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超級藍血月亮的照片隨著某知名大媒體公眾號火遍全國。可惜在讚嘆這張照片精美之餘,我們不得不批評一下粗心的小編。這張照片雖美,卻並不是1月31日超級月全食的照片,也不是阿里天文觀測基地的作品。這是2013-2014年百餘張照片疊加的「礦物月亮」圖。這件事兒國內好多天文科普人都已經用自媒體或者社交網絡進行了科技方面的解釋,分析出月相和月食的區別。我們幫大家追本溯源,找到了這張美圖的原作者。
2月1日早晨月全食次日某公眾號錯誤引用的月球美圖
礦物月亮並非月食照 而是2013-2014年義大利人的合成照片
2018年1月31日的日全食,在晚上8、9點鐘的黃金時間發生,全國各地天氣好的地方有很多,現在有單眼相機的人非常多,而手機拍照的效果又越來越好,所以當晚的朋友圈就幾乎被月亮霸佔了。次日清晨,某知名媒體的微信公眾號也收集了很多網絡上的月食美圖推送給了大家,但是第一張圖就用錯了。標註來源阿里天文觀測臺的這張紅彤彤、藍汪汪的高清月球圖其實並不是這次月食的照片。
作為天文愛好者,一眼就看出來這個月亮照片的陰影並不是月食的樣子了,對於此事,國內諸多天文科普人士也已經做了很多澄清,我們就不在這裡過多闡述了。
通過中文網絡以圖搜圖的功能,我們發現,很多科普或偽科普的文章在2年前就已經用過這張舊圖了。再到英文網絡裡搜索,很容易就找到了這張圖的原圖,原作名字叫礦物月亮(Mineral Moon),作者是義大利人Giancarlo Melis。
礦物月亮的作者Giancarlo Melis
我們都找到了這位作者本人發布的《礦物月亮》免費高清圖片。某英文圖庫攝影師上傳照片的圖庫網站上,Melis這樣描述著他的這副礦物月亮:多張月球照片疊加拼接,細節是用特殊的單色配色(monochromatic)相機拍攝的,最終處理完畢的圖片中,紅色表示月球表面的鐵,藍色表示月球表面的鈦。因為顏色標示著月球表面的礦物分布,所以照片取名為「礦物月亮」[1]。同時在另一個義大利語的網頁上,作者公布了拍攝的一些技術細節,比如用了什麼相機,多少張照片疊加等等。同時還公布了原始照片拍攝的時間是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2]。
礦物月亮高清原圖
阿里天文臺 北半球海拔最高的天文臺
我們找到了礦物月亮的原圖和作者,也順便介紹介紹被誤認為是照片拍攝地的阿里天文臺。位於阿里獅泉河的阿里天文臺,海拔5100米,是北半球唯一一個海拔超過5000米的天文臺,在全球天文臺裏海拔高度排名第六,僅次於4個智利的天文臺和1個玻利維亞的天文臺。
阿里天文臺簡介
全球的天文學家都公認北半球美國夏威夷莫納克亞山和南美洲智利北部高原沙漠地區是地球上最適合天文觀測的地方,這些地方晚上晴天多、大氣透明度好、寧靜度高,空氣乾燥。然而夏威夷的原住民對於聖山保護的意願越來越強烈,夏威夷短期內已經不可能再修建新的天文設施了。位於獅泉河的阿里天文臺就成了北半球新興的重要觀測基地。除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之外,國內多所大學以及日本、美國的機構也都開始了與這裡的合作,東京大學已經投入了價值數千萬元人民幣的儀器設備。最新的熱門研究——引力波也在這裡熱火朝天地展開[3]。連副總理都在2017年夏天親自前往阿里天文臺進行了考察[4]。中國科學院院長也在2017年3月來到阿里地區,實地調研了海拔超過5100米的中科院國家天文臺阿里觀測站、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測實驗站、量子衛星地面接收站[5]。
通往阿里天文臺的道路
雖然這個年輕的天文觀測基地已經被中外科學家們帶來了很多觀測數據,但是這張礦物月亮的照片,真的不是這裡拍到的。
參考連結
[1] https://gurushots.com/photo/ebc521cce04b5b9e84770f5341a774ee
[3]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9/21/c_1121704083.htm
[4] http://cpc.people.com.cn/n1/2017/0822/c64094-29484990.html
[5] http://baichunli.cas.cn/hd/201703/t20170328_4595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