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噪聲消除技術的3~5GHzCMOS超寬帶LNA設計

2020-12-05 電子發燒友

採用噪聲消除技術的3~5GHzCMOS超寬帶LNA設計

發表於 2018-01-14 09:02:30

超寬帶(寬頻)低噪聲放大器廣泛用於中頻和視頻放大器等。這種電路不僅應用在放大視頻信號,帶寬範圍從直流至幾兆赫或甚至幾萬兆赫的脈衝信號與射頻信號,而且廣泛應用於信號處理方面。近年來,在秘密通訊和目標檢測方面超寬帶迅速發展,更高的帶寬要求聲稱通過超寬頻信號,因此前端的預處理接收電路必須是一個低噪聲的超寬頻放大器。本文設計的CMOS低噪聲放大器適用於工作頻段為3~5GHz的超寬帶系統。文章從LNA結構的選取開始,然後進行電路分析與設計超寬帶LNA結構選取。

電路結構圖

傳統的寬帶LNA的設計中,常採用分布式和平衡放大器技術。此兩者為了獲得較好的寬頻特性和輸入匹配,需要消耗較大的直流功耗。因此,不適合應用於UWB系統。

目前,在超寬帶LNA設計中應用較多的是帶通濾波器輸入匹配結構和並聯電阻負反饋結構。

前者擁有較大的帶寬、平坦的增益和良好的噪聲性能。但需要在輸入端加入階數較高的帶通濾波器以展寬頻帶。後者通過引入電阻反饋迴路,降低輸入端品質因子,從而擴展頻帶。本文以後者為基礎,採用噪聲消除技術優化噪聲係數。圖1給出了所採用電路結構的示意圖。

圖1中,電路的主放大部分是並聯負反饋Cas2code結構。C1、C2和C3為片內隔直電容,Rf為反饋電阻,Cf為反饋迴路上的隔直電容。Lg和L1為窄帶LNA的輸入匹配網絡。M1是共源結構,為主放大管,電路的噪聲係數和輸入匹配取決於該管。M2為共柵結構,主要作用是提供較大的反向隔離度和抑制M1的密勒效應。L2、Rd和Cd採用並聯結構形成低Q值負載擴展輸出帶寬。M3和M4構成源極跟隨器,形成輸出級。M1、M2、M3、M4共同構成前饋噪聲消除結構。圖1中省略了偏置電路,Vbias_1、Vbias_2為偏置電壓。

圖1 低噪放電路結構示意圖

電路分析與設計

寬帶輸入匹配分析

在圖1中,除去輸出緩衝器M3管。由於M1、M2和L1形成的電感退化結構將輸入電壓轉化為輸出電流,故可等效成跨導為Gm的跨導級。由此可得主放大電路的小信號等效電路,如圖2所示。Gm級的等效可參見文獻。這裡將M2看作理想電流傳輸器,忽略其二級效應,以得到有意義的結論。

圖2中,Cgs1為M1的柵源電容,Z4(s)為M4前饋迴路的輸入阻抗,L2、Rd和Cd組成負載阻抗。Gm1為M1的跨導。對圖2中X點的對地阻抗分析可知:

M4前饋迴路的輸入阻抗可表示為:

因此LNA的輸入阻抗表達式為:

由於式(9)過於複雜,故用Matlab數值分析代替表達式分析。在仿真工藝和可行的電路參數的條件下,得到圖3的計算結果。可見在3~5GHz範圍內,Zin的實部非常接近50Ω,同時其虛部在4.2GHz附近等於0,而且Zin的幅值距離50Ω亦不遠。這說明電路完成了寬帶輸入匹配。這裡僅給出電晶體尺寸和Lg、L1的取值:M1=M2=320μm/0.18μm,Lg=2.6nH,L1=0.32nH。

圖2 核心電路小信號等效電路圖

圖3 Zin的Matlab仿真結果

增益分析

對圖2進行分析和推導,可得到主放大電路的增益Amain(s)的表達式:

式中,Zinx(s)是X處的對地阻抗。為加大電路增益可採取增大等效跨導Gm,加大負載阻抗ZL等辦法。但Gm,ZL等參數均與頻率有關,這些參數的變化會影響增益平坦度,所以設計時需折衷考慮。

為了進一步提高主放大電路的增益,在輸出緩衝器M3的柵極前串聯電感L3,其增益提升原理可用圖4(a)所示的放大器等效模型加以解釋。CLoad可以看作是M3的輸入電容。圖4(b)為模型的小信號等效電路。分析小信號等效電路的增益有:

由式(12)和式(13)可知,電感L3的引入達到了提高增益的目的。當L與CLoad在ω2處諧振時有:

圖4

寬帶LNA中的輸出負載需要採用低Q值電路。

圖4(c)為輸出負載,圖4(d)為輸出負載的等效電路,Cout為放大電路的輸出電容。負載Q值可表示為ωRp(Cp+Cout)。使L2與(Cp+Cout)諧振在所需要的頻點(ω1),再選擇合理的Rp值,使Q值滿足帶寬要求即可。

由式(14)和對輸出負載的分析知,電路增益將出現兩個峰值頻點即ω1和ω2。因此合理選擇Cd和L3的值,可以獲得良好的增益平坦度。通過仿真,選取L2=4.6nH,Rd=575Ω,Cd=5.4pF,L3=715nH。

噪聲抵消分析

分析圖5可知,Cascode結構的噪聲電流Ini流過反饋阻抗ZF(s)、電感Lg和Rs,在M1的柵極和M2的漏極分別產生兩個相位相近但幅度不同的噪聲電壓VZ,ni和VY,ni。如果通過反相放大器M4將VZ,ni放大,通過同相放大器M3將VY,ni放大後在輸出端疊加,就可以將Ini在輸出端產生的噪聲電壓Vout,ni減小,而輸入信號將被分別放大後疊加。VZ,ni、VY,ni和Vout,ni由式(15)(16)(17)表示:

其中M3、M4的增益為:

定義等效噪聲阻抗:

圖5 噪聲消除技術原理圖

由於式(20)過於複雜,故用Matlab數值分析代替表達式分析。在仿真工藝和可行的電路參數的條件下,得到圖6的計算結果。如圖6所示,Rout,ni在高頻段的幅值較低,而且隨著L4的增加Rout,ni的幅值逐漸減小。因此增加L4可以改善LNA的高頻噪聲性能。兼顧噪聲抵消和輸出匹配的要求,通過仿真,選取L4=616nH,Rf=1kΩ,Cf=0.9pF,M3=45μm/0.18μm,M4=90μm/0.18μm。

圖6 Rout,ni的Matlab仿真結果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以有源電感為負載的CMOS寬帶LNA設計
    摘要:本文設計了一個基於數字CMOS工藝的以有源電感為負載的寬帶低噪聲放大器,其中包括了級聯型有源電感的優化設計。在Jhy-Neng Yang等人於2003年提出的高Q值有源電感為負載的寬帶LNA中[3],儘管解決了S11與S21峰值重疊的問題,卻大大增加了噪聲(達到8dB)。
  • UHF寬帶低噪聲放大器設計
    寬帶阻抗匹配是一個困難的問題。因為復阻抗通常隨頻率變化, Bode和Fano等人指出,當存在電抗元件時,在寬帶匹配方面有一個實際極限,如式(8)所示: (8)雖然有多種實現寬帶放大器的技術,但是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兩種:平衡式放大器、反饋式放大器。基於成本和體積的考慮, 我們採用負反饋進行寬帶放大器的設計。
  • 基於反饋技術的寬帶低噪聲放大器的設計
    特別是隨著通信、電子對抗、微波測量等向著寬頻帶、低噪聲、小型化方向發展,放大器的低噪聲和寬頻帶 設計問題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重視。這裡給出了一個50~300MHz的低噪聲寬帶放大器的設計,該放大器在工作頻段內具有優良的增益平坦度和噪聲係數,能提高接收機的靈敏度。
  • 基於ADS的S波段平衡式寬帶低噪聲放大器設計
    摘要:針對寬帶雷達接收前端的應用,基於ADS軟體設計了一種S段平衡式寬帶低噪聲放大器。在軟體仿真中使用電晶體的Spice模型,在確定直流工作點後進行輸入端的最小噪聲阻抗匹配和輸出端的最大增益阻抗匹配,最後給出了仿真結果和版圖設計。同時採用新型S波段90°寬帶功分器用於平衡式LNA的電路,大大提高了放大器的電性能,顯著減小了整個電路的尺寸。
  • 採用面向低噪聲的運放進行設計
    例如,一個 100Ω 電阻器在 1MHz 帶寬內具有 1.3μV RMS 的噪聲 (0.13nV/√Ω √100Ω √1,000,000Hz)。對於採用一階濾波器 (而不是磚牆式濾波器) 的電路,帶寬將乘以 1.57 以捕獲較高帶寬範圍內的噪聲。如欲以 「峰至峰值」 而非 「RMS 值」 來表達噪聲,則應乘以一個因子 6 (而不是對於正弦波信號所採用的 2.8)。
  • 基於HMC833LP6GE的寬帶本振源設計
    它決定了鎖相環的雜散抑制、相位噪聲、環路穩定性、鎖定時間以及捷變時間等重要的環路參數。所以在所有頻率合成器的設計中,環路濾波器的設計都是至關重要的,環路濾波器能夠濾除鑑相器輸出信號的高頻分量和噪聲。同時在含有電荷泵的鎖相環中,環路濾波器還具有把電荷泵的電流轉換成壓控振蕩器控制電壓的作用。本設計利用ADS2009仿真軟體設計了四階無源環路濾波器,如圖3所示。經過實際調試,相噪滿足設計要求。
  • 採用口徑耦合饋電的5.8GHz天線的設計
    相比較正在使用的人工半自動收費方式,電子不停車收費技術可使車道通行能力提升3至5倍。ETc系統通過自動車輛識別系統(AVI)以及收費信息的實時在線交互來實現車輛和收費站之間的無線通信。通過車輛的RFID系統和路邊收費單元之間的短距離專用通信,ETC系統可以在沒有其他任何人為協作的情況下獨自完成整個收費的流程。文章針對ETC系統設計了一款天線以用於其車載(OBU)單元。
  • cmos和ccd的區別 cmos和ccd如何區分
    cmos是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的縮寫,指的是製造大規模集成電路晶片用的一種技術或用這種技術製造出來的晶片。而常見的感光元件還有CCD,cmos和ccd的區別在哪裡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具有0 dBm LO驅動的寬帶3 GHz至20 GHz高性能集成混頻器
    通常,設計良好的變壓器巴倫或Marchand巴倫可以覆蓋3×至4×最大-最小頻率比的頻率範圍,且性能合理。眾所周知,Ruthroff巴倫具有非常寬的帶寬5,6,7,許多分立元件產品都是基於Ruthroff結構開發。但是,還沒有發現對微波集成電路應用類似結構。
  • 得益於毫米波波段技術,5G移動寬帶實現了超高速
    下一代服務,如移動雲服務、遊戲、社交網絡應用和3-D沉浸式應用,需要比目前的4G網絡更大的容量和更高的數據速率。IMDEA Networks的研究人員與18個夥伴組織合作,開發並設計了一種新的移動無線電訪問技術,用於部署mm-wave頻率,這是一種非常有希望的高效、大容量數據傳輸候選解決方案。毫米波(mm-wave)系統利用的頻率超過10ghz。
  • 一種低噪聲寬帶低通有源濾波器的設計
    本文所描述的系統將模擬高頻微弱信號在存在數字時鐘信號的環境下經過模擬輸入信道放大、濾波處理,設計了一種低噪聲、高寬帶的低通濾波器。對於微弱信號的處理,噪聲是最大的制約因素。為了將噪聲抑制到最低,必須嚴格控制每級電路所引入的各種噪聲,關鍵在於如何在這麼寬的工作頻帶中,將各種噪聲抑制到最小,又不能將信號中所需的高頻諧波分量濾去。單元電路的原理及設計信號發生電路生成的方波信號必須滿足低噪聲要求且上升沿要儘可能陡一些,這裡採用1000MHz的有源晶振產生所需要的1MHz信號。
  • L波段寬帶低相噪VCO的設計與製作
    0 引言 隨著近幾年無線通信的發展,各種通信系統對VCO的調諧帶寬和相位噪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於薄膜工藝的LC集成壓控振蕩器有很高的可靠性,但實現不了高Q值的片上電感,因此這種VCO的相位噪聲較差。
  • 超寬帶(UWB)技術基礎及其測試方法-EDN 電子技術設計
    基於IEEE 802.15.4a/f/z標準的UWB(Ultra-wideband)超寬帶技術是一種利用納秒級的窄脈衝進行數據傳輸的無線通信技術。UWB技術可實現釐米級別的精準位置測量,提供速率高達27 Mbps的安全數據通信,且功耗和延遲非常低,而極高的帶寬和極低的功率譜密度可以使其與其他窄帶和寬帶無線通信系統共享頻譜且具備一定的抗幹擾性。既不同於傳統的窄帶通信技術,也不同於廣泛用於寬帶通信的OFDM技術,UWB信號的超大帶寬和極低功率對測試方法和測試儀表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戰。
  • 基於高性能DDS晶片AD9959的超寬帶步進頻率探地雷達設計
    1.2系統總體方案設計  系統採用外差式結構,設計系統總體框圖如圖3所示。  2.2 AD9959在超寬帶步進頻率探地雷達中的應用  AD9959適合要求高達200 MHz的複雜高速頻率合成的應用,包括相位陣列雷達和聲納系統、自動測試設備、醫學成像和光通信系統。  步進頻率產生模塊主要由DDS和相應的外圍電路組成如圖5所示。
  • 消除像差:超透鏡的新突破將革新光學技術
    採用傳統透鏡消除像差的方法會使得系統體積變得龐大。而採用超材料設計超透鏡可以解決體積龐大的問題,但是消除像差的頻帶不寬、效率不高的問題再次向研究人員發起挑戰。材料折射率隨頻率的變化而產生的像差限制了寬帶光學器件的性能。超材料是具有自然材料所不具備的物理性質的人造材料,它可以實現控制光波的振幅相位以及偏振態,光隱身、光聚焦、金屬水等黑科技都源自他的功勞。而利用超材料設計超透鏡可以在亞波長尺度控制光波,也就是說實現不到1微米透鏡來消除成像的像差。
  • 無線設計中LNA和PA的基本原理
    利用現代電子技術可以輕鬆實現這樣的增益,但LNA 在微弱的輸入信號中加入各種噪聲時,問題將遠不是那麼簡單。LNA 的放大優勢會在這樣的噪聲中完全消失。作為收發器通道的前端,LNA 必須能捕捉並放大相關帶寬內功耗極低的低電壓信號以及天線造成的相關隨機噪聲。在信號理論中,這種情況稱作未知信號/未知噪聲難題,是所有信號處理難題中最難的部分。LNA 的主要參數是噪聲係數(NF)、增益和線性度。噪聲來自熱源及其它噪聲源,噪聲係數的典型值為0.5 - 1.5 dB。單級放大器的典型增益在10 - 20 dB 之間。
  • 一種具有三陷波特性的超寬帶印刷天線設計
    關鍵詞 超寬帶天線;陷波特性;小型化;無線通信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於2002年規範統一商業應用中的帶寬要求為3.1~10.6 GHz,這使得超寬帶技術在工業和學術界中的應用變得備受矚目。為避免超寬帶通信系統中的其他頻段的相互幹擾,例如工作頻帶內還存在諸如無線區域網等其他的通信系統,多種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寬帶天線被廣泛研究和設計出來。 可以通過在超寬帶天線上腐蝕不同的結構來實現陷波特性。多種結構均可實現這一功能,如在貼片上腐蝕U形和C形縫隙。然而眾多設計的天線都僅覆蓋了一個窄帶頻段,多數適用於無線區域網中5 GHz頻段。
  • ADI公司的寬帶RF合成器具有精簡的系統尺寸、全面的設計功能以及...
    (ADI)最近推出一款集成壓控振蕩器(VCO)的13.6 GHz新一代寬帶合成器ADF5356,其目標應用為無線基礎設施、微波點對點鏈路、電子測試與測量、以及衛星終端等等。其互補合成器產品ADF4356的工作頻率可達6.8 GHz,性能與其相當。
  • 電路噪聲原來是這麼回事!
    電源上存在的噪聲:如果是線性電源,首先低頻的50Hz就是一個嚴重的幹擾源。由於初級進來的交流電本身就不純淨,而且是波浪的正弦波,容易對旁邊的電路產生電磁幹擾,也就是電磁噪聲。如果是開關電源的話噪聲更嚴重,開關電源工作在高頻狀態,並且在輸出部分存在很髒的諧波電壓,這些對整個的電路都能產生很大的噪聲。
  • 抑制同步開關噪聲的超帶寬電磁帶隙結構的研究
    在印製電路板中當有些有源器件同時開關時,所產生的多種諧振模式會產生同步開關噪聲,這會引起一系列諸如 信號完整性和電磁兼容的問題。由於在印刷電路板中系統的電磁兼容非常重要,電路設計者必須面對如何消除高速電路的SSN 這一問題。為了抑制SSN,人們已經提出了許多種方法,其中添加電源平面和接地平面之間的去耦電容是最常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