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胡定欣宣布離開TVB,我們還在討論:TVB是否已經沒落?
但事實證明:TVB還是那個TVB,只要它想,它就可以。
開篇豆瓣9.0,如今穩定在8.8,《香港愛情故事》成了近年來港劇口碑罕見系列。
此劇如何?今天我們且來說說。
《香港愛情故事》
單看名字,大多數人會以為這是一部單講愛情的港劇。
但說對也不對,這部劇是在講愛情。
只不過,它還深挖了一些與愛情緊密聯繫的東西,比如——房子。
「香港是全球房價最高的城市,香港人越住越小,越住越貴,生活難,戀愛更難。」
「戀愛要有空間,開房都要和別人搶。」
開場的幾段旁白,光是聽著都有一種窒息感。
這部劇圍繞幾代人的愛情故事展開,同時也將愛情與房子的牽扯血淋淋撕開,極具煙火氣又真實。
開篇,情侶酒店。
一對情侶火急火燎地趕來,說要訂房,卻被告知要等三個鍾。
男生有點不死心,和前臺軟磨硬泡,說今天其實是自己和女友的七周年,能否幫幫忙?
聽完小哥一番話,前臺小哥抬頭看了一眼,說了句:創意不錯,但還是要排隊。
兩人無奈之時,身後一位戴眼鏡的小哥突然發話:「我女朋友遲到了,可以讓半小時給你。」
半小時,500塊,相當於一晚上的半價。
女生嫌貴,但男生立馬答應了,畢竟春宵一刻值千金嘛。
一分鐘十幾塊,時間就是生命,兩人一進門就開啟踩油門模式。
誰知,身上衣服枷鎖太多,單是褪去衣物這塊就花費了好一番功夫。
再想進入下一步的時候,黃牛小哥敲門了。
時間到了。
有點好笑,更多的是辛酸。
以上開房的兩位是我們這部劇的主人公:邱凱琪(龔嘉欣 飾)和陳子郎(羅天宇 飾)。
這天是兩人的七周年紀念日,他們只想過個二人世界,卻遭遇重重困難:
之前的酒店訂單被無故取消;跑了十幾家酒店好不容易找到個鐘點房的,結果付了錢,半小時卻什麼也沒做成...
沒有什麼比這更無奈的了吧?但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兩人準備結婚,去看房子,中介卻將他們帶上了一間「灰塵」房。
「廁所和廚房獨立分開的。」
本來是再平常不過的現象,卻在此時被中介特意強調。
便宜的要麼小要麼爛,大點的又買不起,租房的話,怕是這輩子都買不起房了。
為了賺多點錢,邱凱琪辭去記者一職做起了營銷,整天忙得暈頭轉向,賺來的工資在房價面前卻還是杯水車薪。
兩人為了省錢,經常兩人吃一份飯,精打細算地過日子。
看了只想說一句好難!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更是難上加難。
陳子郎和邱凱琪因為房子結婚都難,但有些人,卻因為房子,離婚也難。
客廳。
一個中年男子邊嗑瓜子邊看賽馬,女人正在打掃男人隨口吐下的瓜子殼。
女人不小心擋住了電視屏幕,被男人一把推開。
這兩位,是陳子郎的父母。
陳母做了三十多年的家庭主婦,任勞任怨,但丈夫並不理解她的辛苦。
撒尿撒得到處都是、講話又大聲、永遠不肯做家務,就連陳母生日也忘得一乾二淨...
對於陳母的不滿,陳父並不認同。
他認為自己這麼多年養起這個家,又無不良嗜好,能有什麼錯?
在陳父這,女人就該百依百順、做家務,爭吵也是妻子無理取鬧,從沒檢討過自己的原因,這怎能讓人不心寒?
既然日子沒法過了,離婚自然成了最好的選擇。
但沒想到,離婚也不是一紙蓋章就能成的事兒。
「就算兩位同意了離婚,也必須分居一年,證明這段婚姻已經到了無可挽救的地步。」
儘管二妹陳子欣不住家裡,但一家四口擠一室一廳本就困難了,哪還有房子分居?
兩人只能在公屋裡各過各的,甚至還貼上了便籤以示所有權。
看似幼稚,實則現實。
比起陳子郎家,邱凱琪家算是好一點,父親還算有錢,但生活上也是一地雞毛。
弟弟不懂事,整天只知道玩遊戲;
媽媽一年前去世了,但爸爸卻在一年後帶回一個和她「年紀差不多」的後媽和一個兒子;
一家三口住勉強還湊合,現在突然變成一家五口,於是邱凱琪不得不與弟弟同住一個房間。
為了防止爸爸老入花叢迷了眼,邱凱琪三番五次勸說,可邱爸就是不聽,終於在一次爆發中將邱凱琪趕了出去。
被趕出去的邱凱琪無處可去,最後住進了陳子郎家,要跑著去擠公交,還要忍受陳爸陳媽整日的爭吵,日子也沒好到哪裡去。
看似荒繆的生活,卻是香港上千家庭的縮影,因為房子,每個人都褪去對浪漫的幻想,直面最現實的生活。
可以說,這不是電視劇,這就是生活。
這部劇裡關於房子的情境讓人看了會覺得壓抑,但同時,純粹的愛情也讓人為之感動。
戀愛7年,期間只能通過不斷開房才能擁有自己的二人世界,但陳子郎和邱凱琪從未放棄過對方。
最感動的一幕是,當邱凱琪與爸爸鬧矛盾住在太空旅館的時候,陳子郎在通話裡唱歌哄她開心;
此時的邱凱琪雖然落淚委屈,但她還是感到無比的幸福,在無房可住的時候,她並沒有責怪陳子郎沒有能力,而是會因為他一首歌而開懷大笑。
這就是真愛吧?簡單、純粹,無論你怎樣,我始終愛你。
劇中一些關於愛情的發問,也值得我們深思。
比如陳父準備再婚,邱凱琪表示不能理解:為什麼媽媽去世一年爸爸就可以另娶他人,那媽媽和他的幾十年感情是什麼?
外婆的答案倒是讓熱意外:「你沒有聽過愛不代表結婚,結婚不代表愛嗎?」
一個老年人竟然看得比年輕人還通透。
或許真應了那句話:愛情是一回事,但婚姻又是另一回事。
就像是陳子郎二妹,見慣了父母的爭吵,她並不相信愛情,身邊永遠只有炮友而不是男朋友。
再忠貞的愛情觀,也會被現實衝得支離破碎,所以愛情到底是什麼?對於每個人,答案也是不一樣吧。
《香港愛情故事》所反映的現實,不僅僅是在香港才有,這是成千上普通年輕人正在面臨的事。
沒有家庭背景,單靠一個月幾千的工資,想要在一二線城市買一套房,說是天方夜譚也不為過。
編劇描繪了一個令人感到疲憊和壓力的現實世界,更是無情刻畫了出了每個背負房貸年輕人身上的無奈與艱辛。
所以,口碑能那麼好不是沒有理由的,因為這就是我們的生活。
整部劇只有短短12集,劇情也不複雜,但直擊人心的,該拍都拍了。
我不認為它只是簡單地在講愛情,我也不認為它在利用房子製造焦慮感,我眼中它的好,貴在真實。
哪有那麼多的小確幸,都是辛酸中尋覓幸福,這,才是最真實的人生。
這,也是我看完這部劇最大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