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設計中LNA和PA的基本原理

2020-11-22 電子產品世界

對性能、小型化和更高頻率的需求,正挑戰無線系統中兩個關鍵天線連接元器件的限制:功率放大器(PA) 和低噪聲放大器(LNA)。5G的發展以及PALNA 在微波無線電鏈路、VSAT(衛星通信系統)和相控陣雷達系統中的使用正促成這種轉變。這些應用的要求包括較低噪聲(對於LNA)和較高能效(對於PA)以及在高達或高於10 GHz 的較高頻率下的運行。為了滿足這些日益增長的需求,LNA 和PA 製造商正在從傳統的全矽工藝轉向用於LNA 的砷化鎵(GaAs) 和用於PA 的氮化鎵(GaN)。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4/412288.htm

本文將介紹LNA 和PA 的作用和要求及其主要特性,然後介紹典型的GaAs 和GaN 器件以及利用這些器件進行設計時的注意事項。

LNA 的靈敏作用

LNA 的作用是從天線獲取極其微弱的不確定信號,這些信號通常是微伏數量級的信號或者低於-100 dBm,然後將該信號放大至一個更有用的水平,通常約為0.5 到1 V(圖1)。具體來看,在50 Ω 系統中10 μV 為-87 dBm,100 μV 等於-67 dBm。

利用現代電子技術可以輕鬆實現這樣的增益,但LNA 在微弱的輸入信號中加入各種噪聲時,問題將遠不是那麼簡單。LNA 的放大優勢會在這樣的噪聲中完全消失。



圖1: 接收路徑的低噪聲放大器(LNA) 和發送路徑的功率放大器(PA) 經由雙工器連接到天線,雙工器分開兩個信號,並防止相對強大的PA 輸出使靈敏的LNA 輸入過載。(圖片來源:Digi-Key Electronics)

注意,LNA 工作在一個充滿未知的世界中。作為收發器通道的前端,LNA 必須能捕捉並放大相關帶寬內功耗極低的低電壓信號以及天線造成的相關隨機噪聲。在信號理論中,這種情況稱作未知信號/未知噪聲難題,是所有信號處理難題中最難的部分。

LNA 的主要參數是噪聲係數(NF)、增益和線性度。噪聲來自熱源及其它噪聲源,噪聲係數的典型值為0.5 - 1.5 dB。單級放大器的典型增益在10 - 20 dB 之間。有一些設計採用在低增益、低NF 級後加一個更高增益級的級聯放大器,這種設計可能達到較高的NF,不過一旦初始信號已經「增大」,這樣做就變得不那麼重要。(有關LNA、噪聲和射頻接收器的詳細內容,請參閱TechZone 中《低噪聲放大器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接收器的靈敏度》一文。)

LNA 的另一個問題是非線性度,因為合成諧波和互調失真可使接收到的信號質量惡化,在位誤差率(BER) 相當低時使得信號解調和解碼變得更加困難。通常用三階交調點(IP3) 作為線性度的特徵化參數,將三階非線性項引起的非線性乘積與以線性方式放大的信號關聯在一起;IP3 值越高,放大器性能的線性度越好。

功耗和能效在LNA 中通常不屬於首要問題。就本質而言,絕大多數LNA 是功耗相當低且電流消耗在10 - 100 mA 之間的器件,它們向下一級提供電壓增益,但不會向負載輸送功率。此外,系統中僅採用一個或者兩個LNA(後者常用於Wi-Fi 和5G 等接口的多功能天線設計中),因此通過低功耗LNA 節能的意義不大。

除工作頻率和帶寬外,各種LNA 相對來講在功能上非常相似。一些LNA 還具有增益控制功能,因此能夠應對輸入信號的寬動態範圍,而不會出現過載、飽和。在基站至手機通道損耗範圍寬的移動應用中,輸入信號強度變化範圍如此之寬的情況會經常遇到,即使單連接循環也是如此。

輸入信號到LNA 的路由以及來自其輸出信號與元器件本身的規格一樣重要。因此,設計人員必須使用複雜的建模和布局工具來實現LNA 的全部潛在性能。由於布局或阻抗匹配不佳,優質元器件可能容易劣化,因此務必要使用供應商提供的史密斯圓圖(參見「史密斯圓圖: 射頻設計中依舊至關重要的一個『古老』圖形工具」),以及支持仿真和分析軟體的可靠電路模型。

由於這些原因,幾乎所有在GHz 範圍內工作的高性能LNA 供應商均會提供評估板或經過驗證的印刷電路板布局,因為測試設置的每個方面都至關重要,包括布局、連接器、接地、旁路和電源。沒有這些資源,設計人員就需要浪費時間來評估元器件在其應用中的性能。

基於GaAs 的LNA 的一個代表是HMC519LC4TR。這是一種來自Analog Devices 的18 到31 GHz pHEMT(假晶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器件(圖2)。這種無引線4×4 mm 陶瓷表面貼裝封裝可提供14 dB 的小信號增益,以及3.5 dB 的低噪聲係數和+ 23 dBm 的高IP3。該器件可從單個+3 V 電源提取75 mA 電流。



圖2:HMC519LC4TR GaAs LNA 為18 至31 GHz 的低電平輸入提供低噪聲增益;大多數封裝連接用於電源軌、接地或不使用。(圖片來源:Analog Devices)

從簡單的功能框圖到具有不同值和類型的多個外部電容器都需要一個設計進程,提供適當的射頻旁路,在三個電源軌饋電上具有低寄生效應,指定為Vdd(圖3)。



圖3: 在實際應用中,HMC519LC4TR LNA 在其電源軌上需要多個額定電壓相同的旁路電容器,以提供用於低頻濾波的大電容以及用於射頻旁路的較小值電容,從而最大程度地減少射頻寄生效應。(圖片來源:Analog Devices)

根據此增強原理圖生成評估板,詳細說明布局和BOM,包括非FR4 印刷電路板材料的使用(圖4(a) 和4(b))。



圖4(a)



圖4(b)

圖4: 考慮到這些LNA 前端工作的高頻率和它們必須捕獲的低電平信號,一個詳細且經測試的評估設計至關重要。其中包括一份原理圖(未顯示)、電路板布局(a) 和BOM,及無源元器件和印刷電路板材料(b) 的細節。(圖片來源:Analog Devices)

MACOM MAAL-011111 是用於更高頻率的GaAs LNA,可支持22 至38 GHz 運行(圖5)。該器件可提供19 dB 的小信號增益和2.5 dB 的噪聲係數。此LNA 表面上是一個單級器件,但其內部實際有三個級聯級。第一級針對最低噪聲和中等增益進行了優化,後續級別提供額外增益。



圖5: 對用戶來說,MAAL-011111 LNA 表面上是一個單級放大器,但其內部使用了一系列增益級,旨在最大化輸入到輸出信號路徑SNR,同時在輸出端增加顯著增益。(圖片來源:MACOM)

與Analog Devices 的LNA 類似,MAAL-011111 只需要一個低壓電源,且尺寸僅為3×3 mm,極為小巧。用戶可以通過將偏置(電源)電壓設置在3.0 和3.6 V 之間的不同值來調整和權衡某些性能規格。建議電路板布局顯示保持適當的阻抗匹配和地平面性能所需的關鍵印刷電路板銅皮尺寸(圖6)。



圖6: 建議的布局,充分利用了MACOM 的MAAL-011111,同時提供輸入和輸出阻抗匹配。注意,對於阻抗控制型傳輸線以及低阻抗地平面,使用印刷電路板銅皮(尺寸以毫米為單位)。(圖片來源:MACOM)

PA 驅動天線

與LNA 困難的信號捕獲挑戰相反,PA 則是從電路中獲取相對強的信號,具有很高的SNR,且必須用來提高信號功率。與信號有關的所有通用係數均已知,如幅值、調製、波形、佔空比等。這就是信號處理圖中的已知信號/已知噪聲象限,是最容易應對的。

PA 的主要參數為相關頻率下的功率輸出,其典型增益在+10 至+30 dB 之間。能效是PA 參數中僅次於增益的又一關鍵參數,但是使用模型、調製、佔空比、允許失真度以及受驅信號的其它方面會使任何能效評估變得複雜。PA 的能效在30 到80% 之間,但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線性度也是PA 的關鍵參數,與在LNA 一樣用IP3 值判定。

儘管許多PA 採用低功耗CMOS 技術(最高約1 至5 W),但在最近幾年裡,其它技術業已發展成熟並被廣泛應用,在考慮將能效作為電池續航時間和散熱的關鍵指標的更高功率水平的情況下,尤其如此。在需要幾個瓦特或更高功率的情況下,採用氮化鎵(GaN) 的PA 在更高功率和頻率(典型值為1 GHz)下具有更優的能效。尤其是考慮到能效和功率耗散時,GaN PA 極具成本競爭力。

Cree/Wolfspeed CGHV14800F(1200 到1400 MHz,800 W 器件)是最新的一些基於GaN 的PA 代表。這種HEMT PA 的能效、增益和帶寬組合對脈衝L 波段雷達放大器進行了優化,使設計人員能夠在空中流量管制(ATC)、天氣、反導和目標跟蹤系統等應用中找到許多用途。使用50 V 電源,提供50% 及更高的典型能量轉換效率,並採用10 ×20 mm 陶瓷封裝,帶有用於冷卻的金屬法蘭(圖7)。



圖7:CGHV14800F 1200 至1400 MHz,800 W,GaN PA 具有金屬法蘭的10 ×20 mm 陶瓷封裝必須同時滿足困難的射頻和散熱要求。出於機械和熱完整性考慮,注意安裝法蘭時將封裝旋緊(不焊接)到印刷電路板。(圖片來源:Cree/Wolfspeed)

CGHV14800F 採用50 V 電源供電,通常提供14 dB 的功率增益,能量轉換效率> 65%。與LNA 一樣,評估電路和參考設計至關重要(圖8)。



圖8: 除了器件本身之外,為CGHV14800F PA 提供的演示電路需要的元器件非常少,但物理布局和散熱考慮很關鍵;考慮安裝完整性和熱目標,PA 通過封裝法蘭以螺釘和螺母(在底部,不可見)固定到板上。(圖片來源:Cree/Wolfspeed)

許多規格表和性能曲線中同樣重要的是功率耗散降額曲線(圖9)。該曲線顯示了可用的功率輸出額定值與外殼溫度的關係,指示最大允許功率是恆定的115°C,然後線性減小到150°C 的最大額定值。



圖9: 由於其在輸送功率方面的作用,需要PA 降額曲線向設計人員顯示允許輸出功率隨著外殼溫度的升高而降低。這裡,額定功率在115⁰C 之後迅速下降。(圖片來源:Cree/Wolfspeed)

MACOM 還提供了基於GaN 的PA,例如NPT1007 GaN 電晶體(圖10)。其直流至1200 MHz 的頻率跨度適用於寬帶和窄帶射頻應用。該器件通常以14 到28 V 之間的單電源工作,可在900 MHz 提供18 dB 的小信號增益。該設計旨在耐受10:1 SWR(駐波比)不匹配,且不會發生器件退化。



圖10:MACOM 的NPT1007 GaN PA 跨越直流到1200 MHz 的範圍,適用於寬帶和窄帶射頻應用。設計人員通過各種負載拉伸圖獲得額外支持。(圖片來源:MACOM)

除了顯示500、900和1200 MHz 時性能基礎的圖外,NPT1007 還支持各種「負載拉伸」圖,為努力確保穩定產品(圖11)的電路和系統設計人員提供幫助。 負載拉伸測試使用成對信號源和信號分析儀(頻譜分析儀、功率計或矢量接收器)完成。

該測試要求看到被測設備(DUT) 的阻抗變化,以評估PA 的性能(包括諸如輸出功率、增益和能效等因素),因為所有相關的元器件值可能由於溫度變化或由於圍繞其標稱值的公差帶內的變化而改變。



圖11:NPT1007 PA 的負載拉伸圖超出了最小/最大/典型規格標準表,以在其負載阻抗偏離其標稱值(初始生產公差以及熱漂移會導致實際使用中出現這種情況)時顯示PA 性能。(圖片來源:MACOM)

無論使用哪種PA 工藝,器件的輸出阻抗均必須由供應商進行充分特徵化,使設計人員能將該器件與天線正確匹配,實現最大的功率傳輸並儘可能保持SWR 一致。匹配電路主要由電容器和電感器構成,並且可實現為分立器件,或者製造為印刷電路板甚至產品封裝的一部分。其設計還必須維持PA 功率水平。再次重申,史密斯圓圖等工具的使用,是理解並進行必要的阻抗匹配的關鍵。

鑑於PA 較小的晶片尺寸和較高的功率水平,封裝對PA 來講是一個關鍵問題。如前所述,許多PA 通過寬的散熱封裝引線和法蘭支撐以及封裝下的散熱片散熱,作為到印刷電路板銅皮的路徑。在較高功率水平(約高於5 至10 W),PA 可以有銅帽,使散熱器可以安裝在頂部,並且可能需要風扇或其它先進的冷卻技術。

GaN PA 相關的額定功率和小尺寸意味著對熱環境建模至關重要。當然,將PA 本身保持在允許的情況或結溫範圍內是不夠的。從PA 散去的熱量不能給電路和系統其它部分帶來問題。必須考慮處理和解決整個熱路徑。

總結

從智慧型手機到VSAT 端子和相控陣雷達系統等基於射頻的系統正在推動LNA 和PA 性能的極限。這使得器件製造商不再局限於矽,而是探索GaAs 和GaN 以提供所需的性能。

這些新的工藝技術為設計人員提供了帶寬更寬、封裝更小、能效更高的器件。不過,設計人員需要了解LNA 和PA 運行的基礎知識,才能有效地應用這些新技術。

相關焦點

  • 水下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的基本原理
    電磁感應式無線電能傳輸相比於普通電力變壓器,鬆耦合變壓器注入的是高頻電能,因此鬆耦合變壓器採用高頻設計,且氣隙大於普通電力變壓器,但較大的氣隙會導致變壓器耦合因數降低,影響系統傳輸效率,因此電磁感應式系統的供電距離一般為mm級。電磁感應式系統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系統包含整流濾波、高頻逆變、一次側補償、鬆耦合變壓器、二次側補償、高頻整流和功率調節等。
  • 電場耦合式無線充電系統設計原理的圖文解析
    電場耦合式無線充電系統設計原理的圖文解析 佚名 發表於 2014-09-10 14:39:24   隨著可攜式媒體播放器、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等電池供電的消費類電子設備的不斷普及,導致家裡到處充斥著大量不同的充電器和成捆的電線
  • 高通Halo無線充電系統設計原理解析(高通Halo無線充電工作原理)
    打開APP 高通Halo無線充電系統設計原理解析(高通Halo無線充電工作原理) 發表於 2017-12-13 10:15:31
  • 關於無線充電系統中線圈的設計考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9906.htm  在今年的DesignCon 2015展會上,筆者參觀了Würth Elektronik公司展臺,對這家公司在無線充電和發射線圈方面所涉及的設計深度驚嘆不已。  首先,我非常看好象無線電力傳輸這種覆蓋範圍廣泛的技術所遵循的標準和互操作性。
  • 無線滑鼠系統電路設計方案大全(三款電路設計原理詳細)
    打開APP 無線滑鼠系統電路設計方案大全(三款電路設計原理詳細) 發表於 2018-01-25 17:09:56 無線滑鼠系統電路設計方案(一) 設計的無線滑鼠,以CC2430為控制晶片構成發射電路和接收電路。
  • 詳解無線通信原理和LoRa擴頻通信技術
    更大膽的推測是,隨著生物識別技術、大容量儲能和柔性屏幕材料突破,顯示和通信將會無處不在,手機可以會消失,付款按指紋即可。 是時候,讓我們一起揭開無線通信的神秘面紗,了解下原理,接觸一個即將來臨身邊的微功率無線通信。
  • 基於MAX2180 LNA的AM/FM有源天線LNA設計方案
    AM和FM信號通路的最大增益亦可變,以滿足各種各樣的用戶需求。RD詳盡展示了該集成式汽車解決方案的靈活性和性能。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56456.htm  概述  汽車天線要求更小、集成度更高的解決方案,並同時保證現代AM/FM無線通信裝置所需的高性能。
  • 大牛詳解無線充電發射機和接收機設計及權衡!
    此外,上個月我們也了解到,小米和華為都宣布了帶無線充電的旗艦手機以及配套的無線充電器。2Juednc這是日前在ASPENCORE旗下《電子工程專輯》、《EDN》和《國際電子商情》共同舉辦的「無線充電與快速充電技術論壇」上,筆者從IDT公司產品定義和系統應用高級總監Rui Liu博士的演講中聽到的有關無線充電的一個好消息。
  • 基於CGI的無線路由中簡訊功能設計
    針對嵌入式無線路由的迅速普及,為實現良好人機互動,提出將短消息功能植入可使用上網卡的無線路由的動態Web中。用C語言進行CGI程序設計,採用PDU簡訊模式,實現無線路由設備中簡訊的收發。實驗結果也證實了此方案的正確性、實用性和可擴展性。
  • 格式塔原理—超實用設計基本原理
    工作生活中,看到的各種設計,例如海報、APP界面、傳單等,給人第一映像就會有好看不好看的感覺。其實這跟我們的一些潛意識有關。本文分享的格式塔原理,就是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設計原則。基本原則01接近性原則接近性原則基本內容為:當對象離得太近時,我們潛意識裡,會認為他們是相關的。例如,看到上圖,我們會習慣性的橫向讀取左邊的圓點;而會豎向讀取右邊的圓點。因為左邊的點陣中,橫向圓點的距離要小於豎向距離;右邊點陣中,橫向圓點距離要大於豎向圓點距離。
  • 自主設計的無線麥從設計到調試成功的過程
    無線麥克風,是無線麥克風系統的簡稱,通常也稱之為無線話筒,是一種傳輸聲音信號的音響器材,實質上是一種單向式無線通信系統,主要由發射部分和接收部分構成。下面講述自己設計的一個無線麥系統,從原理圖的設計,到PCB的設計,再到調試的過程。
  • 磁感應或磁共振,哪個更適合於無線充電?
    無論消費市場朝哪個方向發展,一個已知的事實是,無線充電必將得到採用。未來兩三年內我們將會看到,在手機提供商的主要推動下,無線充電將開始向手機生態系統市場滲透。擁有強大生態系統的計算領域將緊隨其後,使無線充電技術的採用進入下一個增長階段。之後,無線電源技術很有可能擴展到支持手機和計算解決方案的基礎設施中。未來的架構和解決方案中怎樣運用無線電源技術,上述應用將僅僅是一個開端。
  • 加速LTE-A/5G設計 射頻LNA/PA需求爆發
    系統廠為支援100MHz超大頻寬、四十個以上頻段並降低雜訊幹擾,除計劃增加低雜訊放大器(LNA)和功率放大器(PA)等射頻元件用量外,亦將要求射頻前端模組(FAM)提高功能整合度,吸引晶片商加緊展開卡位。
  • 無線充電發射器及無線充電裝置說明和原理
    背景技術   無線充電技術是近年興起的新興技術,基於電磁感應原理的無線充電目前應用比較成熟。現在無線充電技術在電子消費類市場表現出巨大潛力,為無連接電源線的情況下給可攜式電子設備充電提供了一種便利的解決方案。
  • 無線壓力傳感器的原理和應用
    現如今隨著行業化的發展,尤其隨著第三產業的興起,導致第二產業也在不斷革新中,壓力傳感器也得益於此衍生出了無線壓力傳感器。那麼無線壓力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無線壓力傳感器採用壓阻式應變原理,它的核心部件電阻應變片是一種將被測件上的應變變化轉換成為一種電信號的敏感器件。電阻應變片是傳感器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通常是將應變片通過特殊的粘合劑緊密的粘合在產生力學應變基體上,當基體受力發生應力變化時,電阻應變片也一起產生形變,使應變片的阻值發生改變,從而使加在電阻上的電壓發生變化。
  • 光電滑鼠原理~有圖有真相~
    光電滑鼠原理是什麼呢?請看下文詳解~~~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0281.htm一、光電滑鼠原理- -簡介  滑鼠是計算機的一種輸入設備,因形似老鼠而得名,可以對計算機顯示器的橫縱坐標進行定位,可分為滾球滑鼠、光電滑鼠、無線滑鼠等幾種。
  • 射頻讀寫系統的構成和基本原理
    無線射頻讀寫系統的構成和基本原理最基本的RFID系統由3部分組成:①電子標籤(Tag,或稱射頻內部集成高可靠復位電路,可用在高速通信、智能控制、強幹擾等場合;內部有32 KB的FLASH、29KB的EEPROM和1 280位元組的SRAM;EA、ALE、PSEN和RST引腳可以定義為通用I/O,即4個P4引腳;編程支持ISP下載功能,使用起來比較方便。MFRC500是PHILIPS公司應用於13.56 MHz非接觸式通信中高集成讀卡IC系列中的一員。
  • 蘋果筆記本有望為iPhone無線充電,無線充電和無線反向充電的原理是...
    無線反向充電的原理和演進其實類似蘋果這樣的功能的專利早有出現,不過主要還是應用在手機產品上,比如最近很火的「無線反向充電」。自從華為在2018年的Mate20的發布會上高調推出華為Mate 20 Pro的無線反向充電功能後,各大廠家的主力旗艦機都開始標配此功能。這種技術其實就是在無線充電的基礎上實現的。首先要弄明白無線充電技術的原理,這是通過電磁感應原理,學過高中物理大家應該都明白電磁波具有能量,通過電磁圈可以捕獲這個能量,然後在線圈內形成電流,最後通過一系列的電路整合就可以實現充電。
  • 手機無線充電是什麼原理?
    當然無線充電也適合家庭場景,充電的時候不需要滿世界的找充電線在哪裡,睡覺前只需要將手機放在充電板上,第二天起床時睡眼朦朧可以直接拿起手機使用而不用擔心扯到線。為了迎合我們邊充電邊玩手機的需求,市場上機出現了直立設計的無線充電器,這樣可以實現邊充電邊看電影、聊天等等。有些充電板還被設計成隱藏式的,直接嵌入到桌子上,桌面乾淨整潔,沒有凌亂的線,還科技感十足。
  • 無線話筒原理
    導讀:無線話筒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吧,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KTV的話筒了,本文主要介紹的是無線話筒原理,感興趣的童鞋們快來學習一下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