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全世界都把目光放到了這顆紅色星球上,人類從古代起就一直嚮往探索地外世界,如今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的探索腳步甚至已經不再局限於太陽系以內了,由於地球上的資源總有枯竭的那一天,近些年天文學家已經在太陽系以外發現了多顆類地行星,未來的人類必將到其它類地行星上開拓新的世界,但是在這條探索的道路上我們將面臨許多難以想像的困難,科學家指出了4條人類將要面臨的問題。
一、對深空環境的不適應
所有進入太空環境的太空人都會出現身體不適應的現象,而且不管怎麼鍛鍊都無法避免肌肉萎縮,鈣質流失造成的骨質結構疏鬆,其實這些都還只是對低重力的不適應,科學家指出人類在太空中最不適應的是在深空環境下的孤獨感,在遠離太陽或光源的地方幾乎是處於一片漆黑的環境,人類在這種環境下會出現方向迷失和恐慌,而且人類的天性並不適應在幽閉的空間中生存,如果沒有解決空間距離的問題,人類甚至連太陽系邊緣都到達不了。
二、宇宙致命的環境
對於進入太空的太空人來說,在太空中不僅要面臨太陽紫外線的直射,還有宇宙中無處不在的各種輻射和射線,當太空人長期生活在太空中身體就會出現各種健康問題,人類似乎非常不適應在失重環境下生存,即便是火星上的環境也是對人類很不利的,由於火星缺少磁場和大氣層的保護,地表的土壤已經被太陽的紫外線和宇宙射線嚴重汙染,可以說人類不適合長期在宇宙中生存,在其它類地行星上還有更多不利於人類生存的環境。
三、難以突破的太陽系
科學家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發射了第一顆探索太陽系邊緣的「旅行者1號」,這枚探測器飛行最快時達到了每秒45公裡的驚人速度,然而如今四十多年過去了「旅行者1號」依然在太陽系邊緣的柯伊伯帶裡飛行,目前根據科學家的計算發現太陽系的範圍遠比之前認為的要大得多,可以說以目前的技術人類僅飛出太陽系至少需要上萬年時間,上世紀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曾指出人類很難突破太陽系的禁錮,似乎整個太陽系就是為了困住人類而設計出來的,而且科學家也證實了太陽系邊緣存在一片奇怪的減速區域,包括「旅行2號」在內的探測器在這片區域裡都出現大幅度降速的情況。
四、飛行速度的限制
對於飛行引擎科學家已經提出了許多非常前衛的技術,離子推進器、星際衝壓發動機、反物質推進器等等科幻般的高速引擎技術,但距離地球最近的類地行星也在4光年以外的地方,不管哪一種飛行技術都需要在太空中飛行數萬年甚至更久,對於人類目前來說空間的距離限制了無法到達其它類地行星,但愛因斯坦早就提出了可以通過摺疊空間來實現突破距離的束縛,這也是其它高級智慧文明進行星際旅行使用的技術,對於科技還處於0.7級的人類文明來說還無法飛出太陽系。
其實人類的特徵就註定了難以適應地球以外的環境,但科學家也指出人類的身體構造並不符合陸生動物的特徵:人類光滑的皮膚明顯是水生動物的特徵,而且身體內含鹽是海洋生物才有的,適應黑暗環境強於明亮環境以及不符合地球重力的身體構造等等,這些與地球其它生物不同的特性一直是困擾科學家的謎團,不過恰恰是因為人類不完美的結構才懂得製造工具成為智慧文明,如果想要開拓其它星球就必須解決或者適應新的環境。
雖然人類進入太空要面臨很多問題,如果未來在火星上建造了生態基地,你會願意住到火星上嗎?
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這裡將帶給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