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學院博士考試大綱
數據結構與算法分析
參考書目:
(1)《數據結構----用C語言描述》唐策善 李龍澎 黃劉生 編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數據結構》 嚴蔚敏 吳偉民 編著, 清華大學出版社;
(3)《算法設計和分析》 朱洪編著,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考試要求:
1、能熟練運用C語言及或類PASCAL語言描述算法; 0----10%
2、熟練掌握常用數據結構(線性表、棧和隊列、串、多維數組和廣義表、樹、圖等)的邏輯結構、存儲結構及在其上的基本運算的實現算法;0—20%
3、能結合實際問題,選擇較好的數據結構,給出問題求解算法的實現思想及算法描述; 0----20%
4、對一般問題,能綜合運用算法設計技術,給出其解算問題的有效算法;
0----20%
5、能熟練運用算法分析技術(方法),對其算法的時間複雜度(空間複雜度)進行分析、給出較準確的分析結果; 0----30%
6、能用非形式化(或形式化)的語言,對算法的正確性、最優性給出論證或說明; 0----20%
7、對求解問題的不同算法,能洞察其各算法的優缺點,提出改進意見,給出「改進算法」的實現思想及算法描述;
8、對給定的問題,能判斷它是否在有效時間(空間)內是可解的;
0—10%
9、了解NP類問題及「難」的(NP-完全的)問題,並能給出近似求解這些問題的算法思想; 0----10%
10、對「算法設計與分析」研究領域的新技術、新方法有所了解和思考。
0----10%
作業系統結構分析
專業名稱: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參考書目:
《UNIX高級教程—系統技術內幕》 作者:(美)Uresh Vahalia著
聊鴻斌 曲廣之 王元鵬 等譯 清華大學出版社 1999
《作業系統精髓與設計原理》
作者:William Stallings 清華大學出版社 1999
《Linux內核原始碼分析》 作者:(美)Scott Maxwell
馮銳 邢飛 劉隆國 陸麗娜 譯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0
《Linux作業系統結構分析》
作者:郭玉東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2001
考試內容:
一、 作業系統概述,包括作業系統發展的歷史、演變的動力、未來的趨勢等。0--5分。
二、 硬體體系結構,如Intel體系結構的基本知識,包括段、頁、描述符表、中斷等。0--5分。
三、 引導與初始化,包括OS的引導過程,作業系統初始化時所做的主要工作。0--10分。
四、 中斷、時鐘、系統調用,包括中斷的處理機制、時鐘的處理機制、系統調用的處理機制等。5--15分。
五、 內存管理,包括系統對物理內存、內核內存、虛擬內存的管理。10--20分。
六、 進程管理,包括進程、線程、調度、同步、互斥、死鎖等。10--25分。
七、 進程間通信,包括信號、管道、共享內存、消息隊列、信號燈等常用的進程間的通信機制。10--20分。
八、 文件系統,包括虛擬文件系統、磁碟文件系統、分布式文件系統等。10--20分。
九、 設備驅動,包括字符設備驅動程序、塊設備驅動程序、網絡設備驅動程序等。10--20分。
十、 關閉與重啟,作業系統關閉的過程。0--10分。
十一、安全,作業系統安全的隱患、漏洞及其對策。5--15分。
十二、其它作業系統技術,如微內核、實時、嵌入式、SMP、集群等。5--20分。
考試要求:
本課程主要考察考生對作業系統了解的廣度和深度。要考察的內容包括:
一、 作業系統概述
1、 作業系統發展的歷史。了解
2、 作業系統演變的動力。了解
3、 作業系統未來的趨勢。了解
二、 硬體體系結構(以Intel體系結構為主)
1、 段、段描述符、各種門的描述符、描述符表。掌握
2、 頁目錄、頁表。掌握
3、 中斷處理。掌握
4、 指令系統、彙編語言。掌握
三、 引導與初始化
1、 作業系統的引導過程。了解
2、 作業系統的初始化過程。了解
3、 第一個用戶進程的建立。掌握
四、 中斷、時鐘、系統調用
1、 作業系統中的中斷處理機制。掌握
2、 時鐘的作用以及各種定時器的工作機制。了解
3、 系統調用的實現機制,在用戶空間和內核空間之間交換數據的方法,在用戶程序和內核代碼之間切換控制的方法。掌握
五、 內存管理
1、 物理內存的分配與回收機制。掌握
2、 內核內存管理器的作用及實現機制。掌握
3、 虛擬內存的工作原理,包括虛擬內存的建立、缺頁處理、換出換入、文件映射以及虛擬內存的撤消等。掌握
六、 進程管理
1、 進程控制結構。掌握
2、 進程的創建、執行映像的裝入、進程的撤消。掌握
3、 進程的調度。掌握
4、 進程的同步與互斥。掌握
5、 進程的死鎖與飢餓。掌握
6、 內核線程、用戶線程、輕量級進程及其關係。掌握
七、 進程間通信
1、 信號機制,包括信號處理程序的註冊、信號的產生、信號的處理等。掌握
2、 管道的實現機制。了解
3、 SVR的IPC機制,包括共享內存、消息隊列、信號燈等。掌握
八、 文件系統
1、 虛擬文件系統的作用,它與底層文件系統及其它輸入輸出系統的關係,虛擬文件系統提供的緩存機制。掌握
2、 磁碟文件系統的結構、組織、磁碟調度策略等。掌握
3、 分布式文件系統。了解
九、 設備驅動
1、 設備驅動程序的結構、組成,它和內核的接口。掌握
2、 字符設備驅動程序。掌握
3、 塊設備驅動程序,包括緩存、RAID等。掌握
4、 網絡設備驅動程序。了解
十、 關閉與重啟
1、 作業系統的關閉過程。掌握
2、 作業系統的重啟過程。了解
十一、安全
1、 作業系統安全的隱患、漏洞。掌握
2、 作業系統安全的評價標準。掌握
3、 增加作業系統安全性的主要措施。了解
十二、其它作業系統技術
1、 微內核。掌握
2、 實時作業系統。了解
3、 嵌入式作業系統。了解
4、 SMP。了解
5、 集群技術。了解
說明:
信息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的《作業系統結構分析》課程主要討論的是Linux作業系統。
計算機網絡
專業: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參考書目:
《計算機網絡》 作者:(美)Andrew S. Tanenbaum 著
熊桂喜 王小虎譯 李學農 審
出版社:清華大學
《用TCP/IP進行網際互連》第一卷(第3版)
作者:(美)DOUGLAS E.COMER 著
林搖 等譯 謝希仁 校
出版社:電子工業
《計算機網絡》(第2版)
作者:謝希仁
出版社:電子工業
《虛擬專用網的創建與實現》
作者: Casey Wilson, Peter Doak著
鐘鳴,魏允韜等譯
出版社:機械工業
《IPSEC新一代網際網路安全標準》
作者:Naganand Doraswamy等著 出版社:機械工業
考試內容:
一、 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網絡發展的歷史,網絡硬體,網路軟體,參考模型,網絡實例,數據通信實例,網絡標準化。
佔5到10分
二、 物理層:數據通信理論基礎,傳輸介質,無線傳輸,電話系統,窄帶ISDN,寬帶ISDN和ATM,蜂窩無線通信,通信衛星。
佔5到10分
三、 數據鏈路層:數據鏈路設計問題,差錯檢測和校正,基本數據鏈路協議,滑動窗口協議,協議描述和驗證,數據鏈路層示例。
佔10到25分
四、 介質訪問子層:信道分配,多路訪問協議,區域網和廣域網的IEEE802標準,網橋,高速LAN,衛星網。
佔5到20分
五、 網絡層:網絡層設計的有關問題,路由選擇算法,擁塞控制算法,網絡互聯,網際網路上的網絡層,ATM網絡中的網絡層。
佔10到25分
六、 傳輸層:傳輸服務,傳輸協議的要素,一個簡單的傳輸協議,網際網路傳輸(TCP/UDP),性能問題。
佔10到25分
七、 應用層:DNS(域名系統),SNMP(簡單網絡協議),電子函件,USENET新聞,全球資訊網,多媒體。
佔5到20分
八、 網絡安全及計算機網絡若干熱門課題
網絡安全概念,IPsec安全標準,虛擬專用網技術,三網融合,IP電話, WAP。
佔10到20分
考試要求:
本課程主要考察考生對計算機網絡了解、掌握的廣度和深度。考查的內容主要包括:
一、 計算機網絡概述
1、 計算機網絡發展的歷史。了解
2、 網絡硬體。掌握
3、 網絡軟體。掌握
4、 參考模型。掌握
5、 網絡實例。領會
6、 數據通信實例。領會
7、 網絡標準化。領會
二、 物理層
1、 數據通信理論基礎。掌握
2、 傳輸介質。了解
3、 無線傳輸。掌握
4、 電話系統。了解
5、 窄帶ISDN。領會
6、 寬帶ISDN和ATM。領會
7、 蜂窩無線通信。了解
8、 通信衛星。了解
三、 數據鏈路層
1、 數據鏈路設計問題。掌握
2、 差錯檢測和校正。了解
3、 基本數據鏈路協議。掌握
4、 滑動窗口協議。掌握
5、 協議描述和驗證。了解
6、 數據鏈路層示例。領會
四、 介質訪問子層
1、信道分配。掌握
2、多路訪問協議。掌握
3、區域網和廣域網的IEEE802標準。領會
4、網橋。掌握
5、高速LAN。領會
6、衛星網。了解
五、 網絡層
1、網絡層設計的有關問題。掌握
2、路由選擇算法。掌握
3、擁塞控制算法。掌握
4、網絡互聯。掌握
5、網際網路上的網絡層。掌握
6、ATM網絡中的網絡層。了解
六、 傳輸層
1、傳輸服務。掌握
2、傳輸協議的要素。掌握
3、一個簡單的傳輸協議。領會
4、網際網路傳輸協議(TCP/UDP)。掌握
5、性能問題。了解
七、 應用層
1、DNS(域名系統)。掌握
2、SNMP(簡單網絡協議)。領會
3、電子函件。領會
4、USENET新聞。了解
5、全球資訊網。領會
6、多媒體。了解
八、 網絡安全及計算機網絡若干熱門課題
1、網絡安全概念。掌握
2、IPsec安全標準。領會
3、虛擬專用網技術。領會
4、三網融合。領會
5、IP電話。領會
6、無線應用協議WAP。了解
矩陣理論
類型:博士研究生
專業:通信與信息系統、軍事通信學、軍事情報學
參考書目:
1、《矩陣分析引論》 羅家洪 編
2、《矩陣論》(第二版) 程雲鵬主編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
考試內容:
1、線性空間與線性變換 (在試卷中佔20%)
2、內積空間 (在試卷中佔20%)
3、矩陣的標準形與矩陣分解 (在試卷中佔30%)
4、矩陣函數 (在試卷中佔15%)
5、特徵值估計與廣義逆矩陣 (在試卷中佔15%)
考試要求:
1、線性空間與線性變換
深刻理解並熟練掌握線性空間、基變換與坐標變換、線性空間的同構以及線性變換的概念和方法;深刻理解並熟練掌握子空間與維數定理、線性變換的矩陣表示和不變子空間等概念和結論以及它們所涉及到的基本方法。
2、內積空間
深刻理解並熟練掌握內積空間和酉空間的定義和性質,熟悉正交基及子空間的正交關係、內積空間的同構、正交變換和正規矩陣的概念和方法;深刻理解並熟練掌握厄米特二次型的概念及其相關方法。
3、矩陣的標準形與矩陣分解
深刻理解並熟練掌握矩陣的相似對角形、約當標準形、哈密頓-凱萊定理以及矩陣的最小多項式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結論以及它們所涉及到的基本方法,理解並掌握多項式矩陣的相關概念以及以及矩陣的QR-分解和奇異值分解。
4、矩陣函數
理解並熟練掌握向量範數、矩陣範數、向量和矩陣的極限、矩陣冪級數、矩陣函數、矩陣的微分與積分等基本概念和它們所涉及到的基本方法,了解常用矩陣函數的性質及其在微分方程組中的應用。
5、特徵值估計與廣義逆矩陣
掌握特徵值界的估計和譜半徑估計的基本方法,理解廣義逆矩陣的概念並掌握它在解線性方程組中的應用。
代 數 學
專業: 密碼學
參考書目
1. 《Algebra》(Second Edition), Serge Lang, 出版社: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1984
2. 《Algebra》, Thomas W. Hungerford, 出版社:Springer-Verlag, 1974
考試內容:
一、範疇初步 (8%)
1. 範疇與函子的基本概念
2. 積(product)與上積(coproduct)
二、模論 (25%)
1. Hom函子的正合性質
2. 模的直積與直和
3. 自由模
4. 向量空間及其對偶空間
5. 模同態交換圖(如Snake Lemma和Short Five Lemma)
6. 投射模與內射模
7. 模的張量積
8. 模範疇中的正向極限與反向極限
三、交換代數初步 (25%)
1. Noether模與Noether環的基本概念
2. Hilbert基本定理,
3. 子模和理想的準素分解
4. Nakayama引理及其應用
5. 分次環與分次模,
6. Dedekind整環。
7. 局部化理論初步
四、域的代數擴張 (22%)
1. 有限擴張與代數擴張
2. 分裂域與正規擴張
3. 可分擴張與純不可分擴張
五、Galois理論 (20%)
1. Galois擴張與Galois理論基本定理
2. 單位根、分圓多項式與分圓擴張
3. 跡與範
4. 方程的根式解
注: 考慮到交叉和綜合題型, 上述分數比例僅作參考。
考試要求:
一、範疇初步
理解範疇與函子的基本概念, 理解積與上積是普通直積與直和概念的推廣
二、模論
熟練掌握和運用Hom函子的正合性質和模同態交換圖。深刻理解模的直積、直和、自由模、模的張量積。掌握向量空間與其對偶空間之間的關係。理解並掌握投射模與內射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質。了解模範疇中的正向極限與反向極限的基本概念及其構造
三、交換代數初步 (25%)
深刻理解Noether模與Noether環的基本概念和多個等價條件。熟練掌握Hilbert基本定理內容和證明思想。熟悉和掌握Noether環和Noether模的準素分解性質。熟練掌握Nakayama引理及其應用。了解分次環與分次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質。熟練掌握Dedekind整環的特性和若干等價條件了解局部化理論的基本思想。
四、域的代數擴張 (22%)
熟練掌握並深刻理解有限擴張、代數擴張、分裂域、正規擴張和可分擴張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質和相互之間的關係。了解純不可分擴張的概念。
五、Galois理論 (20%)
熟練掌握並深刻理解Galois擴張的基本概念與基本理論。熟練掌握單位根、分圓多項式與分圓擴張的概念及其應用。掌握域擴張中的跡函數與範函數。熟練掌握方程的根式解原理及與Galois理論之間的關係.
概率論基礎
類型: 博士研究生
專業: 密碼學
參考書目:
1、《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中山大學數學力學系《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編寫小組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測度與概率基礎》,中山大學《測度與概率基礎》編寫小組編,廣東科技出版社,1981。
3、《概率論基礎》,嚴士健等,科學出版社,1982。
考試內容:
一、概率論(50%)
1、隨機事件和概率(10%)
2、隨機變量及其分布函數(10%)
3、隨機變量的數字特徵及其特徵函數(15%)
4、極限理論(15%)
二、概率論基礎(測度論基礎)(50%)
1、 幾類常用的集族和測度(10%)
2、 可測空間與可測函數(10%)
3、 測度空間與積分(10%)
4、 可測函數列的幾種收斂性(10%)
5、 可測變換(10%)
考試要求:
一、概率論
1、隨機事件和概率
熟練掌握隨機事件、條件概率、事件獨立性等基本概念。在深刻理解古典概率、統計概率與幾何概率的直觀意義的前提下,了解概率公理化定義的客觀背景。在熟練掌握事件的關係和運算、概率的性質與運算法則基礎上,能較熟練地應用條件概率、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貝葉斯公式及事件的獨立性解決應用問題。
2、隨機變量及其分布函數
熟練掌握離散型隨機變量與分布列、連續型隨機變量與分布密度的定義,分布密度與分布函數的性質,深刻理解相互獨立隨機變量的概念,熟練掌握二項分布、泊松分布、指數分布及正態分布等重要分布。較熟練掌握多維隨機變量及其分布的性質、邊沿分布、隨機變量和與商的分布,理解條件分布,了解x2—分布、t—分布、F—分布三種重要分布的推導,熟練掌握求隨機變量的線性變換與平方變換的分布的方法。
3、隨機變量的數字特徵及其特徵函數
熟練掌握離散型隨機變量與連續型隨機變量的數學期望和方差的定義及性質,能較熟練地求出具體問題的期望和方差。深刻理解隨機變量的矩、多維隨機變量的數字特徵、協方差和相關係數,並掌握相應的計算技巧,理解條件數學期望的定義及性質。熟練掌握特徵函數的定義及性質,特徵函數與矩的關係、相互獨立隨機變量和的特徵函數的性質,深刻理解反演公式及唯一性定理,多維隨機變量數字特徵的性質,並對母函數有一定了解。
4、極限理論
熟練掌握大數定律、依分布收斂的充分必要條件與中心極限定理,深刻理解依概率收斂與以概率1收斂的關係,理解強大數定律並了解三種收斂性之間的關係。
二、概率論基礎(測度論基礎)
1、幾類常用的集族和測度
熟練掌握半環、環、代數、s-代數、測度的概念,掌握單調族、p族、l族的定義和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掌握半環上有限測度的定義及性質,了解測度從半環擴張到s-代數的方法,了解測度的完備化和有限可加測度成為完全可加測度的條件。掌握一維勒貝格測度及勒貝格—司帝階測度和n維勒貝格測度及勒貝格—司帝階測度的定義。
2、可測空間與可測函數
熟練掌握可測空間與可測函數的定義,可測函數的性質。
3、測度空間與積分
熟練掌握測度空間及其上的積分的定義,積分的性質,不定積分和勒貝格—司帝階積分的定義及性質。
4、可測函數列的幾種收斂性
熟練掌握可測函數列的幾乎處處收斂、幾乎一致收斂、依測度收斂和平均收斂等幾種收斂性的定義和相互關係。了解Lp函數空間的定義,掌握一致可積的充要條件。
5、可測變換
熟練掌握變換和可測變換的定義、性質及相關應用。
隨機過程與排隊論
類型:博士研究生
專業:通信與信息系統、軍事通信學、軍事情報學
參考書目:
1、《隨機過程》 劉次華,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
2、《運籌學隨機模型》 嚴穎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6月
3、《隨機過程及其應用》 陸大金,清華大學出版社1986年
考試內容:
1、隨機過程的一般概念 10%
2、泊松過程 20%
3、馬爾可夫鏈(MC) 20%
4、馬爾可夫過程(MP) 20%
5、平穩隨機過程 15%
6、排隊過程 15%
考試要求:
一、隨機過程的一般概念
1、隨機過程的定義,有限維分布函數庫
2、隨機過程的數字特徵
3、平穩性、嚴平穩與寬平穩
4、隨機過程的分類
5、兩個隨機過程的聯合分布及數字特徵
二、泊松過程
1、泊松過程的三個等價定義
2、泊松過程的基本性質
3、到達時刻的分布與條件分布
三、馬爾可夫鏈(MC)
1、MC的定義、轉移概率函數,時齊性
2、C-K方程
3、狀態分類
4、狀態空間的分類
5、轉移概率的極限分布平穩分布
四、馬爾可夫過程(MP)
1、時間連續的馬爾可夫鏈
2、柯爾莫哥洛夫微分方程
3、生滅過程
五、平穩隨機過程
1、平穩過程的譜密度
2、聯合平穩過程的互譜密度
3、遍歷性與抽樣定理
4、線性時不變系統
六、排隊過程
1、排隊模型的描述與記號
2、M/M/1模型
3、M/M/n模型
4、M/G/1模型
5、簡單排隊網絡
數位訊號處理
專業: 通信與信息系統、軍事通信學、軍事情報學
參考書目: 《數位訊號處理》,A.V 奧本海默和R.W 謝弗,科學出版社
考試要求:
1.傅氏變換 0-35分
熟練掌握離散時間信號的序列傅氏變換
熟練掌握基-
熟練掌握離散時間信號的線性卷積、周期卷積和循環卷積的定義、性質、相互關係和計算。
2. 數字濾波器 0-25分
熟練掌握離散時間系統線性、非時變、因果和穩定的概念,
熟練掌握巴特沃思濾波器的設計、模擬低通和高通濾波器的設計、
3. 離散隨機信號處理 0-20分
熟練掌握狹義平穩隨機序列、廣義平穩隨機序列、相關序列、協方差序列、功率譜密度和白噪聲序列的概念,
熟練掌握
4. 同態信號處理 0-20分
熟練掌握模擬非周期、模擬周期、數字非周期信號希爾伯特變換的定義和性質,最小相位系統、最大相位系統、全通系統的定義和性質,序列傅氏變換的希爾伯特變換關係以及數字希爾伯特變換器的設計。
熟練掌握廣義疊加原理的概念,卷積同態特徵系統的分析和計算,復倒譜的概念和計算。
通信理論
參考書目:
《通信原理》 樊昌信等編,第四版,國防工業出版社,1995年10月
考試大綱:
一、資訊理論基礎
1.信源、信息量和信息熵、信源編碼定理;
2.信道、信道容量、信道編碼定理。
二、調製基礎理論—模擬調製
3.AM、DSB、VSB、SSB;FM。
4.FDM
5.各種調製的性能分析。
三、傳輸波形的脈衝形成技術
1.碼間幹擾及無碼間幹擾的條件(Nyqiust 第一定理)和傳輸特性
2.受控碼間幹擾的部分響應技術
3.眼圖與均衡技術
四、模擬信號的數位化
1.取樣、量化、編碼的原理
2.PCM、DPCM、ADPCM
3.DM、ADM
4.TDM
五、數字調製
1.ASK(M-PAM:多進位脈衝幅度調製)、FSK(M-FSK)、PSK(BPSK、DPSK、M-PSK)、連續相位調製CPM(MSK、GMSK)
2.各種調製的能量(功率)效率與頻譜效率及其性能
3.最佳接收準則
4.相關接收和匹配濾波器接收
六、信道編碼
1.ARQ與CRC
2.線性分組碼:循環碼、BCH碼、RS碼
3.卷積碼及Viterbi 解碼
七、擴頻調製與偽隨機碼
1.擴頻調製的概念
2.直接序列擴頻
3.跳頻擴頻
4.擴頻碼:正交碼及PN碼(重點是m序列)
八、同步
1.載波同步及其載波相位誤差對解調性能的影響
2.位(符號)同步及其誤差對性能的影響
九、現代無線通信的最新技術動態
組合數學
參考書目:
1.組合數學基礎 李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組合論 (上冊) 柯召、魏萬迪 科學出版社
3.組合數學 邵嘉裕 同濟大學出版社
考試內容:
一、基本計數問題 (25%)
二、母函數與遞歸關係 (20%)
三、兩個基本原理 (15%)
四、反演公式 (20%)
五、(0,1)—矩陣 (20%)
考試要求:
熟練掌握組合數學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能綜合運用組合方法解決問題
一、基本記數問題
1、列、組合及組合恆等式
2、第一、第二類Stirling數
3、Catalan數
4、正整數的分拆
5、分配問題
熟練掌握基本組合計數方法,熟練掌握證明組合恆等式的基本方法;熟悉第一、第二類Stirling數和Catalan數的定義和各種表述形式及相關性質;熟練掌握正整數分拆的基本方法,能用諸如Ferrers圖、母函數、遞歸關係等對分拆數進行計數;能對各種分配問題進行計數。
二、母函數與遞歸關係
1、函數和指數型母函數的性質
2、函數和指數型母函數在計數問題中的應用
3、歸關係的建立和解法
4、用母函數解遞歸關係
5、差分
熟練掌握母函數和指數型母函數的性質及母函數與計數問題的內在聯繫,能利用母函數和指數型母函數對計數問題進行計數;熟練掌握建立遞歸關係的方法及解遞歸關係的常用解法;熟悉差分(或差分方程)的性質及其應用。
三、兩個基本原理
1、鴿籠原理
2、容斥原理
熟練掌握鴿籠原理和容斥原理及其應用
四、反演公式
1、經典反演公式
2、偏序集上的反演公式
3、偏序集上的Möbius函數
4、數列的反演公式
熟練掌握經典反演公式和偏序集上的反演公式,熟練掌握偏序集上關聯代數中函數(如Zeta函數、Möbius函數等)的性質;會求特殊偏序集上的Möbius函數,熟悉反演公式的應用。
五、(0,1)—矩陣
1、項秩與線秩
2、相異代表系、Hall定理
3、積和式
4、集系的關聯矩陣
熟練掌握(0,1)-矩陣的性質,能用(0,1)-矩陣處理相關的組合模型,解決相應的組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