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的plus「黑死病」為何沒有到達中國?

2020-11-30 騰訊網

就在今年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病毒——新冠病毒出現。並迅速爆發了全球性的疫情,從最初的東亞地區席捲了整個亞歐大陸,而隨著疫情的發展,全世界都有著患者增加。

但是回顧歷史長河中有一種比新冠肺炎更嚴重的傳染病——黑死病;新冠疫情目前致死率挺高的了,但是中世紀的黑死病據不完全統計在肆虐的五六年間共計2500萬,相當於當時歐洲人口的三分之一,這樣的數據說他是整個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最可怕的傳染病都不為過。

而且在當時的科技水平下 黑死病並沒有治療的方法,所以一直存在著。14世紀後半期,歐洲還出現過數次嚴重的黑死病。直到15世紀末,歐洲每10年就遭受一次黑死病襲擊。16世紀和17世紀,黑死病仍對歐洲人的生命構成極大威脅。1664~1665年流行於倫敦的黑死病為害不小,被人們稱為倫敦大瘟疫。1894年,我國廣東、香港一帶出現的黑死病,傳播範圍也很廣。1898~1928年間,黑死病在印度奪去了數百萬人的生命。直到20世紀60年代,黑死病還曾在越南流行。

然而好像是中國有先祖保佑一般 ,並沒有聽說黑死病在中國橫行霸道;但其實只是有「高人」阻擋它了。辛亥革命前夕,一場關乎民族興亡的危機隨著西伯利亞的寒流竄入中國東北三省,而這危機就是臭名昭著的黑死病。

黑死病在東北肆虐6個月,捲走了6萬人的性命。風雨飄搖的清廷已經到了極限,再面對虎視眈眈的西方列強,一旦黑死病從東北三省擴散出去,中國將無可禦敵之兵,大明的悲劇幾乎就要重演。一旦感染黑死病,長則五六日,短則半日,患者就一命嗚呼。因此當時的歐洲街頭上,人走著走著就突然倒地死亡的場景屢見不鮮,黑死病在恐慌的加持下給患者、社會以生理和心理的攻擊。黑死病能以用極快的速度摧毀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戰鬥能力和戰鬥意志。傳說中戰無不勝的蒙古大軍,在面對黑死病時也是匆匆撤軍。值此生死存亡之際,清廷派去調查的官吏卻紛紛病倒在疫區,讀著四書五經考出來的官員顯然沒能力處理這種情況。

而這臨危受命,力挽狂瀾的人叫做伍連德。馬來歸國華僑,劍橋大學醫學博士頭銜。學成受邀歸國,時任天津陸軍軍醫學堂副監督。因觀念先進,受到不少傳統學派的排擠。

但在這危難之際,願意且有能力挑起重擔的人,唯他一人。傅家甸,疫情的重災區,清廷官員避之不及的地方,伍連德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趕赴此處調查瘟疫原因。雖然伍連德是「奉旨行事」,但依舊困難重重,當地官員對於瘟疫的處理一無所知,並不完全配合武連德的工作。

而壓力不止於此,不僅是地方官員的無知,還在於千百年來中國「死者為大」的傳統。按照西醫的那一套,解刨屍體,尋找死因是必要的措施,但在中國這是堪比挖人祖墳的侮辱行為。為此他只能偷偷摸摸的解刨屍體尋找死因。

很快伍連德發現此次在東北肆虐的「黑死病」是「肺鼠疫」,靠飛沫傳染,完全跟法國的「專家」結論相反。法國的「專家」把「黑死病」的那一套經驗拿來,認為只要把老鼠剿滅,就能夠阻止黑死病的傳染。而伍連德卻要求將患病者隔離,健康者在接觸病患的時候需要帶口罩。就是如現在的新冠疫情隔離一般,在清廷在諮詢過外使後,知道伍連德劍橋大學博士的分量,選擇了武連德的處理方案。

伍連德的措施很快被實行,但是瘟疫卻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越來越多人患病,越來越多的人死亡,他再次被質疑。伍連德對於這個結果,同樣困惑,他把自己的措施實行再從頭到尾檢查了一番,發現了問題所在。原來東北的冬天太冷,土地完全凍住了。而日本的專家說瘟疫在低溫下無法存活,因此屍體不著急掩埋。

但是伍連德駁斥了此觀點,要求立即處理這些屍體。既然沒法掩埋,那就都燒掉。而清政府也做了一次正確的決定:燒!

大年三十,在伍連德的指揮下,瘟疫中死者的屍體被集中起來火化,很多屍體甚至是在棺材中扒出來的。幾天後,東北三省的瘟疫死亡人數逐漸下降,很快0死亡的捷報傳到北京。

中國人,戰勝了黑死病。同時也為這個古老文明留下了喘息的機會。所以並不是黑死病沒有到達中國,而是我們的祖先靠智慧把他攔截在外湮滅了。

儘管伍連德未寫進人教版的教科書,但今日官方給他的評價是「國士無雙」。

相關焦點

  • 一場殺死2500萬歐洲人的瘟疫——黑死病,比今天新冠病毒可怕得多
    今天的新冠病毒疫情已經到了肆虐全球的程度,當今世界很多國家都有出現或多或少的新冠患者,除了美國之外,歐洲受到的影響最大,包括義大利、西班牙、英國、法國、德國、瑞典、荷蘭等,都是新冠病毒疫情嚴重的國家。當然,我們中國新冠病毒疫情也是非常嚴重的,但是我們中國上下一心,動員全國,很快就控制了疫情蔓延,還派出醫療組出國幫助其它國家,讓全世界都看到了我們中國的強大。就目前的情況看,新冠病毒疫情在歐洲還不算可怕,由於現代醫學和衛生很先進和科學,還有我們中國的幫助,也許歐洲很快就能消除這場瘟疫了,歐洲人成功躲過一劫。
  • 讓歐洲喪失1/3人口的黑死病,為何神秘消失?新冠會重蹈覆轍嗎?
    今年年初,一場新冠疫情席捲而來。作為最先對外通報疫情的國家,我們已經率先把疫情扼殺在了搖籃裡,最終以確診九萬多停住了。現在全世界新冠確診人數已經達到了兩千七百多萬,這是一個可怕的數字,也讓人們意識到了,在疫情面前,我們人類是多麼的渺小。
  • 黑死病在歐洲曾殺死2500萬人,為何在中國沒有爆發?要感謝一個人
    這場危機在歐洲有個這樣的名字——黑死病。黑死病籠罩整個歐洲之時,奪走了2500萬人的生命,戰爭時期都沒有這麼多人喪命。由此可見,黑死病非常恐怖。02在我國,黑死病就叫做鼠疫,整整奪走了6萬人的生命。面對如此兇險的疫情,清廷也是派了很多官員去調查了解,但是這些官員基本都死在了疫區。列強絲毫不擔心清廷的走向,也不關心清朝人民的人身安全,但是他們一直關注著黑死病的傳播,因為一旦清朝遏制不住,黑死病將會傳播到其他國家。國家危難之時,總是會有人站出來,這次也不例外,一位叫伍連德的醫生站了出來,此人在醫學界頗有名望。當時,他在陸軍軍醫學堂任職。因為留過學,平常沒少受排擠。
  • 曾「封村」對抗「黑死病」的英國小村今無一例新冠確診病例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社倫敦5月18日電 (高天胤 張平)因「封村」對抗「黑死病」而聞名的英國小村落——亞姆村,新冠疫情暴發至今,無一例確診病例。英國亞姆村鼠疫博物館經理琳內特·斯杜(Lynette Sidhu)17日接受記者網絡連線採訪時稱,亞姆村目前的常住人口大約有900人,沒有一個人被新冠病毒感染。「目前,村子一切都好。每一位村民都嚴格遵守政府公布的禁足家中、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規定。」
  • 新冠疫情與外星人
    剛剛看了一篇文章,題目是《新冠疫情與外星人》。作者是有中國當代科幻第一人之稱的劉慈欣。「請原諒我用了這麼一個俗不可耐的題目,這裡並不是想說新冠病毒是外星人帶來的,而是認為疫情的突然傳播與外星人的可能降臨,這兩件事有某些相似之處,它們都是人類世界所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重大意外事件。
  • 在歐洲殺死2500萬人的黑死病,為何沒有在中國爆發?我們要感謝一個人
    1910年10月25日,在我國東北地區爆發了一場令世人聽了都害怕的鼠疫,這個鼠疫就是曾席捲了整個歐洲,奪走了歐洲近2500萬人生命的「黑死病」,在當時,人一旦患有鼠疫,致死率幾乎達到了恐怖的99%!
  • 不確定性及突然性-新冠疫情與外星人
    中文版全文如下:新冠疫情與外星人劉慈欣請原諒我用了這麼一個俗不可耐的題目,這裡並不是想說新冠病毒是外星人帶來的,而是認為疫情的突然傳播與外星人的可能降臨,這兩件事有某些相似之處,它們都是人類世界所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重大意外事件。
  • 「中國網評」新冠肺炎疫情:莫在來源問題上繼續枉費心機
    「獨立調查並追究中國責任」甚至「責令中國向受疫情影響國家賠償」之類聲音此伏彼起、不絕於耳,甚至某些大國領導人也不顧身份、專業常識和外交禮儀,在公開場合張口閉口「武漢肺炎」,仿佛「新冠病毒來源是中國武漢」已是板上釘釘、不容爭辯的事實,又仿佛這個「事實」一旦成立,中國就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大流行的
  • 黑死病導致歐洲2500萬人死亡,為何中國沒爆發?我們需要感謝此人
    其中就有一種讓整個歐洲,乃至世界都聞風喪膽的傳染病——黑死病,但是如此來勢兇猛的黑死病為何在中國沒有爆發呢?因此當黑死病再度出現,入侵中國之時,讓當朝的政府和人民也感到十分的恐慌。1911年,就在辛亥革命的前夕,一場關民族危亡的疾病從西伯利亞傳入中國的東北三省,在短短的6個月的時間裡就奪取了6萬人的生命,此時的大清王朝,已經處於風雨飄搖、苟延殘喘之時,如果疫情再不加控制,隨時都有滅亡的可能。
  • 中國古代為什麼沒有爆發過像歐洲的黑死病和麻風病那樣的泛大陸...
    因為我們在對抗疫情方面這方面經驗太豐富了。 據《中國救荒史》對疫情的不完全統計,周朝發生過1次,秦漢時發生過13次,魏晉時發生過17次,隋唐時發生過17次,兩宋發生過32次,元朝發生過20次,明朝發生過64次,清朝發生過74次,合計起來,至少在中國古代發生過238次以上。
  • 新冠疫情是一塊科學的試金石,試出了啥?
    歷史上這種悲劇並不罕見,在現代醫學沒有確立之前,人類與傳染病鬥爭中,曾付出過慘重的代價。中世紀(1351年),一場黑死病(鼠疫)造成了3000萬人死亡,整個歐洲人口減少三分之一。不要以為中國有中醫,歷史上就沒發生過大型的流行性傳染病,1353年~1354年,同樣的疾病導致中國失去了幾百萬人口。1644年,一年中北京出現了三個皇帝,北京人有至少30%人口被鼠疫奪去生命。
  • 疫情將對你有什麼影響?看看黑死病、天花等大瘟疫,你就會明白!
    新冠疫情發展到現在,可以說這是自1917年西班牙大流感以來人類面對的最大傳染病危機。疫情席捲全球,在死亡陰影的籠罩下,人們才深刻地體會到一種無力感,無法掌控自己命運的無力感。這場疫情過後,又會怎樣改變世界改變我們自身?我們現在還不可知,但知史鑑今,歷史總會告訴我們很多。
  • 全球新冠病毒疫情緊張,為何到印度卻不猖狂了?這2個原因是關鍵
    編輯:初陽在目前,「新冠」儼然成為全世界最熱的熱的話題,一談「新冠」色變,是經歷過或者聽聞過疫情的嚴重性之後,無法不正視的畏懼之心。但中國才剛剛交出一份比較滿意的成績單,不料「新冠」卻在全球到處浪蕩身形四處肆虐,隨著全球各地一些國家疫情的失控,中國人對於「新冠」的那種防疫態度也紛紛被多個國家效仿。
  • 黑死病時期鳥嘴醫生重現英國,新冠病毒疫情真的會徹底失控?
    好像新冠肺炎疫情還不夠可怕,這兩周,英國諾裡奇附近的赫爾斯頓(Hellesdon)鄉村,一個穿著神秘黑色長袍和鬥篷,戴著面罩,嘴上還套著一個鳥嘴的人一直在遊蕩,讓整個社區籠罩在恐怖的氣氛中。熟悉歐洲歷史的人都很清楚,這套裝束是中世紀黑死病爆發時期,所謂鳥嘴醫生的標準裝束。
  • 歷史上三次肆虐歐洲的黑死病,超越二戰,究竟禍害了多少人命?
    這次疫情從1348年開始,由經法國、西班牙、英國、德國最後到達俄羅斯。這場裡是近300年的疫情,在1665年止於倫敦。當時倫敦發生了一場大火,燒毀了這座城市的很多建築,奇蹟發生了,這次火災之後,黑死病居然逐漸消亡!第三次黑死病再次肆虐,時間已經來到了十九世紀的末期,這一次黑死病疫情延續到了二十世紀的三十年代。
  • 黑死病在歐洲殺死2500萬人,在中國卻沒有爆發,我們要感謝此人
    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一場關乎民族興亡的危機隨著西伯利亞的寒流竄入中國東北三省,行將就木的大清朝廷處理好了,還能苟延殘喘一段時間;處理不好,中華民族就將面臨亡種的危險。這危機在歐洲有個臭名昭著的名字:黑死病。 黑死病,曾經席捲歐洲的大鼠疫,整整奪走了2500萬人的生命,歐洲人口因此銳減三分之一。
  • 新冠的隱喻|病毒「競速學」,空間的「凍結」及流動的現代性
    而這次新冠疫情的發展,不僅讓人得以審視當下中國與世界的交往和互動,新冠的擴散路線似乎也給平時隱而不顯的資本的流動繪製出了一幅可以直觀的路線圖,因此也給了人們重新審視由疫情引發的大到國際政治小到市政管理的反應措施並對此進行評價。
  • 黑死病在歐洲殺死2500萬人,在中國卻沒有爆發,我們要感謝一個人
    即便是經歷過戰場慘烈程度堪稱「絞肉機」的世界第二次大戰,歐洲人口也才失去5%,可見當時黑死病的感染率和致死率有多麼恐怖。  鼠疫在東北肆虐6個月,捲走了6萬人的性命。風雨飄搖的清廷已經到了極限,再面對虎視眈眈的西方列強,一旦鼠疫從東北三省擴散出去,中國將無可禦敵之兵,大明的悲劇幾乎就要重演。  要知道一旦感染黑死病,長則五六日,短則半日,患者就一命嗚呼。
  • 新冠疫苗研發,中國為何全球領先
    中國新冠疫苗研發為何能處於全球領先位置?這背後既有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也有體制機制的保障。新冠疫苗的研發經歷,給我國健康事業發展和科技創新能帶來什麼啟示?值得思考。我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略目標,是保持不發生本地傳播或者使傳播維持在較低水平,直至研發出安全有效的疫苗,並廣泛接種以形成人群免疫屏障。據世界衛生組織網站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29日,全世界共有232種新冠疫苗處於活躍研發狀態,其中60種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在處於三期臨床試驗的15種疫苗中,中國佔據了5種。
  • 黑死病時代的義大利:首創近現代防疫制度,卻不受歡迎
    一、黑死病的狂潮目前身處新冠疫情旋渦中心的義大利,曾經是歷史上疫情防控知識和經驗最為豐富的國家。在14世紀初,在黑海沿岸廣泛建立殖民地的威尼斯人和熱那亞人就發現,金帳汗國的蒙古軍隊在攻打反叛的城市時,用配重投石機將死狀奇特的屍體投入城內,在45天之內城市就會不攻自破,居民絕大部分都會在頸部和腹股溝部分出現腫塊後死於高熱,而始作俑者蒙古軍隊卻只有個別感染者,不會受到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