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常見止咳藥被檢出硫磺成分—新聞—科學網

2020-12-02 科學網

 

□記者 吳永 梁倩 北京 杭州報導

日前,《經濟參考報》接到投訴反映,由於使用了用硫磺燻蒸過的浙貝作為原料,很多成品藥中被檢測出較高的硫磺含量,太極集團、通藥集團、哈藥集團、雲南白藥集團等多家知名藥企或涉其中。《經濟參考報》記者趕赴浙江、安徽等地調查發現,硫磺燻蒸浙貝猶如醫藥行業的「三聚氰胺」,已經成為中藥材行業的潛規則,而有關檢測標準的缺失則讓這一潛規則發展成為「明規則」。業內專家呼籲,出臺成品藥的硫磺含量檢測標準已成當務之急。

多種藥品檢測發現硫磺涉及企業均未回應

據介紹,浙貝,別名浙貝母、象貝、大貝母,是一種用於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中藥材,與白朮、白芍等被統稱為「浙八味」。據舉報人白某告訴記者,硫磺燻蒸的浙貝對人體危害極大,為了檢測市場上公開銷售的藥品是否存在硫磺超標問題,去年底他網購了5種常見的止咳化痰藥品並送到第三方機構檢測,結果讓人大吃一驚:所有送檢藥品中均檢出了一定的硫磺含量。

根據白某提供的西安國聯質量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出具的檢測報告和留存樣品,記者發現其中5種藥品硫磺含量檢測情況分別為:太極集團重慶中藥二廠有限公司生產的橘紅丸,國藥準字Z20027420,規格為3g×9袋,檢測結果為0.6%;通藥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橘紅丸,國藥準字Z22023402,規格為6g×10丸,檢測結果為0.3%;同樣是通藥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潤肺止嗽丸,國藥準字Z20093622,規格為8g×12袋,檢測結果為0.2%;哈藥集團世一堂製藥廠生產的金貝痰咳清顆粒,國藥準字Z10950032,規格為7g×10袋,檢測結果為0.1%;雲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小兒寶泰康顆粒,國藥準字Z10920006,規格為4g×12袋,檢測結果為0.1%。檢測負責人鍾某認為,一般來說,成品藥成分中不應出現「硫」成分,而這5種止咳藥中100克成品藥最高的竟然含有0.6克硫磺(即千分之六的比例),最少的也有0.1克硫磺,這著實讓人吃驚。

據了解,上述5種止咳藥硫磺含量檢測的依據是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硫磺含量的檢測標準,即現行有效的衛生部2010年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3150-2010附錄A》,檢測機構參照了該標準規定的檢測方法。

但值得注意的是,西安國聯並不是我國官方醫藥檢測機構,因此結果有待官方進一步確認。但對該結果,中國中藥協會會長、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房書亭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藥典中對於上述中成藥含量中並不存在硫物質,同時,對於較好乾燥的浙貝來說,是決不允許使用硫磺燻蒸乾燥的。「這意味著,使用浙貝等藥材製成的中成藥中,也不應該出現任何含硫物質,如果按照此前放寬後的規定,其含量也應在150mg/kg以下。」

《經濟參考報》記者就上述藥品硫磺超標問題不久前分別聯繫上述4家藥企採訪,並發去了書面採訪提綱,但截至記者發稿時均未收到回復。

市場公開售含硫貝禁硫令成空文

值得注意的是,中成藥中含硫量大的原因在於原材料含硫,而利用硫磺燻蒸乾燥則是目前硫進入中藥材的主要途徑。

據悉,上述被檢出硫磺超標藥品的成分中均含浙貝這一中藥材原材料。而浙貝主產地為浙江省磐安縣,位於該縣的新渥市場是全國最大的浙貝集散地。不久前,《經濟參考報》記者多次實地探訪了距磐安縣城十多公裡遠、號稱華東地區最大的中藥材集散地之一的新渥市場。

讓記者十分詫異的是,新渥市場上竟然在公開出售含硫貝。在人頭攢動的交易現場記者看到,攤主毫不掩飾自己所售賣的浙貝是經過硫磺燻蒸的,以至於浙貝被公然分成了含硫貝和無硫貝兩種,發白的是含硫貝,發灰的是無硫貝,且無硫貝的價格明顯高於含硫貝。一位陳姓攤販坦然告訴記者,禁硫根本禁不住,他一年向外發出的浙貝大約300噸,其中約一半都是經過硫磺燻蒸的。

據知情人士介紹,新渥市場每個月逢農曆二、五、八等約有九個交易日,根據新渥市場成交量統計,近9個交易日每個交易日平均成交的浙貝量約25噸,其中含硫貝為18噸左右。業內人士分析,加上部分統計遺漏的,合計一個月300多噸,其中至少一半以上為含硫貝流向全國市場,其中大部分最終進入了中成藥廠和中藥零售店。

記者查詢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上看到這樣的表述:中藥材及飲片不同於食品,其攝入量相對較少,且經硫磺燻蒸後的中藥材及中藥飲片中殘留的揮發性二氧化硫,經過藥材儲存等環節,殘留量會進一步降低,少量的二氧化硫進入機體不致造成傷害。

但是,因硫磺燻蒸不代表不會產生問題,這也是國家對硫磺燻蒸嚴格控制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於硫磺燻蒸可使藥材增色、美白,因此部分不法商人可以以此達到以次充好的效果。另一方面,過度使用硫磺燻蒸的中藥材,其二氧化硫殘留量過高,會破壞人體的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對肝臟、腎臟等器官也有潛在威脅。

因此,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0年版)已有規定,除山藥外其他所有中藥材原藥不能用硫磺燻蒸或浸泡;2005版《中國藥典》刪除了一些藥材在加工中使用硫磺薰蒸的方法,並逐步開始禁止硫燻法用作漂白、增豔和防蟲。2013年發布的《藥典(2010年版第二增補本)》中,則首次規定了中藥材及飲片二氧化硫殘留限量標準,嚴格規定可以使用硫磺燻蒸的藥材品種,並指出其二氧化硫殘留量不得超過400mg/kg,其他中藥材及其飲片的二氧化硫殘留量不得超過150mg/kg,超限的中藥材及飲片將以劣藥論處,嚴重的將追究刑事責任。

房書亭介紹,先解決允許使用硫磺燻蒸的藥材僅10種,分別是山藥、牛膝、粉葛、天冬、天麻、天花粉、白及、白芍、白朮、黨參。「在經過國家食藥總局部署,對中藥材及飲片中的二氧化硫殘留量檢測方法和限量進行立項研究後,規定上述10種仍未找到較好乾燥方法與儲存方法的中藥材允許在一定劑量內用硫磺燻蒸,除此之外,任何中藥材禁止使用硫磺進行乾燥。」

若每月採購200噸含硫貝

企業可節省成本36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藥企並非不了解採購含硫貝母的危害。據當地攤販介紹,含硫貝母多是被用在中成藥。「貝母的幾個品種中,作為藥材直接使用的飲片類由於把關較嚴,幾乎不存在採用含硫貝母的情況。」

在禁硫令下,為什麼仍有那麼多含硫貝公然流入市場呢?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利用硫磺燻蒸可降低製藥成本是主要原因。

據了解,用硫磺對藥材進行燻蒸能起到兩方面的作用,不僅可以使藥物增白,還能達到防黴、殺蟲的效果。因為硫在燻蒸過程中燃燒產生二氧化硫氣體,二氧化硫本身是一種強還原劑,與藥材中的水分發生化學反應後可以生成酸,起到防黴、防蟲蛀的作用,同時促進了藥材的乾燥,有利於藥材的貯存。當地貝農反映,新鮮貝母一般要用硫磺薰蒸兩天兩夜,然後再在太陽底下曬三四天便成為硫磺燻蒸浙貝。

房書亭表示,一百年前人們發現被硫磺燻蒸過的中草藥容易乾燥、不容易返潮,因此對難以乾燥的部分中藥材採用硫磺燻蒸乾燥的方法。但因藥材需求量大,為減少時間,降低成本,利用硫磺燻制的品種不斷增加。

正如上述業內人士所言,使用硫磺燻蒸浙貝價格的確可以低很多。《經濟參考報》記者登錄中藥材交易網站中藥材天地網(www.zyctd.com),點擊「浙貝母」品種進去後在「現貨報價」板塊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種浙貝母的報價,而其中「有硫」字樣赫然在目。截至5月4日,含硫浙貝母報價每公斤64元,無硫浙貝母報價則高達每公斤82元。以此計算,每購買一噸含硫貝母,企業採購成本節省18000元。按每月近200噸含硫貝母算,醫藥企業每月採購成本節省達360萬元。「現在還不是差價最多的時候,每年冬季浙貝使用旺季時,兩者差價可高達40至50元。」當地人介紹。

事實上,據知情人介紹,由於目前藥品採取政府招標統一採購,醫藥價格壓制較為嚴重,這也是藥企千方百計降成本的主要原因。「例如某藥品在安徽中標價為10元,在江西投標時就會被要求降低10%,在河南投標時,再次被要求再降,因此對於全部原材料使用優質產品的要求,企業難以維持。

成品藥含硫檢測存空白專家呼籲儘快出臺國標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浙江採訪發現,由於用硫磺燻蒸浙貝的情況極為普遍,當地人只吃鮮貝母,從來不吃硫磺燻蒸過的浙貝。據了解,二氧化硫是有毒化學物質,長期接觸食用二氧化硫殘留的中藥材,會令人產生嘔吐、腹瀉、噁心等症狀,嚴重的會危害肝臟、腎臟,還會引起慢性中毒如慢性鼻炎、咽炎、支氣管炎以及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還可能提高肺癌的患病率。杭州市醫藥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鑑定站、杭州市藥品醫療器械企業權益保護協會聯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若中藥材中的二氧化硫超過500μg/kg,就會使人產生味覺上的不適,能夠聞到特別刺鼻的酸味,會引起包括急性咳嗽在內的急性毒性反應。

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則認為,二氧化硫類物質作為食品添加劑,每日允許攝入量為0—0.7mg/kg體重,即一個60kg體重的成年人,每天二氧化硫的攝入量不得超過42mg。因此,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食品添加劑通用標準」中明確規定,草藥及香料中亞硫酸鹽殘留量「以二氧化硫計不得超過150mg/kg」,我國有關二氧化硫殘留量的標準正是參考了這一標準。而韓國等地對藥材中的含硫量要求更高,如韓國中藥材二氧化硫含量限制為30mg/kg。

從記者實地探訪交易市場的結果來看,我國標準落實效果並不好。專業人士指出,杜絕硫磺燻蒸浙貝等中藥材的問題,除多管齊下從源頭加強對採收地或產地加工方法的監管外,當務之急還要在終端加強對成品藥進行含硫檢測。

由於缺乏國家標準,記者在採訪過程中試圖對成品藥硫磺含量進行送檢時遭到了現實阻力。記者試圖聯繫北京市藥品檢驗所、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等單位對藥品進行含硫量檢測,但均因無國家標準而未能成功。江蘇省某省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一位不願具名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國家只是規定了對中藥材及其飲片的硫磺含量標準(以二氧化硫殘留量計),並未明確規定成品藥的二氧化硫殘留量標準,因此沒有檢測的依據,且大多數單位也不具備檢測手段和條件。

對此,甘肅農業大學教授陳垣等專家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國對硫磺作為食品添加劑在食品和中藥材及其飲片中的殘留量均作了明確限制,但成品藥品的硫磺含量標準仍是空白,亟待出臺國家標準。業內專家同時呼籲,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儘快研發出替代硫磺燻制中藥材的新方法和藥品中含硫化合物的快速檢測方法,以較好滿足社會的需求。(原標題:硫磺燻制貝母成行業「三聚氰胺」 多種常見止咳藥被檢出硫磺 涉及太極、通藥、哈藥、雲南白藥集團等知名藥企)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多家知名藥企止咳藥檢出硫磺成分 長期服用危害肝腎
    業內專家呼籲,出臺成品藥的硫磺含量檢測標準已成當務之急。  多種藥品檢測發現硫磺  據介紹,浙貝,別名浙貝母、象貝、大貝母,是一種用於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中藥材,與白朮、白芍等被統稱為「浙八味」。據舉報人白某告訴記者,硫磺燻蒸的浙貝對人體危害極大,為了檢測市場上公開銷售的藥品是否存在硫磺超標問題,去年底他網購了5種常見的止咳化痰藥品並送到第三方機構檢測,結果讓人大吃一驚:所有送檢藥品中均檢出了一定的硫磺含量。
  • 多家知名藥企止咳藥被指含硫磺成分 檢測標準缺失
    報導稱,包括太極集團、通藥集團、哈藥集團等5家知名藥企的部分成品藥中被檢測出較高的硫磺含量,不僅危及患者健康,還會影響藥效。  據該報導介紹,上述藥品成分中均含有浙貝這一中藥材原料,它可能是造成藥品含硫磺量較大的原因。另外報導還披露,目前在中藥材市場上,有不少用硫磺燻蒸的浙貝在銷售。那麼,報導中提到的「浙貝」當中是否真的含有硫磺呢?
  • 硫磺燻中藥材屬普遍現象 到底有沒有害
    5月1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官方網站上公布了一條新聞,其中提到了關於「硫磺燻蒸玫瑰花」的風險解析。食藥總局之所以公布這樣的一條新聞,是源自於微信圈流傳的「市面上用來泡茶的幹玫瑰花,有八成被硫磺燻過」。在朋友圈流傳這樣的傳聞:玫瑰花如果被硫磺燻制過,那麼二氧化硫會附著在玫瑰花上,然後對人體造成傷害甚至有致癌的風險。
  • 浙大一院專家起底日本「神藥」:用藥猛,多餘成分有副作用
    浙大一院專家起底日本「神藥」:用藥猛,多餘成分有副作用 澎湃新聞記者 朱雷 2019-09-25 20:28 來源:澎湃新聞
  • 安全用藥|兒童咳嗽莫慌張 正確選擇止咳藥
    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兒童咳嗽莫慌張正確選擇止咳藥孩子一出現咳嗽,家長們就萬分揪心。其實咳嗽是呼吸道疾病的常見症狀。如果是呼吸道異物引起的嗆咳,一定要及時就醫,儘可能快速地取出呼吸道異物,僅靠止咳藥無法達到止咳目的,還可能耽誤孩子的病情;如果是被細菌或者病毒感染引起孩子生病咳嗽,那就要及時就醫,讓醫生給與適當的抗感染治療,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對於兒童有痰咳嗽,家長應牢記「安全祛痰」優先的原則,儘量使用成分單一的祛痰藥,如溴己新、氨溴索等。
  • 止咳藥和祛痰藥,到底能不能同時使用?
    有觀點認為,止咳藥與祛痰藥不應同時服用,並且祛痰藥沐舒坦的藥品說明書中也明確指出本藥應避免與中樞性鎮咳藥同時使用,以免稀化的痰液堵塞氣道。而同樣是鎮咳藥的噴託維林說明書中,卻寫道:痰多者宜與祛痰藥合用。 那麼,止咳藥與祛痰藥到底能否同時使用呢?
  • 答案竟然不是止咳藥……
    有人認為得趕緊去買各種止咳糖漿、咳嗽藥水給孩子灌下肚,希望咳嗽能好得快一些。然而,給孩子吃止咳藥真的是明智的選擇嗎?1咳嗽,它不是病。其實咳嗽只是最常見的呼吸道症狀,是保護喉嚨和呼吸道清潔的重要途徑。咳嗽對身體是有益的,比如幫助排出分泌物、異物等等。所以,咳嗽不過是呼吸道在「正當防禦」。
  • 它是天然止咳藥,做法很簡單,對止咳化痰有奇效,可惜很多人不懂
    大家好,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道天然止咳藥的製作。現如今已經進入深冬,每到這個時候,相信很多人都會出現咳嗽的現象。因為天氣氣候的寒冷,出現這樣的現象也是特別正常的,但是在出現這樣的現象時,我們一定要及時的處理,不然的話很容易就會影響到呼吸道感染。
  • 小兒止咳藥被曝含馬兜鈴酸或致癌 藥廠:已替代,網傳信息不準確
    封面新聞10月25日消息,馬兜鈴酸在人體內會誘變產生肝癌的話題,引發網友討論,記者注意到,一份名為「含有馬兜鈴酸的藥物清單」走紅網絡,包含了近百種藥物名單,並稱這些藥品都是日常用藥,在普通藥房裡都能買到。 24日,封面新聞記者從藥物清單中挑選了5種藥品,走訪了四川成都市內十餘家藥房,僅有一種藥品在售,且無馬兜鈴酸成分。
  • 日本兒童感冒藥被召回775萬瓶,真的別再用這些感冒藥坑孩子了
    複方製劑: 麵包超人 麵包超人是感冒藥裡面最火爆的一個了,但它大多是複方藥。 複方藥咱們前陣子才聊過,就是成分不止一種,而是含有多種複雜成分。
  • 香港配方奶粉檢出致癌物?奶粉中的營養成分有什麼?
    15款奶粉均檢出汙染物氯丙二醇(3-MCPD),其中有9款還檢出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15款奶粉均檢出汙染物  新聞一出,引起了很多家長的恐慌。  那麼,這次檢測的奶粉中,檢出的兩種植物油汙染物是什麼呢?
  • 教你如何用生薑製作止咳藥,簡單又有效!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止咳的藥物;不過在這裡想要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用生薑在製作止咳劑,它取材簡易,製作簡單,效果還不錯。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如何準備生薑止咳藥,看一下醫生提供的詳細步驟!■如何用生薑作為止咳藥? 醫生告訴你詳細的製作步驟!1、姜,蜂蜜,檸檬來治療咳嗽:生薑加上這兩種配料會是完美的混合物。
  • 咳嗽一定要吃止咳藥嗎?
    咳嗽一定要吃止咳藥嗎?  「醫生啊,你有沒有開給他止咳的藥?」帶孫子來看病的奶奶,才剛走出診間,又忍不住探頭進來問,生怕自己少講了什麼症狀,或是醫生漏開了什麼藥。醫生連忙回答:「有!有!你放心!」  有咳止咳,聽起來天經地義,但是真有這麼簡單嗎?  當我們不小心嗆到時,進入氣管的異物會刺激迷走神經,將信息傳送到延髓。為了爭取時間,延髓不必再等大腦回傳的指令,直接完成咳嗽的動作,用力將異物咳出。這種咳嗽是保護性的反射動作。在生病的時候,如果病菌侵犯下呼吸道,也會產生痰液,這時候可由大腦下令,主動咳嗽以清除痰液。
  • 醫生不會告訴你,它是天然止咳藥,對止咳化痰有特效!不懂可惜了
    本期導讀:醫生不會告訴你,它是天然止咳藥,對止咳化痰有特效!不懂可惜了每年大約12月到隔年的3月,是金桔盛產季節,在菜市場都會看到金桔(是橢圓形的),尤其過年期間,總要來點應景水果,除了橘子、金棗外,最常見的就是黃澄澄的金桔,俗語說:《拜金桔年年好》金桔季節我幾乎都會買些金棗來應景,還可以養顏美容,我喜歡把整顆的金桔,往嘴裡一丟,酸酸甜甜的真好吃耶!
  • 預測抗抑鬱藥治療療效的腦電生物標記物被發現—新聞—科學網
    華南理工大學等
  • 這20種藥含「成癮」成分 吃不對就根本停不下來 
    放假回家後,劉女士就發現,兒子的狀態不太對勁。起初劉女士並未太在意,以為是放假後,生活節奏改變導致的。可隨後劉女士發現,小明每天都在偷偷吃一種藥。兒子吃的藥沒有外包裝盒,是一板一板的白色藥片,背面寫著「氨酚曲馬多」。劉女士查了些資料,驚訝地發現這種藥可能會成癮!這可就不能當沒看見了,她趕忙問兒子吃的是什麼藥,小明說剛放假時,在朋友家裡接觸上了這種藥,自己的幾個朋友都在吃。
  • 出國帶藥要謹慎!有些「普通」藥可能會導致遣返
    出國帶藥要謹慎!  千萬不要覺得這些成分,我都不認識,肯定和我沒關係~  雖然你不認識,但是你帶的「普通藥」裡都有著這些成分!  比如很多人,就「栽」在這個藥上!  複方甘草片  這款「複方甘草片」,看似「無辜」,又止咳又祛痰的,於是很多人出國選擇大量攜帶!熟不知它卻含有違禁成分!
  • 「老藥新用」為企業藥物研發提供新思路—新聞—科學網
    最近,AbbVie公司也提供150萬美元的HIV藥物克力芝(Kaletra),他們發現該藥物抵抗病毒逆轉錄的兩種成分 - 通過PolypharmDB資料庫,研究人員正在尋找與冠狀病毒發病機理相關的人類靶標的潛在結合物,以加速有效藥篩選過程。
  • 常見的一種樹,樹葉和枝幹裡藏著蟲子,竟是民間止咳良藥
    常見的一種樹,樹葉和枝幹裡藏著蟲子,竟是民間止咳良藥在鄉下的山裡,有很多的花草樹木,由於受到大自然的滋養,這些野草野樹都長得非常的茂盛。尤其是樹木,幾個月的時間就能長得特別高大了。因為它的樹葉和樹幹上都隱藏著許多的蟲子,也正是這些蟲子,使得它才變成了一種珍貴的藥材,用於止咳效果特別好。鹽膚木分布的範圍很廣,全國除了個別省份沒有這種樹以外,大部分的省份都隨處可見,尤其是在我國東部和南部的省份廣西廣東等地,最為常見。鹽膚木多生長在山坡上和茂密的樹林中,其中大部分都是野生的,不過也有小部分是人工種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