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麼43歲外賣員送餐時猝死 唯一保障是自費購買的1.06元意外險

2021-01-07 新浪財經

來源:紅星新聞

原標題:餓了麼 43 歲外賣員送餐時猝死 唯一保障是自費購買的 1.06 元意外險

半個月前,43 歲的餓了麼騎手韓某偉在配送了 33 單外賣後,倒在了第 34 單外賣配送途中。經警方調查,韓某偉系猝死。其家屬在追究其工傷保險責任由誰承擔時,被餓了麼告知,韓某偉與平臺並無任何關係,平臺出於人道主義,願給家屬提供 2000 元,其他則以保險公司理賠為主。

通過資料梳理,紅星新聞記者發現,在有關騎手的相關糾紛事件中,法院在判決時並沒有統一的標準,賠付主體也並不明晰。北京市眾明律師事務所趙建立律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若騎手在配送途中發生意外事故,應先判斷騎手與平臺是否存在勞動關係,再以此來要求對方承擔相應的工傷保險責任。

 騎手送餐途中死亡

死前已配送 33 單外賣訂單

2020 年 12 月 21 日上午 9 時,外賣騎手韓某偉如往常一般騎著標有 「 餓了麼 」 商標尾箱的電動車上,打開手機 「 蜂鳥眾包 」APP 開始接單配送。在此之前,他還為自己在太平洋保險投保了一份 1.06 元的旅行人身意外傷害險。

當日 9 時 13 分,韓某偉接到第一個配送訂單,不久便迎來午餐時的配送高峰期。據其家屬提供的平臺配送記錄顯示,12 月 21 日當天,韓某偉累計接到 33 單,僅 11 時至 12 時內就有 12 個訂單。「 他是下午 2 時到 3 時之間吃飯休息。」 韓某偉的弟弟韓某某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韓某偉當日在吃完午飯後(即 21 日下午 2 時 57 分)就開始接單配送,卻在下午 5 點多送餐途中出了意外。

↑北京朝陽公安分局出具的關於韓某偉死亡的調查結論

據韓某某介紹,韓某偉在當日 17 時 23 分接到配送訂單,於 17 時 40 分趕到北京香江北路 28 號某餐飲店取餐,隨後在送餐途中倒地死亡。另據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出具的死亡證明書和關於韓某偉死亡的調查結論顯示,警方在接到報案後趕至現場,經過現場勘察和屍體檢驗,發現韓某偉死亡,並得出其死亡不屬於刑事案件,系猝死的結論。

「 他的身體一直很好,平時也沒有吃藥。」 韓某偉的妻子王某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她與韓某偉系山西洪洞人,2020 年 2 月來到北京謀生。因家中有務農的雙親和 2 個正在上學的孩子需要養活,他們不得不選擇耗體力的高工資職業,「 我們沒做過全面的體檢,但去年 3 月選擇做外賣員時,他有專門去辦理過健康證,都是符合標準的。」

↑韓某偉的健康證,受訪者供圖

在韓某偉的健康證上,紅星新聞記者看到,該證的核發機構為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有效期限為 2020 年 3 月 26 日至 2021 年 3 月 25 日,從業類別則為食品衛生。另據王某回憶,當時辦理健康證時,韓某偉做過胸透、內科查體、便檢、採血等多個項目,均無任何問題。

「 他在工作時間幹活的時候發生的意外,應該是工傷。」 韓某某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們曾試圖聯繫餓了麼平臺,希望得到平臺方的理賠,但對方則告訴他們,韓某偉與平臺並非僱傭關係,只能給 2000 元的人道主義費用,其他的以保險公司的理賠為主,「 保險那邊我們也申請了,猝死只獲賠 3 萬元。」

因與平臺不存在勞動關係

騎手維權多是敗訴

1 月 4 日,紅星新聞記者以韓某偉家屬身份聯繫上餓了麼平臺一工作人員。對方明確表示,韓某偉與平臺沒有任何關係,他們只願給予家屬 2000 元的人道主義費用,「 任何一個自然人都可以註冊使用『蜂鳥眾包』 APP,在註冊時,平臺都有相關的提示,如果不能接受,可以選擇不再註冊,如果一旦接受,則表示認可平臺的相關約定。」 此外,該工作人員還表示,騎手在選擇從事這一職業時,應對自身的情況做一個風險評估,反之則視為接受這一風險。

↑《蜂鳥眾包用戶協議》

據了解,餓了麼網上訂餐平臺隸屬於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其所運營的業務板塊,「 蜂鳥配送 」 則是該公司旗下的送餐平臺。通過下載註冊 「 蜂鳥眾包 」APP,紅星新聞記者發現,在註冊成為該平臺騎手前,用戶須閱讀 3 個相關的協議和承諾書。其中,在《蜂鳥眾包用戶協議》書裡,有一項特別提示,明確表示蜂鳥眾包僅提供信息撮合服務,用戶與蜂鳥眾包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勞動 / 僱傭關係。

韓某某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就上述協議約定,他們專門諮詢過律師,並被告知此類案件以前也有多起,騎手方多為敗訴。「 我們夫妻倆學歷不高,在法律條款方面意識不足,以為註冊了平臺,穿了工服就是平臺一員。」 王某說,目前她也不知該如何維權,只希望可以獲得多一些的賠償,維持家中生計。

通過查詢相關報導,紅星新聞記者發現,類似韓某偉這樣的騎手送餐途中猝死的事件還有多起,且多數因與平臺無勞動關係而未獲得賠償。如,2019 年 1 月,西安曾發生一起美團騎手送餐途中猝死事件。法院裁定,送餐平臺只是信息發布服務平臺,而與騎手籤訂 「 眾包平臺服務協議 」 的第三方科技公司也只是作為眾包平臺各項電子服務的所有權人和運作權人,為已在眾包平臺上註冊的商家、消費者、眾包員提供網絡信息服務,不參與實際商業行為和交易行為,並非勞務用工的主體,亦非勞務報酬的支付方。在平臺上註冊並進行交易的商家和消費者才是實際的勞務用工方及勞務報酬支付方。

因此,法院認定騎手與上述公司並不存在勞動關係,駁回了騎手父母要求美團眾包平臺以及第三方科技公司共同支付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喪葬費、供養親屬撫恤金的訴訟請求。

 配送中發生意外事故誰來負責?

律師:應先判斷雙方是否存在勞動關係

騎手在配送途中發生意外事故,是否會被認定為工傷,其工傷保險責任應由誰承擔?對此,北京市眾明律師事務所趙建立律師表示,針對此類事件,應先判斷騎手與平臺是否存在勞動關係。

趙建立律師說,目前的外賣行業中,騎手主要分為兩類,即隸屬於配送平臺的全職騎手和通過平臺自行註冊的兼職騎手,「 如果騎手直接受僱於平臺或供餐者,在發生工傷事故時,外賣平臺或供餐者有義務承擔騎手的工傷保險賠償責任。」

但在目前的外賣行業中,騎手多為自行註冊的兼職類騎手,「 這種情況多為外賣平臺提供居間服務,騎手接單後履行與商戶達成的運輸服務合同,而不是基於與平臺公司的勞動關係完成工作任務。」 趙建立律師表示,該模式類似於目前盛行的網約車、網約廚師等自主接單模式,具有較大的自主性,「 因此,法院在判定相關糾紛時,一般不會認定平臺與騎手之間存在勞動關係。」

對於韓某偉一事,趙建立律師認為,韓某偉與平臺方之間是存在勞動關係的,「 平臺方表面上是信息提供者,提供信息給用餐者、供餐者和騎手,但實質上是利用平臺優勢,把自己定位為信息撮合方,規避了勞動合同法規定用工主體的用工義務。」

趙建立律師說,韓某偉與平臺具有人身和經濟的從屬性,兩者是勞動關係認定中 「 管理 」 與 「 被管理 」 的關係,「 首先,韓某偉的人身從屬於平臺,按照平臺的指令、管理來提供服務,即根據『餓了麼』的相關規定給用餐者提供服務。其次,韓某偉在經濟方面也是從屬於平臺的,他的收入多少並非從用餐者中直接獲得,也並非其與用餐者商定,而是根據平臺規定進行分配。」

「 雖然韓某偉與平臺並非完全對應《勞動合同法》中所規定的勞動關係的形式,但並不能以此否定他和平臺之間管理與被管理的關係。」 趙建立律師表示,在目前情況下,需有關部門在司法上明確騎手類網約工與用工平臺之間的勞動關係定位,將騎手的保障問題納入立法計劃。

紅星新聞記者 羅夢婕

相關焦點

  • 駱駝規劃:餓了麼43歲外賣員送餐時猝死,只獲賠了2000元?
    一個43歲的餓了麼騎手韓某,在配送了33單外賣後,倒在了第34單外賣配送途中,最後,警方認定為猝死。他的家屬在追究誰來承擔他的工傷保險責任時,平臺告知,韓某沒有籤訂勞動合同,所以不存在僱傭關係,但平臺出於人道主義,願給家屬提供2000元,其他則以保險公司理賠為主。而韓某,一個高負荷工作、唯一的保障僅是一份1.06元的旅行人身意外傷害險,猝死保額僅為3萬元。
  • 餓了麼外賣騎手送餐途中猝死,平臺:無僱傭關係,賠償2000
    導讀張滔律師提示,騎手們應該更加關注自身的權益,工作收益不僅包含現金收入,福利的基本保障也是其中一部分。「不過,騎手們可能也意識到這樣的問題了,但是他們沒有選擇。」他補充說。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盧思葉 編輯/莊怡)拼多多23歲員工猝死事件還未平息之時,43歲的餓了麼騎手韓某偉在送餐途中猝死事件的新進展引發關注。
  • 俄送餐小哥疲勞過度導致死亡 Yandex.Eda公司難辭其咎
    在中國一些非主流媒體和社交網站上,經常有對俄羅斯送餐行業詬病的信息。這些信息多半是嘲諷俄羅斯送餐員不認真工作,送餐速度很慢。在這些負面信息的宣傳下,俄羅斯送餐員被渲染成「老爺送餐員」,送餐不是「餓了麼」而是「餓死了麼?」。在非主流媒體望風捕影的報導中,俄羅斯送餐行業的真實狀況被掩蓋。事實上,俄羅斯送餐行業剛剛起步,系統還不完善。
  • 外賣騎手猝死賠償由2000元升至60萬元說明了什麼呢?
    前段時間43歲的餓了麼騎手韓某偉在配送外賣的途中不幸倒地猝死。家屬向外賣平臺追究責任並要求賠償。卻被告知韓某偉與平臺並無任何關係,該韓某偉是承接平臺業務的外包公司的騎手並非平臺的員工,平臺出於人道主義,願給家屬提供2000元,其他則以保險公司理賠為主。
  • 餓了麼回應北京一名外賣員確診:密接騎手已第一時間暫停接單
    餓了麼針對北京地區一名外賣送餐員確診新冠做出回應。6月23日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30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曾曉芃通報了確診病例的流調詳情。其中一名6月21日確診病例的補充流調引人關注。
  • ...餓了麼外賣送餐員確診!官方回應:密接騎手已第一時間暫停接單
    病例2,男,47歲,住朝陽區小紅門(地區)鄉紅寺村,服務人員,6月1日至17日每日通過「餓了麼」平臺接單送餐,送餐範圍西起南苑路,東至周莊村,北起天壇東門,南至榴鄉橋,平均每天接50單左右,每日7時至21時工作,然後騎電動車到首開福茂商場接其妻子回家。18日11時至13時在南城香(芳古路店)、方莊市場、住家附近肖村菜店購物,後回家,當日無接單記錄。
  • 餓了麼積分怎麼計算 餓了麼積分計算規則介紹
    當獲得了餓了麼系列軟體最新版本下載餓了麼軟體版本:7.38Android軟體立即查看餓了麼軟體版本:8.1.1iOS軟體立即查看一定數量的積分後,就可以在餓了麼商場中兌換實物獎勵了。對於餓了麼積分的計算方式,很多小夥伴並不太清楚。
  • 一外賣小哥送餐時樓道裡大便,被「餓了麼」永久拉黑
    8月31日,一餓了麼外賣小哥在送餐過程中突然感到肚子不舒服,直接在居民樓樓道裡行方便。9月2日,經餓了麼調查,該騎手承認當時因身體不舒服,才做出了不雅行為。目前,該騎手已被「永久拉黑」處理,再也不能派送餓了麼訂單。網友聲音@大參林這是一條有味道的新聞。
  • 從「餓了麼竹蜻蜓、美團袋鼠耳朵」,論符號營銷的魅力
    其意圖很明顯,以進一步傳遞出品牌態度:「餓了麼不再只是一個送餐平臺,它想要滿足用戶的更多需求,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生活服務平臺。」說到「品牌升級」,這讓我想到此前餓了麼竹蜻蜓IP符號的打造。此前,餓了麼不僅打造哆啦A夢竹蜻蜓IP符號,還對自己的竹蜻蜓進行分級鍛造,為藍騎士打造了榮譽體系,將以淺藍、深藍以及金色的竹蜻蜓作為「勳章」,區分藍騎士的不同「等級」。
  • 美團、餓了麼引眾怒,國家該出手管管外賣了
    ,更不能作為真實環境下考核的唯一標準。> 文章說,一名叫石沉的專送騎手在送餐時遭遇車禍,正常情況下他可以獲得一筆意外險賠付。當然,在強制「二選一」這方面,餓了麼就在上個月,溫州20家商戶聯名舉報餓了麼強制「二選一」,指其「嚴重擾亂市場秩序」。
  • 訂機票的時候,我默默的把航空意外險取消了,為什麼?
    所以每次購買機票的時候,彈出購買保險的提示,比如航空意外險、延誤險,都會毫不猶豫的購買,買個安心。其次,覺得這意外險也便宜,三十元能保幾百萬保額。現在,小編卻默默的把彈出的航空意外險取消了,為什麼呢?因為工作關係,小編了解到航空意外險有更加省錢又省心的選擇。所以又悄悄的另外買了一份航空意外險。
  • 餓了麼外賣單王一月收入16000多,美團外賣員能拿多少工資?
    而外賣業務的發展就需要大量的外賣員,像美團跟餓了麼的外賣員都有非常多,這些人都靠送外賣掙錢,還掙錢得並不少。餓了麼外賣員單王一月收入一萬六,美團外賣員能拿多少工資?現在的外賣市場基本上是三足鼎立的,如今餓了麼是龍頭老大,更是收購了百度外賣,實力強大了下面的外賣員收入也是會更高的。那麼這三家外賣公司哪一家的外賣員收入更加高呢。
  • 外賣員亂停車位上,業主讓保安鎖2小時,外賣員崩潰大哭
    眾所周知,現代人都是比較懶的,許多人到飯點都喜歡點外賣吃,特別是一些年輕的群體,而外賣員在接單送餐時,平臺也會給出一定的期限,一旦出現超時就會被處罰,有些外賣員在送餐時,就會只圖自己方便,而不考慮別人的情況。
  • 30歲的餓了麼小哥堅持自學英語,你努力的樣子閃閃發光
    繼「泰山送餐」之後, 餓了麼又一位外賣小哥火了! 如果說被網友「捕捉」是偶然, 看到他上熱搜的原因, 你就會知道外賣小哥徐小超的走紅將是必然。
  • 餓了麼回應外賣小哥確診新冠:密接騎手已第一時間暫停接單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曾曉芃介紹說,據朝陽區疾控機構流調,其中有一病例情況如下:男,47歲,住朝陽區小紅門(地區)鄉紅寺村,服務人員,6月1日至17日每日通過「餓了麼」平臺接單送餐,送餐範圍西起南苑路,東至周莊村,北起天壇東門,南至榴鄉橋,平均每天接50單左右,每日7時至21時工作,然後騎電動車到首開福茂商場接其妻子回家。
  • 飛機墜毀致112人身亡,有乘客投保了7份意外險,保司:不賠
    而後了解到,張某由於做生意賠上了全部身家,於是就想著通過自殺來騙保,想給妻子和孩子留點錢,在登機前購買了7份意外險,保額共計140萬元。由於張某是故意縱火導致飛機失事意外身亡,保險公司自然是不會賠償的。
  • 注意:大護甲A款意外險不再推薦!
    大護甲A款修改投保須知,意外身故理賠變嚴,不再推薦購買。調整產品: 大護甲A款調整內容: 意外身故理賠變嚴大白建議: 1月4日之後不要再買注意,1月4日之後不要再買大護甲A!1月4日之前買的,不受影響,保單可以繼續持有。
  • 大一新生1000米體測,倒地身亡,是「猝死」還是「意外」?
    徐州醫科大學的18歲大一新生杭某,10月27日上午9時參與學校的1000米跑步體測時,跑了600米,突然倒地,搶救無效死亡。醫院病史錄顯示:患者20分鐘前跑步時突發暈厥伴抽搐,呼之不應,隨之意識喪失,校醫務人員予以持續胸外按壓至120急救人員到達,隨後入院。CT報告顯示,杭某臨床診斷為猝死。