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能否撐得起超萬億市值?

2020-12-06 和訊股票

一直身陷上市傳聞的螞蟻集團,終於在7月20日對外公布將啟動在科創板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以進一步支持服務業數位化升級做大內需,加強全球合作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以及支持公司加大技術研發和創新。

7月21日,螞蟻集團概念股在開盤後大面積漲停,截至9:31,匯鴻集團(600981,股吧)、海泰發展(600082,股吧)、湘郵科技(600476,股吧)等漲停,巨人網絡(002558,股吧)、健康元(600380,股吧)、浙大網新(600797,股吧)等也接近漲停。

在市場「狂歡」的背後,螞蟻集團的估值引發大規模討論,根據彭博報導,該集團在2018年6月完成C輪融資後的估值水平約為1500億美元。而兩年時間過去後,據業內估算,目前螞蟻集團估值約為2000億美元,按照實時匯率,相當於1.4萬億元人民幣。如果螞蟻集團上市後市值能達到2000億美元,那將成為僅次於阿里巴巴、騰訊的第三大網際網路上市公司。

此前多家機構對螞蟻集團估值約1600億美元

作為金融科技的獨角獸公司,此前各大機構對螞蟻集團的估值也有諸多討論。

早在2018年,國際知名投行巴克萊在一份報告中稱,經過研究,其重新對螞蟻金服(即現在的螞蟻集團)進行了業務分析和估值計算,考慮到其超出預期的用戶數和ARPU(單用戶平均收入)增長,他們將1060億美元的估值提升至1550億美元。

巴克萊表示,其上調估值的主要原因有兩個,首先,螞蟻在過去一年線下支付增長迅速; 其次,受益於多樣化的支付場景和其他金融服務的滲透,螞蟻的收入來源更加豐富。

此外,安信證券在2018年4月的一份研報中,採用上市公司的平均用戶市值和P/E倍數分析螞蟻集團的估值,若按平均用戶市值法計算,截至2018年4月12日,Paypal和騰訊每用戶市值分別約為391美元和487美元,考慮到螞蟻的發展水平相對更早期,採用二者每用戶市值平均值的70%得到每用戶市值約307美元,最終螞蟻集團的估值為1597億美元。

若按30倍P/E下公司估值約為1645億美元,當時,騰訊估值約為2019年預測淨利潤的30倍PE,如果按照2019年螞蟻集團淨利潤54.8億美元計算,對應估值為1645億美元。

對比來看,目前業內估算,螞蟻集團估值約為2000億美元,顯然比兩年前高了約400億美元。不過,市場主流觀點認為,螞蟻集團這一估值有一定合理性。

《螞蟻金服》作者、北京看懂研究院研究員由曦表示:「我認為這個估值是合理的,甚至今後仍有上漲預期,假如用銀行來類比,應該類似於中國最大的銀行,對比市值可以發現,工商銀行約為1.83萬億元、招商銀行也超過9000億元,但是這些銀行的客戶活躍度、年輕化以及場景的延展,與支付寶的黏性、頻率還是有一定差距。當然,不能完全用銀行來類比,再增加一個網際網路公司的維度,比如美團點評,目前市值大約為1.2萬億港元,但螞蟻不僅有本地生活等服務,還有很多金融方面的布局,綜上所述,我認為螞蟻的估值是合理的。」

數字金融佔集團收入大頭

儘管如此,在螞蟻集團上市前夕,仍有必要審視其業務結構及背後的價值。

根據中信證券(600030,股吧)研報分析,螞蟻集團主要聚焦於場景與支付、數字金融以及科技服務三大板塊,並通過國際化拓展邊界。

其中,數字支付是螞蟻集團各類流量的入口,目前,支付寶在行動支付市場份額比較穩定,公開數據顯示,今年1季度,支付寶在行動支付市場的市場份額達54.97%;2016年~2020年支付寶在行動支付市場的市場份額一直在53%以上。

在數字金融領域,螞蟻集團斬獲了銀行(網商銀行)、保險(國泰產險)、基金(天弘基金)等多張金融牌照,此外還有基金代銷、保險中介等牌照,用戶在支付寶APP上可以直接購買基金、保險等產品。

在科技服務板塊,螞蟻集團主要進行技術研發與科技輸出,在盈利模式上,集團通過輸出體系化的科技產品和科技解決方案,收取產品服務費。截至今年3月31日,螞蟻集團的專有區塊鏈技術已於商業應用場景中被使用,包括供應鏈金融、產品溯源和電子票據的開具及流通。

上述三大板塊業務中,數字金融是螞蟻集團收入的主要來源。根據阿里最新發布的財報,截至今年3月31日的12個月間,數字金融服務貢獻了螞蟻集團總收入的50%以上。

具體來看,在中國,螞蟻集團的數字金融服務主要包括理財、微貸以及保險。

其中,理財是螞蟻集團與基金管理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合作,通過螞蟻財富提供包括貨幣市場基金、固定收益產品和股票投資產品等綜合理財產品。截至今年3月31日,螞蟻財富促成合作夥伴為用戶管理的資產超過4萬億元。

微貸則為螞蟻集團與銀行和其他貸款機構合作為消費者和小微經營者提供小額、期限靈活的消費信貸服務。

保險則是螞蟻集團與保險公司合作提供保險產品,截至今年3月31日的12個月期間,集團促成的保險費總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一倍以上。

整體來看,截至今年3月31日的12個月期間,螞蟻集團及其全球九個本地數字錢包合作夥伴所服務的全球年度活躍用戶數量已經達到約13億。

淡化金融、強化科技 對估值影響幾何?

不過,即便如此,螞蟻集團仍有意淡化其「金融」特性,今年5月份,在使用「螞蟻金服」這一簡稱6年後,支付寶的母公司啟用新名稱「螞蟻集團」。而後,官方證實,公司全稱也從「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改為「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對比來看,新名稱顯然更突出螞蟻集團的科技屬性,而淡去了金融屬性。

不止如此,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7月13日,螞蟻集團的經營範圍也發生變更,剔除了金融業務流程外包,金融知識流程外包,投資管理,投資諮詢(以上項目除證券、期貨,未經金融等監管部門批准,不得從事向公眾融資存款、融資擔保、代客理財等金融服務)。

其實,金融科技公司名稱「去金融」並非螞蟻集團的獨有現象,像京東數科、小米數科等也是如此。但在上市前夕螞蟻集團的這番操作,也引發了不同的聲音,比如有觀點就認為,螞蟻集團此舉旨在更貼近科技,以提高估值。

對此,由曦認為,改名一定與螞蟻本身的戰略選擇有關,但靠改個名字提高估值能達到的效果非常有限,螞蟻最終的競爭力其實來源於是否能持續靠科技來解決問題。

易觀支付分析師王蓬博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無可否認,打上科技烙印的公司確實會比專門的金融公司估值要高。但螞蟻集團主要業務之一的支付本就有很強的科技屬性,其次,金融發展到現在,本身就需要很強大的科技力量做支撐,此外,網際網路公司都在做圈層、做生態,這其實也是企業科技力量發展的一種表現。

「無論最終業務呈現出來的形態是金融還是科技,都應該聚焦其創造的價值,比如生態圈內的企業或者用戶能否受益、能否提高效率,關注其賺錢的能力以及可持續性。另外,也可以用月度活躍用戶數、覆蓋的商戶規模、貸款數量以及淨利潤等數據指標來判斷能否支撐估值。」 王蓬博表示。

打造支付寶數字生活開放平臺 與美團競爭?

更名只是表象,背後更多是螞蟻集團對戰略調整。在今年3月10日舉行的支付寶合作夥伴大會上,螞蟻集團CEO胡曉明宣布,將打造支付寶數字生活開放平臺,聚焦服務業數位化,並立下 「未來三年,攜手5萬服務商幫4000萬服務業商家完成數位化升級」 的目標。

伴隨著新的平臺定位,支付寶App也進行改版升級,強化生活服務,首頁新增外賣到家、果蔬商超醫藥等便民生活版塊。

兩個多月後的5月20日,胡曉明透露,截至當時,全國已有超1000家數字景區、300個數字市民中心、首個支付寶數字生活城市已落地湖州,此外,小鵬汽車、上汽集團(600104,股吧)還聯合支付寶推出了首批5G數字出行樣板車。

就在螞蟻集團宣布要打造支付寶數字生活開放平臺之後,一度被用來與美團點評相比較,按照後者的說法,是要打造中國領先的本地服務電商平臺,由此來看,雙方業務的切入口都包含了生活服務。

由曦表示,支付寶或者說餓了麼與美團一戰,一定會打出第一和第二,但不會出現只剩一家的情況,最終,我認為支付寶和美團會形成兩強格局。但是支付寶的綜合實力,比如行動支付能力,以及金融能力和技術能力要強於美團。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美團點評的市值約為1.2萬億港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年度,該公司有史以來首次錄得正值經營溢利及經營現金流量。總收入同比增長49.5%達975億元,經營溢利達27億元,不過今年一季度美團點評又出現經營虧損。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潘亦純 編輯 徐超 趙澤 校對 李項玲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萬億市值的螞蟻圖鑑
    每天在用支付寶,但你卻未必了解螞蟻集團最真實的一面。萬億元市值的螞蟻集團,終於在8月25日同時在香港和上海披露了招股書,這家巨無霸的營收結構、利潤來源第一次被詳細的展示。螞蟻集團2019年營收1206億元,同比增幅超過40%;同時2019年淨利潤超180億元,是2018年的7倍多。
  • 史上最大造富運動:螞蟻集團市值2.1萬億,馬雲總算超越了李嘉誠
    10月29日,螞蟻集團A股網上申購開啟。根據安排,網上投資者申購日2020年10月29日申購無需繳納申購款,2020年11月2日根據中籤結果繳納認購款。按照螞蟻集團A股發行價格68.80元/股,港股80港幣/股,以及發行的股份數計算。螞蟻集團總市值高達2.1萬億元。
  • 2.1萬億的巨型螞蟻終於來了
    >; 另外,按68.80元價格計算,最終A股發行總市值2.1萬億元,上市即登頂A股市值榜首。(目前A股市值一哥貴州茅臺最新市值為2.04萬億元) 不得不說,憑藉中國龐大的網際網路流量紅利,螞蟻集團從一張小小支付牌照起家,抓住傳統金融行業痛點,通過十幾年的時間崛起成為一隻龐大的大象。
  • A股總市值全球第二 30年融資超15萬億分紅逾10萬億
    今年隨著註冊制的實施帶來的市場擴容,滬深兩市最新市值已達78萬億,與2000年末相比增長了16倍,近20年年均增速15%,市值增長顯著。   2019年,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50.47萬億元,佔全國GDP(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首次突破50%。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數據顯示,上市公司創造的稅收佔整個企業稅收的30%,實體經濟上市公司的利潤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的40%,上市公司已成為中國經濟的支柱力量。   30年來,上市公司通過資本市場累計實現股權融資總額超15萬億。
  • 2.1萬億元的螞蟻集團,開啟全球最大規模IPO
    10月21日晚間,隨著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在螞蟻集團公眾號發表致投資人的一封信《因為相信,所以看見》,也正式宣布螞蟻集團開啟全球最大規模IPO。10月23日,螞蟻集團將正式開啟科創板詢價,26日完成A股定價,申購時間則為10月29日。而隨著掛牌日期的日益臨近,螞蟻集團的承銷商陣容亦浮出水面。
  • 華大基因千億市值背後暗藏哪些風險?
    【財新網】(記者 李妍)11月15日,華大基因(300676.SZ)盤中市值突破千億,躋身A股前列,引發次日停牌核查及估值爭議。相較於華大基因四個月前的發行價13.64元/股,昨日最高報價258.87元/股,已經累計漲幅超17倍,僅次於貴州茅臺,成為兩市第二高價股。
  • 螞蟻定價68.8元/股,代碼688688!市值2.1萬億碾壓茅臺,對A股影響有多大?最全解讀來了
    3、A股發行總市值2.1萬億元按68.8元/股的價格計算,意味著最終A股發行總市值2.1萬億元。2.1萬億是什麼概念?一舉超過茅臺,成為A股市值第一,還超過了工行、平安、建行等。 而2.1萬億比此前IPO之初的2000億美元的估值溢價了50%,不過,較此前多家投行預測約2.5萬億-3萬億元估值,折讓幅度約20%-30%。
  • A股總市值全球第二!30年融資超15萬億,分紅逾10萬億!
    今年隨著註冊制的實施帶來的市場擴容,滬深兩市最新市值已達78萬億,與2000年末相比增長了16倍,近20年年均增速15%,市值增長顯著。2014年底,滬深交易所市值首次躍升至全球第二位。當前滬深交易所總市值近80億元,約佔全球主要證券交易所總市值的11%,比排名第三的日本東京交易所總市值高出71%。
  • A股總市值全球第二!30年融資超15萬億 分紅逾10萬億|a股|上市公司|...
    30年融資超15萬億,分紅逾10萬億) 目前滬深兩市共有4101家上市公司,總市值近80萬億元,擁有投資者帳戶數量1.75億,營業收入總額佔了GDP總量的半壁江山,上市公司成為中國經濟的支柱力量。
  • 市值有望超越茅臺?螞蟻金服百億富豪22人 最高身家1400億元
    市值有望超越茅臺?螞蟻金服百億富豪22人 最高身家1400億元  Winnie Lee • 2020-07-24 16:39:06 來源:前瞻網
  • 誰在影響螞蟻的「想像力上限」?
    所謂ATM,即阿里巴巴、騰訊、螞蟻三家頂級網際網路巨頭的統稱,也是中國網際網路公司中市值最高的三家公司。10月26日晚間消息,螞蟻集團IPO初步詢價完成,經過1萬個機構帳戶詢價,最終A股發行價確定為每股68.8元,總市值為2.1萬億元。目前,阿里巴巴的市值是5.5萬億元左右,騰訊市值4.8萬億元左右,螞蟻集團超越美團,成為網際網路巨頭中市值排名第三的公司。而
  • 全球最大IPO:扒掉科技的外衣,2萬億巨無霸螞蟻還剩什麼?
    當晚,螞蟻集團回應稱,螞蟻集團會深入落實約談意見,繼續沿著「穩妥創新、擁抱監管、服務實體、開放共贏」的十六字指導方針,繼續提升普惠服務能力,助力經濟和民生發展。 備受矚目的螞蟻集團IPO,是近期資本市場的熱門事件之一。截至10月30日,A股和港股各有約516萬和155萬名用戶申購螞蟻集團新股,雙雙打破紀錄,申購金額總計超過20萬億元。
  • 螞蟻IPO登陸在即,這筆3萬億的帳怎麼算?
    螞蟻集團本周開展上市前推介,兩家承銷商瑞信及摩根史坦利給予的估值分別為3800億至4610億美元(約2.96萬億港元至3.6萬億港元),以及3330億至4570億美元(約2.6萬億港元至3.56萬億港元),估值上沿比此前傳出的2800億美元高出至少30%。若暫取其中位數,這單IPO也將要接近3萬億元。這也意味著,這隻巨型螞蟻將佔據科創板的半壁江山。
  • 中國公司市值500強: 騰訊第一阿里第二 市值雙雙突破4萬億元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市值最新資訊 > 正文 中國公司市值500強: 騰訊第一阿里第二 市值雙雙突破4萬億元
  • 香港證券市場總市值超33萬億港幣
    統計顯示,截至11月底,香港證券市場總市值超33萬億港元,上市公司為2096家。  港交所統計,2017年前11個月,港交所共有151家新上市公司,同比增39%;港交所證券市場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為869億港元,同比增29%;衍生權證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為120億港元,同比增6%;交易所買賣基金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為44億港元,較去年同期的42億港元上升5%。
  • 螞蟻集團宣布上市 估值為何高達萬億 誰是大BOSS?
    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說。在螞蟻集團宣布上市之後,阿里巴巴盤前交易大漲超3.8%,相關概念股也被股民熱議。誰的螞蟻集團?馬雲控制著約50%表決權此前,螞蟻集團就一直被上市傳聞環繞,儘管官方一再否認,但其不少操作都顯露了上市的端倪。
  • 市值13.36萬億,相當於2.5個阿里,2個騰訊
    2019年8月,「沙特阿美」估值或超2萬億美元。根據今年8月份福布斯公布的排行榜顯示,「蘋果公司」市值超過了「沙特阿美」,蘋果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進入第三季度,隨著蘋果iPhone12的熱賣,蘋果公司的股價也不斷上漲,市值達1.99萬億美元,約13.36萬億元,超過「沙特阿美」。目前,蘋果仍然是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
  • 2.1萬億元!這隻螞蟻有點貴…還能幫我們賺筆養老錢?
    ,最終A股發行價確定為每股68.8元,總市值2.1萬億元。螞蟻也兌現了讓全國人民再賺一筆養老金的承諾,全國社保基金追加投資70億元,認購超1億股螞蟻新股,成為除阿里集團外認購金額最大的戰略投資者。詢價公告顯示,參與螞蟻IPO初步詢價的機構投資者帳戶近1萬個,其中符合資質的配售對象超7000家,約為科創板平均詢價數的兩倍。基於機構報價,最終螞蟻A股發行定價為68.8元。
  • 別只盯著螞蟻上市,是時候看看美股的「小螞蟻」樂信了
    作為今年,乃至可能是全球資本市場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IPO公司,螞蟻集團的一舉一動都備受市場關注,尤其是關於螞蟻的估值。上交所官網顯示,螞蟻IPO完成初步詢價,發行價為68.8元,總市值高達2.1萬億元,對應2019年170億元的淨利潤,市盈率超百倍。某種程度上說,螞蟻上市,也是對金融科技行業整體信心的極大提振。
  • 「遠見」「萬億IPO」背後 螞蟻上市的壓力與挑戰
    2019年6月,阿里年報顯示,螞蟻金服服務小微企業超1500萬家。從今年5月起,螞蟻金服在公開報導中,更名為「螞蟻集團」。旗下三大業務板塊為:支付業務、數字金融業務和科技服務業務。阿里巴巴當年赴美上市,讓中國投資者錯過了網際網路黃金十年中最耀眼的巨頭之一,這也一直是A股和港股的隱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