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5日訊, 昨天,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聯合對外解讀北京市光伏發電獎勵辦法。根據規定,北京市自發電家庭每度電可拿到0.72元的資金支持,投入該項目最早7年可回本。這個消息引起市民關注,紛紛詢問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價格、壽命、安裝條件等問題。本報記者就此採訪了華業陽光新能源公司產品部總監孟凡軍。
太陽能發電
「一套太陽能發電設備包括太陽能電池板、與屋頂相固定的支架、逆電器等配件。」孟凡軍告訴記者,這套設備很輕,但佔地面積卻很大,約30平方米的地方才能安裝一套設備。設備市場價約在2.4萬元左右,但由於需要十分專業的技術人員上門安裝,所以安裝費大概在3000-4000之間,費用較高。也就是說,一套設備從買入到安裝大概需要2.7萬元。
在哪裡購買這套設備最好呢?孟凡軍的建議是,到大品牌公司官網進行查詢和購買。因為這涉及到設備的壽命和後續免費維修問題。「一些電商網站也能買到,但請消費者看好是否有品牌保證,是否保修。」
按設備每天產生12度電計算,一年將產生4000度左右;北京市現行政策是對每度電獎勵0.72元,一年就將獎勵2880元。假設該戶居民在使用太陽能發電系統之前,每天用國家電網的8度電,那麼如今就節省了這部分電費開支,還可將太陽能多發出的4度電(12度-8度)併入電網,賣給電力公司,一年收益也有約500元。這樣算來,約7年後設備成本費可回本,8年後安裝費也一起賺回來了。
孟凡軍還介紹,整套設備壽命約為20年,其中大品牌的電池板大都有10年保修期。這樣算,7年回本後,剩餘13年還能再賺4萬多元。「這是在現行獎勵政策條件下算出的,具體還要看今後獎勵政策是如何變化的。」
「許多居住在樓房的居民也會向我們打探如何安裝,可惜樓房的安裝環境最受實際條件的制約。」孟凡軍給記者舉了個例子,比如一幢樓有10層、20戶居民,可是樓頂面積最多夠給兩戶居民進行安裝的。「樓頂也不是住戶的私有財產,安裝要得到物業同意和整棟樓的居民籤字同意才行。」
孟凡軍介紹,農村居民與別墅居民更適宜安裝。「不過,以農村居民收入水平來看,太陽能發電設備還是太貴了,這也是行業發展的一個瓶頸。希望今後政府能靠補貼等政策,打開並扶植農村市場,同時各個配件廠家價格也能降下來些,讓多數老百姓能夠承受。」
截至目前,北京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裝機規模約140兆瓦,建成了喬波滑雪場1.2兆瓦光伏發電項目、陽光校園20兆瓦、北京順義茂華工場1.2兆瓦屋頂光伏項目等近50餘個大型分布式光伏示範項目,已核准和備案的發電項目總規模達到380兆瓦。這些項目全部建成後,每年可提供綠色電力4.2億度,相當於每年減少煤炭消耗約18.8萬噸。
北京市對分布式光伏項目的現行獎勵政策實施以來,兩個月裡備案的裝機規模相當於以往半年備案的裝機規模,全市新增備案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9個,裝機規模48.3兆瓦,這個數字還不包括個人準備建設的分布式光伏項目。
初步測算,在這項政策影響下,到2019年,全市光伏發電裝機將超過900兆瓦,每年可產生約10億度的綠色電力,相當於每年替代45萬噸煤炭,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0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4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1.2萬噸,減少粉塵排放21.8萬噸。未來,張家口的風能、太陽能也有望進入北京,率先為延慶地區提供可再生能源清潔供熱。
另據市發改委介紹,到「十三五」末期,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總量佔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將達到8%以上,成為全市能源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