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確定性及突然性-新冠疫情與外星人

2020-07-10 大大董NM

# 轉三體作者大劉

大劉通過文章談了一點自己對新冠疫情的所思所想,他認為「這兩件事有某些相似之處,它們都是人類世界所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重大意外事件。

新冠疫情提醒我們要避免對未來的直線思維,但預測未來重大意外事件是十分困難的,在這方面,科幻小說提供了一個有用的思維方式」。

中文版全文如下:

新冠疫情與外星人

劉慈欣

請原諒我用了這麼一個俗不可耐的題目,這裡並不是想說新冠病毒是外星人帶來的,而是認為疫情的突然傳播與外星人的可能降臨,這兩件事有某些相似之處,它們都是人類世界所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重大意外事件。

在過去的三十年,人類社會處於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一直在平穩的發展中,雖然地球上不斷有局部的意外和波折,但並沒有一個全球性的事件打斷這種的進程。這就給我們造成了一個幻覺:社會的發展將一直是這樣直線型的、平滑的、可預測的,但這次全球疫情的到來打破了這個幻覺。

縱觀人類歷史,世界性的重大的意外事件其實是一個常態,它們在歷史上不斷出現,從黑死病到兩次世界大戰,歷史的走向不斷被這些意外所改變,有些意外事件也標誌著一個新時代的開端。與此相比,我們所經歷的平穩發展而沒有重大意外的這三十年,反而是一個例外。也正是在這三十年中,我們漸漸養成了對未來的一種直線思維方式,這是很危險的。

這次疫情其實不算是完全的意外事件,因為在歷史上這種大範圍的傳染病曾多次出現,人們對此類災難並不陌生。但即使如此,當疫情到來時,人類社會在各個方面都沒有充分的準備,使得本來可以控制在局部範圍的疫情演變為一場全球性的災難。

在未來,人類世界所遇到的意外事件可能真的是意外的,在歷史上沒有任何先例,也完全不可預測,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外星人。

人們都認為外星人只是一個科幻的話題,但事實上,這件事是十分現實的,甚至比我們正在經歷的疫情更現實。外星人問題的特點就是其不確定性和突然性,也許人類在以後的一萬年也不會遇到外星人,也許它們在明天就會出現。在這裡,我們不談那些屬於科幻領域的太空航行方式,比如超光速航行或空間躍遷什麼的,只設定外星人以常規動力的宇宙飛船航行。設想飛船的速度為光速的百分之一左右,這個設定對於跨越恆星際的航行來說是合理的,也是在現有理論上可以達到的。假設進入太陽系的外星飛船有人類的航空母艦大小,那麼,以人類現有的觀測技術,只有當外星飛船到達小行星帶附近,才能確定這是一個非自然的物體,這個距離也就是約三個天文單位左右。在這個距離上,外星飛船到達地球只需40小時左右,而這給人類留出的反應時間也必定遠少於疫情在全面爆發前給人類留出的應對時間。

設想一個天文觀測團隊發現並最終確定了這個飛向地球的物體的性質,在第一時間,他們甚至不知道該向誰報告。通過學術途徑顯然是來不及的,而現在無論在國家層面,還是聯合國,都沒有處理這個事件的機構。當他們終於找到了一個勉強可行的匯報渠道,那個機構首先要確定那不是科幻迷的夢囈而是真的外星飛船,才能進一步向上一層匯報。當走完所有的行政層級到達國家層面和聯合國,並且在最高層面確認這一發現,40個小時肯定是不夠的,可能40天都不夠。

當人類最後確定他們所面對的是什麼時,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仍然沒有什麼可以做的。對於這樣的事件,人類從來沒有在理論和實際層面進行過認真的研究,各國都沒有做過應對這一事件的任何緊急預案,也從來沒有被國際社會共同認可的應對外星文明的原則和策略。外星人的到來,對人類意味著重大的災難或利益,在現有的國際政治框架中,國際社會幾乎不可能在短時間達成一致。外星文明的出現對人類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宗教等各個方面將產生前所未有的巨大衝擊,而人類對這樣的衝擊完全沒有準備。人們曾經認為,共同的災難會讓人類團結一致,新冠疫情的全球性流行證明這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面對外星文明,不同的國家和政治勢力,不同的種族和文化群體,不同的宗教團體,將為了自身的生存和利益陷入無休無止的爭鬥和衝突之中,外星人將面對一個混亂而茫然的地球世界。即使降臨地球的外星文明是善意的,這也會變成一場災難;而如果是惡意的侵略者,那它們不需要實施任何攻擊行動,只需表明自己的意圖,就足以使人類世界崩潰。

未來改變歷史的重大意外事件可能來自各個方面,除了來自自然,還可能來自人類社會自身。比如突然出現的重大科技突破就可能成為意外事件,如人工智慧的智力超越人類,或者發現了使人類長壽甚至永生的技術,都會對人類社會的各方面造成巨大衝擊。如果我們對這些沒有充分的準備,那麼即使是像這樣具有正面效應的意外事件也會成為一場災難。

新冠疫情提醒我們要避免對未來的直線思維,但預測未來重大意外事件是十分困難的,在這方面,科幻小說提供了一個有用的思維方式:我們可以進行思想實驗,把各種可能性排列出來,排列的越多越好,雖然我們不可能投入資源對所有的可能性都做出實際上的準備,但我們至少能夠在思想和心理上做好準備,至少能讓我們意識到未來之路的形狀,知道它不是一條直線,而是曲折和變幻莫測的。(2020年6月27日)

不確定性及突然性-新冠疫情與外星人

相關焦點

  • 新冠疫情與外星人
    剛剛看了一篇文章,題目是《新冠疫情與外星人》。作者是有中國當代科幻第一人之稱的劉慈欣。「請原諒我用了這麼一個俗不可耐的題目,這裡並不是想說新冠病毒是外星人帶來的,而是認為疫情的突然傳播與外星人的可能降臨,這兩件事有某些相似之處,它們都是人類世界所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重大意外事件。
  • 劉慈欣:新冠疫情與外星人,兩者有相似之處
    在他看來,新冠疫情和外星人兩者間其實有相似之處 —— 「它們都是人類世界所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重大意外事件」。劉慈欣認為,過去這三十年是人類歷史上罕有的和平時代,這也製造了一個幻覺——「社會的發展將一直是這樣直線型的、平滑的、可預測的」,這種直線思維是非常危險的,「但這次全球疫情的到來打破了這個幻覺。」
  • 劉慈欣:新冠疫情和外星人有關嗎?
    作者| 劉慈欣請原諒我用了這麼一個俗不可耐的題目,這裡並不是想說新冠病毒>是外星人帶來的,而是認為疫情的突然傳播與外星人的可能降臨,這兩件事有某些相似之處,它們都是人類世界所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重大意外事件。
  • 日本網站刊劉慈欣文章:外星人也許明天突然出現
    「人們都認為外星人只是一個科幻的話題,但事實上,這件事是十分現實的,甚至比我們正在經歷的疫情更現實。外星人問題的特點就是其不確定性和突然性,也許人類在以後的一萬年也不會遇到外星人,也許它們在明天就會出現。」
  • 回答1:外星人和靈修關係?接通外星人心電感應、外星人消除新冠
    1、能否抽空談談外星人和靈修的關係?什麼是外星人?蜥蜴人、灰人...人類不一定就是地球原住民。人這個肉身只是一個軀體,蜥蜴人有蜥蜴肉身,灰人有灰人肉身。所有這些靈性體可以寄生到任何肉身上。在我們累生累世中,唯一不變的是靈性體,我們所謂的靈魂。
  • 頂尖「經濟大腦」這樣看待新冠疫情
    新冠疫情不僅將公共衛生問題推到人們面前,隨之而來的是全球性經濟影響。我們就要從疫情中出來了,但我們並不清楚,要使經濟恢復到疫情之前需要多長時間。這就好像一戰二戰開始時,人們以為會很短暫,但事實上無人知道到底會持續多久。新冠疫情之後,一定會釋放財政和貨幣的力量,這需要我們去討論和觀察財政和貨幣政策,我們處在一個激動人心的時代,希望我們能把問題處理好。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里斯多福·皮薩利德斯認為,疫情對就業的影響是長期的。
  • 疫情仍為影響鄭棉的最大不確定性因素
    中長期來看,當前疫情的後續發展仍為影響棉市的最大不確定性因素,由於目前變異毒株已在多個國家蔓延開來,疫苗對其實際效用有待觀察,但好的一方面是,疫苗接種工作目前已將開始,或會遏制疫情繼續散播的勢頭,若疫苗效果顯著,預期將繼續提振內外棉價,但若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則鄭棉將繼續震蕩,若疫情失控或國際局勢惡化,則鄭棉仍將承壓下跌。
  • ...院劉遠立:對新冠病毒認知存在四大不確定性 警惕下一個新發傳染病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衛生健康管理政策學院執行院長、中國老年保健協會會長劉遠立他提到,新冠病毒檢測方式都存在著靈敏性和假陰性的問題;新冠病毒患者治癒出院後中長期是否會存在健康損害;新冠病毒疫苗保護期時長難定;在溯源學方面的研究,也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 萬泰生物:鼻噴流感病毒載體新冠疫苗研發存在不確定性
    1月6日晚間,北京萬泰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萬泰生物,603392)發布股價異常波動回復函,稱公司研發的鼻噴流感病毒載體新冠肺炎疫苗尚需完成臨床I期的長期安全性觀察、臨床II期、臨床III期試驗,臨床試驗結果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 中國醫學科學院劉遠立:對新冠病毒認知存在四大不確定性 警惕下一...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衛生健康管理政策學院執行院長、中國老年保健協會會長劉遠立他提到,新冠病毒檢測方式都存在著靈敏性和假陰性的問題;新冠病毒患者治癒出院後中長期是否會存在健康損害;新冠病毒疫苗保護期時長難定;在溯源學方面的研究,也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劉遠立表示,病毒並不可怕,在防控病毒時,可以發揮大公共衛生的重要性。
  • 未來十年,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會如何影響人類及世界?
    2020年,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帶來的衝擊,幾乎改變了所有我們熟悉的日常——從國際關係、世界經濟,到人際距離、生活方式……如何看待疫情/後疫情時代的不確定性,如果以十年為尺度,這種不確定性又將對人類和世界產生怎樣的影響?
  • 中國醫學科學院劉遠立:對新冠病毒認知存在四大不確定性 警惕下一個新發傳染病
    他提到,新冠病毒檢測方式都存在著靈敏性和假陰性的問題;新冠病毒患者治癒出院後中長期是否會存在健康損害;新冠病毒疫苗保護期時長難定;在溯源學方面的研究,也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剛才說了,我們有了一定的治療辦法,症狀是控制住了,非典的病人雖然治癒出院了,後來發現肺部的纖維化,股骨頭壞死等等,中長期會帶來一些健康上的損害,到底新冠病人治癒出院以後,中長期會出現什麼結果,也存在著不確定性,昨天中國醫學科學院和柳葉刀連續兩天舉辦了今年的醫療與健康大會,我主持的是第一天的大會,在第一天大會上,中日友好醫院的副院長曹斌大夫,他跟蹤出院的新冠病人,看看他的中期長期會不會出現健康損害的結果
  • 新研究:中國及時採取新冠防控措施有效降低新冠病例數
    新華社華盛頓11月23日電(記者譚晶晶)美國細胞出版社與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會員合作創辦的期刊《創新》(The Innovation)近日在線發表的一項新研究顯示,中國在新冠疫情暴發後迅速採取防控措施,有效降低了新冠感染病例數。這項研究由復旦大學IRDR國際卓越中心、環境系研究員王戎牽頭。
  • 不是外星人侵略,也不會人類滅亡,這麼唬人「新冠病毒」都尷尬了
    希望可以幫助讀者更加理性、客觀的認識與對待新冠。新冠病毒的基本生理認知這次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的元兇就是新冠病毒,俗稱COVID-19(官方稱呼:SARS-COV-2),它是一種乙型冠狀病毒。除此之外,國外科學期刊《科學》&《自然》上也報導了新冠病毒和蝙蝠之間的共同進化,也就是說冠狀病毒在蝙蝠體內寄生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而是一同在進化。為什麼不會是外星人的傑作?有了前面的鋪墊,我們先來聊一聊為什麼不能是外星人的傑作呢?
  • 國際紡聯發布第三次全球新冠疫情對國際紡織的影響調查報告
    在此環境下,國際紡聯在4月下旬開展了第三次新冠疫情影響調查,共有來自非洲、美洲、亞洲、歐洲(包括土耳其)地區的600家企業參與此次調查。近日,國際紡聯發布了第三次全球新冠疫情對國際紡織的影響調查報告。>   訂單情況   取消和/或推遲的訂單數量升至41%         自3月份第一次國際紡聯新冠疫情影響調查以來
  • 對政策的信心是降低不確定性的關鍵
    走出不確定性迷霧目前經濟形勢的特點,如果用一個詞概括,那就是不確定性。我們對未來經濟前景的預測從未像現在這般困難。亞伯拉罕·林肯說過:「預測未來的最好方法就是創造未來。」這也是我希望通過今天演講所要表達的主題。很明顯,對於目前經濟中的未知因素我們仍然感到雲霧茫茫、無能為力。比如,是否會有第二波新冠疫情襲擊?什麼時候新冠疫苗能夠研製成功?
  • 新冠疫情和2020年:科學研究非凡的一年
    但新冠病毒大流行也將科學研究的發展推向了非同尋常的程度,同時影響了一整年的科學研究工作——從疫苗和治療到校園關閉和虛擬會議。新冠病毒被發現後,全世界的研究團隊就開始對其生物學原理進行探究,同時進行診斷測試,研究控制它的公共衛生措施。科學家們還競相尋找治療方法,並開發能控制大流行的疫苗。但是,新冠疫情的蔓延也影響了研究人員的工作和個人生活。
  • 全球疫情最新消息:美國疫情死亡人數超過越南戰爭 瑞德西韋新冠...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美國新冠死亡病例超6萬例,超過美軍在越南戰爭中的死亡人數;西班牙將分4個階段逐步放鬆禁足令;因停工停產等限制措施,德國經濟產出已下滑16%;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很可能在5月初延長緊急事態。
  • 美國新冠疫情「新階段」有何特徵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美國東部時間9日上午,美國新冠累計確診病例已突破500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16萬例;確診病例從400萬例飆升至500萬例僅耗時17天。美國流行病學家認為,美國當前處於應對新冠疫情的「新階段」,疫情正在「極其廣泛地蔓延」。
  • 新冠科普篇:你還不了解的新冠疫情!
    2020年12月22日,大連新增8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12月23日,大連疫情登上熱搜,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大連疫情還在全城控制,瀋陽疫情又在升溫,12月23日2時40分,瀋陽通報1例韓國返沈人員解除隔離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患者。疫情沒有結束,疫苗還未真正到來,掌握新冠病毒科普知識,認真保護自我,共克時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