一個都可以顛覆「光速不變原理」,沒了「光速不變原理」,相對論(至少狹義)就要轟然倒塌,就要徹底推翻,除非你能回答這五個問題: 1 反射光速等不等於入射光速? 2 同系統同種媒質中的光速相等不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