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總市值全球第二 30年融資超15萬億分紅逾10萬億

2020-12-01 人民網財經頻道

  30年風雨徵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始終服務於中國經濟的發展與轉型升級。包含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新三板、區域股權市場等在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一邊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一邊在改革與探索中一路前行。目前滬深兩市共有4101家上市公司,總市值近80萬億元,擁有投資者帳戶數量1.75億,營業收入總額佔了GDP總量的半壁江山,上市公司成為中國經濟的支柱力量。

  資本市場助力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上市公司破4000家 總市值全球第二

  「十三五」以來,滬深兩市上市公司數量跨越3000、4000兩個千級門檻,相比資本市場建立初期10年上市1000家的進度,A股擴容速度顯著提升,資本市場日益繁榮。

  今年隨著註冊制的實施帶來的市場擴容,滬深兩市最新市值已達78萬億,與2000年末相比增長了16倍,近20年年均增速15%,市值增長顯著。

  2014年底,滬深交易所市值首次躍升至全球第二位。當前滬深交易所總市值近80億元,約佔全球主要證券交易所總市值的11%,比排名第三的日本東京交易所總市值高出71%。

  上市公司是中國經濟支柱力量

  A股上市公司涵蓋了國民經濟全部90個行業,佔國內500強企業的70%以上,是實體經濟的「基本盤」。

  2019年,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50.47萬億元,佔全國GDP(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首次突破50%。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數據顯示,上市公司創造的稅收佔整個企業稅收的30%,實體經濟上市公司的利潤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的40%,上市公司已成為中國經濟的支柱力量。

  30年來,上市公司通過資本市場累計實現股權融資總額超15萬億。資本市場為實體經濟,尤其是民營企業的融資提供了重要渠道。當前民營企業佔到A股上市公司的六成以上,根據恆大研究院的統計,2019年A股市場通過IPO、增發和配股實現的股權融資中,44%流向民企,36%流向國企,民營企業略勝一籌。

  在《2020胡潤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上市公司佔78%。其中在滬深交易所上市的共330家,佔比66%,資本市場在助力民營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方面功不可沒。

  龍頭公司亮出「中國名片」

  2020年共有124家中國公司(含香港,不含臺灣)上榜《財富》世界500強,公司數量首次超越美國問鼎全球。124家公司中,在A股上市或部分上市的公司超過70家,佔比近六成,優質上市公司成為中國企業對外展示的「中國名片」。

  30年來,A股上市公司中湧現出一大批行業龍頭,在各領域均起到良好示範引領作用。2001年中國石化的上市實現了A股千億市值公司零的突破,當前兩市千億市值公司已增至118家,其中金融類公司33家,電子、通信、計算機、醫藥生物行業公司合計28家。

  科技和醫藥行業龍頭的迅速崛起,體現了資本市場在支持科技創新、培育發展新動能、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上市公司科技屬性增強

  十八大以來,中國加速了由科技大國邁向科技強國的進程,綜合創新實力不斷提高,A股上市公司「科技」屬性逐年增強。伴隨著科創板開板和創業板註冊制正式落地,新興技術產業迎來更大舞臺。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2020年以來A股共有342家公司首發上市,合計募資4238億元,IPO公司數量及募資金額均排進歷史前三。其中科創板募資2022億元,佔比近半;半導體行業募資近800億元,細分行業排名最高。科技新生力量來勢兇猛。

  從市值分布來看,當前信息技術行業上市公司市值佔A股總市值的15.39%,較2010年提升超10個百分點;與此同時,金融、能源類公司在A股權重均下降超10個百分點,資本市場成中國產業升級主戰場。

  不過也應注意到,A股市值前十名的上市公司中無一家科技企業入圍,美股前十大市值龍頭中信息技術企業佔據半壁江山,A股科技創新之路仍任重道遠。

  上市公司做大做優做強

  30年來,上市公司業績整體保持平穩增長,成長性超越同期經濟增速。價值投資時代開啟,上市公司投資者回報意識逐漸增強,A股連續3年分紅金額突破萬億元,分紅公司數量佔比達七成,大手筆分紅漸成常態。

  上市公司邁向高質量發展

  數據寶統計,2019年滬深兩市上市公司累計實現淨利潤3.72萬億,較20年前增加59倍,較10年前增加2.5倍。近10年A股公司淨利潤年複合增速13.32%,跑贏同期GDP增速。

  從盈利分布來看,A股上市公司兩極分化特徵明顯。2005年以來滬深300指數成份公司淨利潤佔全部A股比重均值為86.5%。2015至2017年隨著A股新一輪擴容周期開啟,淨利潤佔比一度回落至80%以下,此後隨著「三去一降一補」等供給側改革初顯成效,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核心資產崛起,強者恆強的特徵顯現。

  2019年滬深300指數成份公司實現淨利潤3.17萬億元,佔全部上市公司的84%,佔比較2017年的低點高出近8個百分點,實現兩連升。盈利水平的提升也加速A股市值向龍頭集中的趨勢,當前滬深300指數成份股總市值40.28萬億元,佔A股總市值的52%。

  A股公司成長性比同期美股高近80%

  滬深300指數和標普500指數分別覆蓋了中美兩國市值及代表性最突出的上市公司,是中、美市場整體走向的「晴雨表」,通過兩大指數成份股的財務數據對比可直觀看出兩地頭部上市公司在盈利能力、成長性等方面的差異。

  數據寶統計,2011年以來滬深300指數淨利潤年複合增速8.58%,比同期標普500指數(4.82%)高出近80%。除2016年小幅下跌外,其餘年份滬深300指數淨利潤均保持了穩定正增長;相比之下,標普500指數淨利潤多次出現負增長,年度最大跌幅超過10%,業績波幅更大。

  今年全球經濟遭受疫情打擊,不少全球知名企業元氣大傷。最新財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標普500指數成份公司淨利潤同比重挫40%,尚未走出疫情陰霾;同期A股公司業績早已觸底反彈,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降幅收窄至6.5%,滬深300指數淨利潤同比僅下滑7.6%。

  A股公司盈利能力低於美股

  雖然A股公司保持了淨利潤的穩定增長,其盈利能力與美國頭部公司相比仍存差距。數據寶統計,過去10年標普500指數整體毛利率均維持在30%以上,2019年達到35.33%;2019年滬深300指數整體毛利率水平為19.04%,相當於標普500指數的一半。

  從ROE(淨資產收益率)來看,過去10年滬深300指數ROE呈整體下滑走勢,2019年僅有10.51%;標普500指數ROE2015年起逐年上升,並於2016年超過滬深300指數,最新ROE達15.35%。兩者相比,滬深300指數ROE正處於歷史低位,標普500指數ROE處於歷史高位。

  標普500指數的高盈利能力與其以信息技術佔主導的市值分布密切相關,蘋果公司和微軟公司2019年淨資產收益率分別達到55%和42%,A股頭部公司金融股佔比高,拉低了指數的整體盈利能力。

  上市公司分紅意識增強

  30年來,A股上市公司累計分紅超10萬億,近3年派現金額更是連續突破萬億關口,2019年一舉達到1.36萬億,再創新高。

  數據寶統計,2019年實施現金分紅的上市公司數量達2629家,佔年末上市公司總數的70%,較10年前提升了近10個百分點。其中,1520家公司現金分紅佔淨利潤比例不小於30%,大手筆分紅漸成常態。

  分行業來看,2019年食品飲料和採掘行業支付率超過50%(僅統計盈利公司),紡織服裝、公用事業和化工行業分紅力度其次,超過40%。業績和現金流穩定的行業分紅率相對較高。

  上市公司慷慨出手的背後反映出其股東回報意識不斷增強。隨著A股高分紅時代大幕拉開,A股價值投資理念也將被進一步強化。

  A股分紅率逐步向成熟市場靠攏

  2017至2019年,滬深300指數成份公司累計分紅總額佔淨利潤的比重為32.05%,這一分紅力度雖然縱向大幅提升,但與同期標普500指數的股利支付率40.87%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從區間分布來看,近3年股利支付率超過50%的公司佔滬深300指數成份公司總數的14.67%;標普500成份股中,這一比例接近三成,為前者的兩倍。美股上市公司中高比例分紅股數量大幅高於中國。

  當然,分紅並非越多越好,企業分紅力度和其生命周期息息相關。持續高比例分紅的上市公司大多進入成熟期,利潤水平相對穩定,資本擴張需求較小。美國股市經過上百年的發展,處於成熟期的公司數量數倍於A股公司,處於成長階段的A股分紅率略低於美股在情理之中。

  海外成熟市場中,高分紅、低波動的投資品種備受關注,A股市場上以QFII和陸股通為代表的外資機構同樣偏好高分紅上市公司,從長遠趨勢來看,A股分紅力度向發達市場靠攏是大勢所趨。

(責編:趙安妮(實習生)、李棟)

相關焦點

  • A股總市值全球第二!30年融資超15萬億 分紅逾10萬億|a股|上市公司|...
    30年融資超15萬億,分紅逾10萬億) 目前滬深兩市共有4101家上市公司,總市值近80萬億元,擁有投資者帳戶數量1.75億,營業收入總額佔了GDP總量的半壁江山,上市公司成為中國經濟的支柱力量。
  • A股總市值全球第二!30年融資超15萬億,分紅逾10萬億!
    30年來,上市公司通過資本市場累計實現股權融資總額超15萬億。資本市場為實體經濟,尤其是民營企業的融資提供了重要渠道。當前民營企業佔到A股上市公司的六成以上,根據恆大研究院的統計,2019年A股市場通過IPO、增發和配股實現的股權融資中,44%流向民企,36%流向國企,民營企業略勝一籌。
  • 螞蟻能否撐得起超萬億市值?
    在市場「狂歡」的背後,螞蟻集團的估值引發大規模討論,根據彭博報導,該集團在2018年6月完成C輪融資後的估值水平約為1500億美元。而兩年時間過去後,據業內估算,目前螞蟻集團估值約為2000億美元,按照實時匯率,相當於1.4萬億元人民幣。如果螞蟻集團上市後市值能達到2000億美元,那將成為僅次於阿里巴巴、騰訊的第三大網際網路上市公司。
  • 中國公司市值500強: 騰訊第一阿里第二 市值雙雙突破4萬億元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市值最新資訊 > 正文 中國公司市值500強: 騰訊第一阿里第二 市值雙雙突破4萬億元
  • 騰訊、阿里等四巨頭市值縮水超萬億,科技股集體...
    其中阿里巴巴收跌9.8%,股價報收248.4港元,最新總市值5.33萬億港元。最近3日,阿里巴巴市值蒸發逾9600億港元。 騰訊股價也下跌了7.39%,收盤股價為551港元,總市值跌至5.28萬億,僅次於阿里巴巴,騰訊近兩天市值損失7000億元。騰訊和阿里巴巴近兩天損失了約1.7萬億港元。 京東收跌9.2%,股價收盤時為300港元,總市值跌至9331億港元。
  • A股30年增至4000家,這些股漲幅超100倍
    來源:中金在線網從1990年底到現在,A股已是「而立之年」,隨著今天N沿浦上市,A股公司數正式達到4000家,總市值達73.4萬億元。目前的4000家A股公司中,共有495隻10倍股,116隻千億巨頭,也有338家公司破發。
  • 香港證券市場總市值超33萬億港幣
    統計顯示,截至11月底,香港證券市場總市值超33萬億港元,上市公司為2096家。  港交所統計,2017年前11個月,港交所共有151家新上市公司,同比增39%;港交所證券市場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為869億港元,同比增29%;衍生權證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為120億港元,同比增6%;交易所買賣基金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為44億港元,較去年同期的42億港元上升5%。
  • 萬億市值的螞蟻圖鑑
    萬億元市值的螞蟻集團,終於在8月25日同時在香港和上海披露了招股書,這家巨無霸的營收結構、利潤來源第一次被詳細的展示。螞蟻集團2019年營收1206億元,同比增幅超過40%;同時2019年淨利潤超180億元,是2018年的7倍多。在新冠疫情影響下,2020年上半年螞蟻營收依然達到725億元,同比增幅超過38%,其中數字金融科技服務收入佔比超過63.40%。
  • 美東時間周四(6日)蘋果漲逾3%再創新高 市值逼近2萬億美元
    美東時間周四(6日),美股低開高走,受初請數據好於預期推動,三大股指全線收漲,納指7連漲再創新高,收盤突破11000點,蘋果漲逾3%再創新高,市值逼近2萬億美元。熱門中概股多數上漲,多隻中概股表現亮眼,阿里巴巴漲0.29%,京東跌0.93%,百度跌0.21%,蔚來汽車跌0.54%,拼多多跌5.99%,迅雷大漲22.94%,跟誰學大漲15.58%,理想汽車大漲10.45%公司消息【蘋果漲逾3%再創新高 市值逼近2萬億美元】周四蘋果大漲3.49%
  • 夏海鈞:按照萬科的PE來計算,恆大市值要到1萬億
    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30日,恆大的總土地儲備項目822個,土地儲備原值5130億元,未付款金額1078億元,其中2018年下半年到期應付398億元,2019年到期應付322億元,2020年及之後到期應付358億元。上半年共取得68幅地塊,並在現有的19個項目進一步購買周邊土地,新購土地建築面積3086萬平方米。
  • 閻慶民:今年上市公司現金分紅預計1.36萬億...
    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簡稱中上協)2020年年會暨第二屆理事會第十次會議上,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表示,上市公司取得巨大成績的同時,財務造假、違規擔保、資金佔用、操縱股價等違法犯罪行為屢禁不止,出現了一些影響惡劣的典型案例,必須堅決從嚴從重打擊。需要多措並舉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給投資者一個真實、透明、合規的上市公司。
  • 經濟學人全球頭條:阿里巴巴市值突破6萬億港元,海底撈上半年淨虧損...
    6萬億港元,內部開始隱藏「P」序列職級今日上午,香港恒生指數開盤漲0.13%,阿里巴巴高開近4%,報279.80港元,創歷史新高,港股市值突破6萬億港元,達60050.07億港元。京東港股漲勢如虹,市值超1萬億港元8月26日午後,港股漲勢如虹,股價漲超7%,目前市值超1萬億港元,上市兩個半月市值激增3000億港元。華為將在9月10日舉行新品發布會華為終端公司官方微博宣布,華為將會在9月10日20點舉辦新品發布會,公布諸多新品。
  • 市值2.1萬億碾壓茅臺,對A股影響有多大?最全解讀來了
    3、A股發行總市值2.1萬億元按68.8元/股的價格計算,意味著最終A股發行總市值2.1萬億元。2.1萬億是什麼概念?一舉超過茅臺,成為A股市值第一,還超過了工行、平安、建行等。 而2.1萬億比此前IPO之初的2000億美元的估值溢價了50%,不過,較此前多家投行預測約2.5萬億-3萬億元估值,折讓幅度約20%-30%。
  • 滬指暴漲4.24%兩市半日成交逼近萬億!券商股掀漲停潮
    6日早盤,A股高開後大幅攀升,滬指站上3200點,大漲逾4%,續創近15個月新高;深成指漲逾3%。截至午間收盤,滬指報3286.60點,漲4.24%,成交4341億元;深成指報12842.30點,漲3.29%,成交5064億元。兩市早盤成交額累計逼近萬億元。
  • 滬指暴漲4.24%,兩市半日成交逼近萬億!券商股掀漲停潮
    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6日電 6日早盤,A股高開後大幅攀升,滬指站上3200點,大漲逾4%,續創近15個月新高;深成指漲逾3%。滬指早盤走勢 來源:Wind截至午間收盤,滬指報3286.60點,漲4.24%,成交4341億元;深成指報12842.30點,漲3.29%,成交5064億元。兩市早盤成交額累計逼近萬億元。
  • 32張圖看懂A股全貌
    相較2018年來說,2019年的A股可謂否極泰來,三大股指全線飄紅,深證成指漲幅更是高居全球第二!我們用32張圖,和你一起復盤2019年,一起回味那些讓我們激動的點點滴滴。  1、上證指數先揚後震蕩  回顧2019年全年,上證指數累計上漲22.3%,深成指下半年表現更強,全年漲幅高達44.08%。
  • 經濟學人全球早報:螞蟻集團A股發行價確定,暴風集團股票被終止上市...
    IPO即將在A股誕生10月26日,上交所官網顯示,螞蟻集團IPO初步詢價完成,經過近1萬個投資機構帳戶詢價,最終A股發行價確定為每股68.8元,總市值2.1萬億元,較此前多家投行預測約2.5萬億-3萬億元估值,折讓幅度約20%-30%。
  • 全球確診超85萬例!川普再放大招,呼籲2萬億美元基建;國常會連出...
    來源:e公司全球疫情發展正在走向高峰,雖然未來仍存諸多不確定性,但近期全球市場已經有所企穩。為了進一步穩定美國經濟,周二美國總統川普呼籲2萬億美元基建法案。此外,昨晚國常會連續出臺包括定向降準在內的多個重大利好政策。美股衝高回落 川普呼籲2萬億美元基建 為了進一步穩定經濟,川普周二呼籲國會通過2萬億美元的基建法案!
  • Q2營收淨利潤表現驚豔,「巨型章魚」亞馬遜破2萬億市值穩了?
    7月6日,亞馬遜股價首次突破每股3000美元的大關,市值超1.5萬億美元。但7月23日微軟發布財報後,因雲計算增速下滑亞馬遜的股價也跟著微軟一起下跌,這也讓投資者對亞馬遜產生不少擔憂。但根據這份新鮮出爐的財報來看,亞馬遜的財報表現震驚華爾街。
  • 一天淨賺超1億,市值突破2萬億後,被曝不光賣酒還有「新身份」
    截至06月30日,在全球15個交易所上市的中國上市公司共計7425家(已剔除退市公司),總市值也已經超過112萬億元人民幣。而在當日(7月1日)的排行榜中,貴州茅臺的股價創下歷史新高(每股超過1506元),成為當之無愧的A股市值「一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