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8 14:50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陳珍榮 記者 陳成成
康復治療師陪患者練習桌球,以鍛鍊患者的手眼協調能力
有一種職業並不被大家所熟知,他們有時候被稱為醫生,有時候被稱為護士,有時候被稱為老師,有時甚至會被稱為按摩師。而他們真正的職業叫做康復治療師,他們是在康復醫療機構工作、為患者進行康復治療的專業技術人員。
在瑞安市紅十字醫院,就有這樣一個專業康復中心,自2010年9月開辦以來,該中心先後幫助3500多位患者進行康復治療,讓他們可以與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融入社會。
康復治療讓新生活充滿希望
檢查康復器械、查看當天的康復計劃……在上班之前,瑞安市紅十字醫院康復治療師蘇國強就已經為當天的工作做準備。「康復治療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項目,針對不同患者的具體情況,我們要給出一個合理的、符合患者目前身體狀況的康復計劃,讓他們在最短的康復周期內恢復到理想的身體狀況。」蘇國強說,從事康復治療師這一行已有12年時間,他的日常工作就是為患者制定合理的康復治療計劃、陪伴患者進行康復鍛鍊。
「在康復過程中,往往最難的就是堅持。」蘇國強說,因為接受康復治療的患者大多是因為受傷或是病後的痊癒不理想,需要接受康復治療,但康復治療往往周期比較長,加之身體狀況的不理想,往往會讓患者產生畏難、抑鬱等不良情緒。所以在康復過程中,他們除了是專業的康復治療師以外,往往還要充當心理諮詢師的角色,幫助排解不良情緒,不斷地為患者加油鼓勁,讓他們恢復信心。今年5月,該康復中心就收治了一位年輕的脊髓出血患者,因為剛剛接受了頸髓手術,患者無法在輪椅上就坐,身體癱軟,四肢無力。為了讓患者儘快「站起來」,康復中心根據患者的特殊情況,制定了一份個性化康復治療方案。在長達3個月的康復期內,患者經過一系列的手眼協調能力以及身體迅速反應能力的康復治療,終於8月份康復出院。
在患者的康復治療期間,各位康復治療師投入了足夠的耐心和引導能力,他們耐心引導,溫情地鼓勵患者去完成各種康復任務,讓他們逐漸恢復生活與自理能力。而這也是康復治療中最為常見,也最能體現他們專業價值的時刻。
「每每有患者康復出院,都是對我們工作最好的肯定與勉勵。」蘇國強坦言,因為很多時候,康復治療師與患者如同同一戰壕的「戰友」,經過不懈努力,看到「戰友」勝利回歸,這種自豪感難以用語言表達。
瑞安市擁有47名康復治療師
據了解,瑞安市紅十字醫院康復醫學中心是一家集康復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康復專科醫院。該中心通過綜合、協調地應用各種措施,消除或減輕病、傷、殘者身心、社會功能障礙,從而使他們能夠儘可能地恢復日常生活、學習、工作和勞動,以及社會生活的能力,回歸家庭,融入社會,提高生存質量。
記者從瑞安市衛生計生局了解到,截至2016年,瑞安市擁有47名康復治療師,康復治療師在百度百科上的定義是:負責康複評定,指定康復治療處方,對患者進行功能恢復等相關治療;注意觀察病情、治療效果及反應,如有反應及時處理;並及時與臨床醫師討論治療方案,提出建議,指導康復護士對病人康復護理。
瑞安市紅十字醫院康復中心副主任倪少波表示,對很多患者來說,他們沒有康復意識,不知道康復是什麼,不知道康復的重要性。「雖然我們不用操作手術刀去挽救生命垂危的病人,也不用為病人輸液,但我們與患者接觸時間較長,憑藉著專業的態度和耐心的照顧,幫助患者戰勝病痛,從逆境中站起來並最終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倪少波表示,雖然治療師沒有臨床醫生面對生與死的壓力,但是他們卻肩負著每一個患者的自由和其家庭的幸福,他們讓更多的患者回歸了家庭的懷抱,讓更多功能障礙者重拾了生活的希望,樹立了新的人生目標。
15057174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