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網站刊劉慈欣文章:外星人也許明天突然出現

2020-08-29 逾洋史話

「人們都認為外星人只是一個科幻的話題,但事實上,這件事是十分現實的,甚至比我們正在經歷的疫情更現實。外星人問題的特點就是其不確定性和突然性,也許人類在以後的一萬年也不會遇到外星人,也許它們在明天就會出現。」

近日,日本《每日新聞》網站刊登了劉慈欣老師的《新冠疫情與外星人》談到了外星人和疫情的關聯,他認為,對於人類來說,新冠疫情和外星人一樣,都是人類世界所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重大意外事件。



社會發展不是直線型發展的,很多事情不可預測

大劉認為從黑死病到兩次世界大戰,歷史的走向總是被這些意外所改變。而承平日久的人們漸漸養成了對未來的一種直線思維方式,這是很危險的。

歷史發展的總體趨勢是曲折發展。某個技術的突然爆發可能導致社會躍遷式發展,而某個突然的災難的降臨,也可能造成人類社會的倒退或者直接滅亡。

疫情的全球流行正是一個例子,病毒的出現使得全球經濟陷入停滯或者倒退。如果是更大的災難,比如致死率更高的病毒或者核戰爭,那麼全球經濟倒退幾十年,甚至重回農業時代也並不是沒有可能。



享受太久和平的人類,相信未來還跟以前一樣和平安詳,所以最開始竟然把新冠病毒輕視為某種流感病毒,結果新冠病毒絲毫沒有任何鳴金收兵的跡象,反而愈演愈烈,每天以新增20萬的速度持續擴展。

而《三體》中也曾出現這樣的情況,執劍人羅輯依靠建立威懾體系成功阻止三體文明對地球的入侵,而依靠威懾體系得到和平的人類開始享受和平帶來的一切美好,沒過多久,人類就忘記了三體的威脅,也不再感謝羅輯,因為一旦按下威懾開關,地球就會和三體文明一起毀滅,這難道不是拿全人類的生命開玩笑嗎?曾經被當作「救世主」的羅輯被送上法庭接受審判。



被取而代之的是符合當時人類所有美好價值觀的「聖母」程心,沒想到的程心,最後被選為執劍人的程心在面對三體攻擊時,竟然放棄使用威懾,導致地球文明被滅,自己坐飛船逃跑。多麼可笑。

看看二次世界大戰後現在誰還感謝帶領團隊發明核彈的奧本海默?

看看誰感謝中國為世界抵擋了新冠病毒的第一波肆虐?不說感謝,西方世界甚至要中國割地賠款。

和平久了,人們相信僅僅依靠自由、民主這些美好的價值觀就能拯救世界,然而現實是歐美國家表現出了種種手足無措的荒唐舉動。拒絕戴口罩、拒絕居家隔離,美其名曰為了自由。

外星人並非科幻話題

大劉說,也許人類以後的一萬年也不會遇到外星人,也許它們就在明天就出現。即使外星人以常規動力的宇宙飛船航行,速度為光速的百分之一,那麼以人類的現有觀測技術,當外星飛船到達小行星帶附近,才能確定這是一個非自然的物體,而這個時候,外星飛船到達地球只需要40個小時左右。留給人類的反應時間遠低於新冠病毒。



到時候人類又該怎麼應對呢?依據現有的國際政治框架,人類根本不可能短時間達成一致。不需要外星人真的到達地球,只需要表明自己要佔領地球,就足以導致人類社會崩潰。

人類曾認為面對共同的災難會讓人類團結一致,新冠疫情表明這一切只是美好的願望。

《三體》中,三體人的艦隊還沒來到地球之前,地球已經開始內戰了,投降三體人的一部分人類在地球組建三體組織暗暗接應三體人。而想反抗的一部分人類內部也出現了諸多分歧,如果最後不是羅輯建立威懾體系,在三體人未來之前就已分崩離析。

試想一下,如今的地球面對三體人,又將是怎麼樣的一副局面?



大劉的並不是要危言聳聽,而是要提醒我們要避免對未來的直線型思維,預測未來重大意外事件是十分困難的,這方面,科幻小說提供了一個有用的思維方式。我們可以進行思維實驗,把各種可能性排列出來,雖然不能對所有的可能性做出實際的準備,但是至少在心理上和思想上有所應對。

《三體》是大劉最優秀的科幻小說,曾經獲得科幻界的「諾貝爾獎」——雨果獎,它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極具想像力的思維方式,把人類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所展現出來的人性,刻畫地淋漓盡致。如果讀過《三體》就不會驚訝於今天人類面對新冠疫情的糟糕表現。

《三體》在中國、日本、歐美都很流行。小說共有三部,一共80餘萬字,這80萬字裡,涵蓋了時間與空間,有近百個幻想創意。這些幻想創意有自然科學的,也有社會科學的。這些創意,從科學嚴謹性上來說,大都能經得起推敲。

從創意的精彩程度來看,一多半能讓人拍案叫絕。只要寫過科幻小說的都知道,有時候一個創意就是一篇小說。他的這些創意,節約點用,能夠寫50本小說,但他就這麼任性的都灑了出來。

這份奢侈讓所有科幻迷都臣服。所以,從信息密度的角度來說,三體信息量極大,幾乎每一頁都會顛覆我們的認知。我們只能用驚豔來形容它。

所以,建議讀過《三體》的可以再讀一遍,沒有讀過的可以買來看,經典千萬不要錯過。現在這套《三體》全三冊僅售69元,平均每冊23元,一頓飯的錢,就可以奢侈地享受大劉的創意,十分划算。

相關焦點

  • 劉慈欣:新冠疫情與外星人,兩者有相似之處
    近日,劉慈欣為日本《每日新聞》撰文,分享了自己對疫情的思考。在他看來,新冠疫情和外星人兩者間其實有相似之處 —— 「它們都是人類世界所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重大意外事件」。劉慈欣認為,過去這三十年是人類歷史上罕有的和平時代,這也製造了一個幻覺——「社會的發展將一直是這樣直線型的、平滑的、可預測的」,這種直線思維是非常危險的,「但這次全球疫情的到來打破了這個幻覺。」
  • 劉慈欣:新冠疫情和外星人有關嗎?
    作者| 劉慈欣請原諒我用了這麼一個俗不可耐的題目,這裡並不是想說新冠病毒>是外星人帶來的,而是認為疫情的突然傳播與外星人的可能降臨,這兩件事有某些相似之處,它們都是人類世界所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重大意外事件。
  • 颱風、地震、火山噴發:宇宙毀滅者劉慈欣登陸日本紀實
    劉慈欣:我只是把它看作一個普通的作品。它在全球產生了這樣的影響也是出乎預料的。 作品的第二部出版後,市場反響並不好。中國出版商甚至建議我不要寫第三部了。但是,我還是寫了這部作品。隨後,第三部乃至整個系列作品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中國程度,出版商所舉辦的籤售活動迎來了太多的讀者,以致警方出面幹預了活動。 中國社會的飛速發展,也是作品突然收到巨大關注的重要原因。
  • 新冠疫情與外星人
    剛剛看了一篇文章,題目是《新冠疫情與外星人》。作者是有中國當代科幻第一人之稱的劉慈欣。劉慈欣說「這兩件事有某些相似之處,它們都是人類世界所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重大意外事件。」「新冠疫情提醒我們要避免對未來的直線思維,但預測未來重大意外事件是十分困難的,在這方面,科幻小說提供了一個有用的思維方式。」 我將其摘在這裡,希望聽聽或許是來自外星人的聲音。
  • 中國「天眼」真能探測到外星人信號?我們約劉慈欣聊了聊
    關於人類與外星人首次接觸的危險性,他的著作中有大量描寫。他警告稱,「這種異類」可能即將出現,導致人類滅絕。他在《三體》英文版後記中寫道:「也許再過一萬年,人類注視的那片星空依舊空曠而寂靜,但也許明天我們醒來就會發現,地球軌道上停著一艘月球般大小的外星飛船。」
  • 不確定性及突然性-新冠疫情與外星人
    # 轉三體作者大劉 大劉通過文章談了一點自己對新冠疫情的所思所想,他認為「這兩件事有某些相似之處,它們都是人類世界所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重大意外事件。」「新冠疫情提醒我們要避免對未來的直線思維,但預測未來重大意外事件是十分困難的,在這方面,科幻小說提供了一個有用的思維方式」。
  • 假如人類明天突然從地球上消失
    假如人類明天突然從地球上消失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7日 12:01 來源: 現代快報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
  • 劉慈欣:建築科幻文學王國
    那一刻,從學生時代便屢屢投稿、卻又屢屢被退稿的劉慈欣,眼睛裡突然有了淚。那天晚上,他招待自己吃了一頓好的,美美地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實際上,劉慈欣的科幻小說如同觸發了一隻神秘的開關,接連幾天讓《科幻世界》編輯部處於興奮之中。
  • 中國主動「聯繫」外星人,《三體》或成現實?劉慈欣提出大膽猜測
    最近幾天,一股「外星文明熱」悄然在網際網路上升溫,起因大概就是五角大樓突然官宣了三段UFO的視頻,不少「UFO愛好者」強烈懷疑這就是外星文明已經悄然訪問地球的證據,而另一個被他們認為是證據的就是——中國也宣布開始搜尋「外星文明」的信號。
  • 43年前,美國給外星人寫了封信,劉慈欣:簡直是毀滅人類的愚行
    如果給你6周時間把整個地球錄在CD上,作為禮物送給外星人,你會怎麼做?這樣安全嗎?這個可行嗎?真的有外星人回應我們嗎?以上種種,早有一位勇士用自己的「血肉」幫助我們探索了幾十年,並將繼續探索。他就是——旅行者號。幾十年來,他跨越了整個太陽系,從一顆恆星到另一顆恆星,不斷發現、徵服和離開。
  • 日本網友等了11年!《三體》7天加印10次,劉慈欣:大概看看就行
    自19世紀以來,科技逐漸發達起來,人類就開始探索外太空的奧妙,企圖尋找宇宙中的外星人,但是如果外星人真的存在,你願意和他們如何相處呢?外星人的存在就像探索微小粒子一樣,只是我們的技術還沒有達到。探索宇宙的人類基因早在43年前,美國就已經開始探索外星人的奧秘,而美國人的信使就是用自己的「鋼鐵之軀」親力親為的宇宙飛船「旅行者號」。
  • 劉慈欣:用思想擁抱宇宙
    劉慈欣:用思想擁抱宇宙 李璇/文  地球到宇宙的邊緣有多遠?天文學家說,也許要幾百億光年,但是在劉慈欣心裡,那或許只需要一瞬間。  劉慈欣獲得雨果獎的消息公布後,他的手機便一直處於「被轟炸」狀態。同時,《三體》的銷量也在直線飆升。  23日當天,《三體》在國內亞馬遜網站的圖書銷量排行榜上,由50多位上升到第1位,並多次獲得單小時銷量冠軍;其在英文版亞馬遜網站的排名也進入了前500。
  • 科幻作家劉慈欣:外星人可能已是「電腦人」(圖)
    科幻作家劉慈欣:外星人可能已是「電腦人」(圖) 2015-08-19 15:24:23  羊城晚報記者 王倩  實習生 高維 通訊員 聞香  劉慈欣、王晉康是誰?
  • 劉慈欣談尋找外星人:不能停止 但不能暴露地球位置
    劉慈欣。中新網記者 李卿 攝  中新網9月16日電 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所作的《三體》,近日獲得了被稱為科幻文學諾貝爾的雨果獎。劉慈欣近日作客中新網視頻訪談時談及「外星人話題」,他表示,探索外星文明的腳步不能停止,但應該採取一些預防措施,不主動暴露我們的位置。
  • 劉慈欣:最好別暴露地球坐標
    中國天眼最大的作用當然是探索外星人的存在,據科學報導,阿里雲將為中國「天眼」 FAST提供新技術,這項技術的擴展可以接收137億光年以外的神秘信號,觀測範圍可以到達宇宙的邊緣,網友們紛紛表示:這下厲害了,外星人無處藏身。
  • 日本的「介良事件」,真的是一次人類與外星人的「戰鬥」嗎?
    ,因此他們認為自己發現了UFO,他們試圖接近這個怪玩意兒,並用石子對其投擲攻擊;那個怪玩意也許是認為自己受到了攻擊,於是發動反擊,朝三名學生發射亮光,但這些亮光並未對三個學生造成傷害;雙方「糾纏」一會之後,那個怪玩意兒便消失不見。
  • 看了劉慈欣的回答,才明白為何霍金勸中國關掉
    劉慈欣作為科幻小說作家,因為一部《三體》而馳名中外,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對於外太空的探索,劉慈欣是有一定的發言權的,這也是中科院會邀請他前來參觀的主要原因。如果你看過英文版的《三體》,那麼你一定記得後記中劉慈欣寫過的一句話:「或許再過10000年,人類所注視的那一片星空依然寂靜廣闊,但可能明天當我們醒來時就會發現,地球軌道停擺著一艘月球體積大小的宇宙飛船」。
  • 外星文明或比人類早出現100億年,劉慈欣大膽猜測,它有多超前?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科幻電影,在裡面會發生外星人入侵地球,它們雖然長得醜,但是科技卻很發達,是我們目前所到達不了的高度,所以人類被打得很狼狽;有的電影中有一兩個外星人來地球時落單,被科學家發現,用來研究,但是科學家對此卻也束手無策,怎麼研究都研究不透,一個不小心還會被反噬。
  • 破解關於外星人、星際旅行的「費米悖論」
    1951年某天,諾貝爾獎獲得者、原子能之父費米在與朋友討論飛碟及外星人問題時,突然冒出一句:「他們都在哪兒呢?」一時滿座寂靜,無人回答。1,劉慈欣「黑暗森林」理論:宇宙空間距離過於遙遠,容易形成「猜疑鏈」;「宇宙形如黑暗森林,各個文明形如黑暗森林中帶槍的獵人」。成熟的文明都擁有「藏好自己,做好清理」的本能,所以他們不會貿然出現,更不會暴露自己的位置。人類文明發展的軌跡似乎完全印證了劉慈欣的預言。
  • 「美國科技引領世界,是否有外星人助力?」劉慈欣的回答亮了
    劉慈欣對外星人的「期盼」在一次《魯豫有約》的訪談中,一個理科高材生向劉慈欣提出問題說:「曾經有個黑暗觀點表示美國之所以能帶領人類,在科技上能創造這麼多成就和爆炸,是不是從外星人那裡獲取的科技,您覺得這是有可能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