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點技術是什麼?為什麼選擇它?

2020-12-01 電子發燒友

量子點技術是什麼?為什麼選擇它?

佚名 發表於 2016-01-25 09:22:30

  2015年的中國彩電市場數量增長4.8%,零售額增長7.5%,市場均價漲增長2.6%。(奧維雲網公布的數據)

  以上數據出現在1月19日的「2015年度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經濟運行暨彩電行業研究發布會」上,這場會上匯聚了工信部、傳統電視行業巨頭、內容運用等各方代表,奧維雲網現場公布了過去一年的數據分析。

  2015年是不平靜的一年,各行各業都在看似平靜的市場下暗自爭鬥,不管是新品牌的湧入還是老品牌的轉型,價格戰的硝煙還未散去,生態的拼搶就已然開始,很多品牌在這場戰爭中甚至連倒下的聲音都沒有。對於彩電行業來說,更是如此。一方面受到宏觀經濟和彩電行業本身的限制增長緩慢,另一方面因智能化的演進而湧入諸多新品牌來搶奪市場份額,競爭激烈。

  但是也並沒有那麼失望,從發布會上發布的《2014-2015年中國彩電研究藍皮書》和以上數據來看,中國彩電市場的發展情況頗為樂觀:儘管彩電市場增長緩慢競爭激烈,在全球數量下滑2.5%的情況下,中國的市場反而在上升,銷售量增長 4.8%,彩電市場需求依舊有增無減,產品也持續向高端化發展。而在這個過程中,技術之爭最為明顯,OLED、量子點、曲面、超薄、分體等尖端技術相繼湧現。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就是各種各樣新興科技在電視上的落地,促進了產品的更迭滿足了用戶的需要。

  本次研究成果發布會上較為搶眼的當屬量子電視背後的技術——量子點技術。

  量子點技術給電視行業帶來了什麼?

  從2013年,國內就已經有廠家做出了量子電視,經過幾年時間,有些廠家的電視已經量產到了第三代。

  量子電視是指那些採用了無機納米晶體的量子材料,所有量子材料都是納米級的技術。量子點作為一種新型的螢光材料,和傳統的有機染料分子不同,它能夠根據其尺寸變化產生不同顏色的單色光,甚至白光,發射光譜單色性好,穩定性高。

  最近幾年來受到關注,與顯示技術關係最為緊密的電視行業更是如此。

  

  從量子點本身的特點可以得知,採用量子材料,可以將最純淨的光源經過不同的波長的放大形成最紅的紅色,最綠的綠色、最藍的藍色,而我國一般採用的是美國標準,即要求廠家所有產品的色域達到72%的覆蓋才達到標準,彩電也才有了上市的可能。而量子技術可以把72%提升到了110%的色域覆蓋。(至於為什麼是110%而不是100%只是相對美國1931年的標準而言,電視發展到現在三原色已經不是原來的坐標,這裡就不詳細擴展。)普通一點理解就是,顯示技術從傳統的微米級到納米級的量級突破,能帶來更精準的色彩控制。

  簡單來說,量子點技術讓色彩更加純淨,以極小的投入換來更好的畫質,讓電視的色彩接近自然界的色彩,而螢光材料的壽命也更長,無需擔心電視產品壽命問題。

  其實以上也不難理解,歸根到底還是量子點技術帶來的產品體驗更容易讓消費者埋單。根據3M顯示器畫質評分(DQS)的調研結果,相較於高解析度,使用者對於廣色域給予更高的評價。

  在價格方面,量子點電視也在進入主流價格區間,知名量子點技術公司預測,2016年量子點技術在顯示器和燈光組件的市場總規模或超20億美元。這也很大程度上回答了為什麼更多廠商想要加入量子電視市場,因為低價帶來的紅利不僅在逐漸消退,也並非長久戰略。

  誰在關注量子點技術?

  過去一年比較典型而且獲得成功的是TCL。而在此之前,LG、三星和其他OEM廠商也推出了量子電視。

  前者採用量子材料,研發量子畫質引擎技術。基於量子點技術帶來的產品體驗,他們的第三代量子電視在CES上獲得了一個頗有重量的「全球年度技術創新影響力金獎」,在2013年第一代量子電視之後,最新的X1用上了這兩個量子點技術。

  從以下光譜圖寄可以看出,通過量子技術畫質引擎,會把光變得更純淨,在顯色範圍內會顯示的更加寬廣。

  

  量子點畫質引擎能夠最大限度利用高色域屏幕的色彩表現力,還原信源色彩,讓畫面更加細膩,層次更豐富。而TCL這項技術承載了自己8種獨家專利和其他技術,量子點技術研發門檻高,電視廠家在這方面的技術研發投入很大,三星、 LG等也在抓住量子點技術帶來的行業機遇。

  現場的電視行業內人士還透露,量子點技術是顯示行業,包括彩電行業的一個重要運用,量子電視已經趨於成熟,很多廠家都在做,只是技術還未跟上市場,未來會有更多的量子電視出現。

  顯然,關注量子點技術的不止是TCL、LG、三星等電視廠商,各量子點技術領域的技術巨頭也窺視許久。

  QD Vision是量子點技術領域的領軍者之一,目前也把目標瞄準了量子電視市場。

  QD是一家納米材料產品公司,是業界知名的量子點顯示技術巨頭之一,擁有先進的量子點解決方案組合。

  像QD這樣的技術巨頭想要進入量子電視市場的,大有人在,根據公開的數據顯示,量子點技術正在開始滲入小尺寸屏幕領域和更低的價格區間(如下),而這是高昂的OLED無法與量子點抗爭的地方。誰能更好地佔領量子點技術的高地並找到好的切入口,未來幾年就可以在在肥沃的電視市場分得一杯羹,尤其是依舊保持增長的中國市場。

  量子電視確實正在進入主流價格區間,這也就意味著,除去不同的量子材料帶來的環保問題和成本管控問題,這些公開的數據也在說明一個利好的現象:量子電視的條件逐漸趨於成熟。

  

  QD Vision 的CEO Mustafa Ozgen透露,目前正與中國領先的電視和顯示器製造商合作開發產品。量子點材料的爭奪戰也在拉開帷幕。

  奧維雲網的預測數據顯示,在2016年的彩電行業高端產品市場中,高色域將佔到15%。這也就意味著,量子點技術依舊是電視廠商在彩電市場的核心發力點之一。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量子點被學術與產業技術研究人員關注?
    打開APP 為什麼量子點被學術與產業技術研究人員關注?隨著市場需求的提升以及技術革新,LED白光光源已經從最初的追求滿足高效率,高亮度轉變為可控光以及更高的顏色品質。我們針對下轉換螢光材料,介紹一些有關LED顯示與照明的新技術方向。了解我們為什麼要使用量子點作為下一代光轉換材料應用在LED顯示與照明中。 高品質照明 傳統的LED照明一般是藍光LED結合YAG螢光粉組成的白光,具有高光效、低成本等優點。
  • QLED VS OLED:為什麼高端電視偏愛量子點顯示技術?
    ,OLED顯示技術在整個行業的呼聲是最高的,不過與此同時另一項技術也深受很多廠商的青睞,那就是概念感更強的量子點QLED顯示技術。,在屏幕的顯示技術方面,OPPO就選擇了逐漸被消費者認可的量子點QLED面板,與市場呼聲較高的OLED顯示技術相比,量子點QLED技術又有哪些優勢呢?
  • 量子點大戰OLED屏幕技術哪家強?
    OLED雖然已經不再是什麼新的技術,但是面板製造商仍將大量的資金投入新的生產線,加大OLED顯示屏的生產力度。有市場研究人員預測,OLED在未來幾年將實現市場份額的大幅增長。未來,OLED顯示屏將會取代傳統的液晶屏,但是它需要面臨來自量子點技術的競爭壓力。
  • 押寶第二代量子點技術(全文)_三星平板電視_液晶電視...
    量子點的發展趨勢  說起量子點顯示技術,我們通常會在潛意識裡將它和OLED顯示技術作比較,同樣作為投入市場相對時間比較短的技術,量子點技術的知名度和受關注程度卻不如OLED技術,其主要原因還是OLED技術的無背光特性,受到了業內的廣泛關注。
  • 量子點 vs OLED:顯示技術到底哪家強?
    OLED 雖然已經不再是什麼新的技術,但是面板製造商仍將大量的資金投入新的生產線,加大 OLED 顯示屏的生產力度。有市場研究人員預測,OLED 在未來幾年將實現市場份額的大幅增長。  未來,OLED 顯示屏將會取代傳統的液晶屏,但是它需要面臨來自量子點技術的競爭壓力。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量子點和 OLED 之間的差異,對比一下兩者的顯示效果。
  • 量子點技術這麼好 為何卻不在手機上使用?
    在量子點陣營的表述中,量子點能夠大幅度提升顯示設備的畫面的色彩表現,色彩還原能力和色彩精準度更高,在各項指標中均有著比OLED更好的表現。相信一定有小夥伴會想問,既然量子點技術有如此多的優勢,為什麼卻很難應用於手機呢?
  • 深度分析主流顯示技術中,量子點的優勢在哪裡
    【每日科技網】  彩電的發展史可以說也是顯示技術的變革史,從CRT到液晶再到現在的量子點、OLED等技術的百花齊放,彩電行業的顯示技術之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目前主流的顯示技術還是在LCD、OLED和QLED三者,可能有些不了解顯示技術的用戶看到這幾個英文字母都不知道代表什麼?
  • 和華為小米一樣 樂視超級電視高端新品 或將選擇量子點技術
    繼華為、小米兩大「流量型」品牌今年選擇推出量子點電視進擊高端市場後。近日,曾經網際網路電視的「標杆品牌」樂視也被曝出即將要推出全新量子點電視新品,全面加入量子點陣營。而從邀請函的主題「極畫」口號來看,這次新品將會重點突出極致畫質,這就可以斷定新品將會和全新顯示技術有關。此外,海報呈現的繽紛色彩和宣傳文案也能剖析出,這次樂視超級電視新品也將畫質有聯繫,極有可能推出全新的量子點技術電視新品。
  • 量子點電視優缺點有哪些?量子點電視/OLED電視有什麼不同?
    從智慧型手機、平板等小型顯示設備,到投影儀、智能電視、廣告顯示屏、影院等大型顯示設備,都和顯示技術有著緊密的聯繫。顯示技術是支撐彩電業發展創新的核心,對於彩電廠商來說,顯示技術的選擇關乎企業存亡。以發展歷程來看,顯示技術經歷了厚到薄、重到輕、黑白到彩色、普清到4K的過程。
  • 詳細的量子點技術分析
    量子點獨特的性質基於它自身的量子效應,當顆粒尺寸進入納米量級時,尺寸限域將引起尺寸效應、量子限域效應、宏觀量子隧道效應和表面效應,從而派生出納米體系具有常觀體系和微觀體系不同的低維物性,展現出許多不同於宏觀體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質。
  • 什麼是量子意識?為什麼哲學上要討論它?
    量子科學、力學、物理學——不管我們想給它貼上什麼標籤——都是我們當前關於我們在這個神秘宇宙中所處位置的本體論觀點的縮影:意識到有那麼多我們不知道的東西,我們感到謙卑,並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好奇,想要發現更多。
  • 什麼是QLED和量子點?QLED技術到底有多厲害?
    什麼是QLED和量子點?QLED技術到底有多厲害? 作者:51Touch時間:2018-09-12 來源:太平洋電腦網     北京時間09月12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QLED技術到底有多厲害?
  • 號稱顯示最強的量子點電視,它真的有這麼厲害嗎
    2019年,選擇量子點的用戶是OLED用戶的2.5倍,而在75英寸以上的大屏,量子點的用戶更是OLED用戶的12倍。中怡康目前,最火熱的電視技術當屬量子點,越來越多的商家大力宣傳自家的量子點電視,同時打出量子點電視使用了最好的顯示技術的旗號。
  • 小米電視5量子點顯示技術、廣色域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好處?
    有小夥伴問小米電視5系列搭載的量子點顯示技術、廣色域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好處?在這裡簡單科普一下。量子點顯示技術擁有迄今為止最寬廣的色域覆蓋能力,深受高端電視用戶追捧。小米電視5的量子點廣色域是什麼意思?色域是指某些表色標準下能夠體現的顏色範圍。普遍的標準有sRGB、NTSC、DCI-P3等。這其中NTSC色域標準是被普遍拿來檢測現階段液晶電視屏幕能夠覆蓋的色彩範圍。
  • 納晶科技:量子點光電技術量子點材料開發商
    日前,2018「前行的力量」新三板萬裡行調研活動走進納晶科技,尋找這家量子點半導體新材料科技公司的「亮光」。公司聯合創始人、總經理高磊生表示,納晶科技不是一家講故事的公司,市場終究會看到它的價值。  量子點「發光」  量子點又稱為半導體發光納米晶,是一種一般粒徑介於1―10nm之間的納米顆粒,受激後可以發射螢光。
  • 有毒元素鎘為何用在量子點技術電視中?節能減排還是內有「端倪」
    電視行業今年流行什麼風?懂行一點的人都會說量子點材料技術橫行的時代。越來越多的大廠商都拋棄的OLED技術,轉投量子點材料技術,量子點電視因為全用了全新的背光技術,色域廣,使得電視機畫質有了顯著的提升。看到這裡很多網友不禁發問,這跟電視機有什麼關係?國內電商廠商用的量子點材料技術多採用了藍光LED作為背光源,而藍光只有射過一種含「鎘」元素的材料介質時,與其中極細微的納米微粒發生反應,才能發出非常純正的紅光和綠光,這也就說鎘元素對量子點電視來說必不可少,那麼廠商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 微觀粒子世界-量子的智慧選擇
    (單粒子實驗以福特著的《量子世界》為基礎資料整理)這種單粒子雙縫實驗揭示了量子物理奇異性。在此實驗實現之前,玻爾與愛因斯曾經為此爭論了幾十年。後來隨著電子技術和探測器技術的發展,這一實驗得以實現,並震驚了所有人,無論他是否是科學家。
  • 有必要買量子點電視嗎?量子點與oled電視誰好?
    對於彩電廠商來說,電視顯示技術的選擇關乎到企業的生死存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隨著信息爆炸式增長,人們不再局限於簡單的文字和低清晰度的圖像畫質,對高清畫面和豐富色彩展示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從市場趨勢來看,常見的顯示技術有LCD、OLED、QLED、LPD、ULED、AMOLED、miniLED等等,在電視顯示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這個問題上,主流觀點分為兩派:一派認為量子點電視是未來的主力軍,另一派則傾向於OLED電視才會佔據市場的頭部份額。  量子點電視值得買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看看什麼叫量子點電視。
  • 量子點技術最新進展:色彩鮮豔且可防藍光
    不過,在色彩顯示方面,已經有更優秀的技術出現,那就是量子點技術(Quantum Dots),對應量子點屏幕,即QLED屏幕。早在80年代,美國貝爾實驗室就已經對量子點技術進行研究。近些年來,飛利浦、三星、TCL等顯示器行業巨頭先後發布了相關產品,對量子點顯示器的普及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使得QLED逐漸走入大眾的視野。
  • 量子點技術最新進展:色彩鮮豔且可防藍光
    不過,在色彩顯示方面,已經有更優秀的技術出現,那就是量子點技術(Quantum Dots),對應量子點屏幕,即QLED屏幕。早在80年代,美國貝爾實驗室就已經對量子點技術進行研究。近些年來,飛利浦、三星、TCL等顯示器行業巨頭先後發布了相關產品,對量子點顯示器的普及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使得QLED逐漸走入大眾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