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發電的好處自然不必多說,但由於相關的設備售價高昂,而且安裝過程往往比較麻煩,太陽能發電系統在家庭中的普及率依然很低,即使在美國,也僅有不到 1% 的家庭安裝了太陽能發電設備。
為了解決售價高、安裝麻煩的問題,一家來自美國加州的團隊設計了一個叫做 Legion Solar 的家用太陽能系統,其開發團隊 PLX Devices 表示,Legion Solar 的售價可以低至市面上同類產品的 40%,並且安裝過程還要簡單很多,我們先通過一段視頻來了解一下這款產品。
可以自己動手組裝的家庭太陽能系統
通常來說,傳統的家用太陽能系統安裝過程比較麻煩,安裝前往往需要提前對房屋進行評估,安裝時常常需要通過在房屋上打孔等方式來固定,後續的升級成本往往也較高。
相比之下,Legion Solar 採用了兩個特質的「卡扣」來卡在屋頂上,安裝時,只需要把太陽能板放在連接卡扣的支架上即可。如果你想安裝更多的太陽能板,還可以安裝延長支架或者增加多個卡扣,而不需要每次升級時都需要「推倒重來」。由於安裝簡單,在搬家時用戶也可以輕鬆把 Legion Solar 拆下來,不至於破壞房屋。更詳細的安裝指導,大家可以去 PLX Devices 的官網上查看。
此外,其開發團隊 PLX Devices 承諾,雖然 Legion Solar 的安裝簡單,但足以承受大風等惡劣的使用環境。
除了節約能源,使用家庭太陽能系統另一大吸引力就是省錢了,但一個現實的問題是,即使考慮政府補貼等因素,在很多國家,使用家用太陽能系統往往需要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回本」。
下面這兩張圖分別顯示了全球各地每天的平均日照時間以及在不同的功率下,Legion Solar 每個月可以發出的電能(單位為千瓦時)。
針對 Legion Solar 能省多少錢的問題,其開發團隊 PLX Devices 也算了一筆帳:
如果你身處美國加州,平均每天日照時間為 5.5 小時,使用售價 399 美元、功率為 200W 的「入門版」Legion Solar 每個月可以發 28.2 度電,按照高峰期每度 0.33 美元(約合 2.15 元)的價格,每月可以剩下 9.3 美元(約合 60.4 元),按照這種速率,使用三年左右就可以收回 399 美元的投入,相比之下,傳統的太陽能系統平均需要長達 12 年的時間才能收回成本。
在華北地區,平均每天的日照時間為 4.5 小時,在這種情況下,使用 200W 的 Legion Solar 太陽能系統(200W 是 Legion Solar 基礎版本的標稱功率),每個月可以發 23 度(千瓦時)的電,一年下來大概是 276 度電。不過考慮到我國的電費要便宜不少,指望用太陽能發電「賺錢」暫時還不太現實。
從產品本身上看,相比市面上的同類產品,除了更加易於組裝和方便後期拓展之外,Legion Solar 並沒有多少優勢,不過 399 美元(200W)的售價讓它可以吸引更多潛在的消費者,有助於家用太陽能發電產品的普及。
Legion Solar 正在 Kickstarter 上進行眾籌,包含了兩塊 100W 的太陽能板、一個微型轉換器以及一個 Solar Hub,售價為 399 美元(約合 2594 元),其中 Solar Hub 用於監測 Legion Solar 運行狀態,用戶可以在 iPhone 或 Android 手機上通過 app 來實時查看相關信息。
DLX Devices 表示,他們已經完成了 Legion Solar 的產品設計,即將進入正式的生產階段,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消費者現在預訂,預計也要等到 2017 年 5 月才能拿到產品,中國的用戶則還要再額外付出 130 美元(約合 845 元)的運費。因此,在購買這臺「高性價比」的太陽能系統時,建議大家慎重考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