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量子意識?為什麼哲學上要討論它?

2020-12-04 老胡說科學

老實說,我文章中「量子」一次出現的頻率逐漸增加,一方面是我比較感興趣,另一方面讀者似乎也比較感興趣。這反映了我們想要更多地了解這個相對不為人知、被誤解或被過度思考的研究領域的集體願望。

我們被這個詞所吸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們所蘊含的神秘。量子科學、力學、物理學——不管我們想給它貼上什麼標籤——都是我們當前關於我們在這個神秘宇宙中所處位置的本體論觀點的縮影:意識到有那麼多我們不知道的東西,我們感到謙卑,並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好奇,想要發現更多。

令人遺憾的是,無數人通過使量子哲學適應其自身的利益計劃而困惑不已-例如將其應用到頭腦中,以倉促地證實某些深奧的立場,或者將其應用到我們自己的現實中,以粗魯的假設超出其合理評估的範圍。

另一方面,我們對量子科學的應用過於務實——僅僅把它當作一種提高效率或生產率的技術工具,而不是去欣賞它大聲提出的潛在問題。

不管什麼可能是真的,什麼可能是廢話,什麼可能是有用的,什麼可能只是簡單的,我們知道一件事:對事物的量子本質有一種廣泛的、洶湧澎湃的和燃燒著的興趣,這種興趣暗示了我們集體理解中的一種趨勢進化。

想像力是歷史的目標。我認為文化是實現我們共同夢想的一種努力。——特倫斯麥肯納

並不是說我們試圖通過將量子物理學應用於形上學,或者讓人工智慧成為這門鮮為人知的科學的主要受益者而完全喪失了這一標記。我們在簡單地了解量子世界方面正在取得長足的進步,並在不斷擴展的視野中利用量子科學的「荒謬」性質。

人們的興趣越來越濃,以至於我們可以說,量子領域有可能慢慢被神化;被神化為,比如說,我們的意識,我們的宇宙,或我們所知道的我們自身存在的來源。

這樣想吧。當我們不確定天空是如何運動的,為什麼洪水和其他自然災害會破壞土地,或者隕石可能意味著什麼,我們就會向無處不在的神的存在尋求解釋。我們,作為一個多愁善感的人,在我們不完全理解的過程背後,會快速地創造意義。

. .正當他這樣懇切禱告的時候,忽然從天上顯出異象來,這事如果是別人說的,實在叫人難以相信。大約在中午時分,天已經開始黑了,他親眼看見太陽上面的天空中有一個十字架,上面刻著「被這個徵服」的字樣。——優西比烏斯,描述了改變基督教進程的彗星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是對的,或錯的,或我們應該或不應該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思考——只是有趣地看到我們的思維過程在發揮作用,象徵著我們的集體意志和進化。

到目前為止,通過通常過於物質化的科學審視,我們似乎已經了解了所有的答案,如果不是大部分的話,這些答案一直困擾著我們這個物種。

因此,當量子問題在一百多年前開始困擾科學界時,玻爾和愛因斯坦成熟的大腦就開始嬉鬧地提出大量新問題,這些問題是如此的令人無聊的荒謬,以至於普通公眾現在才終於趕上這些問題的速度。跨維度的思路。

我們是宇宙的一部分,已經發展出一種非凡的能力:我們可以在我們的頭腦中保持世界的形象。我們在思考它本身。——肖恩·卡羅爾

這並不是一個新過程。現在,我們正在以一種更加集體和同時的方式,對我們對現實的基本理解進行另一次此類過渡。

只是我們現在有更多的帶寬。我們可以通過全新層次的效率和理解來相互交流思想。此外,我們可以更容易地將複雜的理論打包成可消化的資源,從而使這些實現更容易實現。

所以,我們現在都被量子科學的概念和它對我們的意義所困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讓我們面對這樣一個事實:所有這些東西中還有更多的東西,是我們有限的感知模式無法理解。

這並不一定意味著我們被某些宇宙意識所糾纏,也並不一定意味著我們可以通過量子隧道到達其他恆星系統——但這也並不意味著我們不應該對釋放巨大的新形勢和潛在的能量池感到興奮。坦率地說,我們不知道它意味著什麼,不意味著什麼——這就是我們如此迷戀它的原因。

那麼量子意識到底是什麼呢?

從字面上看,這是一場鬧劇——一種試圖將我們無法著手的事情置於情境中,或者出售一些仍令人迷惑不解的人生哲學的花招。從批判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趨勢,它讚揚了我們技術進步的爆炸式發展和我們存在主義冒險的分支。

打個比方,這是一種真正的努力,去嘗試和接受對我們現實的一種新的理解,一種我們從未真正考慮過的東西。

最終,當我們努力理解量子世界將如何真正影響我們存在的各個層面時,我們應該對正在發揮的集體協同動力保持信心繼續弄清楚。

相關焦點

  • 量子不確定性的哲學本質是什麼,什麼是全同性存在,誰又和誰全同
    首先我們來說一說量子不確定性的哲學本質,它究竟是什麼?量子理論是20世紀科學進步產物,在量子力學的世界中,日常所見的熟悉的物理定律不再成立。由於不能精確測定一個電子的位置和動量,所以這一原理便有了很深的哲學內涵,這也是量子理論不確定性與經典力學確定性思想相分離的地方。不確定性關係完全是由實驗導出的,它內孕著不可預言性這樣一個哲學命題和結論。從可知的過去走向不確定的未來,預示著在傳統物理哲學的框架中,它已經成為自然規律中一個重要的基本原理,這是量子世界揭示出的一個基本特性。
  • 量子物理可以用來解釋意識的存在嗎?
    它如何體現人類意識?一般意義上的「我」是一個「我」,其經歷與其他事物截然不同?試圖解釋這些主觀經驗來自何處通常被稱為意識的「難題」,乍一看,它似乎與物理學沒什麼關係,但是一些科學家推測,也許最深層次的理論物理學包含正是通過暗示量子物理可以用來解釋意識的存在來闡明這個問題所需的洞察力。
  • 量子意識簡單解釋
    咋聽起來,會感到奇怪,量子意識能簡單地予以解釋嗎?答案是:不可能。那麼為什麼又要作簡單解釋呢?這裡,對量子意識的基本狀態予以簡單解釋,以便對量子意識能有一個基本的、恰當的認識。第二種量子意識:基於量子力學理論及其分析方式,以及基於對人的意識從哲學、精神分析學、心理學、腦神經學、認知科學等多方面予以具體、深入的考察。量子力學是通過建立數學模型成功地解釋實驗現象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套理論體系,但是在其數學推導的方程式後面所體現的真實涵義目前還是個謎。人的意識是什麼?對於這樣一個古老而難解的問題,至今依然是個謎。
  • 量子物理哲學的運動觀與傳統物理運動觀的區別是什麼?
    物理科學的定理、定律、原理、原則、法則、公式等,都是通過人的意識,精神去反映的。物質世界的發展變化有它自身獨立的運動規律,不同於意識、思維的孤立變化。物質運動與意識精神理論區別。兩者的理論區別:(1)物質的運動在本質上不受人的意識、精神變化的左右,它是獨立的。(2)意識與精神對物質運動與變化的反映可以是正確也可以是歪曲的。(3)物質運動是由物質間的相互作用造成的,與觀念孤立的變化性質無關。
  • 當代意識的哲學—科學研究
    我們認為,當前意識的哲學—科學研究需要解決四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個是關於「意識是什麼」的問題,即在不斷深入的研究中,最終如何恰當、準確地界定意識,這既有賴於現象學也有賴於科學的努力。既然第一人稱方法的內容是關於意識體驗的自我揭示和報告,因此一個需要回答的問題是意識體驗何以能夠自我揭示和報告,換言之,意識體驗的自我揭示和報告的基礎是什麼?
  • 朱清時:不可思議的量子意識
    很有幸,在這個時刻,讀到朱清時先生所討論的《量子力學崩塌你的「科學」世界觀:人類的主觀意識是客觀物質世界的基礎》這篇演講。量子力學是現代物理學的一大高峰,它所揭示了時空和世界本質的現象構成,從根本上顛覆了我們日常的感覺和認知。朱先生認為,意識和物質世界不可分開,意識促成了物質世界從不確定到確定的轉移。意識是一種量子力學現象。
  • 諾獎得主彭羅斯採訪記錄:談論他的量子意識物理學
    意識所需的量子事件是否在非常特殊的意義上,遠遠超出了量子事件是所有物理系統的一部分的一般意義? 在如此微小的範圍內,量子事件與大腦功能有關,它將在更高水平的神經元和大腦迴路中起作用,該怎麼辦? 這意味著什麼?諾獎得主彭羅斯最新就有關這些基本問題與他的量子意識理論,接受記者採訪。下面是採訪擇要。
  • 為什麼我們搞不懂量子物理、量子力學、量子通訊?(二)
    隨著量子通訊衛星的上天,儘管還沒有傳來令人激動的對於自然界的深刻「發現」或智力「發明」,普通大眾開始好奇當代科技最前沿發現了什麼。有人說,我們的世界,因為幾個最新的科學研究,竟然顛覆人類世界觀!全亂了。
  • 量子理論三原理的哲學意義
    開啟了21世紀量子哲學的萬千世界!   量子糾纏,是量子理論的第二個原理,也是量子力學最為激動人心的發現。什麼是量子糾纏?同源的量子無處不有聯繫,這種聯繫並不是無線電波或光子傳遞,而是一種不受空間阻礙的「量子共振」。從哲學上看,這種「糾纏」不受物質實體空間和時間約束的,看不見,摸不著的非物質存在。即「非生命體意識」,不僅在人類和動植物界,而且在山川河流日月星辰中也是存在的。 因此,量子糾纏就是微觀粒子意識的反映,這不但能給量子糾纏一個合理的解釋,並且給「意識是宇宙的一個基本特性」提供了很好的證據,意義重大。
  • 宇宙本源、物質與意識——結合哲學、物理學、生物學談談個人思考
    2、我為什麼是在這樣的世界、這樣的時空坐標中存在這麼一段過程?3、我為什麼要存在?4、我可不可以根本就沒有存在過?(二)1、我從何時何地起意識到自己的存在?2、我是怎麼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存在的?3、我為什麼要意識到自己的存在?4、我的意識和身體的一一對應關係是如何確定的?
  • 你怎麼確定自己有意識?
    我們能夠描述和討論的,也只有現象而已。我們之所以要研究意識,正是因為意識是一切描述和討論的起源——進而,是一切事物知識與價值的起源。我們能、且只能通過意識把握自我和世界。在特麗案裡,變成植物人之後的特麗再也沒有說過一句話,也無法對外部刺激做出絲毫反應。
  • 物理學、哲學與現實,為什麼物理學無法解釋生命和意識?
    我把它想像成一個非物質的天堂。偉大的聖賢們向我們保證,現實本質上是數學的。柏拉圖認為,我們和這個世界上的其他事物只是構成現實幾何形式的影子。伽利略稱:「偉大的自然之書是用數學寫成的。」但為什麼一旦我們掌握了自然數和基本算術,大多數人就會覺得數學如此陌生呢?更符合格雷西的觀點的是,我們用來代表自然的方程式到底有多真實?如柏拉圖所堅持的,與自然一樣真實,甚至比自然更真實?
  • 意識是什麼?是物質、能量還是一種波呢?中國科學家解釋意識理論
    意識到底是什麼?是物質還是能量還是一種波呢?甚至意識到底是否存在這樣的問題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面困擾著科學界。有科學家認為界定意識的定義已經到達了神學與科學之間的邊界了,對無論是哲學還是物理學都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 挑戰費曼:為什麼科學哲學對科學很重要?
    我們不會從羅馬歷史對於古羅馬人本身有什麼作用的角度去評估羅馬歷史的智識價值,這一邏輯同樣適用於考古學和人類學。為什麼科學哲學就該不一樣呢?那麼,如果科學哲學對於科學本身沒有用,那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我認為,從更大的格局上講,它有益於整個人類。我們哲學家為科學本身構建敘事,我們仔細審視科學方法和建模行為。我們深入到科學的理論根基和它的概念細節。
  • 馬克思主義哲學(精華一):什麼是哲學?
    一、什麼是哲學?1.1、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總的、根本的觀點和看法。世界觀的特點是自發的、零散的、不系統的。方法論與世界觀一致,有什麼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方法論。2、哲學與科學的辯證關係2.1、哲學和具體科學是普遍和特屬的對立統一。哲學從總體上把握整個世界的共同本質和最一般的規律,具有普遍性。
  • 朱清時院士:不可思議的量子意識
    玻爾就說了,如果誰說他懂了量子力學,他就沒有真懂,因為量子力學連我們都沒有搞懂,這就是他們的觀點。 那麼量子力學最不好懂的是些什麼問題呢? 如果用電子來做實驗(如上圖),當每次只發射一個電子的時候,這個電子通過雙狹縫打到電子屏上,激發出一個小亮點,這是電子的粒子性。
  • 程會:普通人為什麼也要懂點哲學?什麼是哲學?
    第 19 期程會:什麼是哲學?一提到哲學,哇,太高大上了,一般都聯想到什麼專家什麼教授,我們普通人根本就搞不懂,今天我要講的是連我們普通人都需要懂的哲學,什麼是哲學?為什麼要懂點哲學?因為哲學能讓我們生活得更加幸福。讓我們的家人過的更幸福,讓我們的員工過的更加幸福,讓我們的親朋友好友過的更加幸福。稻盛和夫老先生說,哲學的根本就在於「作為人,何謂正確」這一句話。「要正直」「不可撒謊」「不可騙人」「不可貪婪」「待人要真誠」「要信守承諾」「要關愛他人」,等等,這是孩童時代,父母和老師教給我們的最樸實的道德觀。
  • 量子力學並不是讓第一性原理成為主導的哲學理論
    量子科學是陌生的,既會產生興趣,又不喜歡它,感覺它可能和現在了解的許多科學理論都不一樣。但是,多數人都想知道它的根本原理是什麼,並且從中獲得某些有用的東西。我認為,從廣義的哲學思維來講,所有量子理論都是基於同一個本原就是「量子力學」。
  • 量子力學能夠解釋意識的起源?
    正如2016年年底《華爾街日報》發表的一篇文章所說,在沉寂了1000年之後,中國發誓要回到發明創新之巔。「墨子號」的發射,確實在社會上取得了一些良好反響。這麼一顆有影響的衛星它到底是什麼東西呢?為什麼會引起如此廣泛的國際關注呢?下面我會簡要地介紹一下量子的基本概念。 其實量子非常簡單。
  • 諾獎級猜想:意識的本質是量子糾纏?
    量子測不準原理告訴我們,你是不可測的, 不可測 就保證了人類和機器人的本質區別,人類有自由的意志和自由的思想。從這個角度上來講,沒有到量子用上去之前,即不到量子人工智慧的時代,我是一點兒不擔心人工智慧會取代人類。」潘校長的觀點則在人工智慧界引起了關注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