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網1月8日訊(本網記者 李紅軍)今天上午,甘肅省氣象局舉行新聞發布會,蘭州區域氣候中心公開發布甘肅省2020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隴東南山洪泥石流災害、定西平涼強冰雹、甘肅第一場透雨、臨夏州10月史上最強暴雪等上榜。
    一、8月暴雨連續侵襲隴東南,引發山洪泥石流災害
    8月1~20日白龍江、白水江、嘉陵江流域及周邊地區連續出現3次暴雨天氣,累積降水量均超過230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3.2~4.5倍,均為歷史同期最大。三流域各縣(區)累積降雨量(除宕昌外)、降雨日數、大雨日數和暴雨日數均居1961年以來同期第1位。大範圍暴雨致使隴東南發生嚴重的山洪、泥石流災害。
    二、2019/2020年暖冬特徵明顯,多地最高氣溫創新高
    2019/2020年冬季(2019年12月-2020年2月)全省平均氣溫-2.7℃,較常年同期偏高1.5℃,為近60年第二高,為暖冬年份。我省大部區域冬季平均氣溫偏高1.5~2.5℃,蘭州等22縣(區)為近60年第二高。全省冬季平均最高氣溫為5.1℃,偏高2.0℃,5縣(區)平均最高氣溫破歷史同期記錄,13縣(區)為近60年第二高。
    三、春季霜凍範圍廣、災害重
    4月4~5日、8日、11~12日和24~25日,全省73縣(區)出現霜凍,為近10年最多;河西地區霜凍日數為11~26天,河東大部地區為6~19天。5月9~12日,莊浪、靈臺、隴西、張家川、康縣、徽縣和兩當等地出現寒潮,其中兩當24小時降溫達10.6℃,莊浪48小時降溫高達11.7℃,酒泉、張掖、金昌、武威、白銀、定西等市部分地方出現霜凍。低溫冷害使農業和林果業損失嚴重。
    四、春末夏初定西、平涼遭強冰雹襲擊
    5、6月我省冰雹場次多、範圍廣。5月30日和31日,定西市通渭縣兩次遭遇風雹天氣,最長降雹持續時間約30分鐘,最大冰雹直徑40毫米;6月24日,平涼市崆峒區和崇信的部分鄉(鎮)遭受強冰雹襲擊,最長降雹持續時間約20分鐘,最大冰雹直徑50毫米;冰雹使兩地農作物、經濟作物、林果業和設施農業損失慘重。
    五、第一場透雨範圍廣、強度大
    5月5~7日我省迎來第一場區域性透雨,較常年偏晚12天。全省大部出現小到中雨,64縣(區)出現中到大雨,局部出現大到暴雨,過程平均降水量為26.7毫米,為1961年以來第二多。全省60%縣(區)累計降水量超過25毫米,13縣(區)創歷史同期降水記錄;此次降水過程對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十分有利,極大緩解了前期旱情。
    六、春季沙塵天氣近60年最少
    春季全省僅民勤縣(5月3日)出現1次沙塵暴天氣。酒泉、張掖、武威、蘭州和慶陽等市部分地方出現揚沙、浮塵天氣,揚沙和浮塵次數均為1961年以來最少。
    七、河東地區夏季降水量歷史最多
    夏季全省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52%,平均大雨日數較常年同期偏多2.4天,降水量和大雨日數均為1961年以來最多。河東地區降水量為401.5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60.7%,為1961年以來最多。氣候條件有利於植被生長,全省植被長勢偏好。
    八、臨夏州出現10月史上最強暴雪
    10月26~27日,我省武威以東出現大範圍雨雪,臨夏州出現有氣象記錄以來的10月份最強暴雪,全州63個鄉(鎮)最大積雪深度達10釐米以上,最大積雪深度達33釐米(東鄉縣關卜鄉)。此次降雪致使臨夏州5縣(區)出現雪災。
    九、全年日照時數1961年以來最少
    全省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168小時,較常年同期偏少269小時,為1961年以來最少。與常年同期相比,全省年日照時數均偏少,其中55個縣(區)偏少500小時以上,尤其夏、秋季日照明顯偏少,致使部分作物生長期延長。
    十、歲末全省遭遇大範圍低溫
    12月全省平均氣溫-5.4℃,較常年同期偏低1.2℃,為近15年最低。12月28日~30日,全省自西向東出現一次大範圍強冷空氣,過程強度強、降溫幅度大、影響範圍廣。河西、隴東及隴中的局部地方最低氣溫為近10年同期次低,永昌、民勤、華池等地為近10年同期最低。河西部分地方降溫達14℃,6縣(區)最低氣溫在-20℃以下,6縣(區)出現寒潮天氣過程,敦煌和玉門出現強寒潮。
    據悉,蘭州區域氣候中心自2011年來連續10年總結凝練並對外發布甘肅省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其權威性、科普性得到公眾廣泛認可。通過逐年舉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活動,有助於提升公眾防災減災避災意識,增強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科學認識,進一步加強氣象災害防禦主動性和自救互救能力,進而提高社會防禦氣象災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