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核-小文
2020年7月5日,根據法新社消息報導,位於義大利國內的阿爾卑斯山脈一處冰川出現了粉紅色的雪,在白茫茫的周圍環境襯託下,顯得格外惹人注目。這現象引起科學家們的關注,已對此進行深入調查,目前所給出的初步回應是:「粉紅色的雪」是一種藻類生物。
此外,對於藻類的物種歸屬以及來源同樣在國際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爭議。比亞焦·迪毛羅,義大利國家研究中心成員,他認為這次「粉紅色的雪」的始作俑者和出現在格陵蘭島的藻類生物是同類。
格陵蘭島黑冰川事件
2020年3月1日,根據《布裡斯託大學》的研究報告顯示,位於格陵蘭島冰蓋邊緣地區的冰雪出現了「黑化」情況。剛開始,有人認為這是受海水汙染所造成的後果,後來發現情況越來越不對勁,「黑化」的面積不斷在擴大。研究團隊對此現象進行了取樣調查研究,得出的結論和數據表明:「黑化」現象是在冰川融化後才出現的。
通過分析「黑化了的冰川」,科學家發現了大量的藻類物質,種類繁多。據悉,這些微生物藻類一直在格陵蘭島的冰川和冰原表面以下幾釐米的冰層存活著,以前處於「睡眠狀態」,自從冰層出現融化後,藻類生物可以瘋狂吸取地表的熱量,不斷地生長,覆蓋在冰川表面,引發「黑化」的情況。
看到這裡時,也許有人會問,哪怕被冰層覆蓋著,藻類也能吸收到熱量而生長,為什麼以前就沒有出現過大面積冰川「黑化」現象呢?
根據專家提供的資料顯示,藻類生物中含有一種葉綠素-a物質,其數量是細胞含量的11倍。在氣溫低下的環境裡,葉綠素-a吸取太陽紫外線的能力被限制了,無法大幅度生長;當氣溫上升,冰層融化,葉綠素-a吸取大量的紫外線,使得「顏料」元素產生反應,獲得「免受照射的功能」,「冰川黑化」跡象就會隨之出現。
冰川顏色變異現象頻繁
無獨有偶,除了粉紅的雪和黑化冰川外,南極洲也曾出現「血雪」。2020年2月27日,一支來自烏克蘭的科研團隊在南極洲進行考察任務時,在最北端海岸的加林茲島上看見了令人震驚的一幕:本來潔白無暇的冰層突然轉變為一片血紅色,空氣中還能聞到一股香甜味。經過調查,發現這也是一種藻類生物。
冰川表面不再是寸草不生,藻類生物正在一點點地生長,這種現象在極寒之地頻繁出現,都在證明一點:全球氣候正在不斷變暖,對地球的自然生態造成了很大的威脅,這個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如何才能緩解全球變暖問題?
據悉,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曾給出一個標準:要在2030年前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1.5℃以下,不然的話地球將會迎來毀滅性的打擊。同時,聯合國專家也給出了一個簡單易行的建議:多吃菜、少吃肉、少開車。
參考資料:
參考消息 《外媒:阿爾卑斯山脈一冰川出現粉紅色的雪 始作俑者是藻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